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厚黑叢話卷三(1)

成都《華西日報》民國二十四年十月

有人讀《厚黑經》,讀至“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仁義,而充其本然之厚黑”,發生疑問道:“李宗吾,你這話恐說錯了。孟子曰:‘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見仁義是本然的。你怎麼把厚黑說成本然,把仁義說成外誘?”我說:“我倒莫有說錯,只怕你們那個孟子錯了。孟子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他這個話究竟對不對,我們要實地試驗。就叫孟子的夫人把他新生小孩抱出來,由我當着孟子試驗。母親抱着小孩吃飯,小孩伸手來拖,如不提防,碗就會落地打爛。請問孟子,這種現象是不是愛親?母親手中拿一塊糕餅,小孩伸手來索,母親不給他,放在自己口中,小孩就會伸手從母親口中取出,放在他口中。請問孟子,這種現象是不是愛親?小孩在母親懷中食乳,食糕餅,哥哥走近前,他就要用手推他打他。請問孟子,這種現象是不是敬兄?只要全世界尋得出一個小孩,莫得這種現象,我的厚黑學立即不講,既是全世界的小孩無一不然,可見厚黑是天性中固有之物,我的厚黑學當然成立。”

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小孩見母親口中有糕餅,就伸手去奪,在母親懷中食乳食糕餅,哥哥近前,就推他打他,都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依孟子所下的定義,都該認爲良知良能。孟子教人把良知良能擴而充之,現在許多官吏刮取人民的金錢,即是把小孩時奪取母親口中糕餅那種良知良能擴充出來的。許多志士,對於忠實同志,排擠傾軋,無所不用其極,即是把小孩食乳食糕餅時推哥哥、打哥哥那種良知良能擴充來的。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現在的偉人,小孩時那種心理,絲毫莫有失掉,可見中國鬧到這麼糟,完全是孟子的信徒乾的,不是我的信徒乾的。

我民國元年發表《厚黑學》,指定曹操、劉備、孫權、劉邦幾個人爲模範人物。迄今廿四年並莫一人學到。假令有一人像劉備,過去的四川,何至成爲魔窟?有一人像孫權,過去的寧粵,何至會有裂痕?有一人像曹操,僞滿敢獨立嗎?有一人像劉邦,中國會四分五裂嗎?吾嘗曰:“劉邦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曹操斯可矣,曹操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劉備、孫權斯可矣。”所以說中國鬧得這麼糟,不是我的信徒乾的。

漢高祖分杯羹,是把小孩奪母親口中糕餅那種良知良能擴充出來的。唐太宗殺建成、元吉,是把小孩食乳食糕餅時推哥哥、打哥哥那種良知良能擴充出來的。這即是《厚黑經》所說:“充其本然之厚黑。”昔人詠漢高祖詩云:“俎上肉,杯中羹,黃袍念重而翁輕。羹嫂,羹頡侯,一飯之仇報不休。……君不見漢家開基四百明天子,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乃如此。”漢高祖把通常所謂五倫與夫禮義廉恥掃蕩得乾乾淨淨,這卻是《厚黑經》所說:“去夫外誘之仁義。”

有人難我道:“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據你這樣說,豈不是應該改爲‘惻隱之心人皆無之’嗎?”我說:“這個道理,不能這樣講。孟子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明明提出怵惕惻隱四字。下文忽言‘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平空把怵惕二字摘來丟了,請問是何道理?再者孟子所說:‘乍見孺子將入於井’,這是孺子對於井發生了死生存亡的關係,我是立在旁觀地位。假令我與孺子同時將入井,請問孟子,此心作何狀態?此時發出來的第一念,究竟是怵惕,是惻隱?不消說,這剎那間只有怵惕而無惻隱,只能顧我之死,不暇顧及孺子之死。非不愛孺子也,事變倉卒,顧不及也。必我心略爲安定,始能顧及孺子,惻隱心乃能出現。我們這樣的研究,就可把人性真相看出。怵惕是爲我的念頭,惻隱是爲人的念頭。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李宗吾曰:‘怵惕之心,厚黑之端也。’孟子講仁義,以惻隱爲出發點。我講厚黑,以怵惕爲出發點。先有怵惕,後有惻隱,孟子的學說是第二義,我的學說纔是第一義。”

成都屬某縣,有曾某者,平日講程朱之學,品端學粹,道貌巖巖,人呼爲曾大聖人,年已七八十歲,當縣中高小學校校長。我查學到校,問:“老先生近日還看書否?”答:“現在纂集宋儒語錄。”我問:“孟子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何以下文只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把怵惕二字置之不論,其意安在?”他聽了沉吟思索。我問:“見孺子將入於井,發出來的第一個念頭,究竟是怵惕,是惻隱?”他信口答道:“是惻隱。”我聽了默然不語,他也默然不語。我本然想說;第一念既是惻隱,何以孟子不言“惻隱怵惕”而言“怵惕惻隱”?因爲他是老先生,不便深問,只問道:“宋儒之書,我讀得很少,只見他們極力發揮惻隱二字未知對於怵惕二字,亦會加以發揮否?”他說:“莫有。”我不便往下再問,就談別的事去了。

《孟子》書上,孩提愛親章,孺子將入井章,是性善說最根本的證據。宋儒的學說,就是從這兩個證據推闡出來的。我對於這兩個證據,根本懷疑,所以每談厚黑學,就把宋儒任意抨擊。但我生平最喜歡懷疑,不但懷疑古今人的說法,並且自己的說法也常常懷疑。我講厚黑學,雖能自圓其說,而孟子的說法,也不能說他莫得理由。究竟人性的真相是怎樣?孟子所說:孩提知愛和惻隱之心,又從何處生出來呢?我於是又繼續研究下去。

中國言性者五家,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惡,告子言性無善無惡,揚雄言善惡混,韓昌黎言性有三品。這五種說法,同時並存,竟未能折衷一是。今之政治家,連人性都未研究清楚,等於醫生連藥性都未研究清楚。醫生不瞭解藥性,斷不能治病;政治家不瞭解人性,怎能治國?今之舉世紛紛者,實由政治家措施失當所致。其措施之所以失當者,實由對於人性欠了精密的觀察。

中國學者,對於人性欠精密的觀察,西洋學者,觀察人性更欠精密。現在的青年,只知宋儒所說“婦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個道理講不通……這都是對於人性欠了研究,纔有這類不通的學說。學說既不通,基於這類學說生出來的措施,遂無一可通,世界烏得不大亂?

從前我在報章雜誌上,常見有人說:“中國的禮教,是吃人的東西。”殊不知西洋的學說,更是吃人的東西。阿比西尼亞被墨索里尼摧殘蹂躪,是受達爾文學說之賜,將來算總帳,還不知要犧牲若干人的生命。我們要想維持世界和平,非把這類學說一律肅清不可。要肅清這類學說,非把人性徹底研究清楚不可。我們把人性研究清楚了,政治上的設施,國際上的舉動,才能適合人類通性,世界和平才能維持。

我主張把人性研究清楚,常常同友人談及。友人說:“近來西洋出了許多心理學的書,你雖不懂外國文,也無妨買些譯本來看。”我說:“你這個話太奇了!我說個笑話你聽:從前有個查學員視察某校,對校長說:‘你這個學校,光線不足。’校長道:‘我已派人到上海購買去了。’人人有一個心,自己就可直接研究,本身就是一副儀器標本,隨時隨地都可以試驗,朝夕與我往來的人,就是我的試驗品,你叫我看外國人著的心理學書,豈不等於到上海買光線嗎?”聞者無辭可答。

我民國元年著的《厚黑學》,原是一種遊戲文字,不料發表出來,竟受一般人的歡迎,厚黑學三字,在四川幾乎成一普通名詞。我以爲此種說法能受人歡迎,必定於人性上有關係,因繼續研究。到民國九年,我想出一種說法,似乎可以把人性問題解決了,因著《心理與力學》一文,載入《宗吾臆談》內。我這種說法,未必合真理,但爲研究學術起見,也不妨提出來討論。

西洋人研究物理學研究得很透徹,得出來的結論,五洲萬國無有異詞,獨於心理學卻未研究透徹,所以得出來的結論,此攻彼訐。這是甚麼道理呢?因爲研究物理,乃是以人研究物,置身局外,冷眼旁觀,把真相看得很清楚,毫無我見,故所下判斷最爲正確。至於研究心理學,則研究者是人,被研究者也是人,不知不覺就參入我見,下的判斷就不公平。並且我是衆人中之一人,古人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使此心放得至公至平,仍得不到真相。因此我主張:研究心理學,應當另闢一個途徑來研究。科學家研究物理學之時,毫無我見,等他研究完畢了,我們才起而言曰:“人爲萬物之一,物理與人事息息相通,物理上的公例也適用於人事。”據物理的公例,以判斷人事,而人就無遁形了。聲光磁電的公例,五洲萬國無有異詞。人之情感,有類磁電,研究磁電,離不脫力學公例,我們就可以用力學公例以考察人之心理。

民國九年,我家居一載,專幹這種工作,用力學上的公例去研究心理學,覺到許多問題都渙然冰釋。因創一公例曰:“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從古人事蹟上,現今政治上,日用瑣事上,自己心坎上,理化數學上,中國古書上,西洋學說上,四面八方印證起來,似覺處處可通。有了這條公例,不但關於人事上一切學說若網若綱,有條不紊,就是改革經濟政治等等,也有一定的軌道可循,而我心中的疑團,就算打破,人性問題就算解決了。但我要聲明:所謂疑者,是我心中自疑,非謂人人俱如是疑也。所謂解決者,是我自謂解決,非謂這個問題果然被我解決也。此乃我自述經過,聊備一說而已。

本來心理學是很博大精深的,我是個講厚黑學的,怎能談這門學問?我說“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等於說“水之波動,循力學公例而行”。據科學家眼光看來,水之性質和現象,可供研究者很多,波動不過現象中之一小部分。所以我談心理,只談得很小很小一部分,其餘的我不知道,就不敢妄談。

爲甚力學上的公例可應用到心理學上呢?須知科學上許多定理,最初都是一種假說,根據這種假說,從各方試驗,都覺可通,這假說就成爲定理了。即如地球這個東西,自開闢以來就有的,人民生息其上,不經經過了若干萬萬年,對於地球之構成就無人瞭解。距今二百多年以前,出了個牛頓,發明萬有引力,說“地心有吸力,把泥土沙石吸成一團,成爲地球。”究竟地心有無吸力,無人看見,牛頓這個說法,本是假定的,不過根據他的說法,任如何試驗,俱是合的,於是他的假說就成了定理。從此一般人都知道:“凡是有形有體之物,俱要受吸力的吸引。”到愛因斯坦出來,發明相對論,本牛頓之說擴大之,說:“太空中的星球發出的光線,經過其他星球,也要受其吸引。因天空中衆星球互相吸引之故,於是以直線進行之光線,就變成彎彎曲曲的形狀。”他這種說法,經過實地測驗,證明不錯,也成爲定理。從此一般人又知道,有形無體之光線,也要受吸力的吸引。我們要解決心理學上的疑團,無妨把愛因斯坦的說法再擴大之,說:“我們心中也有一種引力,能把耳聞目、無形無體之物吸收來成爲一個心。心之構成,與地球之構成相似。”我們這樣的設想,牛頓的三例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可適用到心理學方面,而人事上一切變化,就可用力學公例去考察他了。

通常所稱的心,是由於一種力,經過五官出去,把外邊的事物牽引進來,集合而成的。例如有一物在我面前,我注目視之,即是一種力從目透出去,與那個物連結;我將目一閉,能夠記憶那物的形狀,即是此力把那物拖進來綰住了。聽人的話能夠記憶,即是把那人的話拖進來綰住了。由這種方式,把耳濡目染與夫環境所經歷的事項一一拖進來,集合爲一團,就成爲一個心。所以心之構成,與地球之構成完全相似。

一般人都說自己有一個心,佛氏出來,力闢此說,說:“人莫得心,通常所謂心,是假的,乃是六塵的影子。”圓覺經曰:“一切衆生,無始以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我們試思,假使心中莫得引力,則六塵影子之經過,亦如雁過長空,影落湖心一般,雁一去,影即不存。而吾人見雁之過,其影能留在心中者,即是心中有一種引力把雁影綰住的原故。所以我們拿佛家的話來推究,也可證明心之構成與地球之構成是相似的。

佛家說:“六塵影子落在八識田中,成爲種子,永不能去。”這就像穀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成爲種子一般。我們知穀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是由於地心有引力,即知六塵影子落在八識田中,是由於人心有引力。因爲有引力綰住,所以穀子豆子在田土中永不能去,六塵影子在八識田中也永不能去。

我們如把心中所有知識一一考察其來源,即知其無一不從外面進來。其經過的路線,不外眼耳鼻舌身。雖說人能夠發明新理,但仍靠外面收來的智識作基礎。猶之建築房屋,全靠外面購來的磚瓦木石。假如把心中各種智識的來源考出了,從目進來的,命他仍從目退出去,從耳進來的,令他仍從耳退出去,其他一一俱從來路退出,我們的心即空無所有了。人的心能夠空無所有,對於外物無貪戀,無嗔恨,有如湖心雁影,過而不留,這即是佛家所說“還我本來面目”。

地球之構成,源於引力,意識之構成,源於種子,試由引力再進一步,推究到天地未有以前,由種子再進一步,推究到父母未生以前,則只有所謂寂兮寥兮的狀況,而二者就會歸於一了。由寂兮寥兮生出引力,而後有地球,而後有物。由寂兮寥兮,生出種子,而後有意識,而後有人。由此知心之構成與地球之構成相似,物理與人事相通,故物理學的規律可適用於心理學。

心理的現象,與磁電現象很相像。人有七情,大別之,只有好、惡二種。心所好的東西,就引之使近;心所惡的東西,就推之使遠。其現象與磁電相同。人的心,分知、情、意三者,意是知與情合併而成,其元素只有知、情二者。磁電同性相推,異性相引,他相推相引的作用,是情的現象。能夠差別同性異性,又含有知的作用。可見磁電這個東西,也具有知、情,與我們的心理是一樣的。陽電所需要的是陰電,忽然來了一個陽電,要分他的陰電,他當然把他推開。陰電所需要的是陽電,忽然來了一個陰電,要分他的陽電,他當然也把他推開。這就像小兒食乳食糕餅的時候,見哥哥來了,用手推他打他一般,所以成了同性相推的現象。至於磁電異性相引,猶如人類男女相愛,更是不待說的。所以我們研究心理學,可當如磁電學研究。

佛說:“真佛法身,映物現形。”宛然磁電感應現象。又說:“本性圓融,用遍法界。”又說:“非有非無。”宛然磁電中和現象。又說:“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簡直是物理學家所說“能力不滅”。因此之故,我們用力學公例去考察人性,想來不會錯。

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38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四 告子言性正確第42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八 達爾文學說之修正第2章 緒論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4章 厚黑經第8章 辦事二妙法第20卷 厚黑叢話卷三(2)第8章 辦事二妙法第12章 讀書三訣:第5章 厚黑傳習錄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29章 厚黑叢話卷六(1)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37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三 宋儒言性誤點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18章 厚黑叢話卷二(2)第20卷 厚黑叢話卷三(2)第28章 厚黑叢話卷五(3)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5章 厚黑傳習錄第7章 做官六字真言第4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一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第11章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第41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七 世界進化之軌道第24章 厚黑叢話卷四(3)第12章 讀書三訣:第3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一 性靈與磁電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1章 《厚黑學》導讀第7章 做官六字真言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37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三 宋儒言性誤點第1章 《厚黑學》導讀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15章 厚黑叢話卷一(1)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第42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八 達爾文學說之修正第9章 結論第7章 做官六字真言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4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 我國古哲學說含有力學原理第4章 厚黑經第25章 厚黑叢話卷四(4)第22章 厚黑叢話卷四(1)第3章 厚黑學第12章 讀書三訣:第32章 厚黑叢話卷六(4)第42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八 達爾文學說之修正第46章 怕老婆的哲學第15章 厚黑叢話卷一(1)第16章 厚黑叢話卷一(2)第4章 厚黑經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27章 厚黑叢話卷五(2)第8章 辦事二妙法第4章 厚黑經第15章 厚黑叢話卷一(1)第16章 厚黑叢話卷一(2)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32章 厚黑叢話卷六(4)第2章 緒論第23章 厚黑叢話卷四(2)第20卷 厚黑叢話卷三(2)第28章 厚黑叢話卷五(3)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19章 厚黑叢話卷三(1)第41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七 世界進化之軌道第12章 讀書三訣: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10章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自序)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39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五 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第23章 厚黑叢話卷四(2)第7章 做官六字真言第46章 怕老婆的哲學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8章 辦事二妙法第23章 厚黑叢話卷四(2)第19章 厚黑叢話卷三(1)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3章 厚黑學第22章 厚黑叢話卷四(1)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24章 厚黑叢話卷四(3)第13章 厚黑叢話(自序)第4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一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9章 結論第24章 厚黑叢話卷四(3)
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38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四 告子言性正確第42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八 達爾文學說之修正第2章 緒論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4章 厚黑經第8章 辦事二妙法第20卷 厚黑叢話卷三(2)第8章 辦事二妙法第12章 讀書三訣:第5章 厚黑傳習錄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29章 厚黑叢話卷六(1)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37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三 宋儒言性誤點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18章 厚黑叢話卷二(2)第20卷 厚黑叢話卷三(2)第28章 厚黑叢話卷五(3)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5章 厚黑傳習錄第7章 做官六字真言第4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一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第11章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第41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七 世界進化之軌道第24章 厚黑叢話卷四(3)第12章 讀書三訣:第3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一 性靈與磁電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1章 《厚黑學》導讀第7章 做官六字真言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37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三 宋儒言性誤點第1章 《厚黑學》導讀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15章 厚黑叢話卷一(1)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第42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八 達爾文學說之修正第9章 結論第7章 做官六字真言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4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 我國古哲學說含有力學原理第4章 厚黑經第25章 厚黑叢話卷四(4)第22章 厚黑叢話卷四(1)第3章 厚黑學第12章 讀書三訣:第32章 厚黑叢話卷六(4)第42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八 達爾文學說之修正第46章 怕老婆的哲學第15章 厚黑叢話卷一(1)第16章 厚黑叢話卷一(2)第4章 厚黑經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27章 厚黑叢話卷五(2)第8章 辦事二妙法第4章 厚黑經第15章 厚黑叢話卷一(1)第16章 厚黑叢話卷一(2)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32章 厚黑叢話卷六(4)第2章 緒論第23章 厚黑叢話卷四(2)第20卷 厚黑叢話卷三(2)第28章 厚黑叢話卷五(3)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19章 厚黑叢話卷三(1)第41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七 世界進化之軌道第12章 讀書三訣: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第30章 厚黑叢話卷六(2)第10章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自序)第36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二 孟荀言性爭點第39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五 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17章 厚黑叢話卷二(1)第23章 厚黑叢話卷四(2)第7章 做官六字真言第46章 怕老婆的哲學第33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一第8章 辦事二妙法第23章 厚黑叢話卷四(2)第19章 厚黑叢話卷三(1)第14章 致讀者諸君第3章 厚黑學第22章 厚黑叢話卷四(1)第34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自序二第24章 厚黑叢話卷四(3)第13章 厚黑叢話(自序)第45章 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之十一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第6章 求官六字真言第9章 結論第24章 厚黑叢話卷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