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

徐傑設想的次級航空母艦其實也可以看成華夏第一代航空母艦的結構簡化版和防禦增強版。雙方噸位近似,不過是犧牲一層機庫來增加甲板和防禦。如果論適用性的話,按照1.5萬噸左右的噸位,這種次級航空母艦比華夏初代航空母艦更適合後期的戰場形勢,雙機庫航空母艦的機庫載機量未必就比單層大機庫加掛票容納的飛機多多少。而且雙層機庫航空母艦必須有一箇中部升降機來溝通上下兩層機庫。而單層大機庫航空母艦可以將兩臺升降機全部弄成側弦升降機。雙層機庫的初代航母唯一的優勢就是可以增加整備面積。可操作性更好。

當然隨着噸位的上升,雙層機庫的中一層機庫的面積更小,節省了機庫裝甲的重量。而單層大機庫航母要是做成裝甲航母的話,其裝甲甲板面積必然會大出不少。所以徐傑最終的選擇就是在使用螺旋槳飛機的情況下,非裝甲航母使用單層大機庫。而裝甲航母則使用雙層小機庫。當然後者機庫高度必須保證。而如果艦載機要是換成噴氣式飛機或者更大的雙發艦載機的話,那麼情況又會發生改變。航母結構的選擇可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說清的,必須結合噸位、防護以及使用的飛機來綜合分析才能搞出最優的結果。

在未來的海戰體系中,華夏航空母艦戰鬥羣的一線主力就是3萬噸的一等裝甲航空母艦和1.7萬噸的輕防護次等艦隊航母。其中後者還承擔了在必要的時候清掃航空巡洋艦的重任。而二線的護航航母則依然會延續歷史上的美國人應急建造的吉普航母爲主,這些脆皮所要面對的威脅遠小於前者,所以只要能反潛,依然有存在的價值,可以說到了今天,華夏戰時初期和中期的航空母艦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就好比烹製一道大菜一般。各種食材已經準備完畢,就差下鍋了。而這個下鍋的過程就是華夏航空母艦編組的過程!

如果說編組的話,這裡面的歷史也很複雜。兩艘一組。三艘一組,四艘五艘甚至六艘一組的都存在過。還有類似美帝后期那種幾個小編組混一塊構成一個龐大艦隊的複合編組,比如說馬里亞納海戰中美帝的超大規模航母戰鬥羣。雖然編組方式五花八門,但是歸結到一點還是以實用夠用爲標準。比如說日本海軍在開戰之初將兩艘同級艦編爲一個航戰的做法就是考慮到同級艦直接更容易協同。這種編組方法稱得上實用,但是絕對不夠用,2艘航母編成一組只有不到150架飛機,這樣的規模實在是太小了。而類似珍珠港那樣,一下把六艘艦隊航母編制在一起的方式又太大了,畢竟雞蛋都扔到一個籃子裡了。

這個位面雙方參戰的戰艦數量會更多。戰鬥規模也會更大更加慘烈,這種小編隊自然無法滿足未來華夏海軍的需要,所以徐傑需要參考的只能是歷史上美國海軍的後期航母編組形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是美國海軍在馬里亞納時的航母編組,在這場海戰中美國艦隊的15艘航空母艦變成了四個相對獨立的特遣艦隊。除了58-4特遣艦隊是2艘大型航母和1艘小型航母之外,剩下的三個編隊都是2大2小的配置方式。兩艘埃塞克斯級別的大型航母加上2艘獨立型輕型航母,這個編隊最大的好處就是2艘大型航母負責釋放攻擊機羣,而2艘獨立型航母則負責提供戰鬥機撐起空中保護傘,雖然在實戰中面對氣勢洶洶的日本艦隊,美國所有航母全力釋放戰鬥機。但是這種初衷還是很先進的。而且4艘航空母艦的規模也大小正好合適。

而這個位面上徐傑的編組原則和歷史上十分類似,不過考慮到華夏二等艦隊航母的戰鬥力遠超過獨立級輕型航母。所以如果僅僅是擔任掩護任務的話,那麼一艘二等艦隊航母的載機量和放飛能力幾乎和兩艘獨立級相當。如果要保持和馬里亞納時期tf58艦隊下屬的分艦隊一樣的戰鬥力的話,那麼兩艘一等艦隊航空母艦加上一艘二等艦隊航空母艦就足夠了。而這樣的三航母編制將是未來華夏艦隊的基本單位。隨後會根據任務的需求,適當的增加戰艦。一般情況下執行對抗對方正規艦隊的航母編制不會小於3艘,

如果情況緊急,遇上大戰,但湊不出兩個戰鬥羣的時候,徐傑的原則是必要的時候可以組成3艘一等航空母艦和2艘二等艦隊航母的編隊,這樣一個編隊足夠湊出近500架各種戰鬥機。當年歷史上日本艦隊在馬里亞納砸鍋賣鐵湊出來的艦載機數量也不過這個數目,完全可以獨當一面了。至於說2大2小的編組方式好不好,徐傑認爲有些不妥。要是三艘航空母艦釋放攻擊機的話,那麼防禦力量有些偏弱。而如果2艘的話,進攻力量有些偏弱。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徐傑不希望出現這種佈局。就算出現了,徐傑也希望能從盟友那勻過來一艘保證效率。

除了正規航母作戰中的編組之外。爲了對付那些在海上亂竄的航空巡洋艦,華夏還需要組建由二等航空母艦和重巡洋艦組成的快速打擊編隊。其中重巡洋艦負責的是炮戰和夜戰,同時利用自身攜帶的水上飛機提供偵察和反潛。而二等航空母艦則充當白天戰鬥的主力,一旦發現對方的航空巡洋艦,一波將近30架的機羣完全可以讓對方不死也掉層皮!兩波攻擊幾乎就可以搞定對手了。

當然,如果情況允許的話,這樣一支小艦隊也可以轉化爲襲擊艦隊。多達60架以上的艦載機加上一艘重巡洋艦的火力完全可以輕易撕碎對方的絕大部分護航艦隊的防禦力量。而較高的航速和較強的武備也讓對方十分忌憚,兵力少了不但無法摧毀這支艦隊,還有可能被對方一波反打直接滅掉,而要是抽調寶貴的裝甲航空母艦的話,則會削弱對方本來就不富裕的一線兵力。

如果能用一艘二等艦隊航母牽制對方一艘一等裝甲航母的話,這個買賣無疑是賺大了。而且在不考慮岸基偵察力量和走狗屎運的情況下,想要靠一支艦隊尋找一支飄忽不定,並且擁有一定航空能力的襲擊艦隊顯然是很費勁的,說定這樣一支艦隊可以牽制對方兩艘以上的航母,在特定的時間段裡,即使這支襲擊艦隊最終折戟沉沙,那麼對華夏來說也可能是賺的。比如說對方因爲缺乏航空力量而導致攻擊計劃的推遲或取消,或者因爲兵力不足導致某場戰役的失敗。這些事情對戰爭乃至整個戰局的發展都是十分巨大的。

至於處於二線的吉普航母,徐傑也將其分成了隨艦隊機動的護航航母編隊和自由行動的獵潛小隊,前者顧名思義自然是跟隨在運輸船隊作用用來護航的。這樣的小艦隊一般是由一艘吉普航母和數艘驅逐艦構成。而後者的編制和前者類似,不過是單獨行動,在對方潛艇可能經過的水道或者海域攻擊對方潛艇。獵潛小隊將裝備一些裝備有無線電定位裝置的船舶,用來偵測對方的潛艇發出的各種波段的信號,進而展開圍剿。

當然,在一線航母數量不夠的時候,這些吉普航母也會被拉到一線擔任一些威脅性並不大的作戰任務,比如說在對方空軍較爲弱勢的情況下支援地面作戰,就像當年萊特灣海戰時負責支援陸軍的護航航母羣。除此之外,徐傑還計劃將某些護航航母編組成一個專門用來爲前線艦隊航母補充飛機的後勤部隊,這些艦隊因爲航速過慢以及防護問題而無法和艦隊航母並肩作戰,但是在戰鬥的空隙,這些航母可以在距離一線艦隊400km的距離上把攜帶的戰鬥機釋放出去然後來彌補前線航母的艦載機損失,等於變相增加了航空母艦的持續作戰能力。

在歷史上用航空母艦作爲飛機運輸艦的事情很多,至少英國人爲了保住馬耳他島就用航母向島上運送了25次!一共運輸770架飛機,其中718架飛機成功到達馬耳他島,損失了48架,另外12架返回航母。這些飛機爲保護馬耳他島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而徐傑不過是活用了這個辦法而已。

經過這麼一番謀劃之後,總算把戰爭初期的航空母艦建造和編組計劃給捋順了。但是徐傑心中卻並沒有放鬆,原因很簡單,這場戰爭什麼時候開戰,打多長時間,持續到什麼時候根本沒準,歷史上2戰一共打了6年,即使美國加入後打日本這樣的國家也用了3年半。而這個位面對手更加強大,科技也更加先進,在這種情況下徐傑感覺單純套用歷史上的2戰經驗恐怕不行。或者換句話說就是埃塞克斯、大鳳級別的航母鎮不住場子,恐怕需要中途島這個級別的了!而艦載機恐怕到了ad1天襲者級別的飛機也不夠用!

感謝書友hukaikaka的打賞~~~。()

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191章 後續第275章 落日第571章 矛與盾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25章 信任危機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310章 均衡第464章 單挑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587章 清醒者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1304章 拖延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140章 敗退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669章 頹勢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532章 超限戰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1029章 基地羣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23章 準備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442章 合圍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90章 初見鄧公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232章 戰與和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482章 突擊團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1128章 打悶棍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1300章 拉鋸戰第1105章 首殺第961章 崩潰第70章 絕路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1362章 最強之劍
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1380章 空中壓制第768章 冷眼旁觀的美國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191章 後續第275章 落日第571章 矛與盾第933章 微型潛艇的逆襲第507章 蒸汽輪機和重油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25章 信任危機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310章 均衡第464章 單挑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587章 清醒者第1370章 更好的選擇第592章 戰爭腳步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1304章 拖延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277章 擱淺的巨鯨第663章 驚慌失措第1140章 敗退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976章 憤怒的英國人第669章 頹勢第1033章 華夏重巡洋艦第532章 超限戰第171章 激戰成歡(一)第1029章 基地羣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761章 新式輕武器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23章 準備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162章 豐島海戰(二)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547章 標準化與產業協作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勢第503章 南洋水師的未來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778章 貝蒂的行動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國第442章 合圍第1079章 加速建設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226章 伊朗整軍計劃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國人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905章 最後的廝殺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784章 美國海軍的擴張第394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268章 戰場控制力第108章 艦隊備戰第113章 北洋版掃街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國海軍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428章 突擊虎第一戰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918章 戰爭準備第90章 初見鄧公第311章 與英國人談判第232章 戰與和第250章 目標橫須賀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1485章 裝甲啓示錄(2)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482章 突擊團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1128章 打悶棍第573章 我們需要一個結果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1300章 拉鋸戰第1105章 首殺第961章 崩潰第70章 絕路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897章 最後的準備第1362章 最強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