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風波

李敏是在康熙四十三年作爲繼妻出嫁的,她所嫁之人正是杭州織造孫文成的嫡長子孫泰,此人比李敏年長十歲,容貌能力皆尋常。(看就到葉子·悠~悠).李敏是何等清高之人,本就不願嫁一個鰥夫,但父母之命她又如何能反抗,只能不不願的嫁了。本以爲夫君能體貼自己,未料此人在人前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私下卻甚是風,甚至可以說不堪,李敏哪能容忍這種事便有了指責,一次兩次孫泰還和稀泥馬虎眼,可聽的多了他便不顧及臉面反而叱責妻子,在喝醉了酒的時候還會李敏。因爲是嫡長子,他們是跟孫文成住在一起的,這位織造礙於和李煦的關係當然也會指責兒子,不過也就是責罵一頓罷了,而孫泰的母親卻很是袒兒子,見愛子被罰便遷怒與兒媳,她纔不管雙方結親是爲了什麼,少不了冷言冷語的刺李敏一下,說她善妒。氣的李敏嫁到孫家不過三個月就回了孃家,直到過完年也不曾回去,她是個倔之人,即使是父親勸說,母親哭鬧都不能讓她回去,結果等康熙入住府署,李煦怕被皇上問起只能對外說是文老太太生病孫擔憂回來省親。

李敏這會兒正從文老夫人的住所出來,她剛剛哭訴了一番,眼睛腫着臉灰暗,正懷心事的往屋子走去時就到了琅如月。她第一眼還沒看出那個一淡綠旗裝的子是誰,只道是哪位皇子福晉或是帝王嬪妃,立刻就低頭退到LU旁福禮。沒想到卻聽到那人驚訝道:“是敏嗎?”李敏這時才擡頭仔細辨認,只見對面的子眉目靈動,膚勝雪,烏黑的頭髮挽成了小把頭。碧玉扁方頭上彆着珠,不是琅如月又是何人!

李敏吃驚之餘心裡甚不是滋味,之前琅家的恩寵的事已經家喻戶曉了,不過母親韓氏很不以爲然,之後就又輾轉聽說了琅如月救人出事,再後來竟然又得了大機緣被指婚給四貝勒。成了皇子格格。甄氏也嫁給了一個四品京官過的很是如意。而琅濟蘭甚得皇帝喜愛賜給了十三皇子做侍衛,已經升成二等,娶了上三旗的嫡爲妻。~這家人以前一向爲李敏所不屑,如今……她低低的迴應了一聲:“琅格格。”

“好久不見了。敏。您……”如月量着她的裝束,“您成親啦?”

李敏嗯了聲,又看了看周圍。她有些猶豫是否要儘快離去,如月見她不多說就簡言問道:“那妹妹祝您過的幸福,早得貴子啦。*.不曉得最近有沒有見過曹二姑娘?不知她的況如何?”

李敏道:“哦。貴兒很好,琴棋書畫都在學。福七月就要進京完婚了。”

如月驚訝極了,她轉念一想也是,這位曹大姑娘已經快二十了,不過這樣想才世襲的平郡王納爾蘇似乎是比她小呢。

“那可真是太好。”

“嗯,的確。聽說那位郡王爺是很好的人,我想福定能過的十分如意。”李敏正遭家庭不幸難免會代入自己的感覺。雖然聽說四貝勒是個冷淡嚴峻的人。但是看着如月的氣,不消說也是過的很好的。誰都比自己過的好!如月感覺到了她的憂鬱,轉念暗道這個時候她怎麼會在孃家?難道嫁的是本地人,這會兒回來省親的?她又不好多問就道:“若沒事不若去我那裡坐坐?我們敘敘舊。”

wωw▪ тt kan▪ co

李敏淡淡道:“啊,正好我還有事,改日。”

如月也沒堅持便和她道別,李敏看着窈窕的背影,不知怎麼心裡難受之極,眼淚便了下來,一旁的婆子丫鬟已經見的慣了,雖然替她難過可也沒有任何法子,只能勸她快些回屋子,免得被人撞見無法解釋。李敏失魂魄慢慢走着,她完全沉浸在痛苦的深淵裡,被無望的黑暗籠着,嫡又怎麼樣,長媳又如何?她握緊了手指甲掐破了手掌。(看就到葉子·悠~悠)

如月並沒有在蘇州逗留太久,很快他們就去往江寧去了,所住才興建的龍潭行宮。可就是這個行宮卻惹出了一場風。每次爲了接駕的各地官員總要費盡心SI的討好,這一任的兩江總督是阿山是個極善鑽營之人,好不容易在任期間能有巴結達官顯貴和皇家的機會他豈會放過?於是只接駕阿山就銷了近百萬,凡事只要佈置下去,伶俐的能立刻給辦妥,但總有不開竅的,比如江寧知府陳鵬年。

這位老百姓口裡的清官平日就和自己不對付,不論是之前的寺僧搶民案的複查還是才提出的土地加稅未果都讓阿山深恨此人。這回讓他去督建行宮又是草草了事,阿山視察後就有了除去陳鵬年的法子,可他當着這位知府的面什麼也沒說,而是在駕到了江寧後才跑去給主子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阿山的主子正是太子胤礽,胤礽一向是極盡奢華之人,雖是儲君種種要求都是按皇帝的規格來的,他聽說此事並親眼見到行宮建築自己住的屋子,SI及收到的密報曾多次抱怨這個陳鵬年礙事,頓時火往上涌,藉着督辦不利就上了奏摺稱陳鵬年對皇帝大不敬,要求死以儆效尤。

康熙素知陳鵬年的行事,廉歸廉但太過耿直,爲民多過爲君,太子上陳殺之太過,給他點訓卻是使得的。君王正猶豫着怎麼把握這個度,阿山又遞上奏摺彈劾陳鵬年收受鹽、典各商年規,不僅侵蝕龍江關稅銀,還無故枷責關役,奪職下獄等等,康熙一見也動了火氣,不過他還是將曹寅李煦阿山張鵬翮桑額張英等人召來詢問陳鵬年其事,結果除了阿山保持彈劾,李煦不進言,其他人都稱陳鵬年是個清廉,曹寅甚至還以自擔保其人品行端正,這讓康熙有些猶豫,只是暫時將他關入了江寧府獄中等待發。

結果一聽知府大人被人構陷入獄,整個江寧沸騰了。罷市的商家,送吃食的百姓,罷考的文士,康熙知道其中必有隱衷,於是讓人詳查,一查就發現大多數事都是莫須有的。不過督建行宮失職和在舊址上建學宣讀聖諭卻也犯了大不敬。康熙最後找來李光地詢問他的意見,這位老臣只問了一句:阿山爲何只彈劾陳鵬年一人?康熙考慮再三終於還是將陳鵬年免職,卻又讓他去武英殿修書去了。如此中庸之舉到底睿智還是爲了平衡朝堂的妥協之舉呢?

在這些日子裡胤禛一直沉默的看着,他親眼見到了因爲不意所和安排暴跳如雷的太子。見到了阿山爲一己之私的構陷,也見到了曹寅和張英的仗義直言,他都忍着不表度。直到聽說太子遣人在大獄中待陳鵬年,他再也忍不住了。四皇子對前江寧知府最深的印象是四十三年山東民入京時的表現,四萬擔糧從南至北千餘里LU他星兼程提前將糧食送到。對他就職期間的種種表現胤禛也十分清楚。

可就是這樣一個廉吏竟到這樣一個下場,而太子還恨其不死加迫害,胤禛立時就先讓伍十弦人去大獄保住陳鵬年,自己則去了太子所。見了胤礽後胤禛壓着脾氣對儲君好言相勸,讓他不要再爲私去爲難一個清官,太子一開始還玩世不恭的聽着,並不當一回事。後來有人來通報說是四貝勒的人進了大獄要保陳鵬年。問該怎麼做時胤礽頓時砸了酒壺,他指着胤禛道:“你敢壞孤的事!”

“臣弟是爲了二哥好。汗阿瑪不殺陳鵬年就是明白這人能大用,也是難得的廉吏,所以並沒有真的計較他的大不敬,要不然幾個陳鵬年都不夠殺的。明日他就要出獄隨駕進京,難道二哥想汗阿瑪下個容不下人的名聲?想讓江寧大亂麼?”

“你混賬!”胤礽大怒,“孤纔不認什麼廉吏清官,孤只知道他眼裡根本就沒有太子,你沒見他將孤的住所弄成什麼樣子了,你沒見到汗阿瑪要坐的地方是污穢嗎?你沒見到他用什麼眼神看孤?你沒聽到那些老百姓只說他是青天大老爺,南巡時鬧事,他們這幫刁民眼裡還有萬歲爺有沒有孤了!爲這些人退讓那是汗阿瑪老了,怕事了,若是孤殺幾個帶頭的就都萬事大吉!”

“二哥!”胤禛急着斷他的話,“您瘋了嗎!說這些大不敬的話!治必須要有陳鵬年這樣做實事的人,若都是阿山之輩,誰來固守江山,難道說些逢迎的話就能把家理好,就能讓百姓安樂業?二哥,您是儲君還是跟小人離的遠些,要多親近賢臣文士,這樣您纔能有好的名聲,才能……”

他的話沒說完臉上就被了一巴掌,胤礽氣的臉都白了,他怒喝道:“誰是你二哥,孤是太子,你怎麼跟孤說話呢,小人?誰是?好的名聲,哈哈,孤就是沒有好的名聲,就是要及時行樂要享受榮華,就是要搜刮銀兩又如何了,孤是儲君,是將來的大清皇帝,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愛新覺羅家的,他們就該孝敬孤,就該逢迎孤。你,胤禛當自己是誰,你是孤的臣,只有孤讓你去做事,沒有你指手畫腳的資格!”

看着語無倫次咆哮着的胤礽,被愣的胤禛慢慢回過神,他只覺得此時的胤礽陌生之極,臉不如心痛,他跪下道:“是臣弟冒犯,言語失敬還望太子殿下寬宥。只是,還請太子殿下放過陳鵬年。”說着胤禛磕了三個頭,伏地不起。胤礽咬着牙道:“孤若不允呢!難道你就要背叛孤?”

“不會,臣弟曾宣誓要助您一生的。太子殿下若殺了陳鵬年就會失了民心,也會讓汗阿瑪猜疑您的用心。”

胤礽冷靜了一下道:“孤知道你是好意,不過陳鵬年這廝太可恨。算了,反正他都不在位了,況且這幾日已經夠他受得了。”說到這裡胤礽輕笑一下,他放緩了語氣道:“四弟起來。嘿,有你爲他一跪也算是他幾世修來的福氣了!”(。如果您喜這部作品,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如無法閱讀全部內容請點擊進入閱讀全部章節

李敏是在康熙四十三年作爲繼妻出嫁的,她所嫁之人正是杭州織造孫文成的嫡長子孫泰,此人比李敏年長十歲,容貌能力皆尋常。(看就到葉子·悠~悠).李敏是何等清高之人,本就不願嫁一個鰥夫,但父母之命她又如何能反抗,只能不不願的嫁了。本以爲夫君能體貼自己,未料此人在人前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私下卻甚是風,甚至可以說不堪,李敏哪能容忍這種事便有了指責,一次兩次孫泰還和稀泥馬虎眼,可聽的多了他便不顧及臉面反而叱責妻子,在喝醉了酒的時候還會李敏。因爲是嫡長子,他們是跟孫文成住在一起的,這位織造礙於和李煦的關係當然也會指責兒子,不過也就是責罵一頓罷了,而孫泰的母親卻很是袒兒子,見愛子被罰便遷怒與兒媳,她纔不管雙方結親是爲了什麼,少不了冷言冷語的刺李敏一下,說她善妒。氣的李敏嫁到孫家不過三個月就回了孃家,直到過完年也不曾回去,她是個倔之人,即使是父親勸說,母親哭鬧都不能讓她回去,結果等康熙入住府署,李煦怕被皇上問起只能對外說是文老太太生病孫擔憂回來省親。

李敏這會兒正從文老夫人的住所出來,她剛剛哭訴了一番,眼睛腫着臉灰暗,正懷心事的往屋子走去時就到了琅如月。她第一眼還沒看出那個一淡綠旗裝的子是誰,只道是哪位皇子福晉或是帝王嬪妃,立刻就低頭退到LU旁福禮。沒想到卻聽到那人驚訝道:“是敏嗎?”李敏這時才擡頭仔細辨認,只見對面的子眉目靈動,膚勝雪,烏黑的頭髮挽成了小把頭。碧玉扁方頭上彆着珠,不是琅如月又是何人!

李敏吃驚之餘心裡甚不是滋味,之前琅家的恩寵的事已經家喻戶曉了,不過母親韓氏很不以爲然,之後就又輾轉聽說了琅如月救人出事,再後來竟然又得了大機緣被指婚給四貝勒。成了皇子格格。甄氏也嫁給了一個四品京官過的很是如意。而琅濟蘭甚得皇帝喜愛賜給了十三皇子做侍衛,已經升成二等,娶了上三旗的嫡爲妻。~這家人以前一向爲李敏所不屑,如今……她低低的迴應了一聲:“琅格格。”

“好久不見了。敏。您……”如月量着她的裝束,“您成親啦?”

李敏嗯了聲,又看了看周圍。她有些猶豫是否要儘快離去,如月見她不多說就簡言問道:“那妹妹祝您過的幸福,早得貴子啦。*.不曉得最近有沒有見過曹二姑娘?不知她的況如何?”

李敏道:“哦。貴兒很好,琴棋書畫都在學。福七月就要進京完婚了。”

如月驚訝極了,她轉念一想也是,這位曹大姑娘已經快二十了,不過這樣想才世襲的平郡王納爾蘇似乎是比她小呢。

“那可真是太好。”

“嗯,的確。聽說那位郡王爺是很好的人,我想福定能過的十分如意。”李敏正遭家庭不幸難免會代入自己的感覺。雖然聽說四貝勒是個冷淡嚴峻的人。但是看着如月的氣,不消說也是過的很好的。誰都比自己過的好!如月感覺到了她的憂鬱,轉念暗道這個時候她怎麼會在孃家?難道嫁的是本地人,這會兒回來省親的?她又不好多問就道:“若沒事不若去我那裡坐坐?我們敘敘舊。”

李敏淡淡道:“啊,正好我還有事,改日。”

如月也沒堅持便和她道別,李敏看着窈窕的背影,不知怎麼心裡難受之極,眼淚便了下來,一旁的婆子丫鬟已經見的慣了,雖然替她難過可也沒有任何法子,只能勸她快些回屋子,免得被人撞見無法解釋。李敏失魂魄慢慢走着,她完全沉浸在痛苦的深淵裡,被無望的黑暗籠着,嫡又怎麼樣,長媳又如何?她握緊了手指甲掐破了手掌。(看就到葉子·悠~悠)

如月並沒有在蘇州逗留太久,很快他們就去往江寧去了,所住才興建的龍潭行宮。可就是這個行宮卻惹出了一場風。每次爲了接駕的各地官員總要費盡心SI的討好,這一任的兩江總督是阿山是個極善鑽營之人,好不容易在任期間能有巴結達官顯貴和皇家的機會他豈會放過?於是只接駕阿山就銷了近百萬,凡事只要佈置下去,伶俐的能立刻給辦妥,但總有不開竅的,比如江寧知府陳鵬年。

這位老百姓口裡的清官平日就和自己不對付,不論是之前的寺僧搶民案的複查還是才提出的土地加稅未果都讓阿山深恨此人。這回讓他去督建行宮又是草草了事,阿山視察後就有了除去陳鵬年的法子,可他當着這位知府的面什麼也沒說,而是在駕到了江寧後才跑去給主子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阿山的主子正是太子胤礽,胤礽一向是極盡奢華之人,雖是儲君種種要求都是按皇帝的規格來的,他聽說此事並親眼見到行宮建築自己住的屋子,SI及收到的密報曾多次抱怨這個陳鵬年礙事,頓時火往上涌,藉着督辦不利就上了奏摺稱陳鵬年對皇帝大不敬,要求死以儆效尤。

康熙素知陳鵬年的行事,廉歸廉但太過耿直,爲民多過爲君,太子上陳殺之太過,給他點訓卻是使得的。君王正猶豫着怎麼把握這個度,阿山又遞上奏摺彈劾陳鵬年收受鹽、典各商年規,不僅侵蝕龍江關稅銀,還無故枷責關役,奪職下獄等等,康熙一見也動了火氣,不過他還是將曹寅李煦阿山張鵬翮桑額張英等人召來詢問陳鵬年其事,結果除了阿山保持彈劾,李煦不進言,其他人都稱陳鵬年是個清廉,曹寅甚至還以自擔保其人品行端正,這讓康熙有些猶豫,只是暫時將他關入了江寧府獄中等待發。

結果一聽知府大人被人構陷入獄,整個江寧沸騰了。罷市的商家,送吃食的百姓,罷考的文士,康熙知道其中必有隱衷,於是讓人詳查,一查就發現大多數事都是莫須有的。不過督建行宮失職和在舊址上建學宣讀聖諭卻也犯了大不敬。康熙最後找來李光地詢問他的意見,這位老臣只問了一句:阿山爲何只彈劾陳鵬年一人?康熙考慮再三終於還是將陳鵬年免職,卻又讓他去武英殿修書去了。如此中庸之舉到底睿智還是爲了平衡朝堂的妥協之舉呢?

在這些日子裡胤禛一直沉默的看着,他親眼見到了因爲不意所和安排暴跳如雷的太子。見到了阿山爲一己之私的構陷,也見到了曹寅和張英的仗義直言,他都忍着不表度。直到聽說太子遣人在大獄中待陳鵬年,他再也忍不住了。四皇子對前江寧知府最深的印象是四十三年山東民入京時的表現,四萬擔糧從南至北千餘里LU他星兼程提前將糧食送到。對他就職期間的種種表現胤禛也十分清楚。

可就是這樣一個廉吏竟到這樣一個下場,而太子還恨其不死加迫害,胤禛立時就先讓伍十弦人去大獄保住陳鵬年,自己則去了太子所。見了胤礽後胤禛壓着脾氣對儲君好言相勸,讓他不要再爲私去爲難一個清官,太子一開始還玩世不恭的聽着,並不當一回事。後來有人來通報說是四貝勒的人進了大獄要保陳鵬年。問該怎麼做時胤礽頓時砸了酒壺,他指着胤禛道:“你敢壞孤的事!”

“臣弟是爲了二哥好。汗阿瑪不殺陳鵬年就是明白這人能大用,也是難得的廉吏,所以並沒有真的計較他的大不敬,要不然幾個陳鵬年都不夠殺的。明日他就要出獄隨駕進京,難道二哥想汗阿瑪下個容不下人的名聲?想讓江寧大亂麼?”

“你混賬!”胤礽大怒,“孤纔不認什麼廉吏清官,孤只知道他眼裡根本就沒有太子,你沒見他將孤的住所弄成什麼樣子了,你沒見到汗阿瑪要坐的地方是污穢嗎?你沒見到他用什麼眼神看孤?你沒聽到那些老百姓只說他是青天大老爺,南巡時鬧事,他們這幫刁民眼裡還有萬歲爺有沒有孤了!爲這些人退讓那是汗阿瑪老了,怕事了,若是孤殺幾個帶頭的就都萬事大吉!”

“二哥!”胤禛急着斷他的話,“您瘋了嗎!說這些大不敬的話!治必須要有陳鵬年這樣做實事的人,若都是阿山之輩,誰來固守江山,難道說些逢迎的話就能把家理好,就能讓百姓安樂業?二哥,您是儲君還是跟小人離的遠些,要多親近賢臣文士,這樣您纔能有好的名聲,才能……”

他的話沒說完臉上就被了一巴掌,胤礽氣的臉都白了,他怒喝道:“誰是你二哥,孤是太子,你怎麼跟孤說話呢,小人?誰是?好的名聲,哈哈,孤就是沒有好的名聲,就是要及時行樂要享受榮華,就是要搜刮銀兩又如何了,孤是儲君,是將來的大清皇帝,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愛新覺羅家的,他們就該孝敬孤,就該逢迎孤。你,胤禛當自己是誰,你是孤的臣,只有孤讓你去做事,沒有你指手畫腳的資格!”

看着語無倫次咆哮着的胤礽,被愣的胤禛慢慢回過神,他只覺得此時的胤礽陌生之極,臉不如心痛,他跪下道:“是臣弟冒犯,言語失敬還望太子殿下寬宥。只是,還請太子殿下放過陳鵬年。”說着胤禛磕了三個頭,伏地不起。胤礽咬着牙道:“孤若不允呢!難道你就要背叛孤?”

“不會,臣弟曾宣誓要助您一生的。太子殿下若殺了陳鵬年就會失了民心,也會讓汗阿瑪猜疑您的用心。”

胤礽冷靜了一下道:“孤知道你是好意,不過陳鵬年這廝太可恨。算了,反正他都不在位了,況且這幾日已經夠他受得了。”說到這裡胤礽輕笑一下,他放緩了語氣道:“四弟起來。嘿,有你爲他一跪也算是他幾世修來的福氣了!”(。如果您喜這部作品,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84章 迷路第338章 迴避第55章 凌亂第194章 對峙第403章 復立第40章 高手第9章 幸運第513章 預兆第11章 姨娘第443章 心結第252章 拘押第486章 七年第219章 承諾第135章 顧雲第473章 人情第19章 述情第495章 求神第211章 奈何第50章 織造第331章 省親第367章 矚目第140章 麒麟第382章 圍殺第461章 業障第408章 瘟疫第472章 抄家第230章 惶恐第500章 孽戀第315章 夜雪第315章 夜雪第139章 反賊第100章 去世第298章 怪胎第142章 皇子第291章 紅燭第422章 心思第264章 殤情第75章 年關第27章 公子第115章 歹毒第152章 恩旨第435章 花遲第520章 對抗第488章 出征第474章 沆瀣第405章 傾訴第189章 套話第5章 穿越第229章 求籤第286章 暗涌第108章 陽錯第316章 分明第469章 噩耗第324章 長生第238章 西頂第59章 時疫第102章 斂財第310章 點破第303章 嚴懲第18章 琉璃第112章 交心第404章 獲知第495章 求神第324章 長生第288章 婚禮第259章 佛珠第368章 心病第100章 去世第89章 猜疑第522章 三帝第63章 謀奪第207章 危牆第338章 迴避第275章 私仇第84章 迷路第495章 求神第33章 出府第10章 美人第144章 太后第484章 聖寵第188章 窺探第245章 調查第286章 暗涌第384章 聯手第32章 自娛第116章 賑災第39章 江湖第456章 亂章第90章 母子第460章 陌路第99章 託孤第205章 禍事第三百一七章 弘時第153章 處事第520章 對抗第244章 急症第22章 看花第260章 指婚第387章 蠱毒第58章 平靜
第84章 迷路第338章 迴避第55章 凌亂第194章 對峙第403章 復立第40章 高手第9章 幸運第513章 預兆第11章 姨娘第443章 心結第252章 拘押第486章 七年第219章 承諾第135章 顧雲第473章 人情第19章 述情第495章 求神第211章 奈何第50章 織造第331章 省親第367章 矚目第140章 麒麟第382章 圍殺第461章 業障第408章 瘟疫第472章 抄家第230章 惶恐第500章 孽戀第315章 夜雪第315章 夜雪第139章 反賊第100章 去世第298章 怪胎第142章 皇子第291章 紅燭第422章 心思第264章 殤情第75章 年關第27章 公子第115章 歹毒第152章 恩旨第435章 花遲第520章 對抗第488章 出征第474章 沆瀣第405章 傾訴第189章 套話第5章 穿越第229章 求籤第286章 暗涌第108章 陽錯第316章 分明第469章 噩耗第324章 長生第238章 西頂第59章 時疫第102章 斂財第310章 點破第303章 嚴懲第18章 琉璃第112章 交心第404章 獲知第495章 求神第324章 長生第288章 婚禮第259章 佛珠第368章 心病第100章 去世第89章 猜疑第522章 三帝第63章 謀奪第207章 危牆第338章 迴避第275章 私仇第84章 迷路第495章 求神第33章 出府第10章 美人第144章 太后第484章 聖寵第188章 窺探第245章 調查第286章 暗涌第384章 聯手第32章 自娛第116章 賑災第39章 江湖第456章 亂章第90章 母子第460章 陌路第99章 託孤第205章 禍事第三百一七章 弘時第153章 處事第520章 對抗第244章 急症第22章 看花第260章 指婚第387章 蠱毒第58章 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