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在馬車和護衛的人經過時,還是儘量的擁擠着讓出道路。

夏日燦爛的日頭,本就是耀眼的。但馬車上的裝飾不比日光差,帶着明顯的標記,這奢華的車出自宮裡,是一輛宮車。最前面看着爲首的護衛隊長,也穿着品階不低的侍衛官袍,他的目光掃射時,行人紛紛避開眼光。

誰沒事會去招惹一位宮中的侍衛總管,而且這車裡的人物很快讓猜出來。

“壽姑娘,”

低語的喃喃聲過後,他們在車後敬畏的看過來,以爲這樣就能沾一些福氣。

袁家的福祿壽,素來是京中的出名人物。加福是個時常在集市上可以看到的,梁山王府的小王爺陪伴在旁,還有衆多的護衛,並不允許有人上前拉個衣裳什麼的。

袁二姑娘算深居簡出,如果想在外面見到她,城外的莊稼地裡倒是去的多。就是出來,也輕易不許人跪拜什麼的。

長女加壽,未來的太子妃,已經打理太子府的太子妃,以公主制養在宮中,更不是隨意什麼人就可以近身。

熾烈的眼光,就在爲首的蔣德看不到的地方,向馬車投了過來。直到車離開長街,在南安侯府的角門裡進去。

因爲沒有人事先知道加壽的到來,她的親戚龍書慧也不在這裡迎接。加壽大搖大擺地率衆到來,熟門熟路的出現在靜養的老侯院外,龍書慧帶着丫頭,這才匆匆的趕到。

帶着兩個笑渦,加壽把自己的威嚴收斂起來,這是她的親戚,是父母親在親戚中讓人稱讚的一面招牌。

袁夫人、袁訓和寶珠並沒有拿兩房寡嫂當成招牌對待,但在別人的眼裡就是如此,見到謝氏和石氏這兩房過得安寧,總會說些袁家待她們好的話。

聞訊從另一條路過來,還沒有趕到,但看得到這裡的南安侯夫人和她的長媳方氏,就把加壽的笑容也收在眼中。

脆生生的話語,也透着親切:“表姐不用過來,我請教太爺爺幾句話兒,也就回去了。”

說是這樣的說,龍書慧是她的親戚,加壽上門,怎麼能不過來看一看呢。

但加壽這樣的說了,龍書慧也就沒有多話,只笑道:“曾祖父見到表妹,精神頭兒會更好。”

說話的功夫,南安侯夫人婆媳走近,南安侯夫人是個相信的,仗着是長輩,家中祖父又和加壽親厚,握一握她的手:“添福添壽,壽姐兒,我陪你進去。”

“有勞伯母。”加壽對南安侯夫人笑一笑,方氏行下禮來,加壽說聲起來,就在南安侯夫人和龍書慧的陪同下進去。

方氏擡起眼眸的時候,見到的只是加壽後面的太監宮女和蔣德。方氏不甘心的眯了眼,陰沉在眸中翻滾,對自己道:“一房好親戚。”

她沒有,她就慌慌張張的隨婆婆過來,卻眼睜睜看着別人陪她進去。

“跑斷了腿,爲的就是這個背影。”方氏垂下面龐,自覺得光彩又讓龍書慧搶走一分,她卻無可奈何。

誰叫這一位地位顯赫,前程大於所有的姑娘呢?

沒一會兒,南安侯夫人退出來。加壽的不時到來,總是讓她得意過於別人。心情不錯的她,親切地吩咐兩個兒媳:“華哥媳婦,備上好的茶果子。南哥媳婦,你知道加壽的口味,你幫着些。”

龍書慧歡快的答應一聲,方氏心底冷笑。京裡公認的南安侯府和袁家最好,接加壽姑娘一年要好些回。難道家裡不知道她的口味?非是二弟妹她知道?

冷笑歸冷笑,方氏也只能和龍書慧一起去做準備。

……

寬大的案几上空無一物,鋪開一張大地圖。粗糙的地圖,跟太子書房裡的根本不能相比,一應河流山川都沒有,只簡單的標註着地名,如果用於實際的話,就是方向也含糊。

老侯站着,加壽站在椅子上,卻看得很認真。

“以我多年在山西的見聞,陳留郡王大捷的事情沒有表面上那樣簡單。”老侯笑容滿面:“怎麼樣,壽姐兒,上一回我說的話,你還記得吧,”

“記得呢,上一回姑丈大捷,梁山王彈劾爹爹,太爺爺您說,”加壽回想着。陳留郡王頭一回大捷,袁訓讓皇帝訓斥,老侯抱病去見加壽,讓她在言行上不要表露出來,老侯說這可能是一計。

第二次大捷,老侯身子不好,讓人請加壽過來,對她道:“只怕還有一次大捷。”

果然,這第三次又到了。這是加福回梁山王府的日子,是大捷消息到京裡的第二天,加壽並沒有昨天就來見老侯,是她又沉穩不少。

壽姐兒沒有回家去,並不是她不關心自己的爹爹。她今天來見老侯,就是出於對袁訓的關心,來聽聽老侯又有什麼見解。

顰着小眉頭:“父親暫停了官職,姑丈要是再大捷,梁山王再次彈劾爹爹,爹爹會不會讓拿進昭獄?”

“就是拿進昭獄,也是值得的。”老侯一動不動的盯着那雖然大,卻拿出去可以讓人云裡霧裡的簡陋地圖。

對於這樣的話,加壽張大眼睛。對老侯瞭解的壽姐兒聽出這話意的不尋常。學着老侯的凝視,她是幾乎把個胖身子壓到地圖上面,眼睛烏溜溜有神:“有莫大的功勞嗎?”

老侯沒有立即回話,又盯上一會兒後,一聲讚歎出來:“原來是這樣,壽姐兒啊,太爺爺我看懂了。”

加壽越發的瞪眼凝神,最後還是放棄:“我還是不懂。”

老侯的眼神回到她身上,微微地笑了笑,講解起來:“滿尼加在這裡,達羅在這裡,蘇祿在這裡。”手指點在不同的方向上,但在地圖上離得並不遠。

加壽點一點頭,從陳留郡王頭一回大捷開始,在太子府上,加壽跟太子討論,太子不明白,但也讓她不要擔心。在老侯面前,就同老侯討論。

地圖就是那個時候,老侯帶着跟他在任上多年的家人,憑着記憶畫出業,實在不能算精細。

老侯的語聲不急不疾在房中,靜水般流淌着。顯然,他邊說邊沉思邊總結。

“咱們這樣的看上一看,這三個國家離得並不遠。實際上,就國與國之間來說,三國離得也不遠。但征戰攻打,轉戰於三個國家中間,那可就算長途奔襲。”

加壽又點一點頭,表示她很認真的在聽。

“你的父親,了不起。”老侯突兀的插進這一句話。

加壽笑彎了眉眼兒:“是啊是啊,太爺爺。”

胖乎乎的面龐上有毫不掩飾的驕傲,老侯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就沒有取笑她。

“壽姐兒啊,去年很多人都當你的爹吃錯了藥,在皇上面前立下軍令狀,命梁山王兩年之內打完這仗。如今看來,他是大手筆。”老侯一半是自言自語:“打仗果然是要出奇兵的,而小袁出了名的是奇兵不斷。”

加壽急了:“太爺爺,您趕緊解釋吧。”

“好好,”老侯重回到剛纔的話題上面:“找人報仇這事情,一家一家的找,轉戰三國,腹背容易受敵不說,花費也就大了去。壽姐兒,這筆帳別人可以不算,你卻要會算。”

“嗯嗯。”加壽晃着小腦袋。

“所以陳留郡王打着不服梁山王的名頭兒,一而再、再而三的大捷,不顧三軍失勢,他只得意他的。”

老侯一旦明白這個中的內幕,浮現出陶醉的神色,人醉在這計策裡:“上有太后,陳留郡王肆意妄爲。你的爹兵部裡當家,軍需上有保證。你的祖母必然疼愛女婿,你的爹爲郡王着想,順理成章。這幾條,上有太后,你爹當家,缺一不可。”

加壽聽出些意味,眼睛更瞪得大大的。

“遠征爲疲勞之師,既然出兵,沒有不贏的道理。梁山王將帥齊心,三國小小周旋,這一仗可就打得久了。但將帥不和,郡王仗太后之勢欺壓主帥,三國的注意力原本應在梁山王身上。而現在,”老侯滿意的又是一口輕嘆:“只怕把郡王恨的一天也過不得。”

加壽說的很慢,慢慢的理着自己聽到的話:“他們的心思現在放到姑丈身上去了,就不會過多關注梁山王了?”

黑亮的大眼睛一閃:“梁山王的人馬更多不是嗎?”

“照這樣打下去,三國不上當的話,陳留郡王從容的一支一支地吃掉他們。但這不可能。依我來看,就目前來說,陳留郡王三次大捷吃掉不少人馬,把三國惹怒,一起攻打他,梁山王后麪包抄,這仗今年必然打完,這是符合你爹的心思。”

加壽還能把得住,只嘴角邊隱隱有一絲笑意:“要是他們還沒有惹怒呢?那就費的時間久了不是嗎?”

老侯笑了出來:“那就看你的姑丈是個笨蛋,還是真的名將不虛。”

“籲”,長長的一聲吁氣,從嫣紅小嘴裡吐出來。加壽都能聽到自己心裡的一塊大石頭落下的聲音,濺起的水花讓她焦慮的心情得到安撫。

“好吧,如果姑丈真的還有大捷的話,我也不會做出循私情的事情,也不讓太子哥哥循私情。”定下心的加壽,迅速回到她自己的態度上面。

老侯不無欣慰:“這樣纔好,你要讓皇上放心,要讓太子安心,這是你的職責啊。”

“太爺爺,我知道了。”加壽忽閃着大眼睛,瞄一眼地圖上的方位,對老侯告辭。

宮車轆轆出了南安侯府,在街口上,二丫猶豫地問道:“姑娘,您真的不去看看侯爺嗎?”

“不去了,回太子府,讓我看看今天又有哪些人前來說服太子哥哥,這會兒我明白了,他們的心情也就全能看得明白。”加壽露出一個聰慧而又狡黠的笑容。

……

枝繁葉茂的院落,與內宅裡的蔥鬱相差無幾,這是一所有年頭兒的房子,地上石階縫裡綠草叢叢,青苔也生。院落不算廣大,卻有不少可以流連之處。

青磚小院裡的人來來往往,眼神都很少在景緻上面。

戶部尚書的面容在窗戶上面露一露,又回到房中。他身着主人的便服,顯然這是他的住處。客人們衣着周正,俱是官袍。

看一看客人的面容,有兵部的小官員,有禮部的有吏部的,來自不少的衙門。

他們的背後,兩張案几對在一起,四個書辦不時奮筆疾書,不時停下來聽一聽大人們的談話,應該是他們的談話給書辦們書寫的緣由。

“還有嗎?”在嗡嗡聲中停下來以後,戶部尚書緊皺眉頭:“只這些要想扳倒忠毅侯,罪證還差得遠呢。”

有一個人接話道:“不但罪證還差得遠,就是你們的人也差得遠。”

戶部尚書看了看,冷笑一下叫出他的名字:“魏行魏大人,什麼是你們差得遠?我們商議事情你也在這裡,難道不是我們嗎?”

魏行狡猾地道:“我只是來看看你們,你們不避我,我卻不能算進去吧。”

戶部尚書嗤笑一聲,隨即不客氣地駁斥道:“魏大人,你有個精細的名聲在外面,都說你外面光光,誰有事情,請你出主意,你不推託,但要把你算上,你就溜得快。”

身子微挺,尚書也笑得滑不留手:“不過你看我這裡是好來的嗎?”轉眼眸對左首一個人示意。

那人沉下臉:“魏大人,你屢屢私下和我們見面,嘴上說着爲我們考慮,但在我們彈劾忠毅侯上面,你出的主意可不少。”

起身走到書辦身邊,取過他剛寫好的一張紙箋,念道:“強佔良園兩所,”放下紙箋,對魏行晃一晃面容:“這一條不就是你說出來的?你不說,我們哪裡想得到?”

魏行啞口無言,戶部尚書看在眼裡,更是冷冷,而且半帶上威脅:“魏大人,我這裡不是好挑唆的,你指望着朝堂上水混,你能佔點兒便宜。你不出力,你覺得能行嗎?”

魏行也正色起來,想上一想,淡漠地道:“好吧,我出個主意。”掃一眼在座的人,魏行靜靜地道:“你不覺得少一個爲首的人嗎?”

戶部尚書神色一變,衝口怒問:“你什麼意思?”

“我們在此,自然是以尚書大人爲首。”別的人也跟着反駁魏行。

魏行嘴角扯動,是一個若有若無的不屑:“尚書大人肯帶頭,這當然很好。”

戶部尚書看出他的神色有異,深深呼吸一下,儘量心平氣和地問他:“我請教你,魏大人有什麼指教?”

“現成有一個爲首的人,就是扳不下來袁家,他也依然不倒。你尚書大人呢,扳不倒袁家,你認爲袁家報復,你能承受得住?”魏行眸子裡漆黑瞳仁閃上一閃,和戶部尚書的眸光狠狠撞上。

寂靜似的沉默出現在房中,只有書辦揮筆的沙沙聲還是不斷。

戶部尚書嘴裡苦味兒出來,艱難地說出來:“多……多謝,”他抿緊嘴脣,從昨天到今天,他遲遲沒有發難袁家,擔心的也就是這一條。

“那你魏大人就明說吧,那能爲首的人是誰?”有人不服魏行,忿忿然問出來。

魏行眼眉微挑,慢吞吞道:“這個人嘛,勢大根基深,功高麪皮老,你們,怎麼不去找梁山老王呢?”

片刻,呼應聲一個接一個出來。

“對啊,梁山王正和忠毅侯過不去,老王難道不幫着兒子?”

“這也算是忠毅侯仗着他家有好孩子,一意幫着自己姐丈拿功勞,欺負親家不是嗎?”

也有人道:“梁山王府如今稀罕加福姑娘,只怕老王老了,沒了銳氣,不肯出頭。”

魏行撇嘴,是個鄙夷模樣。緩緩道:“我主意就出到這裡,肯不肯去,你們自己作主。”

起身來轉轉一禮,說聲告辭,衙門裡還有事情,這就揚長出去的架勢。魏行知趣的避開,他知道自己不是這裡的知心人,他們就真的打算去,也未必會把去的真意思告訴給自己。

拖自己下水,與和自己交心,那是兩回事情。

果然,在他出去以後,戶部尚書擡手壓下議論聲,鄭重而又認真的道:“說起來這事情,梁山老王要是還能忍住,也算他幾十年的血性是虛名聲。”

他侃侃分析:“陳留郡王勢大以後,對梁山王在軍中的掌控是個威脅。梁山王府一直在軍中說一不二,在這一代梁山王手中流失兵權,他老王有什麼面目去見先人?”

“只這一條,他梁山老王在此時就是出頭的時候。親家是嗎?歷史上有的是親家相互敵對,要說值得忌憚的,不過是上有太后罷了。”

“但上有太后,梁山王府卻未必不能一抗。”

戶部尚書目光閃動:“挑選兩個能說會道的人,去見見老王吧。”

……

手捧一疊紙張,梁山老王看得神色悠然。“就是這樣,這一句寫得氣勢足,這一條要是不讓小袁吃不了兜着走,那也就奇怪。”

“回老王爺,外面有兩位大人求見。”

老王擡起頭:“哦,是哪兩位?”

小子回過名字和官職,梁山老王又問了一句:“帶的什麼禮物?”回話的小子忍不住笑:“兩手空空。”

老王動一下身子,這就不屑一顧:“對他們說我沒功夫見,”小子笑着說聲是往外面走,老王嘀嘀咕咕:“要老子出面,還敢不花錢?老子這杆老槍,可不是白用的。”

繼續來看他給袁訓準備的“黑材料”,看得自己眉開眼笑,覺得自己有一幫子能幹的先生們,寫得犀利。

門上,來的兩位大人難掩失望之色:“什麼?老王爺不見麼?你有沒有說我們有要事求見?”

有一位大人取一塊銀子塞給回話的小子,小子看一看,雪白的十兩元寶,小子給他推回來:“我們老王爺是軍法治家,爲了小子前程,這錢我不能收。”

另一個開了竅,從袖子裡取出一張銀票,硬塞進小子的手裡,懇求地道:“請再去回個話,就說我們說的事情,事關王爺。”

小子就當着他的面打開,見上面寫着一百兩,面現猶豫,那意思還帶着不想收,兩位大人急了,有官的人給這傳話的人打一躬,小子纔不甘不願的收進袖子裡,

隨後,勾了一勾手指。

兩個人愣神的時候,小子沒好氣:“十兩也給我。”你們這兩個笨蛋,空手找人說事情,誰肯見你們?就得敲打才行。

兩個在自己衙門裡也算吆三喝四的官員忍氣吞聲,把十兩元寶也給他,小子一咧嘴,請他們等着,說自己再去回話。

他進去以後,兩個大人離門人遠一些,悄聲私語:“這一個回話的小子,一百兩銀子也不看在眼裡?看來我們來對了,梁山王在軍中吃陳留郡王的大虧,那是多少個一百兩銀子?”

另一個低低道:“梁山王府這是太驕橫了,不過咱們正好用得上。”

說着話,見小子重新過來,兩個大人滿面堆笑迎上去,小子爲難地攤開手:“老王爺讓最近的事情氣的,在軍中得的舊疾發作,老王妃讓他靜養,委實的不能見人,二位,請回吧。”

兩個人沒有辦法,只能回去,小子聳聳肩頭,錢,自然是不還的。

……

戶部尚書在家裡等着兩個大人的消息,他的兒子長榮在和他說話。

長榮攥緊拳頭:“父親,您這一回一定要把袁家拉下來,讓我重新回到夜巡上去。”

說到這件事情,戶部尚書劈面還是罵他。他從聽到兒子一怒不再夜巡,就把他罵了無數回。今天氣依然不打一處來:“你這樣蠢東西,沒有一點像我!”

長榮垂下頭沮喪無比,戶部尚書怒氣翻涌,只拿眼白看着他。

一開始夜巡,就是打出來袁二的旗號。戶部尚書見到袁家勢大,自然是諷刺幾句。

老子說話兒子聽,他沒有想到他的笨兒子聽在耳朵裡,就拿夜巡不當一回事情。柳雲若策劃把小王爺蕭戰拉下馬,長榮當時還是柳雲若一幫的。

事情沒有從小小柳的心意,胖兄弟當上家。柳雲若身懷家庭榮譽,還能忍着聽指派。長榮公子沒有跟任何人商議,覺得父親都說夜巡是小兒把戲,他直接不去。

就那一夜沒有去,那一夜廣緣寺大天教主洗白,那一夜鎮南王府拿奸細,京中動靜不少。

一看要有賞賜拿,長榮急了,跑去鎮南王那裡搬弄,反而說胖兄弟們不好。

鎮南王作壁上觀,胖兄弟們讓他一步,賞賜名單上添上他。長榮公子變本加厲,以爲胖兄弟們好欺負,又要把好的街道,露臉的街道劃給他。

胡言亂語惹惱執瑜和執璞,也是長榮公子自己不好,你自己說離開,大家氣頭上,你就走了吧,過幾天央人再說合也行。

他當時不服氣,不甘心的又回來大鬧。把柳雲若張道榮等一起惹惱,認爲他爲人不地道,嘴巴上說的還震天響,自己挑事自己還指責別人。

什麼不讓他說話,什麼豁達大度,就是不照照他自己。

這就本來他自己負氣而回,還有個能回頭說話的機會。這結果變成讓攆出來,絲毫不給他說話的機會。回來對父親還顯擺,硬裝出自己瞧不上夜巡,把戶部尚書鼻子快氣歪。

“爲父就是說說,你自己就不能分辨!夜巡的事情皇上也看在眼裡,文章侯四歲的兒子,他落人堆裡不讓踩死就偷笑吧!他也有賞賜!搖個旗子也賞!你看不出來這事的重要性!”

長榮把腸子都悔青,想回頭說話已經沒地兒,柳雲若恨他貪賞賜,小小柳年紀小,性子更耿直,帶的刑部尚書的公子張道榮也不理長榮。本來他們兩個名字裡都有榮字,好的跟兄弟一樣。

戶部尚書一定要跟袁訓過不去,不僅因爲這是落井下石的好機會,不僅因爲袁訓在御前險些打了他,與兒子讓袁執瑜袁執璞攆出來,在夜巡中除了名也有關係。

把兒子又罵上一頓以後,戶部尚書氣的發白的面色多少纔回來一些。長榮公子可憐的縮着肩頭,尚書揮袖子:“離了我這裡吧,爲父心中有數!”

出去以前,長榮公子嘟囔着:“梁山王府也不好,父親不記得舊年裡,爲了您不發糧草的事情,梁山小王爺把我打了,”

“先說袁家這一件,再說別的!滾吧。”戶部尚書把他攆出來,自己靜心沒有一會兒,去梁山王府的兩個大人灰頭土臉的回來。

戶部尚書心頭一寒,他沒有親自登門,就是兩家存在着蕭戰五歲打了長榮公子的事情,尚書夫人上門去理論,反而讓梁山老王妃給罵了一頓,從那以後,兩家遇上,也是互不理睬。

尚書怕自己上門,一樣讓老王罵出來。

但看看這兩個人神色實在不佳,戶部尚書壓着心裡的不舒服,勉強地詢問:“他還記着我不發糧草的仇嗎?”

“要是這樣,倒也簡單。憑我們兩個人的言談,對老王美言幾句也就是了。”兩個大人一起訴苦:“老王他根本就不見。”

“一個門人,先送十兩不肯收,再送一百兩,還得說好話才肯收,收完一百兩,又把十兩也要走。這梁山王的高門第,沒有錢進不去。”

戶部尚書大吃一驚,苦笑道:“我當尚書也有年頭兒,不瞞二位大人,東西我也收,但這樣囂張的事情,我家從沒有辦過。”

“唉,”三個人一起嘆氣。

戶部尚書無奈地道:“不會讓兩位錢白花的,這錢我出了吧。”讓家人取錢過來,戶部尚書實在懊惱:“這算怎麼回事,人影子沒見一個,銀子先花出去一堆。一百一十兩銀子,相當於一個小京官一年的錢米,這事情唉……。”

他嘆着氣,想要不去找老王合夥,又經過魏行提醒,老王確定是個可以起用的大樹,偏又沒有辦法見到人,白花一堆銀子。

兩個中年人,一前一後的出現在他家大門外面,對門人笑道:“幫我們通報,我是吳掌櫃,”

“我是馮掌櫃,”

“我們有好東西要送給大人鑑賞,除了大人,別的人也不配鑑賞。”

戶部尚書聽過眉頭更緊,頭隱隱地疼上來:“我現在哪有心情見珠寶鋪子的掌櫃。”

門人陪笑:“小的也說大人有正事情。但二位掌櫃的說,他們的東西看過可以解煩憂。小的看大人像是不喜歡,不如看上一看,不買也看賞一樣東西,您權當散心就是。”

戶部尚書聽他說的有理,也真的需要換個思緒,不然頭大的放鬆不回來,也就答應。

兩個掌櫃的進來,都是認得的珠寶鋪子,兩家據說背後也有競爭,不過表面上看很和氣。

吳掌櫃的擡手含笑:“馮掌櫃的,你帶的好東西,你先請。”馮掌櫃的同他客氣:“你先給我們開開眼。”

謙虛一番,馮掌櫃的打開他帶來的匣子,一方古玉印章帶着滄桑感,渾厚大氣亮了出來。

戶部尚書對古玩是個愛好,一眼看出這東西不一般,眼睛直直的讓勾的好半天沒有移開。

馮掌櫃的解說:“據說這是戰國的,下面的字不甚清楚,我是看不出年代來,這種東西,會賞的人京中屈指可數。看過這東西的,有四皇叔府上,梁山王府上,忠勇府上,這不,再送來給大人您看一看,再別的人裡,可就沒幾個認得出來的。”

戶部尚書心頭一動:“梁山王府也看過了?”

馮掌櫃的笑道:“可不是,老王愛這個,但他最近心情不佳,”嘻嘻一笑:“都怨那個陳留郡王,把老王氣的不輕,剛纔我去見他,他老人家今天不見客,自己在家裡生氣呢。”

“是啊,他能不生氣嗎?”戶部尚書自言自語說過,又反問一句:“老王愛這個?”

“愛,這東西誰不愛,從您神色上看,您也愛不是。但最後落到誰家,這可就說不準。”馮掌櫃的哈哈腰兒。

戶部尚書把印章看了又看,把馮掌櫃透露出來的信息也在心裡反覆掂量。內心已經確定下這東西,但還要細想一回,先不回馮掌櫃的話。

看過馮掌櫃的,吳掌櫃的總也得看看,不然不是不給他面子。

吳掌櫃帶的東西卻多,一個大箱子,有個夥計幫手拎進來,但打開,一層層的,是吳掌櫃的自己動手。

他小心的拿出來一樣:“這是兩串紅珊瑚珠子,大人您看,這東西顏色正的,這是難得的好色澤。”

又是一尊碧璽佛珠:“府上夫人最喜歡碧璽,也喜歡佛珠。”在這裡,吳掌櫃輕笑:“梁山老王妃也是同樣的喜好。”

戶部尚書心頭又是一動,見吳掌櫃的第三樣取出來的,也是一方印章:“梁山老王是愛這個,我這一方,他也看過了。唉,本來定下要買,也是怪陳留郡王不好,把老王氣着了,原本說好的今天看,他也沒有看。”

第四樣子,是把短劍:“這雖然不是魚腸,卻也是把古劍。”

戶部尚書也看了一回,也問梁山老王出的什麼價格。但也是沒有直接就回話,說自己再想想,讓兩個掌櫃的改天聽回話。

吳掌櫃馮掌櫃的就帶上東西出來,各自上車,兩個車一前一後的,竟然是往梁山王府裡來。

這一對錶面上和氣,卻是同行,背後應該不和氣的人,在進到梁山王府裡以後,相對一笑,笑出來知己之感。馮掌櫃的往書房裡來,吳掌櫃的進內宅。

加福和蕭戰在做功課,吳掌櫃的進來行過禮,蕭戰閃閃眼神:“給他看過了嗎?”

“小爺的吩咐,老王妃愛的佛珠,王妃和小王妃愛的珊瑚珠子,老王爺愛的印章,還有小爺您愛的短劍,都給他看過。”

這吳掌櫃的珠寶鋪子,是蕭戰名下的。

蕭戰沒有告訴他,短劍不是自己要留下來的,短劍是準備送給……等吳掌櫃的出去,蕭戰重新執筆,邊對加福道:“福姐兒你等着,祖父祖母、母親和你喜歡的東西,我讓他們從我鋪子裡買走,再送進來。”

加福翹起大拇指:“戰哥兒,你越來越厲害了。”蕭戰沒怎麼笑,把這一張寫完,心思重重的說見祖父,出二門往外書房裡來。

外書房裡,馮掌櫃的一臉的竊笑:“按老王爺的好計,嘻嘻,把印章給他看了,不怕他腰包裡掏銀子買下來,再雙手送給您。”

這馮掌櫃的珠寶鋪子,是梁山王府的私產。

梁山老王瞪瞪眼:“想要指使我,我是白指使的嗎?”馮掌櫃的捂着嘴,笑的更更厲害。

小王爺進來,馮掌櫃的告辭出去。等他走下臺階,蕭戰走到祖父面前,認真嚴肅地問他:“您真的要彈劾我岳父?”

老王裝的氣呼呼:“孫子!看你問的混話!你爹大,你岳父大?”蕭戰鼓起腮幫子:“一樣大!”

“祖宗面前你說不通!”老王怒髮衝冠:“私交歸私交,公事歸公事。你岳父算計你爹,祖父我要是一點兒沒動靜,整個梁山王府就讓人瞧不起,知道嗎!從此沒地位!”

蕭戰抓起桌上的筆,扯過一張紙,唰唰唰寫幾行字,送到祖父面前,同樣氣鼓鼓:“您彈劾吧,但這幾樣東西不收進來,就不許彈劾!”

老王喃喃地念:“珊瑚珠子兩串,古印一個,碧璽佛珠一串,短劍一把,這些是什麼意思?”

蕭戰肅然瞪着他:“我問過先生們,先生們說祖父早就寫好奏章,要和我岳父過不去。又說還有一堆人要和我岳父過不去。祖父您沒呈上奏章,是等幾個合夥的。行!您彈劾我不攔,您等一夥的人我也不攔!但他們不把東西送足了,就不許您呈上奏章!”

小王爺叉起腰,狠狠一聲:“我不答應!”

老王黑着臉,小王爺黑着臉。那張紙在他們中間晃動着,蕭戰手指着:“珊瑚珠子給母親和福姐兒的,不是我鋪子裡出來的,您不許收。佛珠是祖母看過的,本爲我要送給祖母,祖母說她有好幾串佛珠,給我省着,讓我賣錢。不是這一串,您不許收。印章是給祖父的,短劍是我岳父的!”

老王重重哼一聲:“爲什麼要給他?你這個混小子!”

“您都要彈劾他了,我岳父一定很傷心,給他補償!”蕭戰眉頭又沉三分,像是祖父不答應,他小臉兒可以沉到地底下去。

老王跟他大眼瞪小眼有一刻鐘,一揮手:“好吧,你這件事辦的也算精明。”

蕭戰緊跟着道:“別人要跟祖父一夥,難道不是祖父爲首,不送東西,爲什麼要理他們!”

“是是是,你小子混蛋的這一次對了。行不行!”老王哼哼着道。

蕭戰一轉身子出去,直到他走出去看不見,老王放聲大笑,把個紙張在眼前看來看去:“不錯,有給祖父的東西,也有給祖母的,加福自然有,母親也沒有忘記,還有你岳父?真是個好小子!”

------題外話------

精明的小王爺,哈哈,求票。

頭還是痛,希望明天不要疼

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15章 ,傳話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662章 ,老公事第453章 ,給加壽換師傅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609章 ,哥哥姐姐聲援元皓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132章 ,成親(二)第167章 ,寶珠的神奇日子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202章 ,聰明人第213章 ,諒解第366章 ,加壽是姐姐第289章 ,救助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685章 ,殿試放榜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452章 ,太上皇發威第500章 ,爲加福的爭論第110章 ,明瞭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766章 ,各回各家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733章 ,有人幫忙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6章 ,方明珠第61章 ,方姨媽失蹤第496章 ,修正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83章 ,應對第590章 ,拜大年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119章 ,大方?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95章 ,不值一提第552章 ,發動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830章 ,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253章 ,父女說話第85章 ,送禮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308章 ,可愛加壽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199章 ,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746章 ,小十送錢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640章 ,張大學士認錯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517章 ,齊王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392章 ,爲獸頭們的憤然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3章 ,安大姑娘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236章 ,纏綿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469章 ,局中局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207章 ,謹慎第629章 ,無驚無險的交手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517章 ,齊王
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15章 ,傳話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662章 ,老公事第453章 ,給加壽換師傅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609章 ,哥哥姐姐聲援元皓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132章 ,成親(二)第167章 ,寶珠的神奇日子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283章 ,寶珠也出手第202章 ,聰明人第213章 ,諒解第366章 ,加壽是姐姐第289章 ,救助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685章 ,殿試放榜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452章 ,太上皇發威第500章 ,爲加福的爭論第110章 ,明瞭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766章 ,各回各家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733章 ,有人幫忙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6章 ,方明珠第61章 ,方姨媽失蹤第496章 ,修正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83章 ,應對第590章 ,拜大年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119章 ,大方?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95章 ,不值一提第552章 ,發動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830章 ,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253章 ,父女說話第85章 ,送禮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308章 ,可愛加壽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199章 ,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746章 ,小十送錢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640章 ,張大學士認錯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517章 ,齊王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392章 ,爲獸頭們的憤然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3章 ,安大姑娘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236章 ,纏綿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469章 ,局中局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207章 ,謹慎第629章 ,無驚無險的交手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517章 ,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