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三步奪人

“哈哈哈!素聞賈文和乃是西涼第一智者,今日怎麼會做出如此不智之舉!”王奇老氣橫秋的道。

以王奇海內大儒的名聲,對賈詡這個從獻計攻洛陽纔開始出名的人這樣說話,還是可以接受的。

賈詡臉上一個苦笑,他知道王奇說的是給郭汜收屍一事。

“郭阿多雖然妄爲,但畢竟救過我的性命!”賈詡正色道,隨即又是一個苦笑,“只是現在……”

“現在如何?”王奇緊逼道。

王奇知道,對於像徐庶,諸葛亮這樣的人,那最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對於賈詡,李儒這樣的人,則最好是直接曉之以理,示之以智。

“唉!只是現在賈某是自身難保啊!”賈詡嘆道。

他也想不到王奇會這麼咄咄逼人。從王奇進營帳的那刻起,賈詡就認定王奇不是來殺自己的,而是想要收伏自己。本以爲王奇會盡量的向自己示好,以籠絡自己,沒想到王奇竟然不按常理出牌,對自己一點也不客氣。不過心理反而覺得這樣纔是王奇應該做的,心目中那個海內大儒的形象,也逐漸被一個高深莫測的智者形象所取代。

“主公!”旁邊的段煨再也忍不住了,快步來到王奇面前,對王奇作揖道:

“賈文和乃是西涼名士,段煨也是不想看到他受戰亂波及才收留他的,還請主公饒恕段煨的隱匿不報之罪!”

段煨也算是一時名士,大的本事沒有,一般的才能還是有的。現在主動出來請罪,就是想把窩藏敵首的重罪變成了私藏外人的輕罪了。

“哼!段公說得太輕巧了吧?”郭嘉知道現在該是他扮黑臉的時候了。“明明是窩藏了……敵寇,竟然還好意思說只是隱匿不報!”

郭嘉本來想說窩藏了主公的殺父仇人的,但知道話說出口的話,就連王奇也不好輕易給賈詡開罪,所以就臨嘴改成了敵寇。

“主公!”段煨大急,他知道郭嘉是王奇的親信,還以爲這是王奇的意思呢。

“哈哈哈!明公莫急!王豫州乃是明理之人,斷然不會因此怪罪明公的!”賈詡突然笑道。

聽起來是很肯定,實際上賈詡內心也並不能確定。王奇是他少有的幾個不能看透的人之一。特別是剛纔進來以後,王奇的態度就一直很讓他意外。

“呵呵呵!文和既然來投段公,那也就是來投效我軍了!對於樊稠張濟我都能接受,像文和這樣的才智之士我又怎麼會拒絕!”王奇笑眯眯的看着賈詡道。

言下之意,如果你不投效我的話,那我就只能將你當敵將抓起來了。

還沒等賈詡答話,段煨忙迫不及待的答應了:

“對!對!文和就是來投效我軍的!”

又轉頭對賈詡道:

“文和!還不快來拜見主公!”

看着賈詡的眼睛,不由露出的祈求的目光。

賈詡對於王奇的心思有點無法理解,如果想要招納自己,那也應該正式的邀請呀,像現在這樣強買強賣的,根本就不能得到自己的真心效忠,難道他就不怕自己表面效忠,暗地裡卻給他使壞嗎。不由滿腔的猶疑。

但是看到段煨祈求的目光,賈詡也有幾分無奈。段煨應該算是一個老好人,能力平庸,做事也平庸。如果沒有他的幫忙,自己現在應該是在囚牢裡和王奇見面吧。如果自己不答應,王奇應該不會輕易饒恕他的。想想這幾天段煨對自己的幫助,賈詡也不忍心看到因爲自己而讓這個老好人受到王奇的懲罰。最終還是心軟了一下,上前半步,對着王奇作揖道:

“賈詡拜見主公!”

“哈哈哈!好!文和今後就是我軍的情報總監了!”王奇大笑道。

他早就想要找一個人來管理自己的情報網了,只不過自己軍中實在沒什麼好的人選。平常只能由自己和郭嘉負責打理,但兩人畢竟都沒法專心的放在這上面。現在有了賈詡就不一樣了,以賈詡的精打細算和恨辣,實在是最適合幹這個活了。

賈詡聽了稍稍迷惑了一下。

這個總監雖然沒聽過,但也能大致猜到是總管的意思,但這個情報又是什麼東西,難道是敵我雙方的軍情報告嗎?

“謝主公!”

想不明白就不想,反正王奇任命他這麼一個官職,以後肯定還要給他解釋的,到時候再瞭解也不遲。

郭嘉聽了卻是有幾分驚訝,自己的主公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大方了,當初許褚他們在討董之前都只是當校尉,只是在討董時才被任命爲將軍。而這個情報網,郭嘉可是很瞭解它的重要性的。

掌握了王奇軍的情報網,可以說等於掌握了全天下的情報網。在這個信息落後的時代,不僅中原地區有王奇的探子,江南地區也有王奇的探子,就連匈奴烏桓等地都有王奇的探子。甚至王奇還出資派了幾名漁民東渡大海,向東面的島嶼探索。

而情報總監的地位,更是還在普通的從事之上。就王奇曾經和郭嘉談起過的打算,這個情報總監,應該是負責整個情報網的運作,整理篩選各地的情報,甚至在緊要關頭還有臨機處斷權,即可以不經允許的使用王奇的一些權利。

當時郭嘉就想過,這個職務可得找一個非常有才能,而且對王奇絕對忠心的人物來擔任,他心中的理想人選是周瑜,想不到王奇現在竟然把交給了賈詡。

以郭嘉對賈詡的瞭解,知道他的才能足以擔當此任,但是忠心嗎,郭嘉到是有點期待,不知道王奇憑什麼這麼相信賈詡。

“好!如此文和就和我一起回營吧,我就叫人把相關的職權轉交給你!”王奇高興的說。

幾個人和段煨告別,就一塊兒離開了。

對於郭嘉疑問的目光,王奇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好。很明顯,現在賈詡並不是真心投效自己,但王奇也不想就此放過賈詡。

以王奇的瞭解,只要自己能向賈詡證明自己纔是能真正穩定這個亂世的人,而且自己也有容納他的胸懷,那得到賈詡的真心效忠應該不難。不過這都是王奇自己的猜測,並不能真正代表什麼,他總不能告訴郭嘉,說這是自己根據後世的經驗推斷出的吧。既然不能說,那就還是不說的好。反正自己裝深沉也不是一回兩回了,說不定因此還能引起賈詡的重視呢。

從段煨營到原郭汜府,也就是現在的長安城守府,路途並不近。等到衆人下馬時,賈詡已經大致對自己的職務有所瞭解了。但不瞭解還好,真正瞭解了,才讓賈詡覺得受不了。想不到王家的勢力竟然這麼強大,聽王奇的口氣,這張情報網至少佈置了十來年,而即將掌握這張情報網的竟然是自己!不管王奇是不是想用這麼重要的職位來套牢自己,光憑他能放心的把事情交給自己,賈詡內心對於王奇就有幾分佩服和感激。

“主公!韓遂那兒有使者來了!”王奇剛一進門,徐庶就匆忙上來稟報了。

“哦!終於來了呀!”王奇應道,“讓他去前廳見我吧!”

“諾!”徐庶領命前去。

王奇知道韓遂不會這麼輕易的放棄長安的,只是不知道他會以怎麼樣的態度來處理昨晚的事情。如果態度好的話,王奇也不準備再追擊韓遂軍了,如果態度不好,王奇甚至準備馬上起兵追擊,一定要消滅韓遂這個老狐狸,就算得罪馬騰馬超也在所不惜。畢竟,放任一個對你懷有敵意的強大勢力在身邊,還是很不安全的。

和郭嘉一起走了幾步,王奇突然發現賈詡沒有跟上來。

“文和這是做什麼?”王奇轉頭問道。

“賈詡不過是一個新進之人,插手如此重要的事情似乎有所不便!”賈詡從容的答道。

“哈哈哈!文和這是說那裡話,我若是連‘唯纔是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都做不到,那裡還有資格作你們的主公!”王奇說話的時候臉也不紅一下。

還一把抓住賈詡的胳膊道:

“走!隨我一起去見見這位涼州使者!”

旁邊的郭嘉看了笑着搖了搖頭,這個主公有時候蒙起人來還真有一套呀。

賈詡任由王奇拉着自己走向前廳,心中卻是對王奇所說的“唯纔是舉”,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論斷佩服不已。古今用人之道,莫過於這十二個字吧。心中對於是否要真心投效王奇,也有了更趨於投效的傾向。不過不知道王奇只是說說而已呢,還是能真正做到這一點。

賈詡自己還不知道,當他真心的投效了王奇,那裡還會去在意這些。在這個時代,吸引人真正效忠的,最主要的還是個人的魅力,就像劉備才能不高,卻能得到那麼多人才效忠一樣,全靠的是魅力。而王奇的魅力對當時的文人來說,絕對是最高的。就算賈詡到時發現王奇並不能真正做到他說的那樣,但只要王奇做得不是太過分,賈詡也還是不會在意的。

衆人剛在前廳坐下,徐庶就帶了一個身穿韓遂軍服飾的漢子走了進來。

“拜見主公!”

“拜見王豫州!”

兩人行禮道。

“免禮!請坐!”王奇揮了揮手,請兩人坐下。

“謝主公!”

“謝大人!”

兩人同時起身,徐庶來到郭嘉旁邊坐下,而使者則是坐到了客座首席。

王奇知道時間寶貴,不想多浪費脣舌,直接問使者道:

“現在兩家正在交兵!貴使此來何事?”

那韓遂使者雖然是一個文官,,但顯然是一個豪爽的涼州漢子,對於王奇這樣直爽的問話很高興,也就不客氣的直接答道:

“奉我家主公之命,根據之前兩家的盟約,前來向王豫州討要長安城!”

頓了頓道:

“還請王豫州能夠儘快撤出長安,好讓我軍進駐!”

“哈哈哈……”王奇一陣大笑。

旁邊的郭嘉等人也是偷偷的擦去了頭上的冷汗,這個使者也真是太搞笑了,難道都對現在的形勢一點都不瞭解嗎。

“使者這話何其可笑!長安城乃是我軍辛辛苦苦打下來的,貴軍可曾出過什麼力氣?若非我軍的內應,只怕現在大家都還在長安城外呢!使者憑什麼要我軍撤出!”王奇也覺得這個使者太可笑了。

韓遂軍主要上是當時參加起義的平民,軍中基本上沒什麼文官,一則是文官看不起這些造反的亂民,沒有人願意投靠;再則,就算有文官,在涼州這個最是注重武力的地方,也基本上得不到什麼重用。本來韓遂的高級將領就算不是才能很高,但也不是那種混混沌沌的人,只是這一次成宜他們全都受傷了,韓遂自己又不敢親自來談判,只得從高級武官中隨便挑了一個過來,反正他也不抱什麼希望,只要王奇能夠不繼續追擊他就行,至於索要長安什麼的,完全只是漫天要價而已。不過現在從這個使者的嘴上說出來,平白讓人覺得好笑了一點。

“當日我家主公與王豫州早有約定,打下潼關長安後,由王豫州得潼關,我家主公得長安,今日王豫州強佔長安,難道想背棄當日的盟約嗎?”使者憤憤的說道。

“不然!不然!不是本官想背棄盟約,而是因爲韓將軍已經背棄了盟約!既然韓將軍不顧盟約一事,悍然向我軍發動偷襲,當初的盟約就已經不成立了!貴使又怎能指責本官不遵盟約!”

“呃!”使者也有點尷尬,想想當初的確是自己這一方先動的手。

“那個事情全都是一個誤會!誤會!我家主公不知道徐晃將軍已經是王豫州的人了,所以纔有這個誤會的!”

韓遂派他來之前,就曾經叮囑過他,要是能討要來長安,那當然好,但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行的話,就讓他以盟約爲由,儘量的勸解王奇不要繼續追擊。

之所以會這麼軟弱,韓遂也是沒辦法。這一次韓遂軍可以說是損失慘重,除了和馬超一起留守營帳的一萬士兵外,其餘跑出來的四萬人,幾乎人人帶傷。而更讓韓遂生氣的是,他的本軍三萬多人,幾乎傷亡殆盡,只有不到五千人活下來。

他現在已經沒有實力再和擁有近十萬兵力的王奇交戰了,如果不是因爲馬騰說他屬下的龐德正率兵趕來,他恐怕已經帶着這五萬殘兵連夜跑回涼州了。現在韓遂還有點抱希望與龐德,希望他能多帶一點兵來,這樣就又可以和王奇爭奪長安。

“哼!那又如何?現在兩家已經正式交戰了,難道是一個誤會就可以解釋的嗎!”王奇冷哼道。

“這個……哼!當初貴軍所行亦是不儉,爲何城中的錢糧在我軍進駐時就已經不知所蹤了,難道不是被你軍先奪走了嗎?所以先違背盟約的還是你們!”使者好不容易想起了一個韓遂曾經提起的理由。

“攻城之時魚龍混雜,我軍降將好心將錢糧之物保護起來,這又有何不可?貴軍可曾向我軍索要過?”王奇理直氣壯的說。

也幸好當初韓遂看到王奇人少,就直接動手了。要不然過一會等援軍來了,王奇雖然可以減少損失,但現在爭論戰鬥的正當性方面就有點爲難了。

“這個……”使者聽了王奇的回答鬱悶不已,當初韓遂就說所這個理由站不住腳,想不到還真是這樣。自己軍隊辛辛苦苦的幫王奇打下了潼關和長安,損失慘重,結果卻什麼東西也沒拿到,使者越想越氣,不由怒道:

“我軍傷亡殘重,你總不能讓我們白白幫忙吧!”

王奇本想立刻拒絕,但看看使者有點破舊的衣着,不由心中一動。

他知道涼州因爲多年戰亂,現在極爲缺乏糧草,韓遂這次東進,一個目的是想找機會挾持漢帝,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掠奪一些糧草,好解決境內的糧食危機。如果自己就這麼讓涼州軍一無所獲的回去,兩家之間的仇恨,就算是真的結下了。但如果自己給予他們一定的補償,讓他們不至於一無所獲,未嘗就不是給自己留下了一條將來對話的渠道。

只要自己施了這個恩情給韓遂軍,如果韓遂還想繼續率軍攻擊長安的話,不但在道義上站不住腳,在情義上,對於素來講究情義的涼州男兒也是很難接受的。到時肯定會讓攻擊變得軟弱無力。

想清楚這一點,王奇就把目光看想了郭嘉、徐庶和賈詡,想看看他們的意思。

那三人可都是一時俊傑,看到王奇看向自己,早就猜出了王奇的意思。他們當然也瞭解這樣做的好處,所以郭嘉和徐庶直接就微微的點了一下頭,表示贊同。而賈詡本來還有點估不準自己的位置,現在見王奇竟然把目光看向自己,明顯是向自己請教的意思,心中頓時明瞭,王奇是真的拿自己當自己人看了。

對於王奇能想到給涼州一定補償的想法,賈詡也是感到很佩服的,現在亂世來臨,每個諸侯都儘可能的在保持自己的實力,哪裡還會想到犧牲一定的利益,去結交一些不一定可能的盟友呀。王奇能這麼高瞻遠矚,說明還是比較有能力的,稍微想了一下,最後還是在王奇期盼的目光下點了點頭。

賈詡自己清楚,剛纔點頭以後,那就是正式的認王奇爲主了,再也不是像剛開始是那樣虛以應付了。不知道爲什麼,想通了這一點,賈詡莫明的反而覺得一陣輕鬆。

也許,在自己內心,也一直是想投效這個人的吧。

“使者既然這麼說,那本官也不能沒什麼表示!”王奇一臉的大義道,“長安城本有三十萬石的軍糧,我看涼州正缺糧,就送給你們二十萬石糧食吧!”

看到聽了王奇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的使者,王奇覺得有點好笑,又說道:

“今後如果涼州缺糧,長安城亦會力所能及的幫助你們,但是你們也不準再寇掠長安周邊地區了!”

一句話,就堵住了將來韓遂進攻的長安的理由。

“這!真是太感謝王豫州了!”使者激動的道,“還請王豫州說明交割地點,小將也好馬上回營稟告我家主公!”

那使者能不高興嗎,韓遂本來只是讓他說服王奇不追擊自己就行了,現在不但不會追擊了,還要送自己糧草,雖然還有點懷疑事情的真僞,但以王奇的名聲,應該沒必要騙自己。只要具體的糧草到手,就完全可以交差了,後面的問題也不是他能管的了。

王奇看使者高興的樣子,就笑着叫徐庶帶使者去負責糧草交割事宜。

“文和拜見主公!”在使者走了以後,賈詡突然正兒八經的對王奇作了一揖。

“無緣無故的,文和爲何突然行禮?”王奇忙扶住問道。

“哈哈哈!恭喜主公!賀喜主公!主公又得一棟樑之才矣!”還沒等賈詡答話,郭嘉就已經笑開了。

“哦!”王奇看了一眼賈詡,笑道:“原來如此!”

他也明白過來了,這是賈詡真心的投效自己了。

賈詡絲毫不見慌亂,只是微微一笑。

既然完全是自己人了,大家當然就要開懷暢談一番了。正聊的熱鬧,去交割軍糧的徐庶突然匆匆進來,將手中的一張小紙條交給王奇,道:

“主公!晉陽的飛鴿傳書!”(爲了情節的需要,只能讓它飛這麼遠了)

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6章 造紙封侯尾聲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202章 司馬初現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滅第一百廿九章 如何退袁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一百五三章 苦肉之計第66章 戰前溫存第3章 議郎蔡邕第43章 水鏡山莊第38章 許縣雜事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94章 諸侯之勢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160章 糧草誘敵第85章 賈詡之策第12章 譙縣之行第11章 戰後分贓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審配第69章 情義袁紹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4章 書院衆賢第56章 草原伏兵答讀者第51章 連續受挫第60章 第五本書第63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99章 長安城破第94章 諸侯之勢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66章 戰前溫存第47章 大賞之後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一百五四章 廿萬大軍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75章 轉求王奇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42章 黃女月英第4章 王蔡聯姻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88章 喜得典韋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一百廿八章 細說前事就更新說幾句序章第78章 強攻虎牢第3章 議郎蔡邕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37章 書院故事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2章 夢醒漢末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52章 常山趙雲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216章 甘寧投效王允傳看不看無所謂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74章 關前激戰第24章 豫州肅清(下)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13章 絕世猛將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36章 醫聖太守第52章 常山趙雲第54章 有心無心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56章 草原伏兵第11章 戰後分贓
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一百八三章 血戰白馬第一百六六章 半天時間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114章 好大一錘第6章 造紙封侯尾聲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202章 司馬初現第一百五九章 人情攻勢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滅第一百廿九章 如何退袁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一百五三章 苦肉之計第66章 戰前溫存第3章 議郎蔡邕第43章 水鏡山莊第38章 許縣雜事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94章 諸侯之勢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160章 糧草誘敵第85章 賈詡之策第12章 譙縣之行第11章 戰後分贓第104章 胡氏兄弟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一百九一章 忠臣審配第69章 情義袁紹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4章 書院衆賢第56章 草原伏兵答讀者第51章 連續受挫第60章 第五本書第63章 董卓進京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更新通知和答讀者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214章 高手過招第99章 長安城破第94章 諸侯之勢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第一百四六章 出乎預料第66章 戰前溫存第47章 大賞之後第116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一百五四章 廿萬大軍第115章 孫氏父子第75章 轉求王奇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42章 黃女月英第4章 王蔡聯姻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88章 喜得典韋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一百廿八章 細說前事就更新說幾句序章第78章 強攻虎牢第3章 議郎蔡邕第32章 金村之行(上)第37章 書院故事第106章 爪黃飛電第2章 夢醒漢末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52章 常山趙雲第一百廿六章 以橫破縱第23章 鬼才郭嘉(上)第216章 甘寧投效王允傳看不看無所謂第105章 班師回許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74章 關前激戰第24章 豫州肅清(下)第41章 有得有失第一百五八章 糜竺送禮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13章 絕世猛將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一百九五章 圍三缺一第36章 醫聖太守第52章 常山趙雲第54章 有心無心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56章 草原伏兵第11章 戰後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