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

ps:看《華夏海權》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徐傑給俄國人開出的“自助餐”式軍援計劃讓俄國人感到十分的意外。這部分軍援分成兩種,一種是連帶技術轉讓的低端產品,他們將成爲俄國自產裝備的基礎,用來武裝普通俄**隊。而另外一種則是針對駐紮在華夏,並且爲華夏打仗的俄軍,他們更像是一羣僱傭兵,只不過他們的主家是俄國政府,而僱傭他們的是華夏。對於爲自己流血流汗的俄國老兵,華夏自然不能虧待。

事實證明,一個能從戰爭環境中歷盡艱幸脫穎而出的將軍們絕對不是凡俗之輩,雖然現在條件變了,但是那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蘇聯元帥和大將們在這個位面依然表現出了極強的能力。華夏這次給俄軍下達的任務是守住包括庫姆在內的部分重點城市。華夏的目的可不僅僅是將防線穩定在伊朗西部的邊境線,而是在必要的時候發動突擊,所以必須集中兵力。所以俄國人的任務就是被動防禦,當側翼的英美聯軍擋不住的時候,由俄國人接替他們守住重要節點,即使守不住也要拖延一段時間。所以俄國陸軍在這次戰役中的主要任務就是防禦。部隊規模暫定爲2個師左右。如果戰況需要,或者俄國人願意抽調更多的部隊來當這個僱傭兵的話,那麼部隊規模可以進一步擴充。

“防禦作戰中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矛盾,這個矛盾就是一方面防禦部隊想依託堅固的防禦陣地,尤其是永備工事來削弱對方攻擊。我們會在關鍵地域部署鋼筋混凝土工事,並且把寶貴的重裝備放置其中。而另外一方面。當防禦方把大量的部隊部署在永備工事中的時候無疑減少了自己的機動兵力,而且因爲防禦要保證有一條完整的戰線,所以相對於進攻方來說我們的兵力過分分散。如果沒有足夠機動兵力的話,那麼對方只要突破一點就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我們在設計防線的時候試圖儘可能的將兵力部署在關鍵點。但是在實際中我們總能感覺到單純的強調關鍵點防禦並不能解決問題。”瓦圖京說道。

“尤其是當我們面對德**隊的時候,對方的強悍的火力遲早可以撕碎我們的防線。不管我們在關鍵點修築多麼堅固的攻勢,也不管我們部署多少重炮,對方遲早會敲掉它。在我們以往的防禦戰中,我們總是先佈置警戒區,然後是第一道防線,這兩層防線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擋住對手,而是遲滯消耗對手。在對方攻破這兩個區域後,第二道防線纔是我們防禦的重點。不過隨着技術的進步,這些東西對於遠程火炮來說意義很有限了,現在的大口徑加農炮的有效射程可以達到25千米左右,而大口徑榴彈炮的射程也有15千米以上,我們所謂呈梯次的防禦在對方炮兵眼中也許只用調整一下火炮仰角就可以解決問題。”科涅夫有些無奈的說道。按照以往的防禦標準來部署,一個師級規模的防禦不可能搞出10千米以上的縱深,所以對於對方的遠程打擊兵力而已,師級防禦並沒有縱深可言。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還在於對於對方遠程火力的防禦。俄國將領們對於對方航空兵是沒什麼想法了。空軍不歸他們管,能不能擋住對方的轟炸機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對方的坦克也不是那麼可怕。反正有反坦克炮、有地雷、必要的時候還有步兵敢死隊。但是對於對方的遠程火炮,俄國人就沒有什麼辦法了。

俄國人最缺的就是反炮兵火力。而且因爲這次參戰俄國計劃只派出師級規模的部隊,那麼即使有重炮數量也會非常少。再考慮到伊朗戰爭中的整體實力對比。華夏給俄國部隊配屬的重炮理論上也不會超過對手,不要忘了,對方一個師可以獲得軍級的火力支援,而俄國人可就未必了。如果單純論師級火力,華夏最多給俄國師配屬32門榴彈炮和12門榴彈炮,射程不會超過m。就這點數量的火炮和悲催的射程,根本夠不着對方的遠程火炮啊!

“各位,咱們這麼幹看看行不行,解決對方遠程火炮的關鍵問題就是讓他們夠不着縱深。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種級別的火炮一般射程都在25km以上。即使他們攻擊一線陣地的時候也會在10到15千米以外的距離上開火。這是爲了防止對方部署在前沿的榴彈炮實施火力壓制。一般需要用遠程炮兵解決的目標無外乎兩類,一類是比較堅固的防禦掩體。同時這類掩體中又有一定的火炮,使用大口徑臼炮無法解決。而另外一類就是對方的遠程火炮。我們沒有後者,但是卻擁有前者,並且可以讓對方提前展開兵力,這樣一來,對方的出發陣地距離我們就會有較長的距離,這等於變相削弱了對方的火力射程優勢。”一旁的朱可夫說道。

朱可夫的想法說白了就是歷史上築壘區防禦要素中逼迫對方部隊提前展開的指導思想。要知道大部隊展開後想要再往前推進出發陣地可是很麻煩的,炮兵需要尋找新的陣地,需要重新構築炮兵掩體和彈藥存放點。而後勤部隊也需要重新設計補給站。防空部隊也要跟着以上兩支部隊機動。如果道路裝備悲催點的話,那麼一旦盲目動起來直接造成道路堵死可是很正常的。也許對方最終可以完成部隊的調動,但是對於防禦方來說,這無疑爭取了時間。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算十分困難,俄國人雖然武器少了一些,但是好在鋼筋混凝土管夠,時間管夠。把工事正面弄到1米多厚那可是除了大口徑加農炮抵近射擊和航空兵的重磅炸彈之外可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了。你說75mm坦克炮如何?還是洗洗睡吧。對於這種工事,德國人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展開部隊,動用重火力一點點敲掉。(這可不是作者杜撰的,歷史上2戰期間俄國人爲榴彈炮和76mm炮構築的m2型火炮工事的正面混凝土厚度就有1.3米左右,頂部厚度也有0.9米,甚至就連後面都有0.6米!)

當然,這種強化的防禦壁壘數量不會很多,只能用於關鍵點防禦,那麼剩餘地帶怎麼辦呢?解決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利用地雷真、反坦克障礙區、塹壕、鐵絲網等防禦工事將這些區域封鎖起來,這些區域沒有多少兵力,完全是靠各種防禦工事來延緩對方的推進。這樣的話,就可以用較少的兵力來迫使對方儘早的展開兵力,進而使對方的遠程火炮處於一個相對靠後的位置上。

不過光這樣顯然還不夠。爲了儘可能的將對方遠程支援火力排除在主戰場之外,俄國人又相出了一個辦法,即在築壘區和主防線之間空出大概4到6千米的距離,這片區域沒有任何兵力就是一片空地。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對方在粉碎築壘區後必須重新整合部隊。原本用於支援的榴彈炮必須通過築壘區才能重新將俄方陣地納入到有效打擊範圍內。而迫擊炮和臼炮更是這樣。在這片空地中,俄國防禦部隊會事先掃除射界並且標定射擊諸元,以便在對方重新集結的過程中予以殺傷。即使因爲各種原因俄國陸軍錯過了這個殺傷機會,這片空地依然會拖延對方的進攻步伐,爲防禦方爭取到時間。(兩道防線之間的大寬度空地的設置在歷史上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出現過。而且也是師級規模的防禦陣地。蘇聯的防禦體系縱深簡直厚的要命啊!)

當對方衝過了前沿築壘區和空地區域之後,就該面對依託城市建立的主防線了。而俄國人則通過塹壕體系與城市堡壘化來抵禦德軍的進攻。最後一道防禦體系的火力支柱將是各種反坦克炮和迫擊炮。榴彈炮部隊將機動部署。避免對方的火力壓制。至於配屬給俄國人的裝甲部隊,他們並不想把這些高機動性部隊投入到消耗戰和城市巷戰中。

“從目前的分析上來看,德國投入的部隊也不會特別多,相對於伊朗廣袤的土地,不到10個師的德軍根本無法形成一道連貫的戰線,在師與師之間肯定存在大量的空隙。如果我們可以避開對方的攻擊鋒線,然後繞到他們的身後攻擊後面的重炮陣地以及補給中樞的話,那麼肯定會從根本上動搖對方的陣線。德國人是進攻一方,而且因爲時間的問題,他們不可能成體系挖掘塹壕體系。”瓦圖京建議道。

“坦克部隊的行程可能是個問題,我們的後勤也很難支持坦克遠距離作戰。在相同的油耗情況下,輪式戰車和半履帶車的行程要長於履帶式戰車。但是前者的防禦要弱於坦克,而且孤軍深入的結果就是一旦受損就沒法回收,技術裝備的徹底損失一半都是因爲被無法回收造成的。這對於本錢不是很多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科涅夫對這個建議不怎麼熱心。

不管如何,俄國人最終決定站在華夏一邊,而隨着華夏和大部分盟國開始準備伊朗戰爭了。那麼一直表現比較消極的法國人在忙什麼呢?

訂閱持續下降--!作者淚奔中--!(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衆號!)

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898章 出動第1272章 折戟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652章 取捨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305章 密談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章 穿越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78章 遭遇戰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395章 盯梢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1140章 敗退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266章 落幕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931章 誰先上?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81章 準備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242章 突圍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500章 攤牌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669章 頹勢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712章 鏖戰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307章 大戰略第241章 兵分兩路
第554章 德國人的謀劃第330章 佛羅里達海峽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隊第60章 翁師傅的對策第1508章 你還真敢來啊!第1116章 海東青大隊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403章 虎嘯法蘭西3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898章 出動第1272章 折戟第1175章 法國和撒丁島第278章 托爾金來了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810章 貝蒂和托馬斯第831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1322章 經驗教訓第1061章 德國未來戰鬥機第652章 取捨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300章 好久不見了第946章 海空大戰第305章 密談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章 穿越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1176章 沉默的德國海軍第835章 血戰普米熱爾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1336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4第823章 被發現了?!第893章 這麼快就動了?第178章 遭遇戰第207章 羣山灣海戰的影響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435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3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273章 互相算計第987章 不死不休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395章 盯梢第1048章 德國空軍的重組第1291章 大戰前夕第1140章 敗退第465章 重量級選手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88章 徐氏步兵班(一)第266章 落幕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4章 熱那亞級穹甲巡洋艦家族第931章 誰先上?第910章 最後的出航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81章 準備第1030章 雷德爾和鄧尼茨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242章 突圍第795章 英國人的補救措施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500章 攤牌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876章 波羅的海戰雲第345章 溝通南北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669章 頹勢第1310章 急轉直下第632章 悲催的俄國裝巡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1339章 反擊計劃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659章 會獵巴達維亞第112章 意外衝突(三)第856章 勢在必行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326章 戰略調整(一)第712章 鏖戰第1120章 巨人殺手第1365章 華夏海軍的挑戰1第1203章 懸崖邊緣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87章 天津機械製造局第307章 大戰略第241章 兵分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