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

皇太極準備撤軍了,不過在撤軍之前,他還得想辦法把莊妃帶回去。剛開始皇太極把莊妃送給王楓的時候,是爲了得到杏山城,然後再去進攻錦州,而現在是剛進入杏山城就被趕了出來,而自己又沒能力再去進攻杏山城了。如果自己一切都順利的話,那麼把莊妃送出去也值的,也好跟她孃家蒙古科爾沁部交代的。而現在沒達到戰略目的,就這麼空手回去的話,不但自己臉要丟盡,還不好跟蒙古科爾沁部和莊妃的姐姐和姑姑交代。於是,皇太極派出了使者跟王楓商洽贖回莊妃的事宜。

當皇太極的使者來到杏山城的時候,王楓正在忙着打掃戰場和清理戰利品,正在爲繳獲的大炮而興奮的時候,聽到果然如自己所料皇太極的使者來了,於是在自己的書房接待了使者。當使者提出要王楓釋放莊妃的時候,王楓叫使者帶話給皇太極:“雖然我捨不得莊妃,但是如果你一定要我釋放也不是不可以,我的餓條件也不到,只要你們跟拿出兩萬匹戰馬作爲交換,我可以馬上就釋放。如果不同意的話,那麼一切都免談,我們戰場上見高下。”

王楓相信皇太極一定會同意這個條件的,既然是他主動提出要贖回莊妃的,那麼說明他也很想在撤回去之前把莊妃帶回去,畢竟莊妃也是福臨的娘嘛。再說了王楓提出的條件也不是那麼的苛刻,自己沒有提出多麼高的條件,僅僅只要了兩萬匹戰馬而已,現在馬匹對於皇太極來說還是非常多的,再怎麼說莊妃也遠遠不值兩萬匹戰馬吧。皇太極也不會相信自己用這些戰馬組建了騎兵會對他構成什麼威脅吧,在騎兵上,皇太極一直認爲自己的部隊纔是騎兵之王,而王楓的幾次勝利都是靠使用小手段而已,沒有哪次是跟他通過硬拼硬來取得勝利的。

果然如王楓所料,急於撤軍和贖回莊妃的皇太極同意了王楓的條件。王楓聽到這個消息後,雖然覺得是意料之中的事,還是覺得很興奮,畢竟現在自己沒有騎兵,這幾次勝利都是靠小手段取得的,而這些手段只適合防守用,真正的戰爭不會是一味地防守吧,如果要進攻,那麼只有增強自己的實力,所以組建騎兵一直是王楓心頭的大事。現在自己馬上就有了兩萬匹戰馬,就意味着自己馬上就可以組建兩萬的騎兵隊伍了,等自己把這些騎兵隊伍訓練好後,自己就完全不怕建虜的騎兵了,自己也可以跟他們進行野戰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直處於防守被捱打的情況。

跟皇太極交易談成了,王楓想到的是去看看莊妃,從上次一夜尋歡後,王楓一直忙着佈置打仗,到現在還沒去見過莊妃呢。當王楓來到莊妃休息的房間時候,莊妃正坐在那裡沉默着一言不發。看到王楓進來後,莊妃猛地站了起來,指者王楓的鼻子道:“你,你太無恥了,你怎麼說話不算話呢?”

王楓知道她指的什麼事,見莊妃有這麼激烈的反應也不奇怪,只是慢慢地跟她解釋道:“我說話不算話?當初我不是跟皇太極約定好了的嗎?我放他進杏山城,我不是遵守承諾已經把他放進了杏山城嗎?但是我沒有承諾放他進杏山城後不把他趕出去吧?是他自己不濟被我趕出了杏山城的呀。你也知道我們是在打仗呢,打仗當然是要用手段的嘛,只要在我沒違反約定的事情下,我認爲我的那些手段沒什麼錯的,難道你要我伸長脖子眼睜睜地讓你們的人來砍我?你說我無恥,那你們滿清又是怎麼對待我們漢人的?在你們那裡,你們一直把漢人當成奴才,可笑皇太極還一直吹捧說什麼滿漢平等,把漢人當成奴才就是滿漢平等?你在那裡也見過你們那些人是怎麼欺負漢人的吧?難道就允許你們滿人來欺負我們漢人?現在我打敗了皇太極我就無恥了?”

聽了王楓的話,莊妃久久不說話,只站在那裡氣得豐滿的胸脯一起一伏的,看得王楓心裡又是一陣火熱。良久,莊妃才嘆了口氣道:“就算你說得有道理,可是你畢竟贏得不那

麼正大光明。”

王楓冷笑道:“正大光明?那你們做的事就正大光明瞭?你們侵略我大明的領土算正大光明嗎?這是在打仗,不是在玩過家家。算了,我今天也不是來跟你討論這些事的,這些打仗的事只是我們男人的事,我也不希望你參合進來。我今天特意過來是徵求你的意見的,你是願意呆在這裡呢》還是希望能夠回到你丈夫身邊去?”

莊妃一聽也覺得很意外:“你願意放我回去?”美目睜得大大的,一副吃驚的表情。

王楓點了點頭道:“當然,剛纔皇太極派人過來跟我談想我放你回去,雖然我捨不得你回去,但是我也是很尊重女人的,我現在就來徵求你的意見,如果你願意回去的話,那麼我沒什麼二話,馬上就放你回去。”

聽了王楓的話,莊妃還是有點感動,點點頭表示自己願意回去。王楓上前摟住莊妃道:“那好,我明天就安排你回去,今天晚上是我們最後一次相處了。”說完,王楓就摟着莊妃一步步慢慢走向房間的大牀,莊妃也不掙扎了,順着王楓的力氣周到了牀邊,然後被王楓推倒在牀上,整個房間又響起了莊妃的聲音。。。。。。

第二天,王楓依依不捨地把莊妃放了回來,換來了皇太極的兩萬匹戰馬。看到這些戰馬,王楓剛開始因爲把莊妃放回去而惋惜的心情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有了這些戰馬,意味着王楓也可以組建可以同建虜正面抗衡的部隊了。

皇太極從王楓手裡接走莊妃後,帶着部隊返回盛京了。至此,皇太極的這次對明朝的進攻也意味着全部破產,這次的杏山大戰以王楓成功阻擊建虜前往錦州而落下帷幕。通過這次的杏山大戰,王楓不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銀子,錢財和大炮,而且自己的部隊也從以前的幾千人增加到三萬人,更加重要的是讓部隊都得到了鍛鍊的機會。

王楓拿到皇太極交付的兩萬匹戰馬後,馬上把自己的部隊分出兩萬人組建了騎兵,然後再找了精通騎兵訓練的人日夜操練,爭取早日可以投入戰爭。在進行騎兵訓練的同時,王楓也早早地把這裡的戰爭經過發給了洪承酬,然後邊訓練部隊邊等待獎賞。

話說洪承酬早早地在錦州佈置好了將近十萬的部隊,就等建虜突破杏山的時候,自己依靠錦州城來跟建虜決戰,現在接到王楓的報告說他居然在杏山抵抗住了建虜,而且還迫使建虜乖乖地退回了盛京老巢,心裡不驚訝是不可能的。洪承籌可是知道自己的這個準女婿剛開始去杏山的時候只帶了五千人馬,現在不但抵擋了建虜十萬精兵的攻擊,而且報告說自己的實力還沒有損失,兵力越打越多,現在居然達到了三萬之多,不得不讓人懷疑你。

對於這麼匪夷所思的事,洪承酬當然不能馬上相信,讓他派出的人覈實了這件事的真實性後,心裡驚訝更大了。因爲在他派出的人覈實的時候,本以爲即使王楓取得了勝利也不會有報告裡的那麼誇張,因爲這年頭大多數將領都喜歡在報告裡多加的水分,使自己的功勞加大以利於自己的晉升,而洪承酬居然發現王楓報告裡說的一點都沒攙假,心裡的高興勁就甭提了:首先這個王楓是自己發掘出來的,他打了勝仗自己也有功勞嘛,自己不但有指揮有方之功,還有發掘人才之功呢,再說這個王楓還是自己的準女婿不是,自家人有了這天大的功勞,怎麼也得高興是吧。不過在洪承酬高興的同時,心裡也稍微有那麼點遺憾,遺憾的是自己在錦州城裡調兵遣將那麼久,本來想跟建虜決戰的,沒想到被王楓這個楞頭小子給打回去了,就想一個人使盡了力氣一拳頭打出去,卻打空了的感覺。不過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自己這場仗自己右打贏了。於是,心情高興的洪承酬連夜提筆開始給皇帝寫奏章,當然沒忘記給王楓表功(畢竟自家人的功勞不好意思槍是不?),寫好後又連夜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當洪承酬的奏章送到京城的時候,皇帝正在上早朝。最近在新皇心情一直非常的不爽,現在在國內到處都鬧匪犯,到處都是農民起義,撲滅了這股,馬上又有一股冒出來了。這些造反的就像是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有一茬。而現在自己最尷尬的是沒多少錢了,自己當着皇帝,坐擁四海,擁有全天下,說沒錢一般人也許會笑自己。可這個時候的皇帝確實沒錢了,內務庫裡拿不出多少錢了,有的地方的軍餉都是欠着的,你說鬱悶不?每天上朝議論的事又多,但是大多數不是這裡又開始有造反了,就是那裡又上摺子要錢了。

當然,現在皇帝最揪心的還是關外的問題,關外的建虜一直在侵犯大明的領土,明朝跟建虜打仗從來都只是輸的份,到現在明朝的領土都退到錦州這帶了,其它地方都被建虜佔了去。最近自己派了洪承酬去總理遼東的事務,希望他不會給自己帶來壞消息。

就在皇帝正在跟大臣們討論大事的時候,突然被殿外一聲遼東急報的聲音打斷了,這讓整個大殿的人心裡都咯噔了一下:莫非又是建虜攻佔了哪個城市,遼東的又來求援來了?心急的皇帝更是急忙命人把奏摺程了上來急忙看了起來,底下的個大臣只有眼巴巴地看着皇帝的臉色來判斷這奏摺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皇帝在剛開始看奏摺的時候,臉色非常的不尋常,越看越吃驚,這讓下面的大臣都有種不好的預感,正在大家都以爲又是在遼東打了大敗仗的時候,皇帝看完奏摺後難得地哈哈大笑了起來,這一大笑讓大家都安了心,至少不是什麼壞消息就好。只見皇帝連說了幾聲好後,開始說話了:“諸位愛卿,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遼東的王愛卿給朕帶來了天大的好消息,這次建虜進攻我們的領土,在杏山城折翅而歸,大家說是不是好消息呢?”看到下面的大臣都喜顯於色,皇帝非常滿意地點了點頭。

皇帝的話完,下面的大臣都低頭悄悄地打聽着王楓是誰了,畢竟王楓只是個小小的遊擊,這裡的人大多都不認識的。看到臺下大臣的表現,皇帝很高興,又開始解釋道:“王愛卿在杏山城,頂住了皇太極的十萬精兵進攻,不但城沒丟失,還使皇太極損失了四萬的人馬和幾乎全部的大炮,也使皇太極進攻錦州的計劃流產。”

聽到這個消息,下面的大臣都被這個消息振奮了,今天非常難得地在這個大殿有了點笑聲。然後大家就開始討論對於王楓功勞的獎賞問題。

最後,皇帝宣佈,鑑於王楓在對建虜作戰中的功勞顯著,讓王楓兼遼東總兵,其下部將也各升兩級,賞銀五萬兩。(而在歷史上這遼東總兵官一職本該是洪承酬推薦吳三桂所得,由於王楓的出現,現吳三桂掛遼東副總兵官一職),同時對於洪承酬也有獎賞。

王楓成爲了明末最年輕的總兵官。隨着朝廷對王楓的封賞,王楓對建虜作戰的事蹟也傳遍了大江南北,以前大家聽到遼東的消息都是不好的消息,而這次的消息可以算是個大好消息。而王楓憑藉五千的兵力頂住了建虜十萬鐵騎的進攻,可以算上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了。在各地活躍着的說書人把王楓描繪成一個身高八丈的巨漢,還能招風喚雨。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把王楓形容成一個手搖扇子,揮手間令建虜灰飛煙滅的諸葛亮式的人物。

而對於明間的各種議論,王楓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一笑了之,現在王楓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軍隊的訓練上,特別是投入到新組建的騎兵的訓練上。因爲王楓知道還有越來越多的大戰在等着他,他要抓緊時間擴充自己的實力,還應付將來的鉅變。對於朝廷的獎賞也沒怎麼放在眼裡,不過隨着獎賞到來的一批武器倒讓他非常的滿意。可能是由於王楓難得地打了個大勝仗,朝廷對於武器的撥放也非常的大方,這次不但帶來了大批的刀煎等武器,還帶來了五千支燧發槍,可讓王楓高興了好一陣子。有了武器後,王楓邊訓練的時候邊招兵買馬,進一步開始擴充實力。

經過王楓半年多的埋頭訓練,現在王楓的部隊達到了五萬人之衆,其中騎兵兩萬人,火器營八千人(包括燧發槍兵和炮兵),斥候營兩千人,步兵兩萬人。騎兵的訓練一直是由以前塔山守軍逃過來的陳義舉負責,此人在遼東當兵的時候一直就呆在騎兵隊伍中,對騎兵的作戰以及訓練方面都非常的熟悉。王楓對騎兵的訓練又不是特別的瞭解,再說王楓以前帶過來的部隊都是土匪出身,沒多少人加入過軍隊,所以王楓就把陳義舉提拔成了騎兵統領,專門負責騎兵的訓練和作戰帶領;火器營的統領則是王楓新提拔了一個叫李立來擔任,因爲火器營的特殊性,特別是在燧發槍兵方面特別注重的團隊配合,王楓發現這個叫李立的做事很嚴謹,不冒功急進,這正是火器營的基本作戰方式,因爲火器營是在保持隊型的條件下通過一步步地前進來打擊敵人,所以王楓特提拔了李立來擔任火器營統領;現在王楓的斥候營發展成了既有偵察,破壞,潛伏,斬首爲一體的綜合兵種,這個營的統領王楓則安排了土匪出身的刀疤來擔任,在王楓第一次跟黑山的土匪作戰時候,就是刀疤帶着人把黑山土匪頭子斬首才取得完勝的,所以這次讓他來當斥候營統領也再合適不過了;步兵營王楓安排了錢科來擔任,此人秀才出身,在軍隊中算是學歷比較高的一個,崇禎三年看到建虜欺負我大明,毅然棄筆從戎,到現在也算老兵了,作戰經驗非常的豐富,因此王楓安排他來統領步兵。在王楓的努力下,在遼東諸多勢力中,可以說王楓的部隊無論在人數還是戰鬥力方面,可以說是最強的了。前段時間王楓還利用皇太極回師的機會,重新奪回了塔山城,使其大明在遼東的領土恢復到了之前崇禎十二年的時候。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左小姐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一百六十四章 廣寧戰後處理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十章 收網第四十六章 白蓮暗使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四十一章 熟女莊妃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九十章 窩裡反第一百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二十五章 春坊開講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六十三章 入獄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一百六十七章 廣寧戰役(1)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十章 賣弄本事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零二章 欲擒故縱(實際爲九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進行時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十九章 存疑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
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三十四章 觀音寺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二十九章 左小姐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一百六十四章 廣寧戰後處理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叛亂第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四十章 收網第四十六章 白蓮暗使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上架感言第一百四十七章 連環計第十三章 福禍難料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一百四十一章 熟女莊妃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計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的誘惑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一百一十五章 周皇后的交易條件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選秀風波第九十章 窩裡反第一百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二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二十五章 春坊開講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七十三章 穩定民心第十七章 半路遇劫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六十三章 入獄第四十七章 封賞問題的背後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廣寧戰役(5)第八十一章 皇帝的怒火第六十一章 開倉放糧災民救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二十四章 誰利用誰第五十七章 提議興修水利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太極的鬱悶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幕演出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凱旋第一百六十三章 詐城成功第八十五章 公主發威第一百六十七章 廣寧戰役(1)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團圓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一百四十章 皇太極的邀請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四十一章 勝敗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一百零三章 風雲平陽第十章 賣弄本事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零二章 欲擒故縱(實際爲九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進行時第十二章 小宛入門第十九章 存疑第六十二章 京中大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遼東風雲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七十五章 初露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