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徐教習

徐傑和北洋現在的關係就是一種交易。既然徐傑已經付款了,並且自己的能力也已經得到了北洋的認同,那麼北洋方面就必須信守自己的諾言,給徐傑安排一個相應的職位。而一個管帶的職位是何等重要?不要說如何說服中樞任命一個外國歸來的人爲管帶,就是北洋水師內部的意見都是一個十分難擺平的事。一家獨大的閩黨就很難允許北洋之中再出現一支可以和他相抗衡的力量。爲此爲了使這一切順理成章,並且阻力盡量小,李鴻章對徐傑的安排可謂是煞費苦心啊。既不能安排的差了,讓徐傑不滿。也不能給予的地位過高,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測和某些人的注意。思來想去,李鴻章決定讓徐傑先去天津水師學堂任教習。這樣的安排可是非常的巧妙,要說水師學堂的地位,確實不夠高,和北洋水陸兩師和各種衙門相比,水師學堂只能算一個冷衙門。沒有豐厚的回報不說,更沒有實權。但是如果經過某些人的精心安排和運作的話,就不一樣了。首先,處了像劉步蟾鄧世昌這些在海外學成歸來的海軍將領以及像丁汝昌這樣的淮系重臣外,北洋水師的新生代軍官都是出自天津水師學堂,(歷史上開始北洋曾經有一批軍官出自南洋,但是隨後的絕大部分中低級將領基本上都是天津水師學堂畢業的,當然了,重要職位還是天津水師學堂的閩系人士擔任。)如果徐傑能在某些人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能對天津水師的優秀學員產生重大影響,那麼一旦徐傑從學堂走向水師的話,不至於無人可用。而另一方面,遠離權力核心和利益核心的水師學堂又是一個安靜的避風港,一般不會有人去找麻煩。很適合徐傑這樣的技術性人才的發展(至少李鴻章認爲徐傑算一個技術人才,政治上沒有什麼野心)所以這個天津水師學堂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一切就看徐傑和李鴻章如何運作了。

而對這樣的安排,徐傑也是十分滿意,他明白在軍隊中這種師徒關係和薪火相傳的重要性。這種情況,不光在中國,在世界各國軍隊中都是這樣。例如,美國的五星上將馬歇爾將軍,根據他在2戰中的功績,美國政府本來打算授予他元帥軍銜。但是馬歇爾將軍堅決不接受。原因很簡單,當年在馬歇爾在黑老頭潘星麾下任職時。潘星對這位後進者非常看重,並加以提攜和指導,這一切讓馬歇爾對潘星感恩戴德,有一次談話中,潘星說馬歇爾將來會成爲元帥。但是馬歇爾表示說美國軍隊中唯一的元帥就是您,不會有人能超越您。這絕對不是馬歇爾的恭維之詞,在幾十年後,馬歇爾毅然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元帥軍銜,所以,在整個美國曆史上,只有一位元帥,他就是潘星。另外,徐傑也清楚的知道,想要改變歷史進程,不是他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他需要幫手,需要在這些接受了中國最近代化教育中的學生中選取其中的精英和志同道合者去一起撬動歷史的車輪,進而改變歷史進程。從而將中華從內憂外患中獲取一絲生機。基於這兩方面的考慮,徐傑接受了李鴻章的安排,進入天津水師學堂,從一名教習做起。

“徐,你真打算放棄我們的事業而留在清國做一名軍校老師嗎?”雖然維托裡奧很早就感覺到徐傑想回國做事,但是當着一切真的發生的時候,維托裡奧還是充滿了疑惑和不解。在他看來,徐傑已經爲他的祖國做的夠多了,在他的運作下,以如此低廉的價格讓北洋獲得先進的戰艦,同時又通過各種途徑讓北洋瞭解他潛在的對手。

“我們的事業依然在繼續,只不過我現在又在做另外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這兩件事是相輔相成的,大清需要意大利的先進工業技術去武裝自己的軍隊。而意大利可以從中獲得足夠的資金去發展本國工業。”徐傑心懷歉意的說道。畢竟這些事他沒有直截了當的和維托裡奧等人說明就做出了決定。

“老師,我期待着您能再這支遠東第一艦隊中發揮自己的才能,我更希望有一天,您能執掌北洋艦隊。並和意大利皇家海軍建立起緊密的聯繫。”第谷十分友好的說道。

“謝謝各位的理解。維托裡奧,如果可以,**設計局完全可以在遠東設立一個工作站。我們可以繼續我們的合作。”徐傑說完對維托裡奧伸出了手。

“真的嗎徐?如果你同意,我完全可以在遠東設立一個分部。而你將成爲遠東分部的負責人。”維托裡奧高興的說道。

“當然是真的,不過你要給我漲工資的,否則我可是會跳槽的。”徐傑開玩笑的說道。

“你這個奸商,總有一天,你會遭到報應的。”維托裡奧高興的說道。

“老師,我這就派人幫您收拾一下行李。另外您還可以帶走一部分保鏢。畢竟你還是意大利王國派駐清國人員,我們有義務保障您的安全。”第谷說道。

“那就太感謝你了。”徐傑友好的笑了笑。

“徐,你覺得清國會在訂購了**級穹甲巡洋艦後繼續訂購X級裝甲巡洋艦嗎?”在第谷和維托裡奧走後,一直沒有發言的茱莉亞沉聲問道。

“很難。清國的資金已經到了極限。最樂觀的估計就是能完成3條穹甲巡洋艦的建造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徐傑說道。

“那你爲何勸說北洋方面購買穹甲巡洋艦而不是更先進的裝甲巡洋艦?”茱莉亞問道。

“說實話,我很懷疑意大利工業集團的效率。”看到周圍沒有別人,徐傑笑着說道。

“你是在懷疑意大利方面無法完成X級戰艦的建造工作?”茱莉亞不滿的說道。

“我缺的不僅僅是錢,更是時間!我需要意大利方面在4年內完成該型戰艦的建造工作。如果4年內完不成。一切免談。”徐傑極其認真的說道。

“徐,你真的確定這場戰爭將在4年後爆發嗎?現在各大船廠還沒有做找準備,4年內完成從鋪設龍骨到戰艦舾裝完成,這個是很有挑戰性的。”茱莉亞皺了皺眉頭說道。

“這個我不管,只有在獲得保證的前提下,我纔會去訂購新型的X級戰艦,造不好的船和沒有是一個概念。”徐傑十分清楚,即使在1889年意大利在已經爲西班牙,阿根廷建造過該型戰艦的基礎上,爲自己建造加里波第型戰艦從鋪設龍骨到戰艦服役,也用了4年的時間,更何況,現在建造的是比加里波第更大更強的X級戰艦。

“你想要一個保證?”茱莉亞眉頭一挑問道。

“沒錯,一個在4年的時間內完成戰艦建造的保證。”徐傑毫不鬆口。

“如果你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我想再布林先生的干預下,4年完工還是可以實現的。”沉思良久,茱莉亞咬了咬牙說道。

“那我就靜候佳音了。”徐傑笑着說。雖然還是懷疑茱莉亞是否有足夠的能量去整合意大利的工業資源和意大利海軍的實力,但是沒有多少選擇的他只能相信她可以完成這一切。

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708章 崩潰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204章 大計劃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1115章 反擊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354章 謀劃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723章 防禦戰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882章 應對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91章 嚴博勳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341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1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979章 被騙了?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395章 盯梢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676章 四打六第1191章 後續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205章 後院起火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31章 論勢(一)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90章 初見鄧公第980章 大行動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1456章 報復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534章 鐵流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1122章 結束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461章 消耗戰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657章 掃蕩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652章 取捨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941章 困局第482章 突擊團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712章 鏖戰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
第906章 影響深遠第1017章 軍備競賽擴大化第1227章 精簡版or豪華版?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708章 崩潰第114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808章 英國人的戰略第204章 大計劃第127章 中樞的反應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戰艦第1115章 反擊第1376章 戰爭前夜2第141章 同時行動!第304章 船廠之行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354章 謀劃第678章 收官之戰第65章 憤怒的光緒第723章 防禦戰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379章 大戰爆發第324章 第一滴血(一)第143章 與俄國人的交易第882章 應對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291章 德國訪客第1003章 爭分奪秒第1110章 戰略轟炸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276章 俄國人的蹤跡第667章 新“施裡芬”計劃第91章 嚴博勳第1473章 慘烈對攻戰2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240章 準備撤離第1341章 我們好像在他們身後1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第979章 被騙了?第1032章 條約巡洋艦歷史第395章 盯梢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1355章 英國和美國第350章 無從抉擇第952章 拉人入夥第676章 四打六第1191章 後續第440章 秋山的困惑第205章 後院起火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華夏艦隊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31章 論勢(一)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90章 初見鄧公第980章 大行動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1069章 緊鑼密鼓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1456章 報復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隊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戰過後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200章 華夏鷹羣2第1534章 鐵流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1122章 結束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530章 東線泥潭第461章 消耗戰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688章 輕鬆的首戰第657章 掃蕩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1019章 徐傑的算計第652章 取捨第1163章 產能問題第941章 困局第482章 突擊團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712章 鏖戰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戰第306章 德國之行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64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二)第681章 一場戰爭兩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