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談判

1919年4月28日,瑞士伯爾尼。在葡萄牙海戰結束後,協約國和同盟國在陸地上也進行了一番較量,結果是美國人從南線發動的攻勢被德國成功瓦解,而德軍試圖突破巴黎防線的計劃也落空。在付出巨大代價後,不過將部分地區的戰線向前推進了4到7前面!雙方都是很不甘心啊,老想着在最後時刻能獲得一些優勢。但是打來打去雙方几乎還是平手。既然都不想打了,那就坐下來談談吧,作爲中立國,瑞士就成了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會議召開地點。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大佬們都來到了瑞士伯爾尼,而華夏作爲調停方也派遣了顧維鈞作爲代表參加了這次至關重要的會議。

俄國臨時政府並沒有參與這次會議,作爲一個德國扶持起來的政府,協約國自然不會爲他們爭取利益,原來的朋友已經變成了敵人的幫兇。更何況德國已經和俄國簽訂了條約,甚至連俄國也和華夏簽訂了條約,重新界定了俄國東西兩邊的邊界,需要談的事情幾乎都已經談完了,甚至就連曾經讓協約國抱有厚望的鄧尼金和高爾察克所指揮的原來效忠於沙皇政府的軍隊也在德俄與華夏兩邊的圍剿下灰飛煙滅。最終殘部向華夏投降。放棄武器以換取在華夏的居住權。

既然大家都決定好好的談,那麼就先從一些比較關鍵同時又能較爲容易達成共識的地方談起,同盟國同意撤出法國邊境,雙方恢復到普法戰爭結束後的狀態。比利時也得以復國,這是英國人的底線。作爲法德之間的中間地帶,這裡絕對不能落入到德國人手中。荷蘭的問題比較麻煩。就在荷蘭被攻陷後不久,德國扶持起了另外一個荷蘭王室成員擔任首腦。而這在英國的荷蘭流亡政府相沖突。誰都不想放棄,談判雙方就此陷入了無休止的嘴炮之中。

雙方吵了3天並沒有討論出什麼結果,於是果斷轉移戰場,開始討論地中海和北非的問題。在這裡。雙方之間的分歧比之前要大得多。從西非和伊比利斯半島開始一直往東,直到蘇伊士運河雙方之間就沒多少共同點!“雙方在談判桌上進行的戰鬥比在北非戰場上還要激烈!法國人想要收回他們的殖民地。英國人想要保證自己在埃及的地位,而意大利人像守財奴一般死活不吐出自己所得到的東西,而德國則在抓着蘇伊士運河問題不放手!”一名參加會議的華夏外交人員這樣說道。談判一度陷入僵局。爲此甚至休會了一週。

而華夏這時候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本着己方利益第一的原則,華夏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勸說”雙方接受一個大家都能認可的方案。針對荷蘭問題。華夏的原則是讓新的荷蘭政府傾向於英美,華夏的最終目的是讓歐洲的力量重新達到平衡。當初兩線作戰情況下,德國都尚且沒被拖垮,如果荷蘭再被德國控制的話,那麼協約國一方在歐洲大陸上的力量過於單薄。所以華夏實際上是支持英法的要求的,但是礙於面子,有些話說的不能直接。本着和稀泥的原則。華夏建議德國放棄這個低地之國。然後換取協約國在北方的讓步!

北方是哪裡?自然是挪威了!挪威有德國需要的鐵礦和其它資源,更重要的是有太多的優良港口。從經濟和資源的角度來說,挪威比荷蘭更有價值,而且從海上戰略上講。擁有了挪威的港口後,必然削弱英國的海上封鎖能力。沒辦法,海岸線太長了。這對於德國政府來說有極大的吸引力,畢竟此次戰爭中就是因爲海軍持續不斷的戰鬥才最終削掉掉了對手的海上優勢,最終威脅到對於英法至關重要的海上運輸線,才使德國有機會吞下勝利果實後和對方談判。可以預料的是,在戰後,德國海軍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會進一步提高。

至於說陸上的損失嗎?其實對於強悍的德國陸軍來說,在只用顧及一條戰線的情況下,荷蘭的有無對於德國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無非是多拖幾天時間而已,德國陸軍缺乏的不是戰力而是足夠支持這些戰力的資源,在獲得了東歐大片土地和上面的資源後,德國陸軍認爲如果在十幾年後再次爆發大戰的話,法國生存的時間只能用天來計算。所以德國陸軍對有無荷蘭並不十分看重。相對而言,他們更看重可以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獲得多少礦石。

而對於英法來說,用退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來換取荷蘭也是一筆可以接受的買賣。德國陸軍在協約國眼中是太可怕了,尤其是短時間內的爆發戰鬥力,更是讓協約國心驚膽戰,而對付這種爆發力的關鍵就在於縱深,所以即使荷蘭再爛,也是可以提供一定縱深的。至於失去挪威?英國人雖然心痛,但是此時英國已經意識到了想要把德國海軍徹底鎖死在北海是不可能實現的。既然監獄的大門已經打開,那麼開小點和開大點不都是開嗎?而且更重要的是,英法自認爲也沒辦法有效管控挪威的局勢,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純屬雞肋啊。更何況陸上戰役一旦失敗,德國將可以到達法國西海岸直面大西洋,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計較挪威又能有多大的意義?至於法國,自然更是希望自己的東部邊境能安全一些。

在經過長達5天的談判後,兩個小國的命運就這樣決定了。流亡在英國的荷蘭臨時政府將在戰後回到荷蘭。而作爲交換,英國將對德國在挪威的行動不做任何干涉。幾個大國之間短短數天之內就可以決定一個小國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命運,這充分證明了小國的悲哀。而小國尚且如此,那麼非洲那些附屬國或者殖民地的命運就更加飄忽不定了,那片土地和人民只能等待強者的決斷了。

不過對於北非的問題,雙方之間的角逐比在北線更加激烈,畢竟北線只涉及到德國和英法,而南面的北非涉及到太多的國家。西班牙、意大利、奧斯曼帝國都有訴求,而英法想要恢復原有的秩序。而這一切都使得談判的每一步進行的十分困難。英國人首先提出了恢復直布羅陀要塞和馬耳他島的所有權。但是這一點遭到了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堅決反對,前者是西班牙的領土,而德國也不會允許這個扼守地中海西口的要塞被英國人控制,所以德國全力支持西班牙。不僅如此,德國人在私下裡還暗示支持西班牙政府對摩洛哥的控制。

至於馬耳他島嗎?德國對此倒不是很在意,在德國人看來,只要能控制住地中海的兩頭,中間一個小島舍了就舍了,沒什麼關係。而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奧匈帝國在私下裡和德國高層交流的結果就是“意大利不應該那麼強大。”言外之意很明白,奧匈帝國希望在必要的時候出賣意大利所獲得的部分利益來換取英法的讓步!這一點開始讓德**界,尤其是海軍方面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德國海軍方面擔心這種行爲會導致意大利方面的反彈,畢竟無論是按照“論功行賞”亦或者戰前的約定來看,這種行爲等同於背叛,當然了,背叛一個弱者自然不用擔心什麼後果,但是如果背叛一個有一定實力的國家的話,那麼即使現在不會有什麼問題,在未來的某個時刻說不定也會被反攻倒算。

“作爲集團內部擁有第二強海軍和空軍的國家,意大利理應獲得我們的尊重。他們的利益應該得到保證,這對於我們未來的戰略有很大的影響,經過這次大戰,我們已經打開了北海的牢籠,下一步我們將控制整個地中海並且獲得進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鑰匙。而意大利海軍將作爲同盟國地中海艦隊的重要力量與德國地中海艦隊一起作戰。對於這樣一個重要盟國,我們怎麼可能去犧牲他的利益呢?地中海將是未來德國海軍戰略的核心,而意大利是不可或缺的盟友,奧地利人只剩下一艘超無畏了,而意大利人還有4艘!”在一次私下的會面中,提爾皮茨苦口婆心的向威廉二世勸諫道。

“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戰爭結束後,當意大利人發現他們無法從這個盟約中獲得足夠的好處,並且被原來的盟友背叛了,他們會怎麼做?奧匈帝國的艦隊根本無法和意大利匹敵,而德國艦隊要同時對付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再加上一個意大利人。這簡直就是災難。我們最終能逼迫對手就範,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以意大利海軍爲主的地中海艦隊控制了地中海並且進入大西洋,對方用行動和實力來告訴世人,他們是一個有能力的合作伙伴。我們不能把這樣的合作伙伴推到一邊去!”看着猶豫不決的威廉二世,提爾皮茨感到一絲無力感,他現在已經不是那個“永遠的提爾皮茨”了。他已經老了,而德國公海艦隊中也出現了可以取代他的人,他就像一根已經被榨乾糖分的甘蔗一般,用處越來越小。即使他說的是對的,德皇也不會像那樣信任和支持他了!悲劇啊。

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245章 戰爭臨近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203章 戰後總結第674章 突圍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723章 防禦戰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275章 落日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47章 父子深談第91章 嚴博勳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氣魚雷第1392章 後續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848章 急了第624章 大碰撞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351章 伏擊戰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505章 大棋局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356章 大格局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722章 碰撞第310章 均衡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404章 調整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310章 均衡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2章 論艦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1389章 激戰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818章 決定第1306章 宿敵第197章 血戰(二)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451章 決斷第1432章 華夏海軍總動員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1256章 糾纏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537章 攤牌1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
第535章 徐傑的想法第338章 巨人間的戰鬥第1131章 孤注一擲第110章 意外衝突(一)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245章 戰爭臨近第1252章 來日方長2第203章 戰後總結第674章 突圍第1348章 光桿司令第1042章 蘇默VS葉銘2第1452章 繁華背後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723章 防禦戰第896章 狼羣中的獅子第156章 俄國人的計劃第530章 遠洋作戰第653章 德國人的憤怒第275章 落日第1373章 同盟國最終戰略2第47章 父子深談第91章 嚴博勳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氣魚雷第1392章 後續第727章 一天三十萬英鎊!第848章 急了第624章 大碰撞第1280章 空中花園行動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309章 孤獨的巨人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351章 伏擊戰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606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208章 航母編組計劃第526章 小國的心思第46章 X級裝巡的未來第1505章 大棋局第829章 巔峰過後第356章 大格局第1013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722章 碰撞第310章 均衡第237章 大同江血戰第404章 調整第392章 南洋的態度第470章 最後一戰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31章 戰艦開工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1062章 德國未來攻擊機第518章 歐洲海權第1174章 最強艦隊!第999章 準備進行時第1168章 最長的一夜(1)第310章 均衡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686章 陸軍裝甲集羣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2章 論艦第191章 戰爭背後的鷹第318章 制定計劃第49章 徐傑的回國規劃(二)第559章 大家一起對付俄國吧第1389章 激戰第1065章 鑄造中堅1第1320章 虎狼之戰2第947章 危機時刻第1074章 華夏新式坦克第1347章 真正的裝甲戰第878章 丹澤港外的戰鬥第818章 決定第1306章 宿敵第197章 血戰(二)第621章 劍拔弩張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112章 血灑長空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451章 決斷第1432章 華夏海軍總動員第812章 赫爾格蘭外海第1256章 糾纏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537章 俄國海軍第二次擴軍計劃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1537章 攤牌1第473章 巨獸的末日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677章 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