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各回各家

安王猝不及防,文三姑娘的話跟個硬橛橛的炮彈似的進到耳朵裡。頓時,像十萬堆火藥在腦海裡炸開,讓他的耳朵嗡嗡額頭重,就是眼睛也看着眼前人生痛生痛的。

在他十幾年的歲月裡遇到最肆意大膽的人,當數袁家的孩子們。但袁家的孩子們調皮任性也還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而這一位不顧羞恥的什麼話都說,真的是位活生生的本朝姑娘?

剎時,安王誤以爲自己看到一位大唐姑娘,相對漢服而狂野的胡服裡有個奔放而狂妄的心。但很快他打消幻覺,看清面前這位從衣着也好,從面容也好,是本朝他的未婚妻子。

潮水般幻覺變成潮水般憤怒涌到安王嘴角邊,使他顧不上這是別人家裡。額頭上青筋繃直了,眼神有如歐治子鑄過般銳利,又是跺腳又是往下按動手臂,以男人輕易壓倒女人的嗓門大聲道:“放肆!你!以爲跟誰在說話!”

文三姑娘毫無懼怕之意,昂然的頭顱暴雨中英雄似的再次高昂,看上去不應該是個未婚夫妻見面,而是直搗敵國都城的女勇士:“和殿下您在說話!殿下莫非忘記娘娘的遺言,太平的話麼!”

安王泄氣似的啞了嗓子,太平的話確實是他的母妃臨終前虛弱的嗓音裡發出。她要他當個太平王爺,太平就不起戰爭,而不要摻和到任何事情裡。

沒出宮以前安王還以爲這是母妃的一生經驗之談,出宮以後和文家的人通上信,弄明白這是母妃身死的緣故和她用身死對自己的告誡和期望,盼他一生平順。

她的死,緣起一段不太平。

默默的,怒氣不再的安王垂下眼神沒了那截可能借自干將莫邪的犀利。文三姑娘若是後退一步,大家就此分開,以後再說話不遲。

但三姑娘抓住這個機會,用垂了垂頭表示恭敬以後,再道:“家中祖父有話,娘娘安排這樁親事,是文家與殿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決不會做損害殿下的事。也是避免殿下在女色上摔跟頭。今聽到京中風氣夫妻互敬爲重,殿下反荒唐。我不得不來。既來了,明兒起就往殿下府中去,加壽姑娘是什麼樣兒,以後我就是什麼樣兒。”

安王又一回讓氣的倒仰,但沒發脾氣。想到在袁家和三姑娘爭執沒任何好處,訓斥她不服不說,也寒文家人的心。不知情的人更會說自己沒度量,他們不會相信三姑娘胡說八道。真的相信,又還是看自己笑話。

來的還有長輩就好辦,雖然疑心個個是三姑娘性子,但好歹有個別的選擇。想到這裡,安王不理會三姑娘的自言自語,儘量平靜的問明她下處,同來的是誰,說晚上請過府相見,又說前來道賀的,男女同行不便,囑三姑娘不要亂說話,和她分開。

帶路的人接住他,繼續去侯爺書房。袁訓在書房裡得到稱心回話,早打開一些字畫,又想到家學裡牌匾讓二“混子”摘走,這是個重寫的機會,又把小二叫來,會寫字的人全弄來。安王沒有疑心,湊上去看看,恢復有說有笑。

心裡對這樁親事是否和美起疑,故沒有讓三姑娘早走,再說讓她早走她未必會走。索性忍忍膈應由着她肯定可能會在別的事情上犯性子,也許可以和文家談談換個姑娘,或許取消這親事。

三姑娘的話裡,文家就是殿下,殿下不好將連累文家的不時在耳邊,提醒安王他將受到名聲上的嘲笑,但見過三姑娘的疾風暴雨風格,安王什麼也不顧了。這笑只是一時,成爲夫妻笑一世纔是更遭。

稱心說不必聽壁腳,只猜測他們面色就行。卻沒有料到遠比想像中激烈,文三姑娘的梗話引出安王的憤怒,嗓門兒都不小,她派去的人掩耳朵也來不及,路的兩邊都聽到七七八八。

特別那句“加壽怎麼樣,以後我就怎麼樣”,扎得稱心哆嗦一下,以她來想新一輪針對婆家的風波又將升起。

這種風波來自公公忠毅侯不納妾,來自婆婆安然享受丈夫不納妾。再因爲姐妹們中有一位太子妃,一位王妃,而隨時滿城暗地風雨生而非議着家裡人。

假如年紀還小,這話只添一時煩惱。但明年加壽就要大婚,稱心從沒聽公婆說過,也和如意私下商議過太子殿下一旦不納妾,家裡將要面對一波紅了眼,以爲讓堵住升官發財路的人。

任何把加壽推到“你怎麼樣,別的女眷就有資本怎麼樣”的風波上,都足以讓稱心重視。在板着面容聽完後,稱心吩咐有體面的婆子:“正是客人多,你們代我先見,如意那裡知會聲,我抽半個時辰的空兒再回來。”

她回話的時候沒有避開她的母親,連夫人聽完讚賞的點頭,覺得這事情應該儘快告訴侯夫人。看着女兒去了,連夫人再次激動淚流,她的女兒又機警又果斷,讓她百看不厭。跟她的丫頭淚流則是爲了:“姑娘好威風,不管指派誰沒有不從的。”

主僕相對又揩眼淚。

作爲不納妾的主母,寶珠在房裡早有感覺。陪客人說話的時候,直覺甚至主導她分了分心神想到外甥女兒念姐兒。

齊王妃在沒出嫁的時候,上金殿直言不許齊王納妾,爲加壽擔去以後議論的一部分。家裡人出足力氣保護加壽,或預先爲加壽擺好層層保護,與“不納妾”這事件針對的將是本朝納妾的風氣不無關係。

一個家族對上一朝風氣,在自己一畝三分地裡不礙別人眼行,到處亂晃到別人眼裡那是衆怒。而太子的地位將決定這衆怒帶來的紅眼層層復重重。

作爲母親,寶珠要的是女兒不因不納妾而受過多的閒言,從而激怒一些人。但雖有念姐兒保駕,也不敢安心的時候,安王妃到京中。主僕誤以爲“京中風氣就是未婚妻子主中饋”的驚喜,讓寶珠不能心平氣和。

梅英悄向耳邊說稱心姑娘有請,寶珠即刻出去。聽稱心把話說完,那句句緊盯加壽,而且嗓門兒大的以爲這就道理十成,往寶珠心裡也紮上一根刺。

稱心生氣地道:“請母親示下,剛到京裡就囂張,不打下去還行?”寶珠拿定主意,淡淡道:“避不開,就正面給她。她若是真一心一意,壽姐兒又少些風波。她若是假一心一意,自己氣咱們管不着。”

婆媳常年相伴,稱心聞言就知婆婆心意。還擊總是痛快的,她心頭不快一掃而空,笑容重出的獻策:“既要正面,請她見見念姐姐和如意的好,大姐倒不必今天見,三妹也可以不給她多見。以我來看,戰哥飛揚跳脫,太子哥哥含蓄穩重,慢慢地給她看,說不好把她假心變成真心,反可以爲大姐所用。”

寶珠回房去的路上,暗自慶幸自己一家人並無嫌疑,孩子們吵鬧並不能算。兩個小媳婦更是貼心。

離開安王,文三姑娘往園子逛。前福王府的景緻花的是宮中巧匠功夫,又經香姐兒在太上皇太后幫忙取樂下修繕,雖非自然而起,卻秀麗奪人。

文三姑娘還是傷心,滿眼香花俊水不敵安王話中本意。他對自己到來沒有歡迎之意,不歡迎,不喜歡......

帶路有人,垂淚也不能輕易,三姑娘憋悶的無名火只焚燒自身。在這夏天人愛犯焦躁的日子裡,她痛苦不堪。

見到有人走來,不見得爲自己而來,也要擦肩而過。三姑娘勉強忍住心頭苦,強打出一個笑容以示她遊玩的不錯。

梅英帶着兩個丫頭和兩個婆子盈盈行禮:“姑娘可逛完園子了?總算如意姑娘有個閒鐘點兒,一會兒就來拜見。”

文三姑娘一愣,怎麼又不是加壽佳祿和加福?問道:“這是壽姑娘的別稱嗎?”

帶路的婆子先笑着介紹梅英:“姑娘,這是我家的孔大娘,管着家裡好些事情,廚房就是其中一個,因此在如意姑娘手下。如意姑娘,和我家二公子自小定親,三、五歲上就到我家來管家了。”

三姑娘眼睛一亮,淚水都讓閃乾淨:“那我必要見見,初到京裡處處不懂,方便以後討教。”

梅英打心裡不屑,這種跟後面學家裡的人多如過江之鯽。可是多半不看看自身環境和家裡不同,弄到最後學不會,就成聲討侯府不納妾、不合時宜、弄小媳婦是有意給別人看......搖旗吶喊的人之一。

得過寶珠交待幾句,梅英對文三姑娘今天的來意有所明白,沒法正常尊重她。帶上她,一路走,一路按想好的介紹。

“我家如意姑娘主內,稱心如意主外。來人來客,侯夫人哪裡見得過來?重要的客纔出來,尋常的稱心姑娘就見了。重要的席面,侯夫人才料理。尋常的席面,如意姑娘做主。就像今天這日子大,侯夫人吩咐待客事項,還是如意姑娘攬總兒。”

人還沒有見到,文三姑娘景仰升騰。

“貴人貴客要茶要點心,如意姑娘就知道了。太后見,她怎麼能不見?等回過侯夫人,問過稱心姑娘,這不,趕緊的請您到我們西院裡正廳上,那離廚房近,今天這日子就得離廚房近,席面上萬不能錯不是。勞煩您走幾步吧。”

文三姑娘在家裡學過主中饋,但有個京裡樣本學學最好。忙着客氣說能見就是給顏面,隨梅英來到一處院內的正房。

梅英請她坐下,打發人去請如意姑娘。茶剛送上,去的人回來歉意:“皇后娘娘到了,昨天說貪涼未必來,今天壽姑娘的好日子,娘娘撐着來了。如意姑娘又忙上了,請姑娘再等等這話說不出口,只能請姑娘先去遊玩或坐席面。不是不即時請去見皇后娘娘,是娘娘剛到,得坐下來,問候過太后,壽姑娘拜見過,殿下們見過,諸王妃們見過,有頭臉兒的誥命見過,您再去是時候,論起來只怕要下午。”

文三姑娘能嗆安王,膽子極大。當下拿了主意:“我已來了,不見如意姑娘怎麼行?她若是不嫌我京外來的,我去看她。”抿脣輕笑:“也可以學學你們家是怎麼待客,別當我是外人才好。”

梅英腹誹,別人家的地方可以亂闖嗎?嘴上答應着,賠好些不是,一面讓人先知會如意,一面陪着文三姑娘過去。

沒到那房子臺階下,先見到人川流不息,走路似跑。一個跟稱心差不多的小姑娘,由十幾個管事簇擁出來,她圓臉兒溫柔親切,身邊氣氛火爆急促放把火能點着,她還能不慌不忙寒暄。

只是常讓打斷。

“錢家的人要回去,稱心姑娘說以爲他家老太太中暑,全家走不得,還記得讓人來,賞家人車馬轎錢。”

如意讓人給後,道:“記下來。”

在她的後面,一排案几後坐着不止一個丫頭,執筆打算盤的,一筆筆帳現記現算現弄清。

“稱心姑娘說奚夫人陪田家老誥命到來,不能按往年的給家人賞錢,多添些,姑娘千萬別弄錯了。”

如意應下來。

又是一句:“忠勇王妃帶兩個房裡人過來,姨娘的回禮要給家人重。咱們家裡的齊王妃沒有房裡人,但也不能低......”

如意帶笑打斷她:“這是稱心的話還是管你們的媽媽說話?都說了齊王妃是自家的人,就是不給回禮又怎麼樣?怎麼這沒有房裡人的,倒按別人有房裡人的例子比?我發給你,是我包賠還是你包賠。”

回話的人羞愧:“是媽媽的話,姑娘莫惱,我糊塗了,想來媽媽也是忙糊塗了。”

如意揮手讓她離開:“今天沒功夫和你理論,且當差去。”扭臉兒,對文三姑娘頷首:“見笑,表面上看光鮮,內裡保不住出多少錯。”

文三姑娘忙着記齊王妃,含糊的應上一聲。

沒一會兒又有人來要金銀器皿,又是爺們習武比試的傢什不足,現開庫房取。小黑子跑來:“胖隊長要吃別樣的菜,發出來請好孩子姑娘做。”

好孩子打發人來:“海蔘發的少了晚上不足,再發來不及,外面買些。”.......

文三姑娘看得眼花繚亂,聽得雲裡霧裡。好生羨慕稱心如意小姑娘管得來,又配合得當。又嘖舌侯府尚且這樣,王府自己接手難度可想而知。在這裡深恨安王明知京中風氣如此,卻不早接自己。

一眼看出這兩個小媳婦成親後絲毫不亂,不會有家下人敢笑話。而自己呢?只怕管事奶奶們都是羅剎惡鬼吧。

不能容她看許多,給她聽的是外面管事濾過。如意隨即說失賠,講幾句一見傾慕,恨今天不得閒兒的話。三姑娘看出她實在是忙,告辭和梅英出來,主動提及齊王妃理當拜見,梅英陪她去見念姐兒。

皇后午後回宮,三姑娘沒見成並不遺憾。皇后當不成她的樣本,能見到當家媳婦她深感知足。頭一回做客不久呆,又一肚皮的話需要克化,下午告辭回下處。

見同來的長輩不在,三姑娘不知道是安王事先讓人請走,把他們來意打聽,伺機換親事。三姑娘自去想心事不提。

鼓打一更後,廳上客人猶在。主人們不能時時陪着,袁訓夫妻回房歇息,換衣裳做隨時送客準備。

空當不多,也不耽誤寶珠把文姑娘的話說出來。

“剛回京,還沒有和安王府往來如何,就來這一位。那話句句瞄着加壽,又高的不怕隔牆有耳。索性的給她看上一些,但到底要防備。侯爺在外面也要小心。”

袁訓微微一笑:“風雲總從風雲起。”

寶珠敏銳的脫口問道:“你知道了什麼?”

“這幾年賣力氣說謠言的人,我今天弄得七七八八。我心裡有個收拾他們的主意,只是再等幾天,老冷回來再查一查,確定無誤就該我出手了。”

“有安王嗎?”

袁訓還是一笑,意思不問自明。寶珠並不奇怪:“動太子的總是有好處的人,壽姐兒還有大半年大婚,從現在開始到太子大婚以前房中沒有人,這是他們能做的好文章之一。”

“誰說沒有人?”袁訓自己想想先好笑的不行:“皇上賞賜下八個,安王送三個,太子府上有十一個呢。”撇一撇嘴:“比我強。”

帶的寶珠想了起來也樂不可支:“壽姐兒生日,允她們出府來道賀。一排開,個個衣飾一新,倒賺得不少好名聲。只是皇后娘娘把她們當衆教訓一通,我讓人回給你,你可笑了沒有?”

“我陪去吃飯以外,書房一步沒出。我知道這場景好笑,只是沒功夫細細聽。”袁訓往竹簾外看看,唯有月光一地。

“看樣子一時半會兒不用出去,我現在就聽着再樂樂。”

寶珠說起來:“皇后娘娘的原話,既到太子府上,不管你們從哪裡來的,有心思的別想,有主意的別打。太子和加壽纔是決定你們生死的人。不好,發賣了!不好,打殺也罷。又值得什麼。”

“難怪安王下半天呆不住,走的時候面色也不好看。”袁訓一哂。他知道皇后的本意出自於安王和太子同例,竟然沒有苦辭,就是安王在皇后面前的大罪名。

“娘娘還有話,說十一這數字不中聽,要麼六六大順,要麼四四如意。”

袁訓有了鄭重:“娘娘有這話出來,縱然壽姐兒不打發,太子也一定會打發出來人,”他眉頭微皺:“不如壽姐兒擔着,她現管家,娘娘有話理當遵從。何必等太子提出。皇后娘娘得了皇上的話,這是一定要驕傲一回。這個時候畏手畏腳滅壽姐兒志氣。”

“是啊,白天不得閒。我一會兒要去見加壽,把這話告訴她。本以爲你晚上又大半夜回來,就沒有想到你。你既然能早回房,等會兒咱們一起對她說。”

袁訓搖一搖頭:“柳至他們沒有走,糟蹋家裡好酒正美的很。我只怕還是半夜回來。你先對女兒說,就說......”沉吟一時,道:“你們先說着吧,這裡有一點還是得等老冷回來。六六大順,是打發出去五個。五個絕色好比五把利劍,給對了,籠絡五個人和五個人身後的人。給錯了,可惜了。定下人這事情,離開冷捕頭不行。”

寶珠肅然起敬:“還是你想的周到,我今天只想到這裡,原本和加壽商議來着,現在看看還是爹爹最疼,沒商議就有一堆的話。”

袁訓往她面頰上一擰,調笑道:“知道錯了?快掃牀撫榻、洗手焚香,等我回來好好給你們母女出主意以後,就和你面前論我多多的對。”

寶珠把他的手抱住,遲疑道:“安王的人,也能籠絡人嗎?”

“還給他。”袁訓想也不想:“太子做的對,張大人明白是安王的人,上一個人給了他,以後自己查自己,這帳有糊塗也落不到別人頭上。”

又一笑:“知道娘娘這一回爲着什麼底氣足嗎?”

寶珠嫣然:“不過是長輩們,鍾、阮、董三家出手吧。”袁訓哈哈一笑,正要說話,竹簾外人影子出來,袁訓和寶珠相對惋惜,但又爲各自的孩子氣相視一笑。寶珠送袁訓到院門,往老太太房裡來尋加壽姐妹。

老太太累了一天,卻因興奮勁兒沒下去還有精神。袁夫人也在這裡,看着孩子們檢視給加壽的禮物。

稱心如意事先看過一遍,禮物已入冊,好玩的有趣的珍貴的送進來。她們也在這裡,因爲見者有份。

“大表姐看這個,”好孩子打開的錦匣裡是雙滴珠寶石耳墜,又把盒子上留有姓名,誰送的念出來。

加壽笑盈盈:“你收着吧。”

好孩子謝過她,又去看別的。

元皓拿到一塊玉佩,讓加壽姐姐幫自己繫上。

小十得了一塊縫帽頭兒上的玉,又拿到一盒六個,雕刻各式各樣的玉扇墜,正在把玩,寶珠進來:“喲,都有什麼好的?”

“給,”

“給,”

孩子們把自己手中的東西舉起來。寶珠讓繼續玩,向袁夫人下首坐下來,同她和祖母說着今天的見聞。

安老太太道:“寶珠,正好有件事情你也聽聽。”寶珠請她聽。老太太道:“正經大了,好孩子也大了,我精神也不如以前。又有加喜、增喜、添喜三個,託加喜的喜氣,多喜郡主和她們形影不離。雖說太后常照看,我這裡也要空下照看加喜的功夫。別的孩子們我陪的不少,現在要多陪的就是加喜,哪怕加喜在宮裡也要候着她。精神不足了啊。”

寶珠感動中有些難過,陪笑道:“怎麼會,人人說您精神好。”

“是啊是啊,看姨媽也這樣說。”好孩子、韓正經聽老太太說一個晚上,耳朵捕捉的快,這就接上話。

老太太對他們滿面笑容揮揮手:“玩你們的去,橫豎按你們的主張來,別聽大人說話,你們就趕緊沾大姐的光吧。看看好孩子你貪心鬼兒,你得了幾樣了?還有正經,你手裡也有三樣了。”

好孩子和韓正經嘻嘻一笑,依言又去拆別的匣子。蕭戰知道有話說,只陪加福沒在挑東西里面尖刺。

安老太太得以再告訴寶珠:“這兩個養大了,該給老子娘了。大花又進了京,以後分些鐘點兒給她。”

禇大花少不了也在這裡,聞言:“哎,我在這兒呢。”她的哥哥禇大路對着她笑:“沒叫你。”小紅拿一個東西給她:“這個好,去給壽姑娘看看,請她賞給你。”禇大花也不再聽大人說話。

燭光明亮中,老太太雖不是得意,卻有爲兩個曾孫出色的悠然:“託親家的福,”袁夫人含笑:“哪裡話。

“託好孫婿的福,”寶珠回以笑容。

“託加壽佳祿......”

孩子們是不聽,話傳到耳朵裡不由得一笑。袁夫人止住:“老太太,寶珠和您一樣,也累了一天,有話短說。”

安老太太對她點頭,還是那時常出來的不盡讚賞之意,切入正題:“我原意讓正經和好孩子各回各家過夜。正經要上學,白天還在這家裡。好孩子要學針指,也要念幾本書在肚子裡,免得以後跟紅花似的現學。”

小紅眨眨眼睛,咦,說我的娘?禇大路放下東西在她手上,悄聲道:“沒說你。”小紅繼續看東西。

“可咱們家的風水真是養人,這兩個孩子沒白養大一場,他們說能照顧我了,要陪我。親愛幫忙我們定下來,十天一計。十天裡,前面四天,好孩子夜裡回家睡。後面六天在我面前。正經呢,推遲兩天的十天。這樣減少我獨自的日子,有兩天好孩子在,有幾天他們都在,有兩天只有正經在。”

“這樣我答應,如果說一回來就分開,這可不行。孩子們也想祖母您呢。”

老太太喜歡了:“你也答應,那你明兒去送他們家去吧,把話對兩府裡說清楚,咱們還孩子了。知道你累,不過掌珠玉珠是姐姐,不拘禮兒。”

寶珠一口答應下來,現叫管事的進來,爲好孩子和韓正經回家準備禮物。

“唉......”一聲長嘆老氣橫秋出自元皓小嘴裡,房裡人讓逗笑,紛紛問他怎麼了。

元皓胖腦袋依着加壽,怏怏不樂:“我也要家去了,元皓長大了,元皓懂事體,元皓要孝敬,以後和祖父睡。只白天來上學。”

好孩子、韓正經拍巴掌:“好呀好呀。”好孩子再幸災樂禍:“看,我不能長呆姨媽家裡,你也不能,咱們扯平。”胖隊長還以大鬼臉兒。

“咳咳,該我和蘇似玉了。”小六清完嗓子,把蘇似玉直接撫到一旁:“我代你說。”

“我和蘇似玉要進宮了,太后宮裡有人教我們唸書,一個月裡家裡唸書次數不多。我回來一次,都要好好陪我才行。”

大家一起點頭,活似一羣雞在啄米。

歡歡喜喜有說有笑中,孔青請寶珠出去說話:“國公爺喝多了酒,坐在大門外面流淚。看門的不知原因不敢勸,侯爺正在用酒,老國公和老夫人已睡下。請侯夫人去看看。”

大門已關,紅燈籠下朱門已氣象萬千,月光又罩銀輝,愈發珠光寶氣。

龍懷城手捧着腮,盤膝坐在正對大門的石階地上,喃喃自語:“真是氣派,小弟這是怎生掙來?有太后,自然有這緣故,但我還能不知道小弟不是草包。”

看一眼流一回淚,叨唸又是一回,等到寶珠從角門裡過來,見月下這個人已然癡了。

不用問,寶珠能明白他的心思。那隻可意會語言無法表達的心情,必然是複雜的種種組成。寶珠默然轉身,她知道勸不了,不如放他坐會兒吧。

“國公要睡的時候,勸他回來。”只留下這句話給照看的家人。

------題外話------

端午節日快樂,親愛的們。

抱抱仔的新會元藍寶龍女親,感謝一路支持。

第797章 ,聖旨下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247章 ,擺譜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786章 ,大婚第787章 ,送行戰哥第709章 ,九千九的馬屁精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61章 ,方姨媽失蹤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312章 ,官作賊來賊作官第281章 ,發作太子妃第526章 ,瘟神第585章 ,對陣使臣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325章 ,能見加壽小姑娘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482章 ,寶珠心地人人服第99章 ,做紅包第734章 ,一百六十兩銀子的隊長第297章 ,當街搶衣第60章 ,難得清醒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35章 ,誇獎第754章 ,皇帝的煩悶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695章 ,正經爺當家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341章 ,國公回府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766章 ,各回各家第643章 ,真假教主第497章 ,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671章 ,加喜抓週第564章 ,賣皇上是好品格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396章 ,功勞是加壽的第598章 ,皇帝回敬二近臣第512章 ,沒當官先降一等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38章 ,消息確定第58章 ,聚攏人心第674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117章 ,難比?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165章 ,簪花第163章 ,進宮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417章 ,叫好第36章 ,飯堂風波第318章 ,讓鄙視的陳留郡王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823章 ,占城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35章 ,誇獎第56章 ,約定第1章 ,安府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684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313章 ,公幹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751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99章 ,調和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507章 ,袁二重出宅門第384章 ,懲治歐陽第804章 ,袁小八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534章 ,準備顛覆第705章 ,離開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20章 ,非議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
第797章 ,聖旨下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247章 ,擺譜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786章 ,大婚第787章 ,送行戰哥第709章 ,九千九的馬屁精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61章 ,方姨媽失蹤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312章 ,官作賊來賊作官第281章 ,發作太子妃第526章 ,瘟神第585章 ,對陣使臣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325章 ,能見加壽小姑娘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482章 ,寶珠心地人人服第99章 ,做紅包第734章 ,一百六十兩銀子的隊長第297章 ,當街搶衣第60章 ,難得清醒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35章 ,誇獎第754章 ,皇帝的煩悶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695章 ,正經爺當家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341章 ,國公回府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766章 ,各回各家第643章 ,真假教主第497章 ,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671章 ,加喜抓週第564章 ,賣皇上是好品格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396章 ,功勞是加壽的第598章 ,皇帝回敬二近臣第512章 ,沒當官先降一等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38章 ,消息確定第58章 ,聚攏人心第674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117章 ,難比?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165章 ,簪花第163章 ,進宮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417章 ,叫好第36章 ,飯堂風波第318章 ,讓鄙視的陳留郡王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823章 ,占城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35章 ,誇獎第56章 ,約定第1章 ,安府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684章 ,元皓的新知己第313章 ,公幹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751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99章 ,調和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507章 ,袁二重出宅門第384章 ,懲治歐陽第804章 ,袁小八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534章 ,準備顛覆第705章 ,離開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20章 ,非議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