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艦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華夏海權》更多支持!楊用霖說了半天,其實概括起來就是幾句話,第一,大型裝甲航空母艦的數量不夠,需要用攻強守弱便於生產的中型航空母艦來彌補數量。第二,中型航空母艦的規格和標準亟待確定。第三,爲了保證交通線的暢通,需要有輕型航空母艦來保證交通線的安全。從表面上看,楊用霖所說的情況和歷史上的2戰很相似,但是徐傑仔細一琢磨還是發現了許多不同,如果先從護航角度說起的話,那麼這個位面的輕型航空母艦就絕對不能用歷史上的吉普航母這種脆皮來代替,因爲他們的對手比歷史上更兇殘!

歷史上的護航航母除了對地支援外就是承擔護航任務。而護航任務的實質是什麼?其實就是對付潛艇,而且不一定是把潛艇擊沉,只要能將其壓制在水下,無法對運輸船隊構成威脅就可以了。雖然護航航母的航速普遍都不高,防禦也茶几的可以,部分護航航母說是民船底子那是一點都不過分。即使這樣,在水下的潛艇面對護航航母上的各種反潛機也是無計可施。裝備了雷達和自導魚雷、深水炸彈的反潛機小隊可以摧毀任何敢於露頭的潛艇,而水下的潛艇速度一般只有6節左右。根本無法對護航航母發動進攻。所以結果就是雖然護航航母本身茶几的可以,但是造價低廉同時潛艇很難有攻擊的機會,航母本身的弱點被掩蓋了。

但是這個位面護航航母碰上了一個更加兇殘難纏的對手。如果把護航任務全部交給歷史上的那些護航航母絕對不行。這個對手就是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但是在這個位面被髮揚光大的航空巡洋艦!航空巡洋艦在設計的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破交作戰,所以在未來護航航母和航空巡洋艦之間必然有一戰!但是如果依然採用歷史上的護航航母的話,這種便宜的低檔貨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航空巡洋艦來說無疑是凶多吉少。

如果僅從航空性能上來看。護航航空母艦的甲板長度在150米到170米之間,寬度在22米上下。載機量在30架左右。如果僅僅看這些數據,護航航母和防空巡洋艦之間的航空能力差距並不大。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差了太多。原因很簡單。兩者之間的航速差距太大了。導致飛機起飛需要的甲板風風速不足,進而直接影響了起飛的效率。按照華夏海軍的標準,飛機起降距離的前提是以航空母艦以25節航速航行情況下計算的。如果速度更快,那麼所需要的起飛距離會縮短,反之則會增加。而歷史上護航航母的航速一般不超過20節!所有重載飛機的起降必須用彈射器來起飛,要知道,後期彈射器雖然動力增加,但是同時蓄力時間也會增加,用於反潛的話。起飛3到5架的小規模編隊還可以。但是放到激烈海空戰場上時,悲催的起降效率讓護航航母戰鬥力大減。

俗話說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再加上護航航母本身的防空能力偏弱,所以挨刀幾乎是必然的!以民船爲基礎的護航航空母艦船體之脆弱完全可以用慘劇來形容,一發500kg的高爆彈只要命中船體中部,這艘船基本上就回不去了,民用船的隔艙數量和強度本來就很差,裝甲和動力艙交錯佈局更不會有,也許有人說民船很便宜,沒了就沒了吧。但是上面的30架飛機可不便宜。而一艘護航航母上至少需要1000人左右的官兵更不是用鈔票就可以衡量的。一發炸彈下去就讓一艘航母帶着2打左右的飛機和幾百號人沉入海底?估計沒有哪個國家會這麼大方吧?

反之再看航空巡洋艦,護航航母起降重載攻擊機的能力本來就有限,面對空中的攔截和密集的防空火力以及優良的火控。護航航母起降的個位數的飛機能否對其造成傷害還兩說。就算一發500kg炸彈落到了航空巡洋艦上,運氣好點,戰艦還能有航空能力,運氣差點也可以保證核心艙的安全。用一箇中等程度的損傷換取對方一艘護航航母加上一堆運輸船,航空巡洋艦一方可謂是賺翻了!一般一個護航船隊最多也就配一艘護航航母就不錯了。就算航空巡洋艦失去了航空能力,人家還有艦炮不是?上去追擊速度一般在12節左右的商船那可是毫無壓力啊,要是碰上不長眼的驅逐艦還可以順道砸死。

所以在這個位面上爲了保證交通運輸線的暢通,那麼就必須讓護航航母能夠壓制航空巡洋艦。壓制的標準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飛機數量比你多,放飛能力比你強。防護過得去,至少不能被秒。再加上一條就是航速必須要快,要是隻有20節不到的航速的話。面對最高航速高達30節以上,巡航速度都能達到20節以上的航空巡洋艦,你怎麼追啊!在大洋上作戰,航速帶來的機動性優勢是巨大的,尤其是在臨戰時需要快速機動的時候。

戰艦設計首先要以完成任務爲標準,其它諸如造價和建造週期則要先放到第二位。爲了充分壓制航空巡洋艦,艦載機的數量應該不少於60架。而放飛能力的也必須保證一波放出27架左右的飛機。(可以使用彈射器)如果說的更詳細一些的話,這27架飛機中必須有8架左右的魚雷機,而剩餘的轟炸機也必須可以裝載500kg級別的炸彈。前者自然是對付戰艦的最好的武器,而後者的炸彈也可以對航空巡洋艦構成嚴重威脅。

要達到這個放飛需要的話,那麼飛行甲板的長度必須保證210米以上,這是有依據的,裝上魚雷和500kg級別炸彈的轟炸機想要靠滑跑起飛的話,至少需要150米左右的的距離,而15架的話,需要放4排左右(折翼狀態下。)算上中間的間隔,4排飛機一共需要50多米。而要考慮最寬處要能放下四架飛機的寬度的話。那麼這艘這航空母艦的寬度也要在25米以上。

至於防禦能力嗎?徐傑的設想是彈藥庫必須能保證擋住500kg半穿甲彈的攻擊,那麼彈藥庫頂部的裝甲厚度應該在90mm以上。並且可以及時的注水來防止殉爆。動力艙的防護標準則是部分地區防禦500kg高爆彈的攻擊。同時採用交錯佈局,至少可以保證不會被一發炸彈摧毀所有的動力。而在水下防護方面,無論是隔艙的劃分還是防雷裝甲的厚度都按照軍艦的標準設定。至於航速嗎?至少也要達到25節以上的航速,纔可以保證艦載機的甲板風速和在大洋上快速機動的需求。在這些要求下,這種護航航母的滿載噸位直接超過了1.5萬噸。而且造價也絕對不會很便宜。

“我看這個設計標準怎麼就這麼眼熟呢?”徐傑看着紙上的字頗爲鬱悶的說道。如果再加上一個雙層機庫,然後削減彈藥庫防禦水平,再把航速定在30節以上的話那就是歷史上的雲龍了!徐傑又翻了一下旁邊的另外一張紙,這張紙上寫的是歷史上的獨立級輕型航母的數據,仔細對比一下後,徐傑發現,在噸位差了幾千噸的情況下,雲龍號的戰鬥力可比獨立號強了一倍左右。而且雲龍號的生產週期並不算長,以歷史上日本茶几的工業能力,建造一艘雲龍的時間也超不過2年。而獨立號的建造週期是1年多,所以在徐傑看來,無論從戰鬥力還是從建造週期以及性價比上來看雲龍型航母顯然更好。

而且雲龍型航母還可以作爲艦隊航母,較好的硬件性能讓他能充分擔任戰鬥機放飛任務的同時還可以釋放一些攻擊機彌補攻擊力的不足。在徐傑的設想中,以雲龍型航母爲基礎的次級艦隊航空母艦既可以用於艦隊作戰,同時也可以用於在大洋上獵殺航空巡洋艦。但是因爲雲龍畢竟也不便宜,所以這種航母的建造數量也不會太多,和歷史上那些建造了上百艘的護航航母數量肯定沒法比。

所以徐傑對次級航母的安排是這樣的,將海面劃分爲高危海域和低危海域,前者自然是德國艦隊和航空巡洋艦可能出現的地區,而後者則是諸如孟加拉灣、南海和太平洋這種德國大型戰艦一般不會去,但是會有潛艇的地區。雲龍型航空母艦一方面負責彌補艦隊作戰的不足,而另外一方面也負責在高危海域截殺可能出現的同盟國破交艦隊。至於各種民船底子的護航航母嗎,則可以用來在低危海域獵殺潛艇。

不過雖然決定以雲龍型航母作爲母型,但是徐傑還要對其進行一下改進,首先要做的第一點就是降低船速,過載速度能達到30節就可以了。1.5萬噸的船用10萬馬力的出力就足夠了。其次就是將雙層機庫改成單層大機庫,省下的重量來增加甲板面積。飛機數量不足可以用掛票和甲板繫留解決。而經過這樣一番改動後,徐傑又發現自己這個航母有點像縮小版的約克城了。恩,怎麼說呢?算是雲龍的噸位,約克城的設計吧!

感謝書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賞~~~,以及書友統治者的月票支持~~~。()

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31章 論勢(一)第1350章 血與火1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403章 首殺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26章 反間諜!!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304章 拖延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363章 肉搏戰!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1388章 登陸第1456章 報復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664章 先手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1225章 神嘲諷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1304章 拖延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961章 崩潰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275章 落日第483章 巷戰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30章 兩場談判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859章 撤退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696章 碰撞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359章 T字橫頭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628章 相持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1375章 戰爭前夜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860章 地獄天堂第981章 泥潭
第660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531章 俄國人也悲催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1287章 爭分奪秒第31章 論勢(一)第1350章 血與火1第221章 各懷心思第533章 別看不起舊貨!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41章 改變歷史的談話(二)第1236章 蛟龍入海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34章 技術與金錢的合作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403章 首殺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702章 代號“發電機”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789章 平靜的日子?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26章 反間諜!!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563章 這就是差距第66章 日本人的反應第1095章 突破條約第414章 拉開帷幕第144章 塵埃落定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423章 驚天一擊第1304章 拖延第1204章 超重裝甲航母?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363章 肉搏戰!第1328章 呼嘯長空1第535章 只能靠自己了第1388章 登陸第1456章 報復第220章 強勢圍觀第506章 銀行體系第664章 先手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1230章 華俄第二次合作第1357章 盲目樂觀2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103章 印度洋孤軍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748章 屈服的俄國第1225章 神嘲諷第1433章 無聲的交鋒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1059章 理想和現實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928章 天上地下第1011章 背叛和抉擇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1151章 北線局勢第1304章 拖延第1471章 局勢在不經意間轉換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961章 崩潰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275章 落日第483章 巷戰第51章 規模龐大的意大利代表團第30章 兩場談判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775章 終於有人識貨了第195章 主力艦隊的碰撞第859章 撤退第176章 東海上的血案第696章 碰撞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589章 傑里科在行動第359章 T字橫頭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1157章 巨獸之戰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628章 相持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1375章 戰爭前夜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38章 俄國人的造艦計劃第860章 地獄天堂第981章 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