第51章 書成幾卷太平書

正月的冀州依然寒冷,幾日前的倒春寒如飛蝗一般席捲整個中原,田野間、山林中、湖泊上、巷道里,處處透着寒鎖着霧。

鉅鹿郡,南?縣高家莊衡水河畔。

衡水上的冰已漸漸融化,在晨日下騰起一團團霧氣,繚繞在水面。蘆葦蕩中的蘆葦早已沒有了那種“淺水之中潮溼地,婀娜蘆葦一叢叢”的勃勃生機,也沒有了那種“一聲橫玉西風裡,蘆花不動鷗飛起”的寧靜幽雅,只有一片片、一蓬蓬耷拉着枯黃的葉子,一滴滴露珠隨着葉子的搖擺來回滾動。

“鐵牛,你看這蘆葦像什麼?”張角打完一通拳腳又練了一陣劍,只覺渾身舒爽,雙手揹着站在衡水右岸靜靜的看着衡水。

“啊?教主你問我啊?”張角身側那黑熊般的大漢憨厚的咧嘴笑了一聲,又低下頭去嘴裡不停的囁嚅着,“教主,你是天上的文曲星,俺只是一個粗人,大字也不識一個,你這不是爲難俺嗎!”

張角瞪了鐵牛一眼,扯下一根蘆葦,在口中輕輕咀嚼幾下,一股澀澀的味道迴盪在口腔中:“讓你說你就說,又不是什麼忌諱的事,難道本宗身邊的人說上幾句話,本宗都聽不得了!”

“教主,那俺說了你可不能笑話我!”鐵牛剛剛擡起頭,見一道目光橫掃來,急忙又將頭低了下去,訕訕的說道:“教主,俺當年家裡窮,如果不是俺娘在這蘆葦蕩扯了些蘆葦熬成湯,估計俺和俺家妹子早就沒了。

依俺看來這蘆葦就像是一袋袋豐收的粟米,雖然味道並不可口,但是這蘆葦葉和蘆葦杆既可以當飯吃填飽肚子,還能幫我們治一些拉肚子、嘔吐的小毛病。

我還記得那年大旱,家裡糧食歉收,我們這一代的蘆葦都被人們採光了,才少死了很多的人。我表舅他們家在豫州的靈璧那邊,聽說很多人實在餓的沒有辦法了,就開始吃觀音土,後來很多人都被活活的撐殺了。”

張角點了點頭:“鐵牛,你說的不錯,這蘆葦確實乃我中原大地的瑰寶,不但可以入藥,天災之年也可以直接食用。不過以本宗看來,這蘆葦更像是如今的大漢朝廷,而我們則是那蘆葦上的露珠!”

鐵牛摸了摸腦袋,一臉不解,甕聲甕氣的問道:“教主你是說這蘆葦像大漢王朝,而這露珠則是我們?我們有那麼小嗎?”

張角敲了敲鐵牛的腦袋哈哈一笑,指着早已枯萎的蘆葦葉和那根下的一抹嫩綠說道:“蘆葦雖大,卻枯萎凋零毫無生機,就彷彿如今的大漢朝廷,只需一具火石,就可以燃起熊熊烈火,燒它個天翻地覆。

露珠雖小,卻蓬勃朝氣無限生機,好似我們的太平大道,午時化作水汽散播於天地間無形無色,暮時卻又化作水霧現行在河塘、田間和江湖之上,孕育着無限的生機。”

說着,張角嘆了口氣,又接着說道:“早就讓你和他們一起識點字,結果你倒好,每次堂上先生在上邊講你就在下邊打呼嚕。你說以後我們打下天下,你們這幫老兄弟難道還要回到這裡繼續種田嗎!”

打天下不是隻要勇氣和力量嗎?識字?又不能直接把朝廷那幫禍害給說死,要那玩意幹嘛!

鐵牛摸了摸額頭,似懂非懂的看着張角,卻見張角已擡起頭來向着遠處,那遠處的大道上飛也似的跑來幾個身影。

“大兄!”

張角眉頭一皺川字緊鎖,嚴厲的看着來人:“三弟,你如今也是我太平一道副教主,一方渠帥,行事間自應泰然自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遇上一點事情就焦急彷徨驚慌失措,如何成得大事?”

原來,那來人正是張角的三弟張樑和幾個年輕的後生。不過,此時的張樑就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心中焦灼萬分,哪裡還顧得上張角的訓斥,說話間更是語無倫次:“大兄,泰山崩了…不是,是馬元義崩了…”

“什麼泰山崩了?你究竟想說什麼?”

張樑急的額頭冷汗直冒,張了半天的口卻支吾不出來,索性拉出身後幾人,說道:“小七,還是你們幾個與我大兄說吧!”

“教主!”

小七、小八和阿九本來就如喪考妣,一見張角頓時彷彿見到主心骨一般,直愣愣的跪在田埂上嚎啕大哭:“教主,京都事發,封諝和徐奉舉家下獄,渠帥來不及通知京中教衆,京中根基俱悉被毀。”

京都事發了?怎麼可能,前幾日不是還好好的嗎?

張角急忙扶起幾人,急切的問道:“消息可屬實?京都之事怎會走漏消息?我馬兄弟如今身在何處?”

小七等人悲痛欲絕,泣聲道:“啓稟教主,一切消息都是屬下六兄在雒陽城中打探所得和親眼所見。至於如何走漏消息,屬下卻是無從得知。

不過,屬下記得在元宵當夜渠帥曾親自接見了山門高旗使。後來便聽說高旗使奉命捕殺唐門主,整夜未歸。直到第二日辰時,六兄從衙們中傳回消息,高旗使等人在唐記瓜果肆悉數身亡,而唐門主則被下在了雒陽獄中。”

唐周下獄?

“好!好得很!看來果然是這狗賊!”張角眼角一挑,緊緊的捏着拳頭,半晌方纔鬆手問道,“我那馬兄弟如今何在?”

小七擦了擦眼角的眼淚,接着說道:“第二日,六兄從衙中返回告訴渠帥,封徐二人及雒陽衆多信徒已爲朝廷所獲,渠帥便立即命令我等前來報信。我們前腳走出馬家武館,馬家武館就已經被整整兩營的羽林軍圍的水泄不通,自此我等再沒有打聽到渠帥的消息。”

如此說來,馬元義危也?今日已經正月十九了,自馬元義接到信息到今日也整整過去了三日,馬元義危也!

張角一個踉蹌,彷彿胸口被刺了一刀,馬元義死了?那個影子一般的馬元義死了?

自從張角宣揚太平大道以來,馬元義就一直跟隨着他。從冀州到荊州,從青州到幽州,再從徐州到兗州,一路風雨坎坷。村中油燈下談經論道,荒野山丘上指點天下,甚至自甘領命前往大漢腹地雒陽傳道授經,主持雒陽起事大局,彷彿自己的影子一般,跟隨着自己的腳步亦步亦趨,不曾有半分後退。

張角腦海一片空白,馬元義有情有義,忠心耿耿,其組織才能在教中更是無雙,有的時候甚至比張寶、張樑兩個親兄弟加起來更讓張角放心。

可是如今,那個有情有義影子一般的馬元義呢?

衡水河畔一陣沉寂,一陣寒風掠過,枯萎的蘆葦在寒風中簌簌發抖,發出悽楚的尖叫,一團薄霧籠罩在山坳,遠處仿似什麼也看不清,這一刻竟是如此的蕭瑟和淒冷。

這該死的倒春寒!

張角不由得捏了捏拳頭,擡頭看了看那輪鵝黃般的晨日,心中暗罵了一句,捂着嘴脣咳了幾聲,一滴眼淚順着眼眶落下,掉入河中,蕩起一層薄薄的漣漪,轉瞬即逝。

……

張角在衡水河畔的時候,王黎正行走在返回雒陽的途中。地方雖不同,心境卻大同小異,張角感慨着馬元義的死,王黎卻在感嘆着大漢王朝的衰敗。

馬元義當然還沒有死,只是離死好像也不太遙遠。

看着轆轆行駛的馬隊,看着檻車中那條悲壯的大漢,王黎覺得莫名的諷刺,自己也仿似一名囚徒,正行走在律法和道德的鋼絲之上。

律法自然代表的是大漢朝廷,可是道德又代表的是誰呢?太平道嗎?或許吧!

馬元義的反抗在自己意料之中,但馬家武館的殘肢斷臂淋淋鮮血,王甲、何丙、小六子等人的飛蛾撲火,太平教徒的狂熱、悲壯以及對大同世界的希望,卻又讓王黎不得不重新正視自己的內心。

“彩筆專書皇帝語,書成幾卷太平書。”

這天下真的太平嗎?如若這天下太平安寧,又怎會在往後數年至十數年之間如雨後春筍般先後冒出張角、張燕、郭太、於毒、郭大賢、張修、張牛角、左校那麼多的造反之人?

太平書?這就更他孃的扯淡了!王黎知道,即將打破這天下太平的正是一本薄薄的書籍--《太平清領書》!

哎,如若所料不差,不出幾日黃巾起義必然爆發,從而席捲整個大漢,屆時自己又當如何,又當何去何從?

一邊是已經腐朽搖搖欲墜的大漢王朝,一邊是手無寸鐵貧無立錐的農民義軍。

大漢王朝的覆亡已無可避免,自己是袖手旁觀?還是積極投入這滾滾的歷史洪流中,做一個農民起義軍的劊子手,割據一方,效仿曹操、劉備、孫權之輩復天下之太平?

既然戰爭已經來臨,那就讓我在這紛亂的天下,打出一個未來!戰爭與落寞、鮮血共孤寂,往後餘生相伴。

PS:動盪而又熱血的山河逐漸呈現眼前,大戰的序幕也緩緩拉開,長歌又將翻開新的一頁,敬請各位持續關注新卷《黃巾悲歌》!

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469章鏡圓第407章梟雄逃梟雄走,梟雄復又來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453章決議第406章夜襲第189章 暴風雨的夜第551章救兵第543章吾道不孤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297章 反擊第122章 王斷第444章三才第446章談判(一)第127章 風雨虎牢關(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215章 脫樊籠第533章瘋狂第143章 英雄的宿命(二)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307章 暗戰(一)第503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八)第295章 雪崩第104章 王芬之死第401章荀彧論戰第99章 夜會田豐第469章鏡圓第137章 初戰孟津渡第98章 雙雄會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313章 王對王第225章 銀鉤賭坊第414章鏡已斷,計可續第529章前世兄弟今生仇第316章 局中局(三)第397章鉅鹿決戰(七)第412章老將出馬第348章 脫樊籠第106章 帝崩第410章小霸王密林再中計第518章追擊第77章 死生定數第284章 戰蘄春第64章 陽翟(一)第53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06章窮且彌堅,不墮青雲之志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99章 夜會田豐第458章兄弟鬩於牆(三)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424章最後的機會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278章 龍王第434章撲朔迷離第146章 遷都第504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九)第219章 反間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95章 羌人的破綻第49章 驚雷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316章 局中局(三)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137章 初戰孟津渡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28章 蕭蕭明月斷恩義,從此太平如路人第52章 龍擡頭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321章 激變第305章 放出城中老鼠,咬殺村裡大蟲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04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九)第116章 授首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4章 魅影現蹤第350章 猛虎出柙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526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一)第475章無間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第242章 對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13章 縱馬蛾眉覓良醫,搗熟藍橋隔雲深第150章 一紙盟約成空話第479章混戰的序曲
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469章鏡圓第407章梟雄逃梟雄走,梟雄復又來第256章 徒有其“表”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453章決議第406章夜襲第189章 暴風雨的夜第551章救兵第543章吾道不孤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297章 反擊第122章 王斷第444章三才第446章談判(一)第127章 風雨虎牢關(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215章 脫樊籠第533章瘋狂第143章 英雄的宿命(二)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353章 最後的掙扎(一)第307章 暗戰(一)第503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八)第295章 雪崩第104章 王芬之死第401章荀彧論戰第99章 夜會田豐第469章鏡圓第137章 初戰孟津渡第98章 雙雄會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313章 王對王第225章 銀鉤賭坊第414章鏡已斷,計可續第529章前世兄弟今生仇第316章 局中局(三)第397章鉅鹿決戰(七)第412章老將出馬第348章 脫樊籠第106章 帝崩第410章小霸王密林再中計第518章追擊第77章 死生定數第284章 戰蘄春第64章 陽翟(一)第53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06章窮且彌堅,不墮青雲之志第395章鉅鹿決戰(九)第99章 夜會田豐第458章兄弟鬩於牆(三)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424章最後的機會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278章 龍王第434章撲朔迷離第146章 遷都第504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九)第219章 反間第113章 雒陽風雲(五)第95章 羌人的破綻第49章 驚雷第430章重岡復嶺勢崔巍,一卒當關萬卒回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316章 局中局(三)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137章 初戰孟津渡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162章 風雨如磐第28章 蕭蕭明月斷恩義,從此太平如路人第52章 龍擡頭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321章 激變第305章 放出城中老鼠,咬殺村裡大蟲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04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九)第116章 授首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4章 魅影現蹤第350章 猛虎出柙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526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一)第475章無間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第242章 對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13章 縱馬蛾眉覓良醫,搗熟藍橋隔雲深第150章 一紙盟約成空話第479章混戰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