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均衡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這句名言確實經典啊。在徐傑離開德國後,他就在不斷的琢磨俾斯麥的話,他說的很對,德國和清國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在北洋表現出一定實力和決心後,估計提爾皮茨或者威廉二世不會再像歷史上那樣萬里迢迢的來到遠東就爲了佔領一個港口吧?

至於英國嗎,在俄國人表現出對海洋的興趣的時候,英國確實需要北洋來遏制俄國的擴張,但是在英國高層心中,對華夏這個睡獅還是相當警惕的,從戰爭結束後,英國對日本迫不及待的援助就可以看出。英國不希望華夏真正強大起來,畢竟,現在在中國佔據勢力範圍最大的是英國,而東南亞的霸主也是英國。兩個強國之間都需要發展空間,這種衝突是不可避免的。針對這一點,徐傑從最開始就有意識的幫助德國提升實力,而這次更是將拉攏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意圖說了出來。

意大利是典型的待價而沽。如果德奧能給出足夠的好處,意大利極有可能加入德奧對英法俄開戰,人們詬病一戰時意大利陸軍的表現,殊不知意大利北部的山地對大兵團作戰很不利。所以這就是爲何意大利可以大力發展海軍的原因。如果在地中海,經過強化的意大利海軍和奧匈帝國海軍合作的話,怕是法國海軍會壓力山大吧?而要是土耳其在印度洋給英國找麻煩的話,怕是英國海軍將在北海、地中海和印度洋同時三線作戰吧?如果德國海軍再強化一把的話。想到這裡,徐傑心中不由的一震。

一戰的時候,法國海軍最多也比意大利海軍強一些。在地中海,法國打死也搞不定意大利和奧匈兩家。而在自己的影響下,意大利海軍肯定會更強。如果歷史上意大利的4艘強化版卡拉喬諾能服役的話,估計法國海軍就要被意大利人和奧匈堵在港口裡了。(歷史上法國爲了保證陸軍能抵抗德國,海軍的擴張十分緩慢)而地中海位置極其重要,如果地中海海戰可能出現崩盤的話,英國人肯定會干涉。而如果要對付增強版卡拉喬諾的話。英國人至少要派過來5艘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再加上土耳其的遊擊作戰。英國人的本土艦隊肯定會更加削弱,這樣一來,如果德國人趁機發難的話。英國就懸了!至少在美國參戰前,英法海軍將沒有優勢。至於俄國人嗎?如果徐傑能打贏俄國的話,估計俄國不會比歷史上強的!

即使美國依然像歷史上那樣強大的話,英法俄對抗德奧意土,而且是在地中海航線無法保證的情況下,英國的戰力必然會削弱,(畢竟印度和東南亞的航線不暢將影響英國的戰力)美國是否參戰也會掂量一下。而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至少俄國必然崩潰,而德國肯定可以從《佈列斯特》條約中獲得驚人的好處!到時候。恐怕德國就改成爲第二個拿破崙帝國了!到時候。恐怕獲得歐洲主導權的德國恐怕也不僅僅滿足西方了吧?在太平洋上擁有殖民地的德國會不會取代英國成爲華夏向東南亞擴張的又一障礙呢?!

“不行。這不符合我國的利益。”想到這裡,徐傑又覺得,德國也不能做大,約翰牛不是好東西。漢斯也絕非善茬!歐洲戰爭上雙方流血越多,自己越有好處。既然自己在海軍方面幫了德國一把擺了英國人一道。那麼自己是否需要在陸軍方面幫幫英國呢?畢竟一戰的陸戰其實就是一場塹壕對峙戰,雙方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獲得的僅僅是將戰線推進或者收縮幾公里!既然德國人在海上要佔便宜,那徐傑就要想辦法幫助英國在陸地上找回來一部分!

至於眼下嗎?南非發現大量的鑽石礦後,英國殖民當局與南非的布爾人兩個共和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如果按照歷史的話,雙方將在1900年左右開戰,有人說布爾戰爭是英國衰落的開端,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正因爲布爾戰爭的刺激,所以英國人那支袖珍化的陸軍纔開始真正的發展,如果讓英國人在布爾戰爭中受到的刺激再大一些,恐怕一戰的英國陸軍會讓世界大吃一驚吧!

而現在,荷蘭後裔和法國後裔爲主的布爾人已經意識到了英國人的野心。雖說布爾人沒有多少正規軍隊,但是民風剽悍的民兵的戰鬥力卻讓人不能小視。雖然現在只是1895年年末,但是布爾人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從歐洲購買大量武器,尤其是輕武器。除了荷蘭王國本出於同根同源的緣故爲布爾人提供了一些支持,布爾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裝備來源就是西西里島的武器黑市了!

意大利這個國家就是這麼奇怪,政府不強力,軍隊不給力。但是西西里島的黑社會卻絕對給力。美國夠厲害吧?2戰時期法國的諾曼底號遊輪被美國扣下後準備改做軍用,結果這艘8萬多噸的世界第一遊輪就被美國當地的意大利後裔組成的黑社會給燒了,以此警告美國政府不要對意大利籍移民採取行動!

同樣,在現在,當意大利陸軍和阿比西尼亞的軍隊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意大利的各大軍火企業玩命生產供應部隊的時候,西西里島的黑社會教父們依然有本事搞到一些緊俏的物資,而這些物資在黑社會以及一些海關官員的運作下,相當一部分就流入了南非的布爾人手中!而在布爾戰爭開戰前,徐傑不介意布爾人有更多的武器,當然了,一旦開戰,立場是一定要穩的,支持英帝不含糊,誰讓人家是金主呢?

就在徐傑離開德國之前,德國爲大清外洋海軍建造的兩艘加里波第改進版裝甲巡洋艦已經開工,時隔數年,大清海軍終於重新在德國訂購大型戰艦的消息讓德皇不由的有些得意,作爲世界上第一場大規模蒸汽戰艦海戰中的獲勝者,清國在德國重新訂購戰艦的象徵意義遠大於那一百多萬英鎊。日耳曼尼亞造船廠專門在報紙上發了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德意志造船業的振興》。在德國人看來,在意大利和北洋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的前提下,在意大利人的戰艦性能經過實戰檢驗的前提下,這位東方的納爾遜依然決定再次想德國訂購大型戰爭,這說明了德國戰艦的性能已經達到世界水平。

而在這種氛圍下,無論是伏爾鏗造船廠還是日耳曼尼亞造船廠在德皇那“不惜一切代價,也好保質保量儘早完工”的命令下,開始加班加點的工作。

今天雙更,大家多給點推薦和收藏吧,比最多的時候掉了700多的收藏啊~~。新人寫書至少聲援吧~~。

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434章 交鋒第1387章 決斷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124章 謀劃第638章 餘波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989章 餘響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355章 破局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387章 決斷第443章 僞裝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931章 誰先上?第1299章 爆發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421章 異變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1447章 抉擇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712章 鏖戰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1051章 交換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861章 調整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442章 合圍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445章 變局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221章 各懷心思
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1406章 虎式恐懼症第434章 交鋒第1387章 決斷第201章 糜爛的戰局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第474章 風起雲涌第1024章 談判結束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1124章 謀劃第638章 餘波第214章 應對之法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572章 進攻還是防禦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231章 新的開始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989章 餘響第1224章 大戰前最後一次預演第1086章 坎寧安的首勝第846章 躺槍的英國人第355章 破局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1387章 決斷第443章 僞裝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931章 誰先上?第1299章 爆發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847章 震驚的美國人第560章 無與倫比的龍興級戰列艦第421章 異變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嗎?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1447章 抉擇第313章 無畏先聲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712章 鏖戰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1051章 交換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1316章 打還是不打第420章 馬卡諾夫的應對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446章 全局調整第59章 戰艦挖潛計劃第165章 新的計劃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861章 調整第583章 龍泰級快速戰列艦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760章 先改變觀念第442章 合圍第750章 心急的希臘人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1404章 虎嘯法蘭西4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550章 華夏第一代裝甲部隊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1101章 亞平寧風暴第19章 拜會安東尼霍斯金斯第1057章 中等國家專用航母第612章 艦隊南下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436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1034章 非正式會談第301章 艦隊出訪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445章 變局第618章 戰爭倒計時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568章 高手在民間第221章 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