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

“我們華夏也願意試一試。各國新式戰列艦都增加了水平防護,而對方的炸彈一般都是用來對付陸地目標的高爆彈,而且彈重都不會很大,對主力艦的威脅不大,更重要的是對方沒有帶魚雷,想單純用高爆彈摧毀一艘主力艦難度還是很大的,再不濟我們也可以將其拖回去。美法陸軍已經盡力了,我們不應該在這種時候丟棄他們。”楊用霖在思考片刻後表示支持達爾朗的建議。

既然都說到了是爲了掩護美法聯軍撤退的份上了,美國人自然無法保持沉沒。同樣道理,爲了能讓更多的意大利人撤出來,意大利海軍也表示願意支持這個計劃,於是乎這個看似不合理的計劃就這樣被通過了。而隨後德國空軍的表現確實讓蘇默小小得意了一把!

“難道意大利人現在就開始放火燒城了嗎?”看着港口區和其它一些關鍵地方被髮煙罐噴出的煙霧所籠罩,格里姆就有些頭大。對方的防空力量確實比較悲劇,除了自己的死敵海東青大隊之外,似乎並沒有成規模的對手,而且即使有,也會被自己帶來的遠程戰鬥機所驅散,空中的威脅反而是最小的。嗯,至少比下面的高炮威脅要小一些!

格里姆在進入戰場的時候就發現一絲不對勁!對方的高炮怎麼就這麼準?!美國人的90mm高炮和英國人的三寸高炮的炸點距離自己的飛機實在是太近了,爲了能獲得更高的轟炸精度,這一次格里姆將水平轟炸高度定在了3000米左右,按照以往的經驗,即使這個高度已經屬於了中口徑高炮的有效射程,但是實際命中率依然會十分茶几。但是這一次。戰況顛覆了格里姆的認知!

一個個炸點在機羣周圍出現,炮彈爆炸產生的衝擊和彈片不是擊打在龐大的轟炸機上,在機身上打出一個個的小洞。整個機羣如同飛行在一片沸騰的大鍋上一樣。劇烈的爆炸不斷的刺激着德國飛行員已經繃得很緊的神經。直到其中一發炮彈準確的砸在了一架重型轟炸機的機頭上。直接將駕駛室炸的粉碎,如同斬首一般慘烈!這架失去控制的轟炸機迅速帶着滿身的火焰一頭栽了下去。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以固定速度和航向飛行的轟炸機編隊是地面雷達引導高炮最喜歡的目標!隨着距離目標越來越近,地面的防空火力也更加密集,越來越多的高炮陣地被集火,密集的彈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道道致命的火網。

雖然有煙幕的遮蓋和強悍的防空火力,但是想單純依靠這些東西擋住龐大的德國轟炸機羣顯然不現實,德國人炸的都是固定面目標,雖然煙霧嚴重遮蓋了視野。但是一頓地毯式轟炸依然會給港口造成無法計量的損失。但是可惜的是,和格里姆一起攻擊那不勒斯的中型轟炸機羣發現了遠處的艦隊,他們認爲這些戰艦是比地面的建築和港口更加有價值的目標!

雖然是一起轟炸,但是格里姆所屬的重型轟炸機部隊和另外的中型轟炸機編隊並沒有直接的隸屬關係。在攻擊佛羅倫薩的時候,格里姆對於全部的轟炸機還是有指揮權的,但是在實戰中發現,適合戰略轟炸機攻擊的高度和方式並不適合中型轟炸機,前者可以用巨大的投彈量來彌補精度的不足,而後者則可以通過前俯衝來提高轟炸精度,用精度彌補載彈量的不同。所以在後來的戰鬥中,德國空軍表示中型轟炸機部隊可以按照自己的攻擊方式展開攻擊,這就讓格里姆的指揮權名存實亡。而更重要的是,因爲這次調動的十分倉促,和格里姆一道來的中型轟炸機部隊隸屬於另外一個航空軍,和格里姆的槍騎兵部隊互不隸屬,如果是一個航空軍的隊友,對方也許還會賣他一些面子,但是現在對方看到了自以爲更有價值的目標之後,自然不會顧及格里姆的想法。

對方在禮節性的告知格里姆之後,就帶着中型轟炸機羣脫離了編隊。向着近海上游弋的艦隊衝去。這些轟炸機是德國空軍的新產品,可以以30度的角度進行淺俯衝轟炸。同時低空操作性也不錯,不過經常炸地面目標的德國空軍指揮官還是低估了戰艦的對空火力和防護水平。一艘大型戰列艦上的防空火炮數量可是上百了!遠比地面高炮火力彌補高。尤其是面對中低空目標的時候。而且更重要的是遠處從航母上飛來的機羣也正越來越近,留給德國人攻擊的時間不多了!

“這些戰列艦難道是專門爲了對空嗎?”看着遠處如同火山爆發一般不斷噴射在炙熱彈雨的龐然大物,不少德國飛行員都暗自將操作杆往上拉了一下,稍稍提高了攻擊的高度。面對撲來的德國轟炸機,龐大的戰列艦開始加速規避,而周圍的驅逐艦則伴隨着戰艦機動,並且用艦上的防空火力分擔主力艦的壓力。德國轟炸機部隊從來沒有在如此強烈的防空火力之下攻擊高速移動目標的經驗,雖然寬30米多長200多米的戰列艦說着很大,但是從幾千英尺的高度上望去,也不過一個盒子大小。想要打中這樣的目標,運氣似乎比技術更重要一些!

雖然看似兇猛的防空火力想要打中轟炸機困難一些,但是同樣,連兇猛都算不上的轟炸想要打中速度在25節以上,並且不斷改變方向的大型戰艦似乎更不靠譜,一發發圓滾滾的炸彈從掛加上脫落,然後絕大部分落到了海里,炸出一根根巨大的水柱。當第一波水平轟炸結束後,除了兩發250kg的近失彈在某一艘戰列艦中部裝甲帶增加了一些彈坑之外,沒有一點戰績。

“我們這次攻擊的失敗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飛機性能的問題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暫且不提,除此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炸彈的選擇問題,我們使用的對地炸彈延時太短,而且都是高爆彈,對於裝甲防護良好的戰列艦效果並不好,而且引信位於頭部,很容易在撞擊的時候出現損壞。這些高敏感炸彈除了對無裝甲甲板的航空母艦以及輕防護的驅逐艦有效之外,對於重巡和戰列艦幾乎無用。同時炸彈的重量也太低了,我們認爲在未來,炸彈重量必須在500kg以上才能對戰艦構成較大的傷害。”事後德國人總結道。

當看到第一波德國水平轟炸機拙劣的表現後,各國海軍總算鬆了一口氣,但是很快,那些掛着500kg炸彈的淺俯衝轟炸機讓協約國海軍吃了一個虧,這批裝備着500kg彈底引信的半穿甲彈本來是用來精確攻擊某些加固掩體的,雖然不是專門用來轟炸戰艦的,但是威力卻不容小覷。

轟!伴隨着一聲巨響,一架雙發輕型轟炸機成功的穿過了納爾遜號的防空火力網,然後在對方後部甲板扔下了一發重磅炸彈,威力巨大的半穿甲彈直接撕開了上層甲板,隨後在主裝甲上方爆炸,上百公斤的高爆炸藥釋放的巨大能量在船體內部橫衝直撞,雖然沒能摧毀主水平裝甲,但是卻將旁邊的幾門臨時加裝的防空炮撕成了碎片,洶洶烈火之中,後甲板上一片狼藉。這發命中很顯然讓進攻的德國飛機看到了希望,隨後一架架飛機更加起勁的攻擊着海面上的巨獸,淺俯衝轟炸的精度雖然不高,但是在巨大的數量支持下,協約國一方的戰列艦至少有4艘被命中,而倒黴的納爾遜至少被命中了4發各種型號的炸彈和2發近失彈。雖然核心艙依然完好無損,但是兩發近失彈將船首輕裝甲帶撕開一個大口子。讓整艘戰艦傾斜5度。而另外一發炸彈摧毀了一座主炮塔的方向盤。這艘戰艦需要回去修理一下了,反正少一艘戰列艦問題不大。

即使有戰列艦編隊爲那不勒斯分擔仇恨,但是上百架各種轟炸機的攻擊依然給這座城市和周邊的港口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一個個爆炸產生的巨大氣浪橫掃着地面,將堆積在這裡的各種物資車輛炸成碎片,有些轟炸機還大着膽子進一步降低高度攻擊那些試圖逃離港口的商船,和戰艦不一樣的是,這些商船除了一層船殼板之外沒有任何防護,即使一發250kg的近失彈都有可能讓一艘萬噸級船舶沉沒。而正好有一艘倒黴的船在出港水道中被擊中,數千噸的船體斷爲兩截,將本來就不寬的水道堵死了一小半!

不過總體而言,雖然遭到了對方小規模空軍的攔截,以及密集的防空火力攻擊,外加某些人錯誤的攻擊了外海的戰艦等一系列問題,但是從戰術上而言,德國人的這次攻擊還是很成功的,至少他們摧毀了上千噸的各種物資和裝備,造成了上千人的死傷,讓協約國在未來1周之內的撤退效率下降了至少4成以上。當然了,也順道摧毀了數百棟民用建築。而自己的損失不算多。賺是肯定的!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11吃草的羊11的月票支持~~~。()

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675章 堵回去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859章 撤退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694章 分割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212章 絞肉機第881章 戰略劣勢第187章 拼命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981章 泥潭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1073章 擔憂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44章 大生意(一)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72章 後勤問題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249章 截擊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479章 火海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32章 論勢(二)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1300章 拉鋸戰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462章 送人頭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336章 黎明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500章 攤牌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884章 風暴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426章 多方算計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279章 調整第1375章 戰爭前夜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433章 大洋彼岸
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675章 堵回去第1276章 後續反應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859章 撤退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1513章 目標東線!第992章 諸神的黃昏4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1531章 窗臺行動第1504章 夏威夷會議第694章 分割第991章 諸神的黃昏3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698章 裝甲巨獸(一)第769章 俄國的軍事改革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402章 外洋艦隊出擊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212章 絞肉機第881章 戰略劣勢第187章 拼命第233章 主權換援助第981章 泥潭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401章 北洋艦隊出動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1073章 擔憂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619章 南洋的俄國陸軍第1305章 目標奧匈軍團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44章 大生意(一)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72章 後勤問題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249章 截擊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130章 機會or陷阱?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566章 俄荷談判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582章 最後的裝巡第479章 火海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32章 論勢(二)第208章 平壤防禦圈第1300章 拉鋸戰第1454章 鷹翼下的英倫(1)第367章 最後的準備第1338章 如潮攻勢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97章 來自遠方的求救第496章 提爾皮茨到訪第1197章 制導武器的必要性第1462章 送人頭第635章 大戰過後第856章 再次出擊第336章 黎明第466章 巨獸的對決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500章 攤牌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1421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189章 悲催的後勤第801章 戰爭倒計時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第798章 鄧尼金的軍團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來坑的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884章 風暴第1484章 裝甲啓示錄(1)第399章 政變前夜第867章 主力接戰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426章 多方算計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279章 調整第1375章 戰爭前夜第218章 英國人與俄國人第1153章 發動進攻第433章 大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