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臥龍鳳雛

“什麼?你們說在江水中現了大量的木屑?”劉表大驚的站了起來。

他面前現在正站立着剛纔在河邊看江水的那羣人,他們都是水鏡書院的優秀學生,爲了在老師和劉表面前表現一下,幾個青年七嘴八舌的爭着將自己看到的情形稟告劉表。

劉表並非愚人,這樣的事情雖然沒法直接做決斷,但明顯是上游在大量製作木器,而聯想到現在正在和周瑜交戰這一事實,劉表很難不把他聯繫到造船上去。

聽到劉表的疑問,一衆青年都肯定的點了點頭。

“有多少木屑?”司馬徽州了一下眉頭。

這幾個青年都是他書院的學生,這次他自己被被劉表請出山,學生們自然也一起跟隨了。不過他從沒想過讓學生們過多的參與到劉表和王奇的戰事中去,剛纔那幾個學生爭名奪利的表現,也讓他非常失望。

司馬徽這樣一問,這幾個青年頓時有點面面相覷的感覺了。他們只顧着回來報告劉表,好稱一稱功勞,那裡想過算一下到底有多少木屑。就算想過,這麼一大片的暗紅色江水,也不是他們能夠估算得出的。

“大概是造五百艘江船的木屑!”一個青澀的聲音響起。

正是剛纔提議回來報告劉表的那個羽扇青年。

司馬徽滿意的注視了一眼剛纔說話的青年,他剛纔問的,其實就是想知道木屑到底是從多少船上下來的。

“五百艘?呵呵!一艘江船滿載百人的話,則可以運來五萬人,如今我軍在江陵總共才五萬兵馬,周瑜好算盤呀!”帳下一個面貌醜陋的謀臣說道。

Wωω. тт kдn. ¢ O

“哦!士元難道不覺得周瑜是準備順水南下嗎?”劉表問道。

那個面容醜陋的謀臣正是龐統,因爲在襄陽撤退時有傑出表現,已經被劉表徵爲謀臣。

“是否南下不好說,不過五百艘江船,卻絕對不可能!”

“剛纔孔明說有五百艘船,難道是假的嗎?”司馬徽出言道。

羽扇綸巾的自然是本來尚在水鏡書院讀書的諸葛亮了(打扮參考三國演義),他一則是追隨老師,再則也是他叔父諸葛玄目前在劉表帳下做幕僚,尚未加冠的他,也不得不跟來。

“的確是假的!”龐統還沒回答,諸葛亮自己就說了。

“你剛纔不是說有五百艘江船?”劉表不悅的道。

其他衆人也大都面帶不滿,如果不是看在司馬徽和諸葛玄的面子上,恐怕都已經出言相斥了。尤其是剛纔和諸葛亮同來,卻沒法答出有多少木屑的那幾個青年,更是面帶嘲諷,言露不屑。場上沒有變臉色的,也就只有面容醜陋的龐統和了解自己學生的司馬徽了。

“學生只是說有造五百艘江船的木屑,並沒有說他們有五百艘江船!”

劉表微微皺了皺眉,這個,還真是自己疏忽了,不過你剛纔話中怎麼不說清楚。

諸葛亮繼續說道:

“永安張永年,和朝廷的周公瑾,都是盛名之輩,如果是真準備順水南下偷襲江陵,自然是暗中行事,生恐走漏了風聲!如今卻是大張旗鼓的在河邊造船,讓木屑順水而下!其目的,無非是打擊我軍的士氣,同時讓我們將主力都撤到沿江一帶,以致疏於北線防守!”

看到這麼多木屑漂流而下,是人都可以猜到造的船有多麼的多。到時知道此事的戰士,定然會心存恐懼。

“他們也的確在造船,只是數量應該沒這麼多!如果我們不抽調人手過來防守江水,就容易他們登陸包抄,如果抽調大量人手,則容易被北線的周瑜軍主力擊敗!他這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呀!”龐統在一邊接道。

劉表的衆謀臣愕然,想不到這裡面還有這麼多計較。能從木屑順江而下判斷出周瑜軍主力準備順江而下,那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謀臣了;至於分析出這些木屑是假的,主要目的是引劉表軍主力南防,則絕對是一流謀臣的本事,至於最後一點,周瑜其實兩手都做了準備,則是完全出乎衆謀臣的預料之外。

“不錯!”諸葛亮佩服的朝龐統點點頭,補充解釋道:“就算上游不造船,我們也得派兵駐紮,防止他們從水路南下,但是現在有了他們大量造船的消息,我們就更得調更多大軍防範,這也正是周瑜想要我們做的!至於北線,不管兵力多少,周公瑾的部隊都會趁機進攻,敵衆我寡,兩面作戰,最不利我軍!”

“那該如何是好?”劉表驚道。

“分兵迎敵!”兩個聲音同時響起。

說話的正是龐統和諸葛亮。

聽到對方說的話,兩人不由相視一笑,互生欽佩。

“哦!兩位先生有何妙計?”劉表激動的站了起來。

雖然不喜歡龐統的醜陋面容,也不喜歡諸葛亮的故做深沉,但對於禮賢下士這一點,劉表還是做得非常充足的。當初禰衡對他狂妄的不得了,他也只是淡淡的笑一笑,沒有追究,從一點上來說,劉表比王奇還強。

“使君勿慮,水上那路敵軍,請儘管交給小生處理,至於路上那支,還是交給士元師兄來應對吧!”沒等龐統說話,諸葛亮就已經搶先應承了。

邊上的司馬徽和書院其他的幾位賢者看了,都微不可查的緊了緊眉頭。

劉表看到諸葛亮又來故做深沉,雖然心頭不悅,但面上還是寬容的笑道:

“好!我就拜你二人爲軍中司馬,協助蔡中蔡和兩位將軍迎戰周瑜!”(?)

“諾!”兩人躬身領命。

龐統和諸葛亮剛一告辭出城守府,龐統就一把拉住諸葛亮的手問道:

“孔明!你是怎麼回事?當初先生不是有明訓,我們只出策,不出力,決不正面和王丞相爲敵的嗎?”

“哈哈哈!士元兄!那周瑜才能雖然不錯,但決非你我二人聯手之敵!如今王丞相掃平天下之勢已成,決非人力所能挽回!不過你我都是豪傑之士,難道不想在這最後一戰中,顯露一下我們的才名嗎!至少,敗的話,也要敗在未來的君主手中!”諸葛亮眼睛一閃一閃的緊盯着龐統。

“江南多賢士,江東多豪傑,孔明如何說這般喪氣的話!”龐統扭過頭去。

他並不是不想給劉表出力,只是他知道諸葛亮對漢室正統觀念十分重視,如今的王奇雖然名義上尊重天子,但實際上卻是在天子已經成年的情況下繼續獨攬朝政,加上偶爾的一些表現,聰明如龐統諸葛亮,自然能看出王奇的不臣之心。偏偏目前的情況,卻是諸侯根本無法和王奇抗衡,王奇奪取天下已經成了必然趨勢。在龐統的內心,還是希望王奇能夠早日掃平天下,結束亂世的。所以在聽到諸葛亮竟然準備插手對抗王奇,還把自己也拉下水的時候,自然有幾分不悅。

自己的心思,諸葛亮應該明白。現在這樣做,無疑是故意拉他入水。他自然要找諸葛亮一個解釋了。對於現在諸葛亮說僅僅是爲了和王奇一戰這個解釋,龐統並不認同。

“士元兄!王丞相天縱之資,雖然亮無法接受他代漢而取之,但對他的才能,卻絕對是萬分佩服的!能和王丞相公平一戰,絕對是亮平生所願!剛纔所言,句句出自真心!如果失敗,亮願不食祁粟,但不會逆天下民心而行事!”諸葛亮言辭懇切的說道。

天子劉協昏庸無道的事情,天下已經人盡皆知,尤其是王奇自編自演了幾次苦肉計,讓劉協殘暴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相反,王奇卻通過不斷的善舉,贏盡了天下民心,上至文人士子,下至販夫走卒,都在稱道王奇的政策。諸葛亮雖然心存漢室,但那也僅僅是憑着一腔報國保民的熱血罷了,天子沒見過,普通老百姓卻是常見的,真要有利於百姓,諸葛亮也不會死板的要維護昏庸的君主。

在看清了這一點後,諸葛亮堅決抵抗王奇的心思並不是強烈。想要和王奇一戰,只是一種不服輸的性格使然。他就是喜歡挑戰強大,喜歡挑戰不可能。站在弱者的立場上去對付強者,才更能顯示他的才能。剛纔的一番話,到有一半是出自真心。

龐統也不是甘於寂寞的人,聽到諸葛亮這番說辭。雖然心中有點懷疑,但還是開朗的說道:

“好!先生曾給我們取號“伏龍”“鳳雛”(情節需要,讓他們有這兩個外號),稱得一可以安天下,就讓我們兩人聯手一次,看能不能抵抗住王丞相的大軍!”

“好!”兩人緊緊的握住雙手。

在襄陽的周瑜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計謀已經被人識破,就算知道,他也不會爲此擔心什麼。這次的安排,就算是全都公佈出去,敵軍也不見得有辦法破解。

“將軍!如今襄樊之地,經過這近一個月的安撫,已經基本歸順,大軍休整也基本結束,我們什麼時候繼續南征!”副將高順期待的問道。

雖然已經知道周瑜又派了一支奇兵去對付江陵,但相信正戰纔是王道的他,自然覺得只有正面攻克城池,纔是真正的勝利。

“高將軍莫急!我正在等江陵城的細作和布在當地的探子,等他們敵軍的情況和此地的地理彙報上來,就是我軍出征之時!”周瑜從容說道。

“報!江陵有消息傳來!”

“哦!快逞上來!”

周瑜看完信息後,微微皺了皺眉。

“劉表可真是膽大呀!竟然一面令人沿江設防,一面又派兵前來長阪坡設寨,看來應該是有所依仗呀!”

“劉表本來就兵少,如今再分兵的話,絕對不利防守呀!”程昱也有點迷惑。

旁邊已經歸降的蔡瑁立刻進言道:

“將軍!長阪之地雖然無險可守,但是有一小河在境內,只有一橋可以通過,如若南軍據河而守,我軍必然不能輕易南下!不如另則他途!”

“哦!過長阪橋是南下的最近道路,難道德珪(蔡瑁字)還有什麼更好的途徑不成!”周瑜問道。

“這個!更好的途徑沒有,但是長阪東南的麥城,卻也是南下江陵的一大便利之所,路途雖然遠了點,但至少不用正面對抗南軍!”蔡瑁謹慎的道。

上次因爲不肯繞道而被周瑜水淹,這次是再也不敢走捷徑了。

“麥城!”周瑜點點頭,隨即正式下令道:

“好!有德珪這個本地嚮導應該沒問題!這樣吧,這次就有德珪陪同高將軍爲先鋒,搶佔麥城,方便我軍南下!”

周瑜這邊緊鑼密鼓的開始了對劉表的最後一擊,王奇那邊也準備得差不多了。

濡須塢一直以來就是南方軍鎮傳統的水寨,這裡面既有各種各樣船舶製造材料,還有大量的熟練工人。在這些人的努力工作下,白龍艦隊的船隻很快就全都修繕一新。

王奇還特地下令讓船塢加緊作業,製造一批運輸船隻,便於自己運兵從水路去攻克江東。

雖然孫堅已經親自領軍到牛渚設防,但王奇還是決定將牛渚作爲主攻方向。

一則是現在到了掃平天下的最後關頭,爲了儘快收伏江南的民心,自己最好是一場正面破敵戰的勝利來進入江東;再則,是因爲自己全力攻打牛渚,必然牽動在舒縣的孫呂聯軍,如果他們貿然行動,自己就可以半道而擊,說不定還會引起聯軍內部的矛盾。如果不動的話,自己就可以輕鬆將僅有三萬的孫堅部吃掉,再回頭對付還有近七萬人的孫呂聯軍。

只是王奇並不知道的是,此時在濡須塢中待命的船隊附近,已經來了一幫神色異常的人羣,看他們袖中,腰間鼓鼓囊囊的,就知道里面藏了不少東西。

白龍艦隊面臨着一次考驗。

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117章 洛陽之危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49章 再害劉備第204章 好戲開鑼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113章 郭嘉之謀第55章 幷州買馬第207章 受阻毒箭第13章 絕世猛將第71章 關羽曹操第10章 相士許劭第219章 張飛翁婿答讀者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1章 科學狂人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92章 樊李內鬥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64章 執掌豫州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40章 猛將黃忠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210章 擊敗曹操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7章 七星寶刀第91章 初戰潼關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113章 郭嘉之謀第203章 司馬兄弟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滅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27章 如此三英(上)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73章 無奈呂布小小公告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65章 諸侯討董第208章 上門姻緣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52章 常山趙雲第160章 糧草誘敵第5章 拜師學藝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207章 受阻毒箭第10章 近乎完勝第24章 豫州肅清(下)第3章 浪子郭嘉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52章 常山趙雲第一百廿九章 如何退袁尾聲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81章 王袁翻臉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廿八章 細說前事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15章 英雄寶刀(下)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38章 許縣雜事第203章 司馬兄弟第50章 陳留名士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93章 輕取潼關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37章 書院故事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2章 夢醒漢末第75章 轉求王奇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217章 談笑江上
第29章 反目反目(上)第117章 洛陽之危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49章 再害劉備第204章 好戲開鑼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113章 郭嘉之謀第55章 幷州買馬第207章 受阻毒箭第13章 絕世猛將第71章 關羽曹操第10章 相士許劭第219章 張飛翁婿答讀者第一百九八章 會試新官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1章 科學狂人第一百八二章 蔣幹揚名第92章 樊李內鬥第170章 忠義傳唱第64章 執掌豫州第23章 鬼才郭嘉(下)第19章 神醫華佗(下)第40章 猛將黃忠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一百八八章 錦囊妙計第101章 鬼狐行蹤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210章 擊敗曹操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7章 七星寶刀第91章 初戰潼關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113章 郭嘉之謀第203章 司馬兄弟第一百六四章 張飛審案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一百九七章 袁氏覆滅第一百八九章 比武選將第216章 甘寧投效第一百五七章 虎父犬子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一百卅八章 昏君養成第118章 遭遇之戰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27章 如此三英(上)第一百卅六章 袁術稱帝第一百卅四章 輕取陳留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73章 無奈呂布小小公告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65章 諸侯討董第208章 上門姻緣第28章 離間離間(下)第52章 常山趙雲第160章 糧草誘敵第5章 拜師學藝第一百廿五章 明爭暗合第207章 受阻毒箭第10章 近乎完勝第24章 豫州肅清(下)第3章 浪子郭嘉第28章 離間離間(上)第52章 常山趙雲第一百廿九章 如何退袁尾聲第209章 平分佳人第81章 王袁翻臉第一百九二章 甄氏何人第一百廿八章 細說前事第111章 三月征戰第15章 英雄寶刀(下)第一百五五章 要挾糜竺第100章 不歡而散第20章 鄭渾之約(上)第二百二三章 天下歸祈終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206章 撕下僞裝第一百六五章 縛虎無繩第38章 許縣雜事第203章 司馬兄弟第50章 陳留名士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93章 輕取潼關第34章 願求君女(下)第一百六八章 王曹陣戰第一百八四章 死戰得勝第37章 書院故事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2章 夢醒漢末第75章 轉求王奇第一百七七章 神卜求書第217章 談笑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