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雞鳴

甄氏眉毛一,似疑似笑的盯了一眼林笑,旋又轉過臉道:“好沒來由的怎麼問起這個了?”

林笑傻笑兩聲,拉住甄氏的袖子,倚在她肩上撒道:

“兒就是聽說這選秀很是可怕,我隨意慣了,之前又是那個樣子,什麼規矩不規矩的最是不愛。這要是出了岔子不是連累家裡嗎?再萬一要是進了宮當了什麼妃子娘娘的……呃……或是做什麼貴族家太太的,那可不是要被箍死了!一輩子只能在一塊小天地裡呆着,還得小心旁人算計看他人臉行事的。嘖嘖,簡直不是……母親大人……您那麼能幹,咱家也不缺錢,何況兒長的也只是一般,哪裡比得上在旗的貴族兒們。嘿嘿,兒就不用去選什麼勞什子秀了?”

林笑只顧埋頭說話,沒見到甄氏的臉幻,聽兒說完,她才睜眼用極複雜的眼神看着懷中人的頭頂,最終還是撫了上去,又拍拍她的後背輕笑道:

“你倒是臉皮厚到可以刻字了,怕讓你看的四書早不知丟到哪裡去了!當娘娘,還真敢說!”林笑也不言語只是一個勁兒的傻笑裝天真,甄氏又道:

“咱們家不過是屬漢軍鑲紅旗的普通商家而已,不是貴族也不是世家。但你若想選自是能讓你去。若不想去,卻更好辦了,只以前是個癡兒這一條你就入不了選,況且你娘還沒窮到靠賣兒去爲生的地步,婚姻是大事,爲娘自會好好斟酌,哪用得着你操心,人小鬼大莫要再胡亂想了。”

林笑聽了天喜地的應了,心裡的一塊大石了下來又團在甄氏懷裡膩歪了一會,才微微着簾子好奇的看外面的景緻。而甄氏似是受了這番對話的影響,竟不去管兒不合規矩的舉動只是蹙着眉暗自SI忖着。

車外便是被曹譽爲紅塵中一等一的富貴風地,林笑自是仔細的去看。但見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喧鬧繁華熱鬧非凡。此等場面哪裡是攝影棚可擬畫出來的?他們的馬車時不時和別府的馬車相錯,或是給人讓道又或反之。大約這也是分等級看排場的?正看得起勁,卻見濟蘭策馬俯向車窗裡看來,少年佯嗔道:

“好沒規矩的小,還不把簾子放下。”

林笑撅着嘴道:“纔不,反正我是小孩兒怕什麼,倒是哥哥,外面這麼好玩,你也從來不帶我出來玩。”

“過了年就十一歲了,還是孩子呢!怎麼,還要去爬樹嗎?”

林笑哼了一聲不去理他,濟蘭哈哈一笑又馬向前去了。

沒過多久他們來到一道河水前,旁有一橋,上書“太平橋”。過了橋馬車又一LU向北而去。昨林笑聽寶絡菱紗給她說過江寧府管轄:江寧、上元、句容、溧水、高淳、江浦、**七縣,琅府屬江寧縣,雞鳴山是在上元縣的,方纔過的那條河大約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淮河了,一瞥之下也沒覺得多迤邐,難道只在裡方顯本?還是說詩人們都誇大其辭了?正胡SI亂想着,林笑又看見一高大雄麗的牌坊羣,由於過高她在轎子裡也看不清匾額上寫的什麼,過了牌坊又走了大約半個時辰,車隊來到河邊的一碼頭停了下來。

衆人下車的下車下馬的下馬,早有丫鬟給甄氏和如意拿來了紗帽。林笑一邊小意的四下看着一邊隨着甄氏下了碼頭,此時河邊停了數十艘船,有畫舫有Ke船有烏蓬有搖櫓,人聲喧譁煞是熱鬧。琅府的人上了兩艘大些的Ke船,向東駛去了。林笑憑窗看外面,只見河上船隻如梭,檀香的味道瀰漫在空氣裡,鐘聲幾乎不間斷的響着。

她悄聲問道:“怎麼去山上要坐船的?這河還是秦淮河嗎?”

一旁的寶絡道:“這是進香河,是秦淮的一段。也並非上雞鳴山必經之LU,只是約定俗成了,何況又是重陽。姑娘瞧,幾乎人人都是坐船到山下,再徒步上山的呢。”

船快行到雞鳴山下的碼頭時,林笑看到遠一片宇,香火極盛的樣子,於是問道:

“那是什麼地方?”

寶絡道:“那是曹王廟。”

“曹王?誰?”

寶絡想了想道:“奴婢沒去那裡參拜過,只知是曹王,好像叫曹彬。大約是古時的哪位王侯?”她又看了眼菱紗,後者也是一副不知所以的樣子,濟蘭見他們都是一團霧水,就道:

“曹王是宋樞密武惠王曹彬。”見妹妹仍是不知,就再解釋道:“曹彬是北宋名將,字華,封魯,死後追諡武惠王。趙匡胤曾說他:不欺主者,曹彬。曹彬死後,賜武惠王。因曹彬是曹操後人,又特賜楹聯爲繡虎文宗,名麟俊彥。”

林笑茫然的哦了一聲,又道:“他是死在這裡嗎?所以纔會有他的祠堂?”

“不是。是因爲當年在平定江南時,曹彬不濫殺無辜,愛百姓這才被江南百姓感恩立了祠堂。”

林笑點頭道:“原來如此。這從宋朝到如今已過去了好幾百年,竟還能這樣完善,真不容易啊。”

“當然不是,這廟幾百年間不知被毀了多少次,又多少次被重建。最近這次就是江寧織造曹家出了銀子重新修葺的。”

又一次聽到曹家的名號,林笑不由輕呼出聲,重複道:“曹家。”

“正是。想必妹妹也知道我們家和曹家有些淵源了。”

“略知道些,曹家是不是官做得很大,也很有勢力?”

濟蘭道:“說來這曹家論官職不過五品,只因爲是欽差,地位之特殊實際與一品大員之總督、巡撫卻相差無幾,怕是兩江總督在其面前也會極Ke氣的,即使一些自詡清高的文士名也會巴巴的贈詩送畫的。不過曹家一向自稱是魏武子孫、曹彬後人,家風倒是嚴謹,在我看來已故的曹璽曹大人行事做派確實頗有魏武之風,是個文武兼備之大才,如今的織造曹寅大人也頗具豪氣,能得納蘭先生爲友也可見其人品如蘭了。他常燕集白下名飲酒賦詩行令聯對,只可惜如此風雅之人深陷江南這腌臢之地,這也是……”

濟蘭的話還沒說完,就聽甄氏喝道:“麒哥兒,什麼時候竟學得出口無狀了?曹大人也是你可妄議的?還不住口!”

濟蘭臉一紅忙道:“是。兒子知錯了。”

看甄氏沉了臉瞪了自己一眼,林笑也不敢再問,只看着船外景。幸好,船很快靠了岸。下船時,甄氏又對她的兒叮囑道:

“日後再不可妄議這些事,免得人口實。”

二人都應了,甄氏這才搭着珍珠的手着衆人下船去了。

林笑本來腦子都是曹家,這一上岸心SI又立刻被雞鳴山的景吸了。在現代的時候她就知道這座山,但旅遊時並沒有把它安排在LU線裡,兩三天時間都被明孝陵中山陵總統府瞻園雨臺長江大橋這類的著名景點佔據。如今站在三百年前的小山前,四周都是人,富貴的貧窮的,都在這佳節來這裡沾點福氣求個心願。聽着南音嗅着香火味兒看着小腳的人拿扇的子,此間的和尚廟彼時的尼姑庵,林笑難掩心中舞榭歌臺,風總被雨風去的感慨,她慢慢走着一時間有百般味,竟無法言說。

見林笑沉默,濟蘭還道她被母親叱責而鬱郁,於是便給妹妹介紹起了風景名勝歷史典故。這座不足百米高的小山是江寧府的首剎,東接九華,北臨玄武,西連鼓崗。粱武帝四次舍佛寺,然後大臣們不惜重把他贖回,只是這個虔誠的佛徒最終餓死在臺城。最有名的大約是南朝末代皇帝陳後主了,“胭脂井”的典故就源於此地……聽濟蘭說的熱鬧,林笑的心裡果然鬆快了許多,臉上也帶了笑意。很快他們一行人就來到了山頂的雞鳴寺裡。

如無法閱讀全部內容請點擊進入閱讀全部章節

甄氏眉毛一,似疑似笑的盯了一眼林笑,旋又轉過臉道:“好沒來由的怎麼問起這個了?”

林笑傻笑兩聲,拉住甄氏的袖子,倚在她肩上撒道:

“兒就是聽說這選秀很是可怕,我隨意慣了,之前又是那個樣子,什麼規矩不規矩的最是不愛。這要是出了岔子不是連累家裡嗎?再萬一要是進了宮當了什麼妃子娘娘的……呃……或是做什麼貴族家太太的,那可不是要被箍死了!一輩子只能在一塊小天地裡呆着,還得小心旁人算計看他人臉行事的。嘖嘖,簡直不是……母親大人……您那麼能幹,咱家也不缺錢,何況兒長的也只是一般,哪裡比得上在旗的貴族兒們。嘿嘿,兒就不用去選什麼勞什子秀了?”

林笑只顧埋頭說話,沒見到甄氏的臉幻,聽兒說完,她才睜眼用極複雜的眼神看着懷中人的頭頂,最終還是撫了上去,又拍拍她的後背輕笑道:

“你倒是臉皮厚到可以刻字了,怕讓你看的四書早不知丟到哪裡去了!當娘娘,還真敢說!”林笑也不言語只是一個勁兒的傻笑裝天真,甄氏又道:

“咱們家不過是屬漢軍鑲紅旗的普通商家而已,不是貴族也不是世家。但你若想選自是能讓你去。若不想去,卻更好辦了,只以前是個癡兒這一條你就入不了選,況且你娘還沒窮到靠賣兒去爲生的地步,婚姻是大事,爲娘自會好好斟酌,哪用得着你操心,人小鬼大莫要再胡亂想了。”

林笑聽了天喜地的應了,心裡的一塊大石了下來又團在甄氏懷裡膩歪了一會,才微微着簾子好奇的看外面的景緻。而甄氏似是受了這番對話的影響,竟不去管兒不合規矩的舉動只是蹙着眉暗自SI忖着。

車外便是被曹譽爲紅塵中一等一的富貴風地,林笑自是仔細的去看。但見車水馬龍行人如織,喧鬧繁華熱鬧非凡。此等場面哪裡是攝影棚可擬畫出來的?他們的馬車時不時和別府的馬車相錯,或是給人讓道又或反之。大約這也是分等級看排場的?正看得起勁,卻見濟蘭策馬俯向車窗裡看來,少年佯嗔道:

“好沒規矩的小,還不把簾子放下。”

林笑撅着嘴道:“纔不,反正我是小孩兒怕什麼,倒是哥哥,外面這麼好玩,你也從來不帶我出來玩。”

“過了年就十一歲了,還是孩子呢!怎麼,還要去爬樹嗎?”

林笑哼了一聲不去理他,濟蘭哈哈一笑又馬向前去了。

沒過多久他們來到一道河水前,旁有一橋,上書“太平橋”。過了橋馬車又一LU向北而去。昨林笑聽寶絡菱紗給她說過江寧府管轄:江寧、上元、句容、溧水、高淳、江浦、**七縣,琅府屬江寧縣,雞鳴山是在上元縣的,方纔過的那條河大約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淮河了,一瞥之下也沒覺得多迤邐,難道只在裡方顯本?還是說詩人們都誇大其辭了?正胡SI亂想着,林笑又看見一高大雄麗的牌坊羣,由於過高她在轎子裡也看不清匾額上寫的什麼,過了牌坊又走了大約半個時辰,車隊來到河邊的一碼頭停了下來。

衆人下車的下車下馬的下馬,早有丫鬟給甄氏和如意拿來了紗帽。林笑一邊小意的四下看着一邊隨着甄氏下了碼頭,此時河邊停了數十艘船,有畫舫有Ke船有烏蓬有搖櫓,人聲喧譁煞是熱鬧。琅府的人上了兩艘大些的Ke船,向東駛去了。林笑憑窗看外面,只見河上船隻如梭,檀香的味道瀰漫在空氣裡,鐘聲幾乎不間斷的響着。

她悄聲問道:“怎麼去山上要坐船的?這河還是秦淮河嗎?”

一旁的寶絡道:“這是進香河,是秦淮的一段。也並非上雞鳴山必經之LU,只是約定俗成了,何況又是重陽。姑娘瞧,幾乎人人都是坐船到山下,再徒步上山的呢。”

船快行到雞鳴山下的碼頭時,林笑看到遠一片宇,香火極盛的樣子,於是問道:

“那是什麼地方?”

寶絡道:“那是曹王廟。”

“曹王?誰?”

寶絡想了想道:“奴婢沒去那裡參拜過,只知是曹王,好像叫曹彬。大約是古時的哪位王侯?”她又看了眼菱紗,後者也是一副不知所以的樣子,濟蘭見他們都是一團霧水,就道:

“曹王是宋樞密武惠王曹彬。”見妹妹仍是不知,就再解釋道:“曹彬是北宋名將,字華,封魯,死後追諡武惠王。趙匡胤曾說他:不欺主者,曹彬。曹彬死後,賜武惠王。因曹彬是曹操後人,又特賜楹聯爲繡虎文宗,名麟俊彥。”

林笑茫然的哦了一聲,又道:“他是死在這裡嗎?所以纔會有他的祠堂?”

“不是。是因爲當年在平定江南時,曹彬不濫殺無辜,愛百姓這才被江南百姓感恩立了祠堂。”

林笑點頭道:“原來如此。這從宋朝到如今已過去了好幾百年,竟還能這樣完善,真不容易啊。”

“當然不是,這廟幾百年間不知被毀了多少次,又多少次被重建。最近這次就是江寧織造曹家出了銀子重新修葺的。”

又一次聽到曹家的名號,林笑不由輕呼出聲,重複道:“曹家。”

“正是。想必妹妹也知道我們家和曹家有些淵源了。”

“略知道些,曹家是不是官做得很大,也很有勢力?”

濟蘭道:“說來這曹家論官職不過五品,只因爲是欽差,地位之特殊實際與一品大員之總督、巡撫卻相差無幾,怕是兩江總督在其面前也會極Ke氣的,即使一些自詡清高的文士名也會巴巴的贈詩送畫的。不過曹家一向自稱是魏武子孫、曹彬後人,家風倒是嚴謹,在我看來已故的曹璽曹大人行事做派確實頗有魏武之風,是個文武兼備之大才,如今的織造曹寅大人也頗具豪氣,能得納蘭先生爲友也可見其人品如蘭了。他常燕集白下名飲酒賦詩行令聯對,只可惜如此風雅之人深陷江南這腌臢之地,這也是……”

濟蘭的話還沒說完,就聽甄氏喝道:“麒哥兒,什麼時候竟學得出口無狀了?曹大人也是你可妄議的?還不住口!”

濟蘭臉一紅忙道:“是。兒子知錯了。”

看甄氏沉了臉瞪了自己一眼,林笑也不敢再問,只看着船外景。幸好,船很快靠了岸。下船時,甄氏又對她的兒叮囑道:

“日後再不可妄議這些事,免得人口實。”

二人都應了,甄氏這才搭着珍珠的手着衆人下船去了。

林笑本來腦子都是曹家,這一上岸心SI又立刻被雞鳴山的景吸了。在現代的時候她就知道這座山,但旅遊時並沒有把它安排在LU線裡,兩三天時間都被明孝陵中山陵總統府瞻園雨臺長江大橋這類的著名景點佔據。如今站在三百年前的小山前,四周都是人,富貴的貧窮的,都在這佳節來這裡沾點福氣求個心願。聽着南音嗅着香火味兒看着小腳的人拿扇的子,此間的和尚廟彼時的尼姑庵,林笑難掩心中舞榭歌臺,風總被雨風去的感慨,她慢慢走着一時間有百般味,竟無法言說。

見林笑沉默,濟蘭還道她被母親叱責而鬱郁,於是便給妹妹介紹起了風景名勝歷史典故。這座不足百米高的小山是江寧府的首剎,東接九華,北臨玄武,西連鼓崗。粱武帝四次舍佛寺,然後大臣們不惜重把他贖回,只是這個虔誠的佛徒最終餓死在臺城。最有名的大約是南朝末代皇帝陳後主了,“胭脂井”的典故就源於此地……聽濟蘭說的熱鬧,林笑的心裡果然鬆快了許多,臉上也帶了笑意。很快他們一行人就來到了山頂的雞鳴寺裡。

第495章 求神第523章 補天第497章 情劫第20章 入戲第408章 瘟疫第138章 玄武第257章 運籌第450章 討教第408章 瘟疫第173章 推測第88章 送花第145章 餘蔭第386章 文山第271章 逆轉第99章 託孤第349章 迴歸第338章 迴避第314章 寂寞第87章 隱情第327章 同舟第189章 套話第70章 買人第500章 孽戀第134章 盜名第482章 叔侄第168章 兄弟第46章 日記第118章 交鋒第272章 叵測第312章 佛龕第20章 入戲第445章 應對第252章 拘押第510章 雪夜第441章 主僕第164章 中元第85章 攬月第334章 寒山第371章 說破第80章 貴友第67章 蘇錦第35章 酒樓第129章 文氏第406章 蓮子第343章 求生第30章 退婚第278章 共犯第55章 凌亂第216章 紙鳶第321章 秘密第315章 夜雪第181章 夙緣第387章 蠱毒第284章 吉星第256章 回魂第57章 下藥第160章 王府第246章 太醫第151章 琅府第282章 問情第368章 心病第274章 生死第296章 守孝第352章 自在第342章 幻境第354章 糾結第119章 伏筆第9章 幸運第76章 新春第305章 孤影第498章 我命第289章 李瑤第449章 教子第351章 改變第195章 威脅第492章 巫蠱第358章 佛經第24章 雞鳴第270章 一念第247章 病因第480章 書房第355章 魔障第134章 盜名第129章 文氏第468章 偷香第396章 雷霆第358章 佛經第85章 攬月第270章 一念第343章 求生第50章 織造第66章 底牌第340章 佈局第421章 社稷第304章 梧桐第296章 守孝第35章 酒樓第53章 初識第476章 青絲第36章 民生
第495章 求神第523章 補天第497章 情劫第20章 入戲第408章 瘟疫第138章 玄武第257章 運籌第450章 討教第408章 瘟疫第173章 推測第88章 送花第145章 餘蔭第386章 文山第271章 逆轉第99章 託孤第349章 迴歸第338章 迴避第314章 寂寞第87章 隱情第327章 同舟第189章 套話第70章 買人第500章 孽戀第134章 盜名第482章 叔侄第168章 兄弟第46章 日記第118章 交鋒第272章 叵測第312章 佛龕第20章 入戲第445章 應對第252章 拘押第510章 雪夜第441章 主僕第164章 中元第85章 攬月第334章 寒山第371章 說破第80章 貴友第67章 蘇錦第35章 酒樓第129章 文氏第406章 蓮子第343章 求生第30章 退婚第278章 共犯第55章 凌亂第216章 紙鳶第321章 秘密第315章 夜雪第181章 夙緣第387章 蠱毒第284章 吉星第256章 回魂第57章 下藥第160章 王府第246章 太醫第151章 琅府第282章 問情第368章 心病第274章 生死第296章 守孝第352章 自在第342章 幻境第354章 糾結第119章 伏筆第9章 幸運第76章 新春第305章 孤影第498章 我命第289章 李瑤第449章 教子第351章 改變第195章 威脅第492章 巫蠱第358章 佛經第24章 雞鳴第270章 一念第247章 病因第480章 書房第355章 魔障第134章 盜名第129章 文氏第468章 偷香第396章 雷霆第358章 佛經第85章 攬月第270章 一念第343章 求生第50章 織造第66章 底牌第340章 佈局第421章 社稷第304章 梧桐第296章 守孝第35章 酒樓第53章 初識第476章 青絲第36章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