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都是故事

齊御風聽到這話,不禁眉頭一跳,心說你這個元順帝是穿越的,莫不是連朱元璋也是穿越過來的,整個元末,就是一場穿越客的鬧劇?

元順帝知道他心意,舒展了身子,伸了一個懶腰笑道:“史書中記載,這朱元璋,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即後世的安徽鳳陽。他父親名爲朱世珍,本是個普通農民,家室清白,幾代家譜都清清楚楚。”

說到這裡,這元順帝彷彿是憋悶了一輩子的秘密,好容易碰見了能聽懂他說什麼的人一般,用殷切的眼神看着齊御風,只盼他憋不住發問。

齊御風卻沉吟不語,只是低頭將亭角另外一個熱壺拎了起來,倒進自己的杯子裡,卻發現裡面一股馥郁香氣撲鼻而來,居然是一壺煮好的咖啡。

當即齊御風不由得一呆,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面前熱氣騰騰的杯子,愣道:“這……”

元順帝見他不接自己的話,起先還有些沮喪,但看到齊御風一臉驚奇的模樣,不由得哈哈一笑,一摔長袖道:“自來中原皇者,富有四海,若不是早生了幾十年,我連達芬奇都能運到這大都城裡給你看看,看看那個有着超越時代的腦子的傢伙,是不是咱們的同道,區區幾袋子咖啡豆,又何足掛齒。”

齊御風捧起杯子,輕輕抿了一口,說道:“我在波斯之時,也曾見得咖啡,不過就連王公貴族。也稱呼咖啡豆爲黑色金子,十分稀有。當地貴族流行在特殊日子互送咖啡豆以示友好,有財入袋、祝賀順遂之意。往往一袋咖啡豆就價值千金,如此萬里迢迢運送到大都,真不知要多少人力運力。”

元順帝渾不在意的說道:“那又有什麼?在這個年代,只要掌握一方大權,自有千千萬萬的人力供你驅使,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說的可不就是如此。”

齊御風聽到這話,久久不言。只能嘆息一聲,低頭囁飲着那久違的味道。

元順帝笑道:“我當皇帝之時,那朱元璋不過是個鄉下少年,照理說,派幾個大內高手,地方官員,帶上花名本冊,找到此人隨便捏造個什麼罪名,一刀砍了。滅之於萌芽之間,應該是不難。”

齊御風聽到這裡,微微覺得有些恍惚,但元順帝既然勢必與朱元璋成爲敵手。這般做法,他卻也說不出什麼來。

但隨之元順帝卻有些神情古怪,道:“可是我派人到鳳陽去查了不下幾十次。大廟小廟,凡是有光頭和尚的地方一個都沒有放過。來往不下幾百人往復追查,結果……莫說那鳳陽根本沒有這個人。就連整個淮河兩岸,都沒有這個叫做皇覺寺的地方。”

齊御風聽到這話,猛然一驚,心說若是以元順帝的勢力手段,找到一個普通農家,豈止不是太容易,可是以他的心機,卻沒找到朱元璋,這卻又說明了什麼?

當即他沉聲問道:”怎麼回事?”

元順帝拎起咖啡壺,給自己緩緩斟了一杯,放下雙手,看着天上的月夜,長嘆一聲道:“有時候,真不知道該信什麼是真的,這歷史,就他媽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他轉過頭,說道:“元朝九十八年國運,我在位三十多年,世祖忽必烈在位二十多年,這就佔了一大半,後世總說我是昏君,可實際上呢,那些個短命皇帝,又那一個比我做得好的?”

“我恢復了伯顏廢黜的科舉制度,使漢人可以重新做官,置宣文閣,恢復太廟四時祭,使蒙古牧民逐漸歸化;還平反昭雪一批冤獄;開馬禁、爲農民減負,放寬政策;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種稅收,放寬了對漢人、南人的政策。主持編寫宋、金、遼三史,這哪一樣不是赫赫之功?哪一樣不是提着膽子和腦袋在改革?哪一樣做砸了,不是吃力不討好,還要賠了江山?”

“後人稱呼康麻子,乾隆那個二百五是盛世明君,我這個末代皇帝,就一句昏君拉倒,當真是放屁,他們拿什麼跟我比?就是比誰殺的老百姓多麼?”

齊御風聽他繞了一大圈,給自己敘功,心中以爲大謬不然,心道你殺的人也不比人家少,只不過一個是主動屠殺,你的江山烽煙四起,維護統治罷了。

但在他心中,實在也覺得似元順帝、隋煬帝這等“昏君”,也比滿洲韃虜,遺老遺少們吹捧的康乾盛世要強得多,最起碼前者還知道修大運河,平定黃河水患,保護文化遺產,輕徭薄賦,雖然有些急功近利,不顧國家承受力,乃至窮兵黷武,對外征討,但最起碼還是想要拯救危亡,實實在在做了一些事情。

但後者卻只知道塗脂抹粉,把一個大好河山殺得荒涼殘破、千瘡百孔,繼而卻只能做“湖廣添四川、添陝西”這等慘絕人寰之事,再在史書中自我吹噓一番強的多。

他心中如此之想,卻不回答,只是道:“這和朱元璋有什麼關係?”

元順帝轉過頭,對着齊御風說道:“我宮中皇后,你可知道來於何方?”

齊御風聽到這裡,便心道,他前兩位蒙古皇后,此時俱已經身死,現下這個後宮之主,便是高麗出身的奇承娘皇后了。

於是他點點頭道:“是高麗人。”

元順帝點頭道:“不錯,我這個皇后,出生於高麗幸州,原本是大戶人家的子女,後來當了貢女,被送到了我這裡。”

“前幾年在興聖宮中,我曾經給她看過朱元璋的通緝畫像,當時她一見到朱元璋畫像,便驚咦一聲,說這個人她曾在高麗國見過……”

齊御風聽到這裡,不禁再也忍不住叫道:“你胡扯!”

元順帝見他急了,卻絲毫不着急。雙掌一拍,哈哈大笑道:“不錯。我當時說的,跟你一模一樣!也覺得如果這個朱元璋是個高麗棒子。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齊御風聽到他這般說話,仔細辨別他的神情,覺得他倒彷彿出自真心,不是作僞,當即不由得沉下心來,緩緩問道:“你那位皇后怎麼說的?”

元順帝吹了一口氣,抿了一口咖啡,提了提神,說道:“她父親奇子敖雖然在咱們中原排不上號。不過在高麗卻是國王的重臣,時常有人宴請。”

“有一次他國中一位大臣宴請賓客,奇子敖便帶了承娘前去赴宴,席中一位僕人,長相奇特,相貌十分醜陋,下巴向前挑出,猶如一柄鐵鏟相似,臉上凹凹凸凸甚多瘢痕黑痣。唯獨雙目深陷,炯炯有神,是以在堂前惹衆多大臣諷刺譏笑,承娘當時雖然年幼。但心計卻好,便把這個人的相貌完完全全記了下來,雖然歷經多年。但像這樣相貌之人,卻也萬中無一。一見之下,便終生難忘。”

齊御風也曾經看過朱元璋的畫像。知道但凡見過這人古怪相貌之人,一輩子必然忘不了,當即他想了一想,沉聲說道:“莫不是高麗人的什麼詭計,只怕這高麗人上貢女人到你這裡,也沒安什麼好心?”

元順帝笑道:“當時承娘入宮,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掌茶宮女,這等人我宮中沒有八百也有一千,哪有那麼多陰謀詭計。”

齊御風聽到這裡,不禁有些迷惘起來,覺得千頭萬緒,頭腦之中迷亂成一團。

正當此時,卻見元順帝緩緩喝乾了杯中之物,擡眼看着齊御風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高麗人的話,說說便罷,不能盡信,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你想不想聽?”

齊御風看着他眼睛閃爍這興奮的光芒,滿臉劇透的表情,不由得生厭,當即道:“你說。”

元順帝扯開長袍,在懷中掏摸了半天,摸出兩張摺疊起來的畫像,齊御風一看,其中一張居然是自己的畫像,而另外一張,馬臉豬嘴,顴骨高聳,天庭癟癟,地閣雄奇,臉上有三十六顆麻子,正是朱元璋的畫像。

元順帝緩緩展開朱元璋的畫像,放在桌面之上,在他雙眼之上用手指劃了兩個圈,擡頭問道:“這地方有點意思,你看出來沒有?”

齊御風低頭一看,卻見那畫像與他自己看過的相比,工筆更細,神態更有神一些,但精工細描之下,那三十六顆麻子的顏色深淺、大小部位,都一絲一毫不差,卻也沒什麼不同。

當即他搖頭道:“我沒看出來。”

元順帝笑道:“這眼圈可重得很吶,咱們漢人,可沒有人生這種眼睛。”

齊御風聽到這話,仔細一看,果然見到朱元璋畫像之上,雙目深陷,不似中原人種,倒好似色目人一般,只不過跟他那奇特的長相一比,倒也算不得什麼了。

他看到這裡,猛然想起後世在網絡之上,看過的關於朱元璋的種種流言,不禁破口道:“你說,他是回族人?”

元順帝道:“現在可沒什麼回族,只有色目人。”

齊御風這一輩子打叫道的色目人也已經不少,他回想起塞甫丁、阿迷裡丁、那兀爾等人的長相,覺得倒也有些類似之處,當即沉聲不語,等待着元順帝的發言。

元順帝得意洋洋道:“原來都說他出身貧苦,父母早亡,無錢埋葬,只能用草蓆裹屍掩埋。現在我仔細想想,人死爲大,咱們又不是什麼吐蕃野人,哪有父母死了,連具棺材也不給打的,更何況他一介農夫,難道連幾塊木板也找不到麼?這草蓆裹屍埋葬,可不是咱們的習俗吶。”

“還有,原來更傳說,他因飢寒交迫而流浪乞討,後來出家到一寺廟當了和尚纔算有飯吃。可是我翻遍了半個國家,也沒找到這家叫做皇覺寺的和尚廟,前些日子我夜不能寐,突然明白了過來,怪不得我找了十多年都沒有找到,這朱元璋,去的可不是一般的廟啊……”

齊御風聽到這話,心頭雪亮,元順帝所說的不是一般的廟。便是回回的清真寺,他屬下專盯和尚。卻想不到這朱元璋竟然在這天羅地網之中,鑽進了清真寺中。做起了一名阿訇。

他盯視夜空,只覺得不可思議,兩人沉默良久,都是一言不發。

良久,元順帝見齊御風不言不語,只覺得有些尷尬,便道:“說完了他,再說說我……”

齊御風看他一眼,問道:“你又怎樣?”

元順帝長嘆一聲道:“我上輩子是個漢化的蒙古人。可是這輩子,卻是正宗的漢人苗裔啊!”

齊御風聽到這話,猛然起身,拔劍怒道:“你夠了!”

元順帝聽到這話,卻並未如同他想象的一樣嚇的屁滾尿流,只是直直的看着他,緩緩道:“你看看我這張臉。”

齊御風低頭看着元順帝的面貌,只見他雖然因沉迷酒色,面色發黑。有衰容之相,但形相清癯,蕭疏軒舉,與那些圓臉粗豪的蒙古大漢絕不類似。倒是十足的一副漢人長相。

他眼睛卻並未從元順帝臉上移開,張口問道:“你可有什麼證據?”

元順帝道:“你可知道我爲何同那趙治淳交好?”

齊御風道:“有屁快放。”

元順帝一展長袖,對着夜色悠悠道:“我本是前朝瀛國公之後……”

齊御風聽到這話。當真哭笑不得,那瀛國公本是南宋第七位皇帝。宋端宗趙昰的弟弟,宋度宗次子。年紀幼小之時,便已經是亡國之君。

宋朝亡了以後,他被元朝封爲瀛國公,被忽必烈送往西藏出家,倒是爲佛教界做出了許多貢獻,翻譯了不少佛教經文。

可是後來瀛國公知曉了自己從前的身份,便作詩一首,寫道: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

因爲詩中頗有對元朝的怨言,表現了他對南宋王朝的思念之情,所以被當時的元朝皇帝發現之後,一怒賜死,死時享年五十三歲,倒是與這元順帝出生的日期沾了個邊。

齊御風此時便是連耐心也沒有了,當即皮笑肉不笑的抽動了一下嘴角,諷刺道:“你說是便是?”

元順帝正色道:“當年我父皇在薩迦寺中修習,此事有薩迦法王爲證。”

齊御風道:“薩迦法王已經死了。”

元順帝道:“他轉世之身未死,況且噶舉派波巴拉傑大師、噶當派丹典、丹授,丹誡大師、寧瑪派朗日塘巴大師俱知曉此事。”

齊御風聽到這話,不由得沉吟了起來,他知道那幾位法王現在俱跟西涼交好,巴不得西涼軍早日一統天下,卻犯不着爲蒙元皇帝的身世遮掩,當即他問道:“怎麼回事,你既然是瀛國公的兒子,那你怎麼還能當了元朝的皇帝?”

元順帝道:“當年明宗皇帝與文宗皇帝爭位,由雲南趕往西北,冬居扎顏,夏駐西涼,足跡不履朔漠以外,一直住了十幾年,你知道罷?”

齊御風點了點頭,表示清楚。

這元朝一脈傳承甚是混亂,當年元朝的第四位皇帝元仁宗即位之時,曾經許諾日後傳位給侄子,也就是元順帝的便宜老爸和世梀,可是他後來食言而肥,又將皇帝的位子傳給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也就是元文宗。

元文宗當了皇帝,第一個要殺的自然就是元順帝的便宜老爹和世梀,和世梀逃亡大漠,在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一系王爺們的歸附擁戴,成爲朔漠之主,統治包括西涼在內的西北大片領土。

後來元文宗病死,死之前自悔謀害兄長之事,遺詔立明宗之子以自贖,這元順帝的弟弟年僅七歲,又當了五十三天皇帝,然後才輪到了元順帝這個末代皇帝即位。

元順帝道:“明宗在西北之事,曾與我父皇探討佛學典章,相談甚歡,引爲兄弟。我父皇將我母親罕祿魯氏贈送給了明宗,卻不知道她當時已經有了身孕。”

“我生下來以後,明宗知道我的身世,卻並不引以爲忌,所以到得後來,我這個趙宋之後,卻當了這個蒙古帝國的皇帝。”

他說到這裡,幽幽一嘆,似乎對造化甚爲感慨。

齊御風聽了這話,將信將疑,蒙古人因爲文化貧瘠,依靠在草原上廝殺而生,對非親生子女視如已出,並不在意這種事情並非沒有。

成吉思汗當年初起時兵力微弱,妻子就曾被仇敵蔑兒乞惕人擄去,數年後待得奪回,已然生了朮赤,時常被其他兒子侮辱爲蔑兒乞惕的雜種。

只是成吉思汗卻並不以此爲嫌,對朮赤自來視作親子,後來傳位得國,也有朮赤的一份,即後來的欽察汗國。

只不過這元順帝的故事講來,卻也太過離奇,他聽得將信將疑,不由得再一次沉默了起來。

元順帝笑道:“這歷史如何?原來舉着大漢旗幟的人,本身卻並不是漢人;而代表了蒙元韃子的我,卻是正經八百的皇漢後裔。”

齊御風站直了身子,看着滿天繁星,閃爍不已,深深吸了口氣,胸臆間盡是花香與草木的清新之氣。

他思索良久,突然心意已決,轉頭道:“你說了這些故事,是什麼意思?”

元順帝拱手笑道道:“這天下我是坐不下去了,以後給你便是,還請看在同是華夏後裔,流淌着同宗血脈的份上,讓我過幾年安生日子罷。”

齊御風微微一笑,搖頭道:“這不可能。”

ps:??一家扯淡之言,切勿當真。

第64章 落魄風塵再啓第102章 辨法第118章 對飲第9章 白狐炫技第108章 攻守第137章 一朝斷魂悽復咽第43章 轎伕之怒第67章 劍鋒所至第176章 光陰如箭第69章 再次穿越第26章 一人當關千人夅第104章 東西求索其修遠第5章 誰說我不是精神病?第13章 途中風雪第101章 血戰異域徵四方第41章 惜別第124章 降敵第170章 都是故事第63章 技壓崆峒第51章 請帖第71章 飛狐神劍第37章 吾以蚍蜉撼大樹第120章 秘聞第4章 穿越神劍第43章 演戲第16章 成立武術協會第8章 齊御風,你小子死定了!第68章 攀談第63章 納善廣待察忠諫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回來了第101章 扯淡第15章 聽琴第31章 拳劍雙絕第104章 東西求索其修遠第39章 全家動員第24章 家有保安第148章 移魂大法第19章 無塵道長第61章 武之所在第74章 末法之機千尋起第161章 大都見聞第11章 夜戰第17章 拳館的規矩第59章 空法無知念曾經第146章 丐幫長老第106章 援手第38章 亂戰第72章 柔弱少年第71章 遙看天際火雲遮第84章 羣峰雲壑覓仙蹤第56章 通脈第83章 踢館第14章 孤心戍客生一陽第11章 你可真是活蹦亂跳的大天才啊第78章 營宿密林落星沉第18章 八極拳的奧秘第21章 夜談第37章 五法合一第46章 激箭上弦兵甲沒第126章 百花發時我不發第29章 我要造反第68章 此言大善第15章 三人成席須縱酒第132章 九姓家奴焉配劍第81章 困居險峰第84章 藏僧第85章 狂風第22章 風雨欲來第54章 吾觀劍成定緣業第20章 紅花秘籍第62章 白狐傳藝第125章 雨後聞腥猶帶鐵第2章 意外迭生第50章 曲徑通幽第28章 漢家衣冠第105章 冰火第165章 無名高手第54章 吾觀劍成定緣業第80章 玉筆山莊第52章 延壽長生第153章 驚世第23章 若爲化得身千億第155章 雲散第一百四十九章第65章 緇衣芒鞋第53章 峽谷第167章 驚悚發現第6章 中二少年第70章 來日未卜兇與吉第21章 雪舞漫天傳絕技第4章 求醫問藥第42章 夜色風聲第4章 穿越神劍第116章 密議第145章 武當掌門第51章 霧掃雲開立閒王第154章 金鵬第146章 絲巾第111章 魔道
第64章 落魄風塵再啓第102章 辨法第118章 對飲第9章 白狐炫技第108章 攻守第137章 一朝斷魂悽復咽第43章 轎伕之怒第67章 劍鋒所至第176章 光陰如箭第69章 再次穿越第26章 一人當關千人夅第104章 東西求索其修遠第5章 誰說我不是精神病?第13章 途中風雪第101章 血戰異域徵四方第41章 惜別第124章 降敵第170章 都是故事第63章 技壓崆峒第51章 請帖第71章 飛狐神劍第37章 吾以蚍蜉撼大樹第120章 秘聞第4章 穿越神劍第43章 演戲第16章 成立武術協會第8章 齊御風,你小子死定了!第68章 攀談第63章 納善廣待察忠諫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回來了第101章 扯淡第15章 聽琴第31章 拳劍雙絕第104章 東西求索其修遠第39章 全家動員第24章 家有保安第148章 移魂大法第19章 無塵道長第61章 武之所在第74章 末法之機千尋起第161章 大都見聞第11章 夜戰第17章 拳館的規矩第59章 空法無知念曾經第146章 丐幫長老第106章 援手第38章 亂戰第72章 柔弱少年第71章 遙看天際火雲遮第84章 羣峰雲壑覓仙蹤第56章 通脈第83章 踢館第14章 孤心戍客生一陽第11章 你可真是活蹦亂跳的大天才啊第78章 營宿密林落星沉第18章 八極拳的奧秘第21章 夜談第37章 五法合一第46章 激箭上弦兵甲沒第126章 百花發時我不發第29章 我要造反第68章 此言大善第15章 三人成席須縱酒第132章 九姓家奴焉配劍第81章 困居險峰第84章 藏僧第85章 狂風第22章 風雨欲來第54章 吾觀劍成定緣業第20章 紅花秘籍第62章 白狐傳藝第125章 雨後聞腥猶帶鐵第2章 意外迭生第50章 曲徑通幽第28章 漢家衣冠第105章 冰火第165章 無名高手第54章 吾觀劍成定緣業第80章 玉筆山莊第52章 延壽長生第153章 驚世第23章 若爲化得身千億第155章 雲散第一百四十九章第65章 緇衣芒鞋第53章 峽谷第167章 驚悚發現第6章 中二少年第70章 來日未卜兇與吉第21章 雪舞漫天傳絕技第4章 求醫問藥第42章 夜色風聲第4章 穿越神劍第116章 密議第145章 武當掌門第51章 霧掃雲開立閒王第154章 金鵬第146章 絲巾第111章 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