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寶珠的神奇日子

紅花覺得今天真是諸事兒不順,先是聽到紫花說大姑奶奶要害人命,不然她的命就讓人給害了;接下來就是她嚇得魂掉一地,安家也忘記去——奶奶允她去,紅花自然是要往安老太太面前代寶珠請個安的——青花的點心,自然也沒有給。

沒給就沒給吧,最多明天給青花在街上稱個好盒子點心補她,卻又見到碎點心染了衣裳。

紅花是很能幹的,可紅花也還是個小姑娘。

她傻巴着眼瞪着衣裳,忽然欲哭無淚。這是紅花最喜歡的一件衣裳,這是夫人找出來的衣料,至少有十幾年的年頭。顏色輕俏,花色又好,外面鋪子上早就買不到。

家裡只有奶奶和紅花是年青女人,奶奶寶珠做了一件羅衣,一條裙子,在家裡穿。

餘下的紅花做了這衣裳,是出門兒才捨得穿,而今天還是頭一回穿。

紅花就眼淚汪汪的往裡面走,本想先回自己房裡去換衣裳,不想寶珠坐在窗前——四月裡天氣好,碧窗推開剛好吹風看花兩不誤。寶珠就喚她:“紅花兒,祖母嬸孃可好不好?”

說着話,見手中扎的花兒該換絲線,寶珠就低頭另取一枚繡花針,又問道:“三姑娘的嫁妝打到了哪裡?”

爲了嫁妝,寶珠都收到玉珠好幾封信,在信上玉珠那語氣都像要哭出來:“樣樣不能越過寶珠,可寶珠去年成親,木料沒有今年的貴,我花費的銀子卻要和寶珠的一樣,打同樣數量的牀櫃子箱子都不能,”

想到這裡,寶珠微笑,等着好好聽一齣子玉珠姑娘捱罵記,卻聽到“嗚嗚”兩聲。寶珠驚駭擡眸,見紅花哭着走到面前:“奶奶,不好了,”

“你別急,慢慢說。”寶珠自然是驚的,她強自穩住。

紅花用袖子拭淚水。這水紅色的衣裳最怕讓別的顏色染上,一旦染上就不好洗。她索性大方一回,用新衣裳擦眼淚,看在寶珠眼裡更讓她吃驚。

紅花經常一個人去辦事情,也算練出些膽量。能讓紅花嚇得神智不清,擦淚水不取帕子,那會是什麼大事情?

寶珠就急上來,先問她:“是鋪子上有人來訛詐?”

孔老實看管的那鋪子,春風一路無風無浪,喜喜樂樂的賺錢,半點兒懸念也沒有。

而另外三個鋪子上,衛大壯是個外地人,早就有附近的市井混混們去敲詐。敲了頭一回,第二回再也沒有上門。寶珠和衛大壯都不明白他們爲什麼放下狠話,卻不再來,但慶幸之餘,都存着小心。

寶珠想紅花哭得這麼兇,應該是指這件事情不好了。

紅花卻搖頭:“嗚嗚,不是的。”

“那,是老太太病了?”

“不是,”

“是三姑娘見嫁妝不如意,又孤高起來,不願意成親?”寶珠忍不住笑

“嗚嗚,不是。”紅花還是搖頭。

寶珠就嗔怪道:“那,就只能是你紅花弄髒了新衣裳,你哭起來對不對?”無事兒就讓表兇指責孩子氣的寶珠,笑紅花孩子氣:“沒幾天就端午節,還給你新衣裳呢。再說,該!你那一塊兩塊點心作賊似的從宮裡往外面拿,還全碎了難討人情是不是?你拿它們作什麼。”

她一個人抿着脣笑起來。

姑母是娘娘,以後進宮的次數多着呢,紅花你每次都揣點心,仔細讓人把寶珠也笑話進去。

紅花就不再哭,眼淚還沾在臉上,慘兮兮地說出來:“不好了,大姑奶奶侯府裡要出人命了!”袁家真正的姑奶奶沒見過一面,紅花和衛氏還用安家稱呼叫掌珠。

寶珠腦子“嗡”地一聲,手中針指滑落,空出雙手握住紅花肩頭,急切地道:“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適才去見紫花,她這般的說……”紅花就把話學出來。她怕紫花學話有出入,儘量按紫花的語氣,一個字不少的說出來。寶珠還沒有聽完,已經信了七分。

這是大姐掌珠的個性。

這是她能辦出來的事情。

寶珠亦哭了:“套車,去文章侯府。”

紅花纔剛哭完一場,心裡明淨許多。見寶珠急急忙忙的就要過去,就勸住她:“話是紫花學出來的,是真是假還不知道。我嚇得哭,是覺得句句跟大姑奶奶很像,奶奶急着要去,可萬一紫花學錯了話,大姑奶奶那性子,難道不怪奶奶嗎?”

寶珠想想有理,就按捺自己重新坐下。這才發覺滿面是淚,帕子搭在一旁小几上,寶珠取在手中拭淚水,紅花又小聲地道:“不然,讓爺去打聽打聽?”

“這可不行。”寶珠先就不答應。

要知道袁訓在寶珠和紅花眼裡,幾乎是無所不能的化身。

當差,行的!

辦鋪子,行的!

中舉,行的!

打架,行的!

另外,哄寶珠笑,逗寶珠哭,樣樣來得。寶珠從嫁過來以後,天天心寬笑容多。帶動她的小婢紅花,也是把主人放在半天裡仰望着。

可紅花在此時,就想的和寶珠不一樣。紅花只想勸住掌珠不要和人下藥,小爺無所不能,一出面必定能成。

寶珠卻還怕表兇知道,把掌珠看不起。

在掌珠來看,不以牙還牙怎麼行?

在寶珠來看,能有什麼樣的事情,足夠你去對自家人下藥?

但再不願意表兇看輕掌珠,在紅花把表兇提起來,寶珠心頭一暖,人就鎮定下來。對紅花解釋道:“這事兒還沒有聽真,你千萬不要對爺透露一個字。”

“是。”紅花也忽然的明瞭,是啊,奶奶的鋪子還瞞着小爺呢,奶奶也不是所有的話,都會對小爺說。

從紅花的角度來看,奶奶是怕什麼呢?當然是小爺太好,小爺太俊,奶奶不敢全拋一片心吧。紅花倒也能理解。

幫着寶珠收拾掉地上的針線,見寶珠顰眉不語,紅花好生的擔心,又進言道:“不然,明兒去文章侯府裡看看怎麼樣?”

寶珠稍有霽容,語氣也緩和起來:“啊,紅花兒你愈發的能幹,就是你說得對。那常家是說過殿試過後,帽簪金花好成親,日子前天祖母打發人來告訴我,我回去看看也應當。橫豎這幾天家裡也沒有事兒,你去換出門衣裳,我去回母親,請她應允我明天回家去,對了,就說祖母也請母親一起回去,祖母本來就說請母親喝雄黃酒,先聚上一聚,索性我們明天都回去。”

主意拿定,寶珠恢復不慌不忙,款款地起身,告訴紅花:“你換好衣裳就候着我,等我回來,你再去見祖母,就說我們明天去聚,問是她打發人請大姐,還是你回來的時候順便兒告訴大姐明天也回去。”

紅花也覺得不錯:“還是在老太太那裡更好說話。”就目送寶珠走開,紅花回房去換衣裳。

宮式點心早就融化得不能下口,紅花就給青花包上一個大石榴——撿那皮沒綻開的拿上一個,免得又染了衣裳——在袖子裡揣好。

袁夫人照例坐蒲團上思念丈夫,她回說不去,寶珠再三的勸她:“隔些日子,也要出去走動走動,再說祖母早就說想您,再您也散散豈不是好?”

袁夫人知道寶珠是好意,卻不過她的情意,就說去,又讓寶珠備辦禮物,說家裡沒有,就外面去買。

寶珠謝過回來,拿錢給紅花,又包上一盒子果品說給祖母,打發紅花再出去,寶珠一面爲掌珠擔心,一面備辦明天回家的東西。

總要時新菜,再加上四色東西。

她往廚房裡去看,忠婆聽說後,就道:“老太太我雖然沒有見過幾回,但知道也和夫人一樣,愛新鮮東西。石榴櫻桃都有,那麼大個的石榴,一個好有半斤重,我們家得的算早的。再來明兒一早又有人來送新鮮鵝肉,拿上一隻,再拿上一條活魚,奶奶看這樣可行?”

寶珠就說費心,果然是周到的。謝過忠婆回房,還是心緒不寧。

寶珠就自語道:“就真的想和人出人命,也得去花功夫買藥!可恨那甘草,怎麼就不勸着大姐姐,反而助着她!等到她把藥買回來,文章侯府人來人往的,下藥也得尋個機會吧,不至於今天就出事!明天呢,就能見到大姐姐勸她。寶珠啊寶珠,你千萬要鎮定,不要着急的纔好。”

隔上一會兒,又失手打翻茶盞。寶珠心頭一酸,險些又哭出來。強忍住淚,對自己道:“這不算什麼大事情,有寶珠呢,還哭什麼。寶珠不行,還有表兇呢。”

心頭格登一下,好似有把鑰匙扭開了鬱結。寶珠恍然大悟:“原來我想的,是告訴表兇呢?還是先不告訴他?我想的卻是這個……”

她垂頭凝神,又痛苦起來:“不!”寶珠不願意讓表兇知道,怕他把寶珠的姐姐看成心狠手辣之人。

掌珠是個性強,性子差,可那是寶珠的姐姐。寶珠素來看別人都往好處去想,何況是自己的姐姐。

“出了什麼樣的事!上有長輩,外有司法衙門,就是這兩樣也不行,還有祖母還有寶珠,爲什麼偏偏要去和人下藥!”寶珠想着,又叫起來。

一想到掌珠可能又犯糊塗,寶珠就心如火焚。就揭簾出來,準備往外面散散心。

滿面憂愁才下臺階,就見到她此時最不想見到的人,怕他會笑話的人——夫君袁訓,大步匆匆回來。

寶珠怔住,就看天色。這纔不到中午,表兇回來算是早的。憂愁才上眉頭上,就要往心頭上按,更是一件不易的事兒。這也是寶珠不想現在就面對袁訓的原因。

她往一塊不大不小的山石後面藏起身子,見袁訓先去見母親,鬆一口氣,快步回身坐在菱花鏡前面,把胭脂又塗上一些,遮蓋住淚痕,又對着鏡子強笑幾回,才笑得有些自然時,簾子一響,袁訓的嗓音先過來:“小寶兒,快過來告訴你喜事兒。”

……

袁訓今天心情不錯。

一大早的,他往太子府上去當差,想到這科舉之路總算走完全程,步子就輕快的如踏春風。太子府前才下馬,看門的人先過來,恭喜他高中;進府內沒幾步,遇到的人沒有一個不問他昨天宮裡簪花的事情,又一個一個地問他討花兒戴。

平時都是鬧慣的,就都跑上來。

袁訓沒有辦法,就地把太子府裡的杏花拔了。

侍候太子的心腹小子,叫長慶的那個,就數他最會侍候。長慶就往太子面前去報信兒,故意裝得哭喪着臉兒:“殿下不好了,府中的伴當們把袁家小爺圍住,問他要花兒戴,小爺正在爬樹,掐的就是您昨天才誇日邊紅杏倚雲彩的那杏花兒樹。”

太子殿下當時就笑噴,他正在卷頭繪瑞草大黑漆書案後看東西,笑得跑出來給了長慶一腳,笑罵道:“蠢才,你這是唐突唐詩!日邊紅杏倚雲栽,到你嘴裡就成了倚雲彩。”

就出來去看,見袁訓果然正在樹上掐花兒。

探花郎果然好風采,在樹上爬着,綠葉也遮不住他的俊臉兒。就有人在下面起鬨:“樹上又多一朵子花,這朵花兒大。”

太子掌不住的笑,在廳口兒上負手道:“這探花郎昨天風頭沒有出夠,又來荼毒我的杏花。不過今天這裡沒有你媳婦,你頭一枝子花可就給誰呢?”

下面的人就更鬨笑。

宮裡的事情,只要不是隱私,好玩的從來傳得快。而太子府上的這些人,又全是消息靈通的。昨天聖旨下,探花夫人不簪花,別的人都不能簪花這事情,早就傳遍京中,樂壞一干子風雅人士,和一干子房闈中會風流的人士,街頭巷尾都在說今科的探花這是疼媳婦呢?

還是怕老婆。

冷捕頭就在下面“犯壞”,湊太子殿下的興致:“回殿下,他準保一會兒第一枝子花,又要裝相揣懷裡。不過他回去給不給媳婦,這倒不好說。”

大家更笑起來。

袁訓瞪下來一眼,跳下樹來,把一捧的好杏花,衣襟兜着的,先送到殿下面前。太子一樂,就對他招手:“把花散給他們你跟我進來,免得他們追着你要,你天天在我的樹上倚雲彩。”

又把長慶說的笑話告訴袁訓。

袁訓也笑得“噗”一聲,把花散給別人,跟着殿下進來。長慶見哄得太子開心,又見到他們是要長談的意思,早就退出去守在門外。他手裡也有一小枝子杏花,長慶嗅那香,又自語道:“難怪他中探花,以前就香噴噴得殿下只愛惜他一個,現在探花了,就更加的倚重他纔是。”

守住殿門,不放外人進去。

殿內,太子把幾個公文交到袁訓手上,悠然地道:“我的表妹表妹夫要還朝了,母后知道,又是一件喜歡事。”

“真的?”袁訓還沒有看,先就大喜。

太子此時說的表妹表妹夫,只能是袁訓的姐姐陳留郡王妃和姐夫陳留郡王。袁訓把公文看了一遍,又去和冷捕頭呆上一會兒,就不在太子府上用飯,歡歡喜喜回家裡來報信。

他先去告訴母親,接着就回房來找寶珠。

見寶珠坐在梳妝檯前,袁訓又要開她玩笑:“妝罷低聲問夫婿,你也知道貼過花黃才能見我?”換成是平時,寶珠小嘴兒巴巴的早就還回去了。

今天她沒有,寶珠正在維持她“嫣然”地笑容,生怕自己調侃着回表兇的話,會把心中讓掌珠引出的尖刺給帶出來。

寶珠是“得體賢惠”地一笑,儼然一個小賢妻。笑容滿面起身迎接,用的是解釋的口吻:“快中午,怕妝容不整齊,才照的鏡子。”

袁訓倒奇怪了:“你照鏡子也要對我解釋嗎?”

寶珠也一怔,對啊,這件事兒也要解釋嗎?再說表兇從來不是處處過問的丈夫,難怪他起疑心。寶珠就又想掩飾,又怕自己掩飾不過去,走過去握住袁訓的手,把話題岔開:“你剛纔叫我要說什麼?”

“哦,姐姐姐夫要回來了,舅舅也要回來了,”袁訓開心地道。

寶珠就更嫣然,她雖記掛掌珠,也是真心爲袁訓喜歡,神思暫時能把掌珠放下去,道:“那要收拾房屋是嗎?他們喜歡吃什麼,喜歡什麼樣花色的擺設衣裳,衣裳總要提前做的吧?”

袁訓哈哈笑起來:“他們不住在我們家裡,另有御賜住所,以前還朝時,也是這樣。”主婦寶珠聽過,鬆了一口氣,原來不住家裡。又覺得遺憾,原來不住家裡。寶珠咦了一聲:“舅父不住在家裡可以明白,姐姐姐夫也不在家裡住嗎?”

“不住,”袁訓把寶珠摟入懷中,輕聲地道:“有沒有人對你說過我是獨子?”寶珠想了起來:“媒人都這樣說,就是舅祖父也這樣說。”

袁訓微笑:“南安侯也不完全清楚。”

“那,是怎麼一回事情?”寶珠今天已經遇到一件驚嚇的事情,由不得擔心又要遇到一件。好好的,怎麼袁家對外都不承認有姐姐這個女兒。

有了賣皇后的故事在前,寶珠心驚膽戰,手指冰涼起來,往袁訓懷裡擠了擠,顫聲地想說句什麼,卻因爲心情而帶出來幾個字:“我怕,”

袁訓的心尖也隨着哆嗦了一下,這裡面其實也是一番隱情,只是能說的說,不能說的以後大家意會。他還以爲是寶珠過於敏感才這樣說就摟住寶珠回榻上去,讓寶珠坐在懷裡,才告訴她:“不必怕。姐姐生下來那天,就過繼給了舅父,是舅父的嫡長女!”

“啊?!”此時就是紅花來說掌珠殺了人,寶珠也不過就這麼驚訝。她眼睛瞪得溜圓溜圓,怕也不記得了,手指揪得袁訓前襟緊繃,吃吃地問:“爲什麼?”

好好的女兒,爲什麼要過繼給舅父家。

寶珠今天是一重驚再加上一重驚,就暈暈懵懵地,沒想到一個很明顯的原因。袁訓告訴給她:“呆子,舅父是國公府第,我們家可是布衣平民。”

一個是國公府的嫡出長女,一個是袁家的布衣小姐,這是不能相比的。

話都說到這裡,寶珠也就想問個明白。她還沒有理清這裡面的彎彎繞兒,只覺得親生的女兒給了別人這多痛苦,管他是什麼國公府第去,就難免還在戰戰兢兢:“那嫁的又是什麼人?”

“陳留郡王,他是姐丈。”

寶珠大腦一片空白,茫然地對住自己夫君,眼神兒連動都不會動了。

當她知道皇后是姑母的時候,也不過就這樣的吃驚。

她的腦袋裡,一個人接一個人的轉出來。先姑母是娘娘,再來太子是表兄,瑞慶小殿下是小表妹……這已經足夠神奇了好不好,然後冒出一位郡王是親姐丈……。

這日子還能更神奇一點兒嗎?

“呆子,小呆子?”袁訓搖晃着她,呆子小寶一動不動,魂不知飛去哪裡。

寶珠嚥了口口水,讓袁訓叫醒。沒有徵兆的,輕鬆興奮起來。現在是她搖着袁訓衣裳,嚷道:“陳留郡王是你姐丈,他很厲害是不是?我聽人說過他打仗的書,說他一袋箭破一百兵,是真的嗎?還有說他……”

袁訓吃醋:“我也挺厲害的吧?”

“還有聽說他……”寶珠呱呱又是一堆話出來,乍地一停,狐疑上來:“我小時候聽說他的書,如果我大了,他是你姐丈?那他還沒有老嗎?”

婆婆的年紀可在那裡擺着呢,姐姐是大不到哪裡去的,姐丈就又能有多大?

袁訓失笑,搶白道:“你小時候!敢問你今年幾歲?”

寶珠呆呆:“我十六啊,”

“你那時候是幾歲?”

“我八歲啊。”

額頭上捱了袁訓一巴掌,袁訓笑罵:“難道不對嗎?姐姐大我五歲,姐丈今年三十出去,他這個人,心裡除了打仗就是打仗,成名的早,成親的晚,你八年前聽到他的故事,正合適。”

寶珠想想:“也是,他還不老。”又笑嘻嘻:“我還以爲他是老人家。”

說到這裡,寶珠眼睛又直了,又原地不會亂動了。

袁訓又是好氣又是好笑,接着搖晃寶珠:“哎哎,小呆,二呆,三呆,四呆……”寶珠慢吞吞地動了,但是聲調弱弱的:“叫我作什麼?”

“哈哈,你不反駁嗎?承認這麼多的呆子全是你嗎?小呆二呆三呆四呆,你怎麼又沒精神了?”探花郎贏了一回嘴皮子,樂得就快手舞足蹈。

寶珠慢慢騰騰的,先是想不理會,後來又覺得不像自己,慢慢的翻了翻眼皮,好似要做白眼兒,又沒有做全,就又塌拉下眼皮,又沒精神了。

袁訓大樂,繼續晃動她:“這是什麼表情?是知道你婆家的親戚全非富即貴,比寶珠的好是嗎?”

不但好,還像是寶珠就要有一個去害人命的姐姐,寶珠在心裡小小聲回了這一句,就更沮喪。

她是由婆家親戚而想到自己家裡,這一想,不得了,掌珠大姐就要犯糊塗,一旦犯出了事……婆家的親戚難道不笑嗎?

表兇不明就裡,還在一個勁兒的取笑。

寶珠強打起精神還他:“我們家有舅祖父,總比你馬上就要放的官兒高,”這成了小夫妻關門比親戚去了。

袁訓見她十分提不起精神,摟緊她親暱地道:“呆子小寶,你早就是潑出去的水,是我們袁家的人。我的姐姐,就是你的姐姐呀。”

這話更觸動寶珠在想掌珠的心思,寶珠怯聲怯氣地道:“那寶珠的姐姐,也是你的姐姐?”袁訓回答道:“寶珠的姐姐是我的姐姐,寶珠的姐丈,可不是我的姐丈。不過我的姐丈,一定是寶珠的姐丈。”

寶珠滿腹心事也讓袁訓逗得有了一笑,精神頭兒就聚回來很多。又想了起來,嬌嗔道:“難怪,你許給大姐丈去邊城,許得那麼幹脆。倒是我擔心呢,爲你好捏着一把汗。”

“我許給,你的大姐丈。”袁訓笑着糾正,着重聲明“你的”,那去邊城的姐丈,是寶珠的。

寶珠翻翻眼:“好吧,你許給寶珠的大姐丈,這樣總行了吧。”

掌珠還是心裡放不下的那一塊兒,但主婦寶珠恢復不少,要去辦正事兒了。拉着袁訓起來:“雖然不跟我們住,但也得收拾房屋,也許會回來住上幾天陪母親也不一定。快來,用到你呢,陪我去見母親,問問舅父姐姐一家都喜歡什麼,再跟我到庫房裡搬布料出來,你的活這幾天要停一停,”

袁訓即刻打斷她:“憑什麼?”

“要給舅父姐姐一家先做幾身衣裳,你就先別爭了,可好不好?”寶珠拖着表兇出去,在路上哄他。

袁訓這一會兒無精打采,寶珠在前面拖,他往後面堆,還說風涼話:“有了親戚就不要我了嗎?呆子小寶,你皮癢了是不是?”

“癢着呢,等着你給我搔呢。”寶珠拖累了,早有法子,轉身面對前面,把袁訓手臂搭在肩頭上,往前面拽。

她出足了力氣,就在前面呼氣:“一頭牛。”

袁家大院照就是安寧的,幾叢薔薇攀爬上高牆,千頭百頭的粉紅冒出,不是明天就是後天,就要綻放萬紫千紅。而杏花正是好季節,開得燦若雲霞,又寂靜無聲。

碎金色的光光點點灑布在長廊上,寶珠拖着她房裡的“牛”一路行來,想着這日子是多麼的好。掌珠姐姐怎麼就不珍惜呢?

寶珠也知道有了身後“表兇牛”,寶珠的日子幸運過於別人。可以前寶珠也曾認爲自己是最不幸的那個。

掌珠姐姐有母親,夜晚伴着說故事睡眠。

玉珠姐姐有母親,夜晚伴着看書拍着睡。

乍看上去,掌珠現在並不比別人差纔是。文章侯府雖然不是聖眷寵幸的人家,但沒有聖眷的人家又有多多少?

大姐丈,以前有不好是嗎?可浪子回頭金不換,他不是也決心出門去奔前程了嗎?有寶珠在,有身後這頭“牛”在,不會坐視他不變好的呀。

寶珠在碎金日頭中,一面拖着她的“牛”前進,一面心中暗暗祈禱,可千萬不要犯糊塗啊。

……

大清早的,安老太太從房裡出來,漱了口,就面色一般往椅子上一坐,看着凝重端正,儼然一個上年紀祖母不苟言笑。

但眼皮子卻靈活的一掀,往西廂裡瞅上一眼。

院子裡杏花正鬧,幾叢蜂蝶繞花行。西廂房的門簾子一打,走出玉珠姑娘來。

廊下的小丫頭見到,就先悄悄的捂着嘴笑。跟着玉珠的青花也竊笑,獨梅英在房中對老太太使個眼色,悄聲道:“三姑娘來了。”

“哼,”安老太太打鼻子出氣。

正說着,玉珠姑娘走上來,梅英就往外面退,也是竊笑不止。房中只有祖孫在時,玉珠姑娘笑靨如花,手指院子裡一株桃樹,上面結出不少花骨朵:“祖母您看,桃之夭夭,桃之夭夭了,”

這是桃夭裡的一句詩,出自詩經周南,是慶賀年輕姑娘出嫁的詩。玉珠藉着機會說自己就要出嫁,餘下的意思不言而喻。

姑娘出嫁,自然是備嫁妝。

安老太太面無表情:“采薇去。”

玉珠氣結。

她用詩經含蓄要嫁妝,祖母用詩經直接回自力更生。

采薇,不但是出自詩經小雅的一首詩,采薇還有一個典故。

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在父親死後,兄弟都不肯當國君,都認爲自己不如對方賢德。你讓我來,我讓你,最後兩個人相約一起到首陽山下采薇菜吃,也就是泛指野菜的意思。

這是後代大多認爲的兩位先賢。

現代人講究進取。年青人更是心態浮躁,估計認爲兩傻蛋。

玉珠提醒祖母她要出嫁,繞來繞去還是不離最近的主題,嫁妝沒有寶珠的多。老太太經典的你詩經來,我詩經還你,不但直接告訴玉珠一個錢沒有,你再要,你吃野菜我也不管,還敲打玉珠,人家兩位先賢,可是不管家裡要東西的,人家可是國君的位子都推來讓去,你一直討要嫁妝真是不該。

玉珠姑娘有備而來,每一回都不是輕易能打回去的,雖然每一回都沒贏過老太太,但玉珠接着又吟道:“燕燕于飛,泣涕如雨。”

這又是詩經中的。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玉珠把頭一段掐頭斷尾,餘下的都不要了。她笑眯眯暗示祖母,玉珠就要走了,就要不是家裡的人了,以後要看只能常家去看回門時看。就要瞻望弗及啊,難道祖母你不傷心難過嗎?

照規矩,是要泣涕如雨。

以後泣涕了,會不會後悔現在沒有對玉珠好一點兒?玉珠姑娘試圖用各種方法,挖出來祖母的同情心。

玉珠缺少銀子嘛。

安老太太則悠然:“采薇首陽山,樂哉樂哉。”

她一個采薇,就把玉珠姑娘的詩經打得七零八落。

玉珠道:“祖母您唸錯了,陶潛的原詩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安老太太不慌不忙:“采薇,也一樣的高雅,不然那兩位先賢,怎麼偏跑去首陽山?”

玉珠想想,再念道:“耿耿不寐,如有隱憂。”這還是詩經中的,玉珠姑娘說我憂愁的睡不着啊。

安老太太再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取笑她:“這是白天沒采夠,再去採一回,跟鄉下老農似的,從早到晚的勞作,包你腰痠背痛,一覺睡到天亮,”再次喝斥:“采薇去!”

玉珠悻悻然回房,老太太房裡房外的丫頭早就笑倒。張氏在西廂裡候着女兒,見她又和昨天一樣的臉色,而昨天又和前天是一樣的臉色,前天就和……

張氏故意逗女兒:“我早知道的,你沒贏吧?”

“祖母一個采薇,就把我的所有話都打倒。”玉珠嘟囔:“祖母竟然還看過詩經?”張氏笑得不行:“你現在知道了吧?你家祖母深藏不露,前天你用老子道德經要錢,那道德經能是要錢用的?你大敗而回;昨天你把墨子請出來,又是鎩羽而歸。今天你這詩經出利不捷,我早猜到。”

侯府的姑娘怎麼能小瞧呢?

上房裡,安老太太伸個懶腰,道:“動動骨頭感覺好多了,動動嘴皮子也感覺好多了。”又鄙夷玉珠:“爲了要嫁妝,老子莊子墨子全上來了。這些先賢們,是爲你要錢才生出來的?”

爲了錢就搬弄出先賢們,他們不值錢嗎?由着你亂用。

梅英進來也是忍俊不禁:“我以爲老太太總會輸一回,沒想到老太太也是書讀百家,不比三奶奶和三姑娘差。”

“我要是不會看書,早就不許她看書,告訴她女子無才就是德。她念的書早就是我翻爛了的,當時看的時候不知道爲什麼,現在老了,我就明白了,原來是爲着對付她!得早早的備下這一手。”

梅英笑得彎下腰:“哎喲,老太太喂,您這個笑話可比什麼都好笑啊。”您當年看書,是還沒有出嫁的時候。

沒有出嫁就知道備下招兒應付孫女兒,這話還不可笑嗎?

這也太有遠見了。

安老太太就不笑,繼續拿玉珠調侃:“幸虧我當年閨中愛看書,不然的話,我的銀子可就不保。”

正說笑着,就見到有人來回:“袁親家太太,四姑奶奶來了。”安老太太立即擺出喜氣洋洋,頭一天兒紅花說寶珠要回來,老太太一早就是見客的衣裳。這就不用換,大小丫頭們簇擁着,歡天喜地般迎接她的親家,她的得意孫女兒去了。

經過西廂時,老太太故意把個臉兒對着玉珠揚上一揚,讓她仔細看看自己見到寶珠纔是真正的喜歡,然後揚長而去狀。

玉珠正在換衣裳,也是要迎寶珠的,見到祖母的喜色,就要哭不哭的找母親訴苦:“寶珠就這麼的寶珠?”

“寶珠是老太太的養老孫女兒,別比了,我的東西全給你,你還不滿意?”張氏早就讓女兒和老太太一出又一出的要嫁妝,不給!再要嫁妝,再不給!給磨得說起來只會笑,她也匆匆換上好衣裳,帶着玉珠去迎接。

沒過多久,掌珠又回來。老太太一個要陪着袁夫人說話,一個是掌珠沒有帶着長輩回來,她不用迎接,就還坐着。

坐就坐着吧,偏偏在掌珠上來請過安後,老太太笑容可掬,對袁夫人道:“這文探花出來了,武狀元又要比試,託親家的福,我們家中了一個探花,接下來,就要出武狀元了,昨天那武狀元來看我,我說你可用心的比,不敢說比我好孫婿那樣的用心,那樣的聰慧,但一個武狀元只怕還是穩穩的,”

袁夫人不知道原因,就是聽過也早丟開,就和老太太謙虛,說她誇得袁訓太過。而掌珠不作聲,張氏把玉珠扯到一旁,低聲交待:“你要是想以後回門,祖母對着你大誇武狀元,你就繼續要銀子。要是不想聽那武狀元,你就別再要了。”

玉珠打個寒噤,也是。那武狀元后來又想向玉珠求親,幸好寶珠街上撿到常五公子,玉珠迅速訂了親事。

她的親事定得快,一家人上門相看,當天看當天就定。那武狀元呢,也奇怪,居然不介意,還往安家送了一份兒大禮,老太太自然下喜貼,人家只怕會來。

一次兩次的親事都不成,這家人就不生氣?他們還要來走動的話,以玉珠來想,只能是心中有氣憋着,想比比看,到底是我好,還是你嫁的女婿好?

接下來就是武舉,他要是真的中了舉,又讓祖母一提再提的,玉珠想想也挺難過,就答應母親:“我暫時不提就是。”

張氏就再去陪客人。

寶珠這個時候,邀上掌珠去看玉珠的嫁妝。看了一回姐妹們回來,寶珠故意對玉珠道:“三姐,你大喜以前,我們回來的次數可是來一回就少一回,今天麻煩你去照管廚房,看着弄菜可好不好?”

掌珠不知道寶珠是要支開玉珠,也說這樣對,玉珠也欣然:“我能管管家的日子,也就不多。”常五公子是最小的公子,玉珠嫁過去以後,也輪不到她當家。

玉珠就出去。

寶珠和掌珠坐在東廂裡,邵氏也回來,也在上房裡。這裡只有姐妹兩個人,寶珠一面閒閒的說話,一面想着怎麼樣把話題引到掌珠的家事上去。正爲難,掌珠先問道:“寶珠,你家裡的使用開銷是怎麼樣的劃分?”

寶珠雖然覺得這就可以說到家事上,再問到姐姐家事上去,但她同時也心頭一動,更多的願意去理解掌珠。

掌珠姐姐的日子,和寶珠的可不一樣。

寶珠你一個勁兒的拿自己心思往她身上套,全然的不理會她遇到什麼,這也太不對了。

寶珠家裡並沒有多餘的使用,每天水菜全是太子府上送來,衣料衣裳也是固定送來。寶珠就委婉地道:“並沒有劃分,全在一起。”

“你們家,和我們家不一樣。”掌珠擰眉,她不是個訴苦的人,就是想找個人說說:“那侯府裡亂到不行,四個房頭包括老太太,又有老老太太,竟然是六個房頭出來,又有親戚們在裡面攪和,又像多出一個房頭來。各自都有私房鋪子,都往自己懷裡摟錢。”

寶珠就道:“那可就管不住家人們。上樑都不正,”說到這裡,歉意的笑笑。再說下去,就像把此時侯府對外名義的上樑,掌珠的公公婆婆給罵進去。

“就是管不住!”掌珠憤然過,又不接着往下說。有些事情是家裡的醜,掌珠還不會對着妹妹丟這個人。

寶珠屏住氣,輕輕問出來:“那,你過得好嗎?”

她不敢問得很在意,可掌珠還是聽着驚心。

好嗎?甘草昨天晚上拿回來一包子藥,掌珠收在梳頭匣子裡。房裡放着一包子藥,掌珠藉着寶珠的話問自己,好嗎?

有人會覺得這樣叫好嗎?可能也會有人認爲痛快極了!

掌珠的心擰着,找不出答案回寶珠。而寶珠的心也擰着,還是想着勸勸掌珠。你這不是風雲雷霆,你這是居家的內宅。自己先弄得烏煙瘴氣的,以後還容易改過來嗎?

第527章 ,信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09章 ,一個人的鬧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519章 ,大旗紛爭第459章 ,長公主產子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47章 ,母子對話第497章 ,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782章 ,無中生有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733章 ,有人幫忙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430章 ,丞相是個程咬金。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131章 ,成親(一)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35章 ,誇獎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615章 ,攜帶暗器的加福第701章 ,有糧第502章 ,尚書當賊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11章 ,出城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第39章 ,失態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448章 ,信任不是說斷就斷第301章 ,官油子主持和解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200章 ,奶奶厲害!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710章 ,新出爐大笨和小笨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109章 ,理論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133章 ,成親(三)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780章 ,新年理舊話第358章 ,袁將軍和沈將軍的秘密第633章 ,不耽誤你們母女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507章 ,袁二重出宅門第90章 ,討要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568章 ,歡樂的人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827章 ,大花定親第662章 ,老公事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410章 ,支招兒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256章 ,袁訓揍龍大第454章 ,丟醜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149章 ,回門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199章 ,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58章 ,聚攏人心第289章 ,救助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212章 ,郡王妃的認可第402章 ,看破第92章 ,如此服你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
第527章 ,信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09章 ,一個人的鬧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519章 ,大旗紛爭第459章 ,長公主產子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47章 ,母子對話第497章 ,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782章 ,無中生有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733章 ,有人幫忙第170章 ,送親的難當第430章 ,丞相是個程咬金。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131章 ,成親(一)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35章 ,誇獎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615章 ,攜帶暗器的加福第701章 ,有糧第502章 ,尚書當賊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11章 ,出城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第39章 ,失態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448章 ,信任不是說斷就斷第301章 ,官油子主持和解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200章 ,奶奶厲害!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679章 ,尋訪故人的鎮南老王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710章 ,新出爐大笨和小笨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109章 ,理論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133章 ,成親(三)第302章 ,榜眼小二第780章 ,新年理舊話第358章 ,袁將軍和沈將軍的秘密第633章 ,不耽誤你們母女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507章 ,袁二重出宅門第90章 ,討要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470章 ,自毀長城第568章 ,歡樂的人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827章 ,大花定親第662章 ,老公事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410章 ,支招兒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256章 ,袁訓揍龍大第454章 ,丟醜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149章 ,回門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199章 ,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58章 ,聚攏人心第289章 ,救助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212章 ,郡王妃的認可第402章 ,看破第92章 ,如此服你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