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

王秀才聽報山外來了兵馬對楊袞道:“按說現在芮州一帶不可能有什麼兵馬來犯,難道是耶律得利統兵重返芮州?”楊袞道:“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柏英、柏堂跟我與軍師上關!其餘頭目各歸原位待命。”

四人上了砦門樓,看着漸漸走近的隊伍,楊袞道:“從服裝上看不是遼兵,等走近了問明來意。文則文對之、武則武對之,王秀才道:“就是如此。”等隊伍接近護門河楊袞大聲喝道:“來人止步,報明來意!”只見前面的兵士兩邊一分,隊伍中走出一位頭戴軟紗官帽、身披大紅披風、內穿紫衣的文職官員,仰面答道:“下官是晉陽漢高祖皇帝駕前‘參政知事’許知章,奉旨來招聘楊砦主赴京,請問楊砦主虎駕在否?”王秀才答道:“原來是許閣老大駕光臨!本應躬迎車騎入砦拜茶,怎奈砦中都是山野村夫,不知禮數,怕驚了貴隨從。敢請閣老一人進砦詳議如何?”許參事道:“客隨主便!下官就隻身入砦好啦!”

楊袞、王秀才將許閣老迎進砦主居,分禮坐下。許參事道:“吾主劉知遠,原是先朝河東節度使。契丹人滅晉後,吾主不忍看大好河山淪於遼人之手,在晉陽自立爲帝,改國號爲漢,力圖恢復漢人天下。近聞遼帝耶律得光已從汴京撤回上都,中原各地反遼義民、義師風起雲涌,吾主認爲光復中原的時機已到。近聞貴砦抗遼事蹟,主上對楊砦主甚是仰慕,渴望與楊砦主會唔,共商驅遼大計。來時交給下官名馬十匹、鎖子黃金甲一副、金銀各一提、名酒十壇,讓下官轉交將軍,以酬貴砦抗遼偉功之萬一。不知將軍意下如何?”楊袞道:“此事關係重大,請許閣老稍事休息,容在下和弟兄們商議一下再定。”許閣老道:“理應如此,楊砦主請忙,老夫等一會不妨事。”王秀才喊來葛文秀陪客,與楊袞走入內堂商議。楊袞道:“此事如何對待?”王秀才道:”依爲父看來漢主是出於誠心。況且,大丈夫志在四方,火塘軍雖是意在保民,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賢婿不仿帶幾名弟兄先去晉陽,會一下劉知遠,看其人能成事,則盡力助之,不行就退回火塘自保。爲父年事已高就不出山了。”楊袞道:“那就請漢兵入砦,酒飯招待一下,以盡地主之意。”二人迴轉客廳,楊袞道:“有勞閣老久等!在下將砦務稍做安排,旬日後赴京朝見。現在請貴手下進砦休息、用飯。”許參事道:“用飯倒不必,既楊砦主金口已許進京,老夫王命在身,不敢久待,轉交禮物以後就返京覆命,異日京中再會吧!”王秀才再三挽留不住,只得恭送出砦。

送走客人,王秀才對楊袞道;:“賢婿,一奉王命身無主,南征北戰,不知何日才能歸來。爲父想近日就與你完婚。”楊袞道:“等小婿將韃子驅出中原,功成名就時再完婚如何?”王秀才道:“吾意已決明日就完婚!”

第二日,火塘砦四處張燈結綵,人人喜氣洋洋。午時,在鞭炮與嗩吶聲中,楊袞與王月珠拜了天地,完成了人生大禮。衆兄弟喝喜酒、鬧洞房,楊袞享新婚之樂,無須細說。

旬日後,楊袞告別了老岳父及新婚燕爾的美嬌妻,同王喜、王柏堂、杜柏英一塊進京。這日,進了晉陽南門,正找旅店,只見一名家丁打扮的人攔住馬頭道:“敢問各位爺,是否從火塘砦來?”杜柏英道:“是便如何?不是又如何?”那人道:“不是,怪小的認錯了人,請爺們方便!是,就請爺們跟小的走,許大人在府中恭候”。

原來,許參事回京後將楊袞答應來京的事,奏明劉知遠,劉知遠近幾天一直催問消息,許參事只好派人四門守着。楊袞等跟家丁進了許府,許參事喜出望外,奉茶後道:“各位將軍,非是老夫不招待諸位,實是皇上催得太急,等見過皇上以後,老夫再設宴爲諸位道乏如何?”楊袞道:“一切聽閣老安排。”

劉知遠剛登上龍位,朝規尚不完善。得知楊袞已到宮門,就宣四人到御書房陛見。見四人個個英武不凡,心中甚喜,略問幾句就對許參事道:“楊卿等旅途勞乏,許愛卿替朕陪客用膳,膳畢朕要與楊卿議事。”許參事奉旨陪四人用過御膳,在偏殿與王喜三人喝茶閒聊,由內侍引導楊袞去御書房單獨陛見。

賜坐後,劉知遠道:“寡人想聽一下卿對天下大事的看法,望卿能暢所欲言!”楊袞道:“陛下垂問,草民當知無不言。唯山野之人,語無倫次,說錯之處望陛下恕罪。自石敬瑭賣國,遼帝耶律得光入主汴京以來,對漢人極盡掠奪塗毒之能是,天下之民無不怨聲載道,四處舉旗抗遼,這是遼帝自絕於天下也。陛下誠能揮師南下抗遼,解民於倒懸,中原子民怕不攜食擔漿以迎王師乎。據草民所知,遼兵主力多集中在幽燕本土,以固根本。中原留守之兵分守彰、衛、懷及汴、洛、宛、諸州府慌慌自保。此時,陛下若能命一上將率勁旅,過風陵渡直插宛、洛;陛下自引大軍,南出澤州天井關,避過幽、燕重兵把守之地,先取懷慶府爲根本,次取衛州爲通道,而後兵逼汴涼。洛、汴到手天下大事定矣!不知陛下以草民之言爲然否?”一席話聽的劉知遠欣喜若狂,拍案而起曰:“真是天賜將軍與寡人也!孤早有南下之意,遲遲未動者,蓋因未得如將軍之良將而!將軍願保朕取天下否?”楊袞道:“草民願隨陛下抗遼救民。”如此楊卿聽封:“孤封你爲大漢國南路軍都統領;賜爾上方劍一口,有先斬後奏,便宜行事職權。封王喜等三人爲參將;另賜爾官誥二十封,遇到良將、勇士即可填封授官。事成之後孤當裂土封疆,以酬爾功。”楊袞跪下磕頭道:“微臣謝主龍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次日早朝,劉知遠傳旨,當殿賜楊袞上方劍、兵符、印信。命許知章爲南路軍監軍,即日點兵十萬,三日後起兵南下。又傳旨令胞弟劉崇監國,自帶文武大臣,領兵二十萬,由北路南下。

三日後,楊袞辭別劉知遠,與許知章領兵南下。令王柏堂、杜柏英爲正、副先鋒領五千兵先行。令王喜催運糧草。自領漢軍上將李烈軍、趙劍峰,遊擊將軍許厚,及牙門將上官龍等,軍中戰將二十餘員,率大軍隨後出發。

數日後,大軍安營風陵渡東岸。楊袞下令將黃河上游韓城渡、龍門渡的渡船,船工全部徵用,先渡先鋒營過河守住西岸渡口。而後徵集木工匠人千餘名,由許監軍領着日夜趕工搭浮橋。自己單人獨騎回火塘砦。

見到王秀才,將進京的經過敘說一遍。秀才道:“賢婿放心領兵南下,砦中的事爲父自會調理。你南下後,河東已無戰亂,砦中已不用那麼多人防守,我將火塘軍中的王姓子弟兵,選出三百名,由金鎖、小順子帶領隨軍南下,作你的親兵護衛隊。祁連雄久在軍中,作戰經驗豐富,可帶去做你的參軍謀士。宋氏兄弟在遼軍中,做頭目多年,熟知遼兵習性,可做你的行軍嚮導使。張二虎這孩子,心靈手巧精通鐵、木、匠藝,可讓他管理工兵營。這些人如有傷亡,我再派人頂替。賢婿要記住!你雖手握十萬大軍,然,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出現輕重緩急,還是自己人頂事。這就叫‘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軍中不可一日無主,你在家住一晚,明早就帶他們回營吧!”楊袞道:“感謝岳父爲小婿費心,我走後萬一砦中有事應付不過來,可讓地方官用八百里加急塘報通知我。也可令人去五臺山清涼寺,請我恩師閒雲大師助力。總

之你老要多保重!”

楊袞辭別岳父回到砦主居,小夫妻自是另有話說。小別勝新婚,情景可想而知,估計一夜沒睡好。已是雞鳴天亮還聽月珠道:“夫君此去徵南,不知何日才能歸來,爲妻似已有喜,你得給孩子留下名字纔是!”楊袞道:“生女由你取名,生男叫‘繼業’。另外交待你一件事,前時建房挖基礎時,在我小時住過的草房地下,挖出一個土陶罐,內裝先父的遺書及一本‘槍法’秘笈。據遺書講,此秘籍是先父在老家南陽府,偶然所得。據說是姜家的獨門槍法。先父遺書先母,先母猝然西去,來不及告訴我埋書地點,天幸又落我手,將它秘放在先母的碑座下,日後爲夫萬一回不來,孩子長到十歲後,不管是男是女,你都將他送到五臺山清涼寺,連書一起交給閒雲大師,切記!切記!”夫妻說這、道那,不覺天已大亮,月珠強裝笑臉送夫出門。

楊袞帶子弟兵回到風陵渡軍營。在帥帳給王金鎖、王小順、祁連雄、宋平、宋安填寫了統制官的官誥。令軍政司爲新來的將士錄名、更衣。

許監軍聽說元帥回營,進帳對楊袞道:“浮橋已搭好,可以安排渡河了。”

楊袞道:“有勞監軍大人,本帥即傳令渡河”

大軍渡過黃河,離潼關二十里放炮安營紮寨。

遼潼關守將吳震熊,原是熊耳山土匪。身高一丈,虎背熊腰,二肩有千斤之力,慣使一把八十二斤重的託天叉,出道以來罕逢對手。遼主耶律得光進中原時收爲帳下,令其鎮守潼關。

吳震熊聽報漢軍已兵臨城下,一邊派人向洛陽告急,一邊整頓兵馬準備迎戰。參軍事範仁進言道:“漢軍渡河而來,背水下寨,利在速戰。潼關雖小,但形勢險要,易守難攻,且糧草充足,莫如據關堅守,以待援兵;彼久攻不下,糧草用盡時必然撤兵,那時再出兵攻擊,漢軍必破矣!”吳震熊道:“兵臨城下,將至濠邊,據守不戰是示弱於敵也。將弱,兵必懼敵,無鬥志之軍還能堅守!真是書生之見!明日你守關,看我率衆將破敵。”

是日,楊袞升帳點將。

許監軍道:“如潼關守將堅守不出,元帥可有良策破敵?”

楊袞道:“吳震熊剛愎自用,自持武藝高強,必然欣然出戰。許大人無慮,本帥三日內必破潼關!隨傳令道:“祁連雄、李烈軍、趙劍峰、王柏堂、王柏英聽令!”

五將出來齊聲道:“末將在!”

楊袞道:“你五人以祁連雄爲首,關外挑戰,如敵牙將出戰,鬥平手即可;如吳震熊親戰,你五人組成連環戰,每人戰數合即佯做不抵,退兵回營,如敵人追擊,自有人接應。”

五人一聽,均有不平之色。杜柏英忍不住道:“首次出戰就吃敗仗,這、、、、、、

楊袞道:“違令者、斬!”:“得令!!”等五人出帳後楊袞又道:“宋平、宋安,你二人各領老弱兵一千,埋伏在離營五里處,如有敵軍追來,稍一接戰即敗退到大營兩側,不得有誤!”又令王金鎖、王小順率五千弓箭手,在營門柵欄內準備阻射追兵。

傳令已畢,楊袞與許監軍,在中軍大帳敘話等消息。

吳震熊得知漢軍已離關不遠,興沖沖率副將班古爾、李奇、吳超、常紀山,帶三千兵馬出關列陣以待。

兩軍對面,吳震熊道:“爾等漢軍與我大遼各守疆界,向無仇怨。前時,楊袞小兒襲我芮州已屬無理,今又兵犯潼關,實是老鼠添貓鼻——自尋死路!”

杜柏英道:“遼狗搶佔中原,多行不義,我大漢國爲民請命,乃是應天順民的正義之師,爾吳震熊生爲漢人,賣身投靠遼邦,已是無恥之極!還敢在兩軍陣前數典忘祖,自稱遼臣,真乃是躺進棺材挨嘴巴——死不要臉之極矣!”

吳震熊氣的哇哇大叫,揚叉就要親戰。副將班古兒道:“殺雞焉用牛刀,看我立斬此黃口小兒!”道罷挺槍向杜柏英衝去,杜柏英揚刀接住,你一刀我一槍斗的不亦樂乎。

遼將李奇見班古爾久戰不勝,掄起日月雙刀,上前助陣。漢將李烈軍大喊一聲:“賊將慢來有我在此!”提雙鞭截住就打。吳超舉斧殺出,趙劍峰挺槍攔住;常紀山舞雙錘上陣,王柏堂舉刀就劈。八人捉對撕殺,喊聲震天。

吳震熊見己方四將越戰越勇,敵方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心中大喜,暗道:“此時吾若出馬,定可大獲全勝”。舉叉衝出陣來。

祁連雄一看對方主將出馬暗道:“是時候了”就給掌旗的校尉打個手勢,揚起手中九耳八環鬼頭刀向吳震熊砍去,交馬只三合就敗下陣來。杜柏英等四將也相機敗回。掌旗校尉見主將兵敗,把旗一揮,三千兵士撒腿就跑。

吳震熊見漢軍全線潰退,樂的哇哇大叫,把叉一舉,帶頭率遼兵追殺過來。

這時,戰場出現奇特局面。漢兵拼命逃跑,旗幟、戰鼓、刀槍丟得遍地都是;漢將則是跑一會,回頭戰幾合,看士兵跑遠了,自己也打馬急退。

遼將班古兒覺得敵軍有詐,對吳震熊道:“吳都督!小心漢軍有埋伏!”話沒說完,猛聽叨!叨!叨!三聲炮響,兩旁殺出兩支伏兵,領頭的是兩個拿畫戟的將領,帶了兩千多名老弱之兵。搖旗吶喊衝殺過來。

吳震熊一看不由哈哈大笑道;:“班將軍請看,這就是所謂伏兵,像這樣的兵,就有十萬又有何懼!傳令!全殲來敵,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揚叉向來將迎去。漢將宋平、宋安拼命戰了三合就大敗而逃。

吳震熊正要追擊,忽聽關上鳴金收兵,有心追敵,又怕潼關有失。只得恨恨的收兵回關。回去一問,原來是參軍事範仁見遼軍追的太遠,擔心中計,鳴金收兵。氣的吳震熊大罵範仁是夫人之見,殆誤了戰機。班古兒等衆將也道:“馬上交鋒,漢將根本不是對手,如果乘勝馬踏連營,不難一戰定乾坤!可惜!可惜!”

範仁看衆將都把矛頭指向自己,擔心吳震熊一怒之下殺了他。就急忙對吳震熊道:“都督息怒,範某願以功贖罪!”

“你還會立功?”吳震熊驚訝地問。

範仁道:“敵兵敗退時,末將看到有幾個漢軍傷兵躲入樹林,就派人捉進關來。如今末將可扮敵傷兵,去漢營偵探,如探得今天漢將是真敗,都督晚上去劫營必可大獲全勝。”

吳震熊道:“也罷,如再失誤,小心爾的狗頭!”

原來,範仁有個特長,善於易容術,能學各地方言。他見俘虜中名叫‘範得勝’的傷兵,身材與己相似,就問明瞭詳細情況,扮成範得勝,出關向漢營摸去。入營後,進入範得勝所住的帳篷見了小隊長,學着範的口語問道:“今日交戰,楊大帥怎麼不親臨戰陣?如果大帥親戰,必能刀劈吳震熊,大獲全勝。”小隊長道:“你狗日的懂個吊!楊大帥近日拉肚子,身體弱的連金刀也拿不動,怎能上陣交鋒?本想養好身體再攻關,擋不住許監軍一味催逼,只好把軍中所有的大將,都派出上陣。本想小小潼關,沒幾名戰將,不難殺將槍關,哪知吳震熊的手下將官,個個武功高強,竟打了敗仗,唉!不僅如此,剛纔聽杜將軍講‘就是楊大帥親戰,也未必能取勝’”。範仁道:“那是爲啥?大帥不是沒出戰嗎?”小隊長道:“笨蛋!這還用問!杜將軍是大帥的師弟,一個

師傅教出來的徒弟,還能相差幾何!算了,這不是當小兵的該操心的事。你還是快去軍醫營上藥是正經,不然身子一發燒,你小子就慘啦!”

範仁借看傷之機,溜出漢營,急急進關回報。

吳震熊聽報大叫一聲:“天助我也!”立即傳令:“關中虛插旗子,留五百老兵看關,其餘全部去劫營,二更用戰飯,三更出發”

四更初,吳震雄率軍來到漢營外,遠看營內,黑沉沉、靜悄悄心中大喜,令:“班古兒、李奇領二千兵衝左營門;吳超、常紀山領二千兵衝右營門;自己與範仁帶三千人衝正營門。

一聲炮響,吳震熊雙肩較力,一叉挑開大營門,順馬道衝向中軍帳。忽聽叨!叨!叨!三聲炮響,漢營內燈火通明、殺聲震天。吳震熊大吃一驚,連喊::“不好!中計矣!”話音未落,一員手提金刀的大將已出現在面前,忙問:“來將何人?”“本帥楊袞在此!爾等已是甕中之鱉,逃生無望!”吳震熊道:“不用大言欺人,看叉!”抖手一叉向楊袞砸去,楊袞刀杆一橫、二郎擔山硬接一招,把叉頭崩向一邊,隨手一招玉帶纏腰,橫刀削去,吳震熊忙豎叉杆來封刀勢,只聽噹啷一聲,金刀削斷叉杆,餘勢未衰又將吳震熊腰上切開一道血口,痛的他一側身,楊袞的返手刀已到脖子,咚的一聲,頭飛一邊,屍栽馬下。

範仁領兵押後,一看中計,掉過馬頭就跑,王金鎖帶兵要追,楊袞道:“此人殺之無益,由他去吧。”

且說班古兒、李奇衝入左營門,與李烈軍、杜柏英相遇,兩人雖知中計,心卻不慌,認爲李杜二將武藝低微,不是對手,結果是:交馬三合,班古兒被杜柏英刀劈馬下,李奇被李烈軍鞭打身亡,兩千遼兵大部被殺。

吳超、常紀山在右營門,和趙劍峰、王柏堂相遇。混戰中,常紀山被王柏堂斬首,吳超被趙劍峰槍挑馬下,遭亂兵分屍,兩千兵喪失殆盡。

範仁領幾百名殘兵,急急如漏網之魚,慌慌似喪家之犬,連滾帶爬跑到關下,正要叫門,猛聽得一聲炮響,關上燈火通明,火光中只見漢將宋平張弓搭箭,對範仁道:“楊大帥念你學‘蔣幹’有功,留你一命去洛陽報信,快滾!遲則一箭射你個透心涼!”嚇得範仁拍馬就跑,準備繞道‘蘆靈關’去投靠‘靈寶’守將上官義。一路瞎想多時方纔明白:原來自己學了‘三國’時爲曹操盜書的蔣幹,楊袞故意讓小隊長給自己透軍情,誘吳震熊劫寨,又用伏窩計趁機取了潼關。這楊袞也太可怕了,我得去靈寶提醒好友上官義,小心防守。

卻說楊袞大獲全勝後,拔寨進駐潼關,歇兵三日,慶賀勝利。三日後,留下李烈軍及兩名副將,一萬兵馬駐守潼關,防備宛州之敵,斷了大軍糧道,自領大軍向靈寶進兵。

兵行數日,已離靈寶不遠,先鋒營王柏堂派人來報:靈寶守將上官義來降,請令定奪。楊袞大喜,即與許監軍前往先鋒營,會見上官義。

原來,靈寶守將上官義乃是中原人士,目睹遼兵在中原的土匪行徑,久有反意。聽範仁敘說潼關失守經過,決心不戰而降。探知漢軍離城不遠,就攜同範仁,拿着靈寶官兵名冊拜營請降。楊袞觀上官義心意甚誠,就對二人道:“上官將軍可謂俊傑之士,範將軍也深明大義,本帥將二位的功勞奏明漢王,封賞有日。二人忙躬身道:“全憑大帥栽培!”

楊袞兵不血刃進了靈寶,駐兵安民後,招範仁、上官義問話道:“本帥欲兵下宛、洛,二位久在遼囯爲將,熟知兵勢,可肯不吝賜教?”上官義道:“若按中原地勢,應先攻宛,再下洛,這是萬全之策。然,現今形勢有變,據塘報:漢王用郭威爲御營大帥,離河東以來,襲彰德、取懷慶、下衛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路勢如破竹。現屯兵厡武渡口,不日即可渡過黃河,直取汴涼;大帥攻陷潼關,中原已無險可守。目前各城守將,軍心慌亂自顧不暇。末將愚見,大帥不必取宛城,直接進兵洛陽是上策!”範仁道:“吾知洛陽的兵勢是以伊闕山爲屏障,沿洛水佈防洛城。愚見是,先取伊闕關,截斷宛洛通道,洛陽勢孤不難攻破。”楊袞道:“二將軍所論,乃金玉良言。我留祁連雄將軍領兵一萬,與上官將軍的部下同守靈寶,和潼關守軍成倚角之勢,既防宛軍北上,也可確保糧草通道,範將軍隨我取洛陽如何?”二人道:“謹遵將令!”

楊袞下潼關、靈寶後,軍威大振,隨用範仁計,先攻取伊闕關,後圍洛陽。洛陽是遼軍在中原的二大重鎮之一,由遼國郎主耶律得光的皇侄,耶律愛華帥重兵鎮守,手下能征慣戰的猛將甚多。漢軍圍城數日,雙方交戰多次,互有傷亡。後楊袞親自上陣,力挽狂瀾,刀劈遼軍上將馮猛、錘打黑水都督呼爾班豹、標槍扎死金馬川元帥突利可安,打得遼兵閉門不出。相拒十餘日後,趁天降大霧,由王喜、宋平、宋安率輕功好的親兵,夜襲爬城殺將奪門,一舉攻陷洛陽。除耶律愛華帶少數人逃走外,殺死遼將三十餘員,遼兵五萬人,漢軍陣亡趙劍峰等將佐十二人。歇兵三日,留許監軍、宋平、宋安及牙將十員兵馬二萬守洛陽,自領大軍東下,一路關口堰師、滎陽、中牟守將不是望風而逃,就是投誠歸降。圍困汴梁的漢王劉知遠得知楊袞兵到,御駕親迎十里開外,在接風宴上親爲楊袞倒酒賀功,引起不少大臣的嫉妒,北路軍統帥郭威就是其中之一。

漢軍兵克汴粱後,劉知遠改汴粱爲‘汴京’作爲漢國的都城。用前朝名臣馮道爲太師,暫封楊袞爲靖邊元帥,領十萬人馬掃蕩宛州,信陽州等地守敵。楊袞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征戰,將遼人在中原各地的殘存人馬全部消滅。凱旋後,劉知遠本擬封楊袞爲‘開國公’隨朝伴駕,安享太平。郭威秘奏道:“據臣探知,楊袞南下以來,名聲大震,深得民心,部下火塘諸將都是虎狼之輩,俗話雲;‘人心難測,’臣以爲留楊袞在朝非陛下之福,請陛下三思。”劉知遠猶豫不定,隨招馮道入宮商議,馮道因爲楊袞在攻洛陽時,刀劈了自己的侄兒馮猛,心有怨恨趁機奏道:“楊統軍雖建功甚偉,但畢竟出身山匪,隨朝伴駕,難免有礙朝廷威嚴,老臣愚見,莫如封個吃糧不管差的虛王位,賜一方封地,任其自在逍遙、、、、、、”

自古帝王多疑心,劉知遠偏聽讒言,將忠良將楊袞棄之不用。後被馮道、郭威害死,漢滅、周興卻是始料不及的事,這是後話。

數日後早朝,劉知遠當殿大封功臣:馮道爲掌朝太師左丞相,許知章爲右丞相,郭威爲鎮國公兼兵部大司馬,楊袞爲火山王,封地芮州。封王柏堂、杜柏英爲芮州將軍,王府司馬;封王喜、宋平、宋安、張二虎爲火塘將軍;封祁連雄爲衛州副總兵;封王金鎖、王小順爲忠勇校尉,王府侍衛長;封王秀才爲王府主簿;封楊袞的妻子王月珠爲一品王妃,賜風冠、霞披誥命服;封北路軍有功將領李守貞爲河中總兵;趙思倌爲潼關總兵;王景堂爲澤州總兵;其餘有功人員升賞不一。

封官後在宮內大宴羣臣,席上劉知遠對楊袞道:“楊愛卿勤勞王事,離家經年,孤心甚是不安,於今天下已定,愛卿正該衣錦還鄉,回封地爲王,享受太平之樂,今日之宴也算爲愛卿送行。”楊袞道:“謝主龍恩!微臣明早就打點行裝,辭朝回河東。”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河東且逍遙”

(本章完)

第三十二回 真假楊延昭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十一回 打擂結仇緣第二回 風雨火塘砦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三十四回私渡收四英第七十回楊文元徵東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十九回 御狀告潘賊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寶刀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六十八回綠鍾馗張海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四十九回巾幗救鬚眉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六十六回智鬥襄陽王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十回 龍虎初相會第八十回青面獸楊志(上)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二十回神童擒仁美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薩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五十三迴文書生宗勉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四十九回巾幗救鬚眉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八十一回大破神龍島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二回 風雨火塘砦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五十二回楊宗蘭下山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十回 龍虎初相會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四十七回將軍嘆太平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三十二回 真假楊延昭第七十回楊文元徵東第五十九回楊宗英探親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六十一回文廣巡三湘第十七 回 金沙雙龍會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
第三十二回 真假楊延昭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十一回 打擂結仇緣第二回 風雨火塘砦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六十九回老帥夜談兵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三十四回私渡收四英第七十回楊文元徵東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十九回 御狀告潘賊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二十五回 智取金寶刀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六十八回綠鍾馗張海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四回 河東且逍遙第四十回不戒僧延德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四十九回巾幗救鬚眉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五十八回穆桂英掛帥第三十回風波毀長城第十二回 敵對識忠良第七十三回再顯楊府威第六十六回智鬥襄陽王第六十七回帥帳鬧花燭第六十三回怒打招夫擂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九回派 婚配女英豪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十回 龍虎初相會第八十回青面獸楊志(上)第七十六回合兵援文廣第五十四回古陽青天令上第二十回神童擒仁美第七十五回追捕白蜜蜂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十六回 揚威幽州城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七十二回神尼活菩薩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五十三迴文書生宗勉第三十三回寇準夜背靴第四十六回滅遼酬功臣第四十九回巾幗救鬚眉第三十八回羣英匯九龍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八十一回大破神龍島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四十一回天王穆柯寨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二回 風雨火塘砦第二十一回 巧審潘楊案第六十四回比武定君山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五十二回楊宗蘭下山第四十八回西夏狼煙起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三回 官拜火山王第一回 救師風陵渡第十八回 血濺李陵碑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第五十六回一梧棲五鳳第二十八回 游龍戲雙風第十回 龍虎初相會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十四回 計收楊家將第三十七回兄弟情義深第七十七回一樹分四支第四十七回將軍嘆太平第七十九回楊金花徵西(下)第四十四回大破天門陣中第三十二回 真假楊延昭第七十回楊文元徵東第五十九回楊宗英探親第八十二回虎將楊再興(上)第六十一回文廣巡三湘第十七 回 金沙雙龍會第四十二回斬子激女將話說楊家將續集第一回古堡驚魄滅門案第八十四回英雄今安在第五十一回探友伏苗王第七十一回佘家八大錘第十五回 救駕狀元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