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總理的指示

接連抽了兩支菸,杜紅軍的情緒才平復下來,在這個過程中,趙長風只是靜靜地坐在沙發上喝茶,並無一句言語。

早在幾個月之前,杜紅軍就知道他要調到京城去的消息,對於中央的這個安排,杜紅軍並沒有什麼異議,雖然他內心深處依舊強烈眷戀着粵東這塊他生活戰鬥大半輩子的土地,但是他也知道,新舊交替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即使是GCD人,也不得不服從這個客觀規律,長江後浪推前浪嘛,這個時候把擔子交給年輕人,對粵東省將來的發展無疑是更爲有利。而中央給他安排的接替人趙強,正是年富力強,無論是能力還是品性,都是極其出色的,是一個讓杜紅軍非常滿意的接替人,有這樣的接替人,杜紅軍可以放心地離開粵東到京城去履新。

可是這並不是說杜紅軍沒有遺憾,杜紅軍心內深處還留着一個比較大的遺憾,就是在他擔任粵東省長、省委書記期間,華夏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南江市日漸平庸,從一個勇於開拓進取,在思想和政策方面不斷創新,在全國範圍內都具有強烈示範作用的制度孵化器變成了一個滿足於現狀、渾渾噩噩甚至是畏首畏尾,整天幻想着中央大力扶持或者說併入毗鄰的香江特別行政區的南方城市。

做出南江特區的第一批拓荒牛,杜紅軍當然不願意看到曾經充滿活力的南江變成如此平庸的城市,他一直再思考如果改變南江市的現狀。但是即使杜紅軍是粵東省的一把手,也知道要想改變南江市的現狀太難了。

當初南江市的創業者因爲吃夠了官僚主義的苦,才跑到南江市來自立門戶,決心建立一個“小政府、大社會”的體制,南江特區之特,就在於政府的只能轉變,政府的廉潔高效。可是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當初那批創業者已經老去,他們身上曾經熊熊燃燒的激情已經不復存在,他們銳意創新的心也早已平庸,更重要的是,這些最早的創業者在這近三十年時間內已經演變成既得利益集團和羣體,本身就成爲南江市進一步改革的最大障礙,他們抗拒改革,害怕改革,目的就是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

歷史就是這麼嘲諷,曾經的.改革者卻成了改革的前進道路上最頑固的路障。這些原來的改革者,現在的既得利益者,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利益集團,從上到下把持着南江市的方方面面,其影響力之大,即使是省委書記杜紅軍要想有所動作,也要投鼠忌器,考慮到他的舉措會不會給南江市的穩定帶來動盪,給南江市的經濟發展帶來什麼影響。

因爲顧慮太多,所以對南江市的.調整就一拖再拖,在杜紅軍的心中,更希望南江市能夠發揮自我調節功能,慢慢拋棄那些保守的,甚至是陳腐的東西,逐步迴歸到以制度改革和觀念創新爲核心競爭力的正確軌道上來。可是最終的結果讓杜紅軍徹底失望了,沒有外來因素的影響,既得利益者是不會輕易放棄到手的利益,而任何方面的改革,則意味着這些既得利益者要把手中的利益分出去一部分,他們當然不會同意,哪怕是這樣做對南江市的長遠發展多麼有利。

當杜紅軍對南江自我調節功.能徹底失望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沒有時間了,因爲他就要離開粵東,到京城去任職了。對一貫好強的杜紅軍來說,這樣的結局無疑是不可接受的,把問題遺留給下一任,帶着遺憾走,這從來就不是杜紅軍的性格。

在京城向總理彙報工作時,總結這幾年粵東省的.得失的時候,杜紅軍特別提到了南江市,提到他的這個遺憾,歷數近年來南江市體制創新受到既得利益干擾的種種現象,痛陳其中的弊端。

南江市是一座舉足輕重,在國內有着巨大影響力.的城市,也是中央一直關注的特殊城市,杜紅軍相信,對於他能夠看到的問題,中央領導不會看不到,看到了爲什麼沒有動作,杜紅軍相信中央領導必然有他們更深層次的考慮。

所以這些問題杜紅軍以前雖然也在總理面前.提到過,但是言辭都是含蓄的,有很大保留的,基本上是點到爲止,從來沒有像今天激烈過。因爲以前杜紅軍身處在粵東省一把手位置上,要從大局出發,要考慮到自己言行會對粵東省產生什麼影響,會不會干擾中央領導的整體戰略佈局等等。

但是這一次,杜.紅軍沒有做任何保留,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全部講出來了。因爲他馬上就要退居二線,再也沒有後顧之憂,雖然是人走茶涼,但是也意味着他不用再看其他人的臉色行事。雖然還會到京城掛着一個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職務,但是在這種二線職務上多數是養老,基本上不可能再發揮在粵東省一把手位置上那種巨大的影響力,也就是說,杜紅軍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關於他的政治生涯,蓋棺論定已經不遠了。這時候如果再講一些看似很原則實際上卻是空話套話的話語出來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如直抒胸臆,把自己所思所想講出來,雖然言辭可能有些激烈甚至有些出格,但是這都不要緊,作爲一個馬上要蓋棺論定的政治人物,在政治生命的末期總要講一些真話,傳下一點真知,讓後人見證一個政治人物的人格魅力,也算是杜紅軍爲自己政治生命行將結束時做的一個精彩註腳。

讓杜紅軍想不到的是,總理對他這番激烈甚至是有些出格的話表示了在很大程度上表示了肯定。總理說,關於南江目前現狀,中央也有所認識,也一直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中央認爲,不僅僅是南江,就整個國家而言,都已經到了一個非常時期,遇到了許多阻礙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問題,這說明改革已經到了攻堅階段,要打破這個發展的瓶頸期,必須進行一場全方位的變革,才能突破這個瓶頸,使全國社會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所以中央也在考慮,選一個城市進行試點,尋找到突破口,總結出規律和經驗,再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總理後面還說了很多,杜紅軍都深感認同,深受鼓舞,當然,最後讓杜紅軍感到鼓舞的就是總理最後的一句話:“這個試點,中央認爲,還是放在南江市比較合適。”

不過總理又對杜紅軍說,雖然對推進新一輪的改革,中央領導層雖然取得了一致的看法,但是因爲新一輪的改革涉及面太廣,千頭萬緒,還需要耐心準備,精心籌劃,有關改革具體內容和措施也需要進一步思考,進一步深化,所以距離改革方案具體推出還需要一段時間。這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着急不得。不過粵東省可以先在南江市採取一些措施,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總結出一些規律,爲中央推進下一輪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鑑。

總理還說,思想觀念一定要放開,一定要大膽,在南江市的動作可以適當的大一些,即使錯了也沒有關係,要勇於試錯嘛,對不對?即使是錯了,也得出一些寶貴的經驗教訓,讓日後正式改革少走一些彎路,對不對?

總理的話讓杜紅軍很受鼓舞,回到粵東後,杜紅軍找到了趙強,把總理的意見傳達了一下,考慮採取一些改革措施,在南江市進行一些小範圍的試點。趙強的態度很明確,堅決支持這件事情,而且建議杜紅軍親自抓這個工作。趙強說:“班長,您是從南江出來的,對南江市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省領導班子中又最熟悉南江市的情況,所以這項工作由您親自抓最合適不過。”

杜紅軍想了一想,說道,我再有幾個月就要離開粵東了,抓這個工作不大合適。可是如果不抓,就等於把問題留給你們下一屆班子,這有點不負責任。我看這個問題還是咱們倆共同抓吧,我這邊先替你開個頭,當一當惡人,等你接手的時候阻力就會小一些。

杜紅軍本身就一直關注着南江市,對南江的情況很熟悉,回來之後又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收集了社會各界包括很多著名經濟學家對南江市現狀的剖析與看法,這中間很多看法和杜紅軍的看法不謀而合,都提到了南江市目前存在既得利益集團已經嚴重阻礙了南江市的進一步發展。杜紅軍知道,要想打破南江市的堅冰,必須選派一個和南江市既得利益集團毫無瓜葛的,有想法有能力有衝勁的年輕幹部過去。正好這個時候,趙長風到他辦公室彙報工作,杜紅軍腦海裡就有一個想法,趙長風腦子活,點子多,能力強,在工作中不墨守成規,勇於創新,也敢於創新,本身和南江市那些幹部又沒有什麼牽扯,讓趙長風去南江市無疑是最合適的。於是杜紅軍纔會給趙長風佈置了一道家庭作業,考察一下趙長風對南江市的認識。

對不起各位兄弟,老夏今天只能一更。

第一百三〇三章 兩條腿走路第77章 交鋒第40章 公開的潛規則第38章 獻血卡第28章 借刀殺人第150章 宦海無涯第184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31章 屈辱第24章 步其後塵?第155章 正處級對副處級第131章 屈辱第16章 扶貧扶到蜜罐裡第178章 張培論第60章 軒然大波第51章 省委書記召見第150章 最尷尬的會面第67章 幕後推手第47章 賣乾貨與種真菌第236章 平起平坐第21章 柿子園第267章 市委書記的家庭戰爭第72章 打着紅旗反紅旗第89章 喬四兒開口了第161章 酒宴第138章 追求者第7章 交接第126章 琴瑟相諧第237章 天陽市委第141章 專業眼光第140章 尾聲第117章 省電網集團第43章 東江東江第47章 賣乾貨與種真菌第57章 痛罵孫金平第181章 電視臺的潛規則第166章 得失第38章 投其所好第32章 大戲開幕第223章 省委考察組第152章 似曾相識第78章 鬧地震第81章 刻舟求劍第192章 譭譽參半第66章 防範未然第一百三〇九章 省局的架子第171章 來之不易第108章 爲您服務第175章 各懷心思第30章 二世祖的風範第35章 乾貨店第96章 陽江超拜年第109章 當機立斷第256章 狡猾的老陳第98章 對症下藥第246章 魏書記電話第22章 交鋒第113章 打啞謎第62章 反將第176章 法院院長第64章 百密一疏第5章 初來乍到(四)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5章 方天雷駕到第35章 利益戰車(二)第278章 強力佈局第18章 鄉政府的大奔第35章 規矩第72章 暴風驟雨第27章 老子救人不賣血第35章 利益戰車(二)第8章 搶救現場第174章 財務運作手段第81章 省府指標(四)第64章 縣長很囂張第85章 杜紅軍要走了第186章 狡詐與更狡詐第19章 專業人士第68章 難忘之旅第167章 三贏第55章 方天雷駕到第162章 面試(二)第18章 有客來訪第51章 幹部要讀大專班第240章 無利不起早第26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27章 正式報到第11章 都怕大老闆第104章 兩個試點第246章 魏書記電話第86章 撲空第27章 老子救人不賣血第一百〇九章 趙強要擺謝師宴第82章 第三支點第一百三一十一章 省環保局第22章 外行的講話第30章 借勢第176章 法院院長第98章 向開發商說不第170章 意外收穫第86章 撲空
第一百三〇三章 兩條腿走路第77章 交鋒第40章 公開的潛規則第38章 獻血卡第28章 借刀殺人第150章 宦海無涯第184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31章 屈辱第24章 步其後塵?第155章 正處級對副處級第131章 屈辱第16章 扶貧扶到蜜罐裡第178章 張培論第60章 軒然大波第51章 省委書記召見第150章 最尷尬的會面第67章 幕後推手第47章 賣乾貨與種真菌第236章 平起平坐第21章 柿子園第267章 市委書記的家庭戰爭第72章 打着紅旗反紅旗第89章 喬四兒開口了第161章 酒宴第138章 追求者第7章 交接第126章 琴瑟相諧第237章 天陽市委第141章 專業眼光第140章 尾聲第117章 省電網集團第43章 東江東江第47章 賣乾貨與種真菌第57章 痛罵孫金平第181章 電視臺的潛規則第166章 得失第38章 投其所好第32章 大戲開幕第223章 省委考察組第152章 似曾相識第78章 鬧地震第81章 刻舟求劍第192章 譭譽參半第66章 防範未然第一百三〇九章 省局的架子第171章 來之不易第108章 爲您服務第175章 各懷心思第30章 二世祖的風範第35章 乾貨店第96章 陽江超拜年第109章 當機立斷第256章 狡猾的老陳第98章 對症下藥第246章 魏書記電話第22章 交鋒第113章 打啞謎第62章 反將第176章 法院院長第64章 百密一疏第5章 初來乍到(四)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5章 方天雷駕到第35章 利益戰車(二)第278章 強力佈局第18章 鄉政府的大奔第35章 規矩第72章 暴風驟雨第27章 老子救人不賣血第35章 利益戰車(二)第8章 搶救現場第174章 財務運作手段第81章 省府指標(四)第64章 縣長很囂張第85章 杜紅軍要走了第186章 狡詐與更狡詐第19章 專業人士第68章 難忘之旅第167章 三贏第55章 方天雷駕到第162章 面試(二)第18章 有客來訪第51章 幹部要讀大專班第240章 無利不起早第26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27章 正式報到第11章 都怕大老闆第104章 兩個試點第246章 魏書記電話第86章 撲空第27章 老子救人不賣血第一百〇九章 趙強要擺謝師宴第82章 第三支點第一百三一十一章 省環保局第22章 外行的講話第30章 借勢第176章 法院院長第98章 向開發商說不第170章 意外收穫第86章 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