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交戰

“他們是瘋了嗎?是太信任美國人了還是瞧不起我們?”古德里安已經做好了應對華夏支援美軍的準備,但是實際情況卻出乎他的意料。他不認爲對手是菜鳥。這樣做一定有原因的。

“對方正面是奧地利人和土耳其人,這可能給了華夏陸軍額外的信心。”旁邊一名軍官想了想,似乎覺得理由並不是十分的充分,隨後又補充道:“我們在伊朗的情報人員蒐集到信息,華夏似乎將他們部分封存的裝備交給了美國人,而在伊朗裡海沿岸城市中,也突然出現了一些美國軍人,從情報上分析,美國人動用了他們在華夏訓練的人員前往伊朗,而華夏則提供裝備,雙方一起彌補了美國陸軍戰鬥力的不足。”加上這一條,華夏行動的理由就比較充分了。

“在華夏移交的武器中可能會有一款重量達到38噸以上,以29型坦克地盤爲基礎改進的重型坦克殲擊車。他們有更厚的裝甲和威力更大的火炮,但是據說發動機還是和29型坦克一樣。”另外一名軍官說道。“除此之外,據說美國人似乎還會加強他們的航空力量。根據情報顯示,最近在印度的孟買港又有一批美國飛機正在卸貨。這批飛機很有可能用在伊朗戰爭中”

“啊,原來是美國人拿到新玩具了啊?”古德里安笑了笑。心中充滿了對美國人的鄙視。“他們難道以爲手中擁有了先進的武器就能打贏戰爭了嗎?真是太天真了。在廣闊的地域中交戰,最重要的是機動性和戰略戰術,而不是一兩件武器,尤其是那些笨重的武器。”對於兩名軍官的解釋,古德里安還是比較滿意的,曾幾何時德國陸軍中也充滿了對重型坦克的嚮往,而虎式坦克正是這種思想的具現。而古德里安也想通過這次戰鬥告訴陸軍部中那些傢伙們,什麼纔是德國陸軍中最需要的裝備。

不過這些東西終究還是順應防禦戰需要而生的,古德里安爲此還專門增加了部隊中88mm高炮的數量。在他看來,即使對方是實心鐵王八。面對88mml45型高炮恐怕也是死路一條吧?而爲了讓行動更加保險,他還和戈林進行了一下交流,重新調整了空軍的部署以便應對這些不知道藏在哪的裝甲殺手。

準備進行到了這一步,就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只要華夏發動對奧匈帝國和土耳其軍隊的進攻,那麼古德里安就可以發動對美軍的進攻,在他的計劃中,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擊潰美軍後經過短暫的休整就可以衝向華夏的後方基地和交通線。再強悍的部隊在失去後援和補給後也將折戟沉沙!

“華夏的攻擊還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啊。”隨後幾天發來的情報最終讓古德里安放心了,華夏最終還是動手了,兩個裝甲師如同巨大的鐵鉗一般插入奧匈帝國和土耳其陸軍的防線。雖然兩國軍隊得到了空軍支援,但是在德國空軍南下後,這兩國空軍面對華夏空軍還是不夠看的,尤其是土耳其空軍,空軍中還充斥着一些雙翼飛機。再加上落後的預警和指揮協調。即使華夏空軍數量遠少於對手,兩國空軍依然無法有效抵擋對方的空中攻勢,更別說支援陸軍了。

不過總體來說情況也不算十分惡劣。兩國將領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們早已經料到了對手的強悍。前沿佈置的陣地不過是爲了逼迫對方提前展開部隊拉長對方的補給線。而不是爲了真正擋住對手,後面的一個個加固支撐點纔是防禦華夏部隊進攻的關鍵。這些構築的永久和半永久工事以及裡面安排的各種口徑的火炮死死的卡在了華夏進入基爾庫克的各條要道上。對方想要攻破這些地方的話可要耗費一些時間。再加上在支持點之間來回增援的機動部隊。兩國陸軍高層對於拖住對手還是有信心的,至少他們認爲華夏攻破自己的防線不會比德國人攻破美軍防線更快!

“好了,可以通知凱塞林將軍了,讓他們空軍戰役趁早展開吧。如果幸運的話,我們在一個月之內就可以讓伊朗戰爭落幕。”古德里安對目前的情況十分滿意,他最爲忌憚的存在並沒有把注意力轉向這裡。雖然在內心深處他想和華夏陸軍進行一次正面較量,但是在現在戰爭中沒有誰會拒絕通過較小的代價換取更大戰績。“即使這次碰不上,我們早晚也會正面相遇的,不是嗎?”古德里安自語道。

1920+15年7月10日,在戰爭開始快一個月後。德國陸軍終於露出了雪藏已久的利刃!交戰雙方圍繞克爾曼沙阿爆發了自開戰一來第一次大規模地面戰役,德國陸軍投入的兵力達到4個師將近6萬人,而美國陸軍加上隨後趕來的防禦部隊數量也達到了7萬人左右,雖然美國陸軍兵力佔優。但是在裝備和官兵素質上明顯劣勢。空軍方面更是茶几。大戰一觸即發!

“禿鷹中隊已經到位,我們發現了目標,準備開始攻擊。”當陽光再一次照耀大地的時候,駐守克爾曼沙阿的美軍等來的不僅僅是黎明更是死亡的威脅。對於不少人來說,今天是他們最後一次看到日出了。當時針指向7點的時候,德國人的空襲和火力準備終於伴隨着初升的朝陽拉開了序幕。

數百架各種飛機在朝霞的映襯下飛向目標。大量的bF109戰鬥機爲龐大的機羣提供掩護。ju88型轟炸機和he110型轟炸機在大約4000米的高度飛行,他們的前面是負責偵查的bF110型戰鬥機,而bF109戰鬥機則逡巡在轟炸機羣周圍,還有一部分位於轟炸機羣上方約1500米處。這些飛機數量雖然不多,但是沒人敢小瞧他們。這些飛機的駕駛員都是德國空軍中的老手,他們有權利根據戰場情況自己決定行動。這些危險的敵人如同鷹隼一般搜索着獵物。

雖然這次空襲行動的規模遠比不上當初德國對意大利的戰略轟炸。但是當這些轟炸機集中空襲爲數不多的美軍據點、物資中心和陣地的時候,投下來的炸彈密度和所造成的殺傷力可要遠高於當初的戰略轟炸,畢竟戰略轟炸對付的是一個面積幾十平方公里的城市,而且炸彈命中目標的概率非常低,尋常炸彈差出幾公里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這次攻擊不一樣,德國人的精準和效率在這次轟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讓美國人感到震驚的是。德國人雙發轟炸機居然也可以以較大的角度俯衝投彈,其精度和性能讓第一次看到ju88的美國官兵震驚不已。

“我當時所屬的部隊正在防禦一個重要的支持點,在這裡我們部署了至少2個連的兵力,將近400人。而且擁有4門75mm火炮和6門107mm迫擊炮。我們建立了環形陣地。並且用混凝土、水泥和原木構築了暗堡和炮巢,並且進行了充分的僞裝,還在前沿佈置了蛇形鐵絲網、雷場和反坦克障礙。我們原本以爲自己可以應對各種挑戰,但是沒想到的是,德國人第一波攻擊就將我們的陣地打的支離破碎!”約翰在戰後這樣回憶道。

“我們開始吧。按照計劃。1號到4號飛機攻擊對方的地堡和掩體,5號到8號攻擊標示出來的炮巢。”在下達了攻擊命令後,這位中隊長帶着第一隊攻擊機開始降低高度,然後微微壓低機頭向着目標衝去。巨大的ju88型轟炸機並不像它的體型那麼笨拙,他甚至可以以65度的角度俯衝轟炸目標,第一波四架轟炸機攜帶的是250kg高爆彈,每架飛機攜帶6發,其重2發掛在彈倉中,另外4發掛在機翼內側。第一輪攻擊每架飛機扔下4發炸彈,隨後爬升查看戰果。如果有必要再扔下兩發炸彈補刀。

巨大的轟炸機如同展開雙翼的巨鷹一般從空中撲下。隨着速度越來越快,轟炸機駕駛員小心的打開減速板來控制下落速度,並且儘可能的穩定飛行姿態,而負責轟炸的投彈手則將眼睛貼在瞄準鏡上,反射式瞄準鏡的光圈將目標死死的套在了目鏡的中心位置上。隨後投彈手一拉手柄,懸掛在機翼下的4發炸彈接二連三的從掛架上脫出飛向目標區域。

因爲是俯衝轟炸的緣故,同時也沒有干擾,所以轟炸精度非常高,從遠處看去,4個小黑點在空中整齊的排成一條線像利劍一般刺向地面。這些炸彈散佈在一個半徑很小的圓圈中。在這個範圍內,無論是地堡、交通壕還是加固後的炮巢根本無法抵擋從空中落下的250kg炸彈的攻擊。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高速落下的彈頭輕易的撕開了掩體表面的夯土和下面的圓木。當撞擊發生的一瞬間,炸彈的延時引信也被啓動。大約0.5秒鐘後,一陣陣沉悶的爆炸聲從地下傳來,上百公斤重的高爆炸藥產生的巨大能量擠壓着空氣撕扯着一切物體,強大的衝擊波沿着交通壕向四周傳導。

一個掩體的頂部直接被巨大的能量掀翻,將裡面的武器、建築材料和人體碎片拋灑到空中。一陣硝煙過後一個直徑達20多米的巨大彈坑留在了地上,向人們訴說着剛纔的那一擊是多麼的恐怖!即使沒有被這波炸彈直接命中。不少美軍官兵還是被強大的衝擊破和炙熱的空氣傷到了肺部,他們癱坐在地上,拼命的咳嗽喘息着,鮮血從耳鼻口中流出。而剩下的一些人則直接被炸彈掀起的浮土掩埋。在經過一番空襲之後初上戰場的約翰和他所屬的部隊幾乎損失了全部的身管火炮,機槍也損失了近四成,實際戰鬥力甚至不到原來的3成!

同樣的場景在整條戰線上不斷重複出現。位於一線的美軍陣地從早晨8點開始就不斷遭到德國空軍的轟炸和壓制,在清理掉前沿的目標後,德國空軍開始向縱深展開攻擊,對後面的主防線和交通樞紐展開轟炸。美國人似乎被對手的攻擊打懵了,直到當天中午,美軍航空力量才組織起大規模的抵抗。

德國陸軍終於體會到了一次空中力量全力支援帶來的好處。古德里安所屬的各支裝甲部隊在榴彈炮和空軍的掩護下展開了進攻,成羣的坦克裝甲車輛在乾燥的荒漠地區駛過,帶起的灰塵從數公里之外都可以看到。一輛輛4號坦克擺着整齊的楔形隊形對美軍陣地展開進攻。德國人對美軍的武器已經十分了解了,他們的坦克部隊在距離目標800米處展開自由射擊,同時工兵在煙幕彈和火力的掩護下排除地雷和障礙物。隨着炮擊和障礙物的清楚,德國人繼續前進,在距離對方戰壕400米處的時候步兵開始紛紛從運兵車上跳下準備接敵。坦克和步兵戰車進一步展開,在極近的距離上瘋狂傾瀉着彈雨。

在空軍和陸軍的配合下,單純的靜態防禦加反坦克炮的防禦體系根本無法阻止對方的進攻。在第一天的交戰中,德國坦克退出戰場的比例甚至低於百分之七,注意這個數字是所有被擊毀、受傷以及因爲機械故障等原因退出的坦克總和,甚至於因爲負重輪被擊毀而暫時退出戰場的戰車也計算在內,就這點損失中,不少坦克經過簡單維修後就可以重新披掛上陣。如此低的損失把德國人也嚇了一跳,他們已經想到了對手很軟,但是沒想到會這麼軟?要是照這樣下去,恐怕奧利地人都可以暴打美國人了吧?

相對於坦克的損失,德國人的步兵戰車和裝甲運輸車的損失比較大,美國人表示自己的57mm炮打4號坦克正面有些困難,但是打你們可是手到擒來。甚至於迫擊炮和榴彈炮的近失彈都會對半履帶車的行走設備構成嚴重威脅。這些輔助車輛因爲馬力太小,加上裙帶甲後會導致機動性嚴重惡化,而且懸掛負擔增加變相降低穩定性。不過即使這樣這點損失在德國指揮官看來不算什麼。

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1360章 螻蟻化龍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972章 攔截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642章 硬核桃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913章 隕落第793章 大地震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689章 突破第1053章 鑽空子第587章 清醒者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445章 變局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961章 崩潰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1122章 結束第1102章 謀劃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80章 有客來訪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410章 謀劃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39章 論海軍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868章 拼命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193章 破局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72章 後勤問題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23章 準備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1170章 攻防戰(1)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137章 極限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389章 激戰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
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1360章 螻蟻化龍第155章 日本海軍戰略第972章 攔截第398章 不宣而戰的傳統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642章 硬核桃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1449章 歐陸最後一戰2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913章 隕落第793章 大地震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158章 鋼鐵墳場第455章 另一場戰鬥第1314章 夜幕下的戰鬥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689章 突破第1053章 鑽空子第587章 清醒者第915章 危機時刻第1363章 協約國的計劃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627章 無畏之戰第445章 變局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450章 危局的開端第253章 炮轟橫須賀第1239章 海空爭端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961章 崩潰第95章 拜會劉公(三)第1122章 結束第1102章 謀劃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1281章 風暴徵兆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249章 升級的重炮部隊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462章 圍追堵截第80章 有客來訪第514章 鐵道炮兵第639章 佛羅里達級戰列艦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684章 舍爾的新方案第190章 元山登陸第410章 謀劃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1309章 反擊準備第912章 最後一戰第1402章 虎嘯法蘭西2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325章 決不退縮2第18章 酒會上的費希爾第242章 突破鴨綠江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39章 論海軍第519章 荷蘭人的抉擇第272章 最長的一天(一)第868章 拼命第1016章 華夏空軍第1083章 意大利怎麼辦?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504章 俄國海軍部的爭執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193章 破局第759章 海陸從來就是冤家!第72章 後勤問題第211章 牡丹臺炮戰第411章 戰略佈局第437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23章 準備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1170章 攻防戰(1)第934章 陰差陽錯第260章 千鈞一髮第48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一)第668章 傾斜的天平第1137章 極限第1408章 危機來臨第1389章 激戰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國第1269章 側翼安全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