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文氏

本文內容花月笑清風129章節,如果你喜歡花月笑清風129章節請收藏花月笑清風129章節!來到吳縣後,琅府諸人都是一片忙碌,稍有空閒甄氏卻又會帶上如月去李府做客,只是李家近日也要準備接駕的事,她們多是轉着彎去看望李府的老祖宗文氏。這個有名的蘇州李家和江寧曹家相差不多,也是皇上的包衣奴才,江南的世家。能靠上如此大山如月深深覺得定是祖上積德,不是這兩家在照拂琅家的日子怎會過的如此滋潤?所以每次同甄氏去李府,如月都做足了準備。

話說李家老太太,也就是做過康熙乳母的文氏並沒有住在織造府裡而是在吳縣老宅,一般老人都喜歡含飴弄孫,可這位老太太就不甚喜歡吵鬧,所以這間宅子常年都幽靜的很,連孩子的喧鬧聲都聽不到。李府老宅挨着甄家舊宅,離琅府新宅卻是不近,坐馬車也得大半個時辰。這日如月隨着甄氏再次前來拜訪文老太太,她是聰明人知道該怎麼討好老人,就收斂了活潑完美的保持了閨秀的正規禮儀,不刻意的說着奉承話討好文氏,較之同坐的少女們,文氏顯然更欣賞有學識事事能說到點子上的如月。

在如月看來文氏喜歡甄玉潔大約是真心的,每每都會拉着她的手噓寒問暖,喜愛的跟什麼似地,也總誇如月生的有福氣,待她就和自家孫女,逢年過節紅包沒少給。如月仔細觀察了這個老太太,她初見其人時覺得文氏是個心胸豁達的人,心寬人體胖,富富態態的,不像常年舊疾纏身的樣子。但接觸的多了就會發現文氏絕對的精明,人雖老腦子清楚的很,全府上下大小事情門清。這點同曹府的孫老太太完全不同。孫氏是真正的不管事兒,在府裡頤養天年的。說來他們都曾做過康熙帝的保姆,不過文氏是李煦的生母,但孫氏卻是曹寅的嫡母。其他的事如月不清楚,只是通過現世記得康熙對他們這兩家都非常信任,在看百家講壇時有老師說過織造衙門除了正常業務,還要給朝廷當密探的。信任程度可見一斑!

如月又通過甄氏瞭解到:李煦的祖上本姓姜,清軍破關時其父被俘。歸於李西泉,這才易姓爲李。李煦生於順治十二年,長曹寅三歲。康熙十七年初任韶州府知府,後調浙江寧波府知府,以後又任暢春苑總管。康熙三十二年改任蘇州織造,後來又任兩淮巡鹽御史,與曹寅輪番更替。他隨母信佛,爲人親和,多做修路鋪橋之善事,人稱李佛子,後人形容曹以明察,李以寬和。無煩擾以樹威,風清吏肅,可見他的官聲也是不錯的,。

李煦有一妻兩妾,嫡妻韓氏在老宅照顧老太太,她生有一個女兒,叫做李敏,十四歲。側室詹氏生有一子,大名叫做李鼎。六歲,他們隨李煦在織造府中居住。另一個妾菀氏現正懷着身孕,也在老宅將養,據說李煦還有兩個外室,人沒有領回來。卻把子女都交給嫡妻養着了,有三女一子。大女兒十三,最小的兒子纔在襁褓中。他們也住在老宅。

現下如月就在正屋被文氏擁着坐在上首,甄氏很滿意女兒的表現,她在適合的時間說了自己的擔憂。老人是什麼閱歷,聞絃音知雅意,就笑道:

“你急什麼急,她纔多大。我看這是個有福氣的丫頭,比你要強。將來即使我家的姑娘們說不定都比不上她呢。”

甄氏只當文氏說的是寬慰之語,但在座的被比較的姑娘們心裡就不痛快起來,他們都偷偷去看如月,想什麼的都有。如月感受着眼刀,心裡也在感慨:這戲演得真肉麻,真不曉得文氏是怎麼想的。說她看不上李敏吧,總帶在身邊習佛參道的,說不待見那幾個來路不正的孫女們吧待遇又沒有偏差,所以還真是看不出來這位老太太的真心呢。

老人愛回憶也愛嘮叨,很快又說到了當年甄老爺子怎麼救治的自己,自己能活到現在多虧了甄家,做人就要知恩圖報等等,如月看出那些年輕姑娘們流露出來的不耐煩,心說這話不知是說給誰聽,她們的母親倒都是明白事兒的,順着老人的話茬感念舊事。甄氏也適宜的應兩句話,聽得很認真。每到這時如月就會想自己這位便宜外公甄秦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話裡話外總覺得他不是尋常人,還有自己的外婆,似乎是個大美人而且是個大才女,可惜英年早逝了。每次文老太太只說外公不怎麼說起外婆,即使提到也是一句帶過,這很令人遐想啊,莫不是又有隱情?

私下裡如月和甄氏沒少討論過這兩個從沒見過面的親人,如此出衆居然沒有什麼家世背景,似乎突然就憑空出現在蘇州府了,又突然的置辦起了家業。如果說是因爲甄秦做過御醫,他和李家有舊,那交情的建立就定發生在京師,可爲了什麼好好的御醫不做,就什麼都不要的攜妻來到江南了呢,。如果說甄秦的過往甄氏還算知道些皮毛,可外婆的以前完全就沒人知道了,只曉得她叫澹寧。蘇錦的記憶裡甄氏自幼喪母,她的父親有生之年裡都在懷念她的母親,也說過她是多麼出色,可就是從來不提澹寧的家世。

如月曾猜測說不定這二人是私逃的,不被家裡人認可,所以就不提以前了。可是若這樣背德之人,講究規矩禮儀的李家和曹家又怎麼會那麼對他們呢。處處照應僅因爲救命之恩嗎?甄氏深表懷疑,如月也想不明白了。懷疑歸懷疑,到底是過去的人和事了,現在只要把這棵大樹傍好纔是正理。

天擦黑的時候甄氏帶着如月離去了,留下了一大堆的禮物,韓氏板着臉讓人收了進去,她並不覺得這些水粉有多好,雖然詹氏菀氏那兩個小賤人總對此讚不絕口愛的跟什麼似地,還有什麼改良版的衣服!那麼花俏,她也不喜歡,倒是府裡的姑娘們都稀罕的不行。那麼會拍老太太的馬屁。又從李府不知得了多少好處了,不就是承了父親的餘蔭嗎,天知道她心裡在打什麼鬼主意呢!

李敏知道母親不高興,她冷笑着瞥了韓氏一眼,同是三十多歲的女人,甄氏看上去要比母親年輕的多,人活絡也美貌,從細節處能看出她的品味。母親呢。成天不知道拾掇自己,總是怨天尤人的樣子,難怪父親總看她不上。李敏看了眼自己的手腕,那裡繫着如月送的手編飾品,奇怪的花樣,一朵朵小小的茶花綴在其中,素淡而新穎。確實漂亮,可她現在只想揪下來扔了!她非常在意文氏對如月的態度,她真有那麼好嗎?好到說要是能做自己孫女就好了,這是在嫌自己做的還不夠出色嗎?

文氏輕輕咳嗽了一下,李敏回過神來馬上躬身扶着老太太起來去佛堂,韓氏見了也忙換過丫鬟扶着老太太的另一邊手。其他人都按着規矩徑自散了。去各自房裡進晚飯。而他們早已跟着老祖宗習慣了過午不食的規矩,不多時祖孫三代來到佛堂,文氏習慣的走到觀音像前,李敏立刻從丫鬟手裡端過銅盆讓祖母淨手,又拿過巾子拭乾淨。文氏突然拍了拍長孫女的手問道:“敏兒爲何心緒不寧?”

李敏怔了怔,蒼白的臉上顯出一絲紅暈,她的母親生怕女兒說錯話,忙道:“可是身體不適?”

文氏也沒看兒媳,。只是徑自接過丫鬟遞過來的香跪在佛前禮拜了一番。起身後,由李敏扶着坐到牀上,文氏拉着她的手讓她坐下,細細看了看孫女,見她鼻尖都緊張的出了汗。不禁嘆道:“你這個脾氣呀,真是……爲何每次琅家太太來你都那麼彆扭?”

李敏咬脣不語。韓氏急道:“母親,哪有這事兒。敏兒不會的。”

文氏好笑般的盯着韓氏道:“你也別裝了,你教的女兒,她這樣不就是平日聽你說的太多嗎?”

韓氏的臉頓時紅了,她正想解釋,卻聽文氏道:“我知你不喜玉潔的性子,嫌她失了規矩太過輕佻,是商家之女不欲交往,也嫌我待她太+激情 好了。可是如此?”

韓氏垂下了頭,澀聲道:“母親睿智,事事逃不過您的法眼。媳婦是有些看不慣甄玉潔。她太能鬧騰,若不想做寡婦不想守節找個好人家嫁了相夫教子也不是不可以,可上回我給她提了她卻不在意的回拒了,真不曉得她是個什麼意思,吊在半道不上不下,不是等着世人說閒話嗎。還有紋錦的事兒,雖說詹氏的家事輪不到我管,可這不是明擺着不給咱們家面子!有些話我也早想給母親說了,就是不好開口。琅老爺子對您有恩,咱們家可也沒少幫他女兒,這麼多年兩兩相抵也該淡下來了。走那麼近,她一個商婦,名聲又不那麼好,媳婦怕對老爺的聲譽有礙。”

文氏一直合着眼聽,聽到最後一句,她笑了。“媳婦啊,其實你還是在意玉潔跟李容交好吧。”

韓氏一聽這話臉色變了,她尷尬着解釋道:“怎麼會。三妹妹是極好的,我怎麼會……”

文氏哼了一聲道:“你真當我老的什麼都不知道?這些年你耿耿於懷的不就是東哥兒太過在意容兒,輕忽了你?她是對你冷淡,但也冷的有理,想想你自己做的那些事吧,別說我是她母親就說我偏袒。唉,當初讓她嫁曹寅是我的主意,東哥兒娶你也有萬般不得以,他的本意如何你是知道的,她要恨你我也是沒法子的,說來容兒的性子外冷內熱,又知書達理,雖說不是我親生的,若不是……”她嘆息道:“是我對她不起,更對不住我那個大妹子,她的女兒我沒照顧好啊,其他書友正在看:。容兒不願回來見我,更不想見東哥兒,待你冷漠也是情有可原。”

說罷,文氏看看神色複雜的韓氏又看看垂頭靜默的李敏,正色道:“不過時過境遷,你們的孩子都那麼大了,往事再提無意。只是一點,往後不管心裡怎麼想,在玉潔那裡你們少給她做臉子看!都給我存着點恭謹,記住沒有她父親就沒有我這條老命,救命之恩一輩子來還並不過分。”

韓氏李敏都斂容正色應了,文氏嘆道:“行了,我想一個人靜靜,海蘭留下,你們都退下。”

少頃佛堂中人都退下了,黑暗中一個滿頭華髮穿着旗裝的老嬤嬤走了出來,她輕輕上前,手裡捧着一卷經書。文氏依禮拜過菩薩又唸了一會兒《地藏本院經》,她也似心緒不寧般的停下誦讀,發起了呆,海蘭並不說話,有些意外的看着自家主子。過了許久才聽她問道:“這幾日也不知是不是見玉潔這個小妮子見的多了,怎麼老夢到澹寧呢。”

海蘭道:“太夫人,這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文氏嗯了聲,忽然道:“我瞧着玉潔她家的那個小丫頭很是面善,之前總想不起來她像誰。因爲後日要去府裡準備接駕,今兒槐花在收拾東西時她和幾個丫頭提到萬歲爺南巡到了太湖,體恤百姓疾苦肅查地方官吏之事,還提到了那位貴人到彌陀寺放生,我忽然就想到了原委……這都多少年了,又要見到她老人家啦。”她無限感慨的嘆息一聲,“玉潔還是有福的,雖說早年把罪也受夠了,現下卻是好的。”說完文氏笑了笑,閉目養神一會兒,重新又讀起了經書。海蘭繼續保持着沉默。

文氏此時所讀正是地藏本院經上卷第一品,婆羅門女問鬼王無毒:地獄何在?無毒答曰: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拉牛牛超速提供花月笑清風129章節全文字閱讀,如果你喜歡花月笑清風129章節請收藏花月笑清風129章節!

?

第350章 獲救第39章 江湖第124章 戀愛第264章 殤情第522章 三帝第72章 高瞻第44章 回府第445章 應對第288章 婚禮第415章 鴛鴦第74章 先生第193章 知彼第318章 饑民第124章 戀愛第225章 團聚第492章 巫蠱第147章 隱晦第464章 護主第84章 迷路第324章 長生第180章 訓斥第410章 力爭第244章 急症第8章 手段第378章 真心第402章 帝心第349章 迴歸第502章 楚商第350章 獲救第476章 青絲第57章 下藥第54章 曹蕤第246章 太醫第347章 失蹤第339章 預言第191章 傷痕第168章 兄弟第177章 烏林第222章 折梅第445章 應對第40章 高手第351章 改變第105章 謠言第58章 平靜第289章 李瑤第466章 捨命第86章 解釋第30章 退婚第301章 信物第48章 閨閣第145章 餘蔭第429章 寶珠第264章 殤情第60章 緊張第319章 西南第154章 打理第305章 孤影第516章 劫數第434章 沉潭第160章 王府第486章 七年第297章 施教第367章 矚目第207章 危牆第56章 丫鬟第438章 明月第137章 驚宅第57章 下藥第234章 不止第172章 爭鋒第469章 噩耗第433章 訴說第382章 圍殺第460章 陌路第451章 斷絃第36章 民生第54章 曹蕤第471章 知己第432章 折磨第416章 旖旎第104章 陰影第392章 彷徨第86章 解釋第193章 知彼第468章 偷香第226章 龍淵第495章 求神第237章 海第263章 隱匿第180章 訓斥第155章 宮闈第60章 緊張第113章 紅綾第309章 進宮第238章 西頂第483章 脫險第503章 後話第355章 魔障第162章 七夕第17章 寶絡
第350章 獲救第39章 江湖第124章 戀愛第264章 殤情第522章 三帝第72章 高瞻第44章 回府第445章 應對第288章 婚禮第415章 鴛鴦第74章 先生第193章 知彼第318章 饑民第124章 戀愛第225章 團聚第492章 巫蠱第147章 隱晦第464章 護主第84章 迷路第324章 長生第180章 訓斥第410章 力爭第244章 急症第8章 手段第378章 真心第402章 帝心第349章 迴歸第502章 楚商第350章 獲救第476章 青絲第57章 下藥第54章 曹蕤第246章 太醫第347章 失蹤第339章 預言第191章 傷痕第168章 兄弟第177章 烏林第222章 折梅第445章 應對第40章 高手第351章 改變第105章 謠言第58章 平靜第289章 李瑤第466章 捨命第86章 解釋第30章 退婚第301章 信物第48章 閨閣第145章 餘蔭第429章 寶珠第264章 殤情第60章 緊張第319章 西南第154章 打理第305章 孤影第516章 劫數第434章 沉潭第160章 王府第486章 七年第297章 施教第367章 矚目第207章 危牆第56章 丫鬟第438章 明月第137章 驚宅第57章 下藥第234章 不止第172章 爭鋒第469章 噩耗第433章 訴說第382章 圍殺第460章 陌路第451章 斷絃第36章 民生第54章 曹蕤第471章 知己第432章 折磨第416章 旖旎第104章 陰影第392章 彷徨第86章 解釋第193章 知彼第468章 偷香第226章 龍淵第495章 求神第237章 海第263章 隱匿第180章 訓斥第155章 宮闈第60章 緊張第113章 紅綾第309章 進宮第238章 西頂第483章 脫險第503章 後話第355章 魔障第162章 七夕第17章 寶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