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獻策

捕快們面面相覷,很少見到如此囂張跋扈打羣架的主兒。不過話說回來,人家能把老王家一羣看家護院沒事兒還走商的好漢打得滿地找牙,這來頭絕非一般。

捕頭想上去問問話,但方纔那口氣太大了,又拉不下臉來,一時間氣氛反而僵了起來。

太原府的推官周靖,原本吃了午飯就在公房裡休息片刻,沒想到剛剛眯上眼睛,就聽人稟告說醉鄉樓那兒打了羣架,把老王家的人給打了。太原府上上下下誰沒拿過王家的錢?周靖只能強撐眼睛,有些懶散了走到醉鄉樓。

到了這兒一看捕快們大眼瞪小眼,他頓時精神一緊,仔細打量了對面那羣人,突然腦海中閃過一個名字,兩腿立刻軟綿綿的想要癱倒。好在地上有栓馬樁,周靖一手扶着栓馬樁穩住身子,恭恭敬敬的躬身問候:“卑職參見總督大人。”

捕快們嚇得魂不附體,鐵繚枷鎖扔了滿地,個個老實無比,大氣都不敢出。

周靖不過區區一個七品芝麻官,以往只是跟在上官的屁股後遠遠的看見過王楓幾次,但那面相還是記住了。他心中暗忖,老王家是要倒黴了,招惹誰不好,去招惹山西土皇帝,平時給山西大員們送這麼多禮,眼下還有誰敢站出來保你?

王楓走前兩步:“這位是……”

“卑職太原府推官周靖。”

“哦,本官在此用餐,出門時候就有這麼十來個人一擁而上想要對本官不利。現在山西不寧,他們很可能是被闖逆收買的兇徒,也可能是滿清的走狗、漢奸。周推官把他們押下去,帶到大牢嚴加看管。不過,審就不用了,既然涉及行刺謀逆,這個案子就交給本官親自來審。”王楓語氣倒是不重,但是句句誅心。

周靖心中苦笑,不過就是打架,就被王楓扣了這麼大的帽子,送到大牢已經是丟了半條命,再讓那些如狼似虎的官軍審理,幾乎就是有死無生了。眼下,先得把人帶回去再說,至於老王家準備怎麼擺平這件事,他區區一個推官也就不操心了。

“大人吩咐的是,這些人氣焰囂張,帶到大牢裡,卑職好好收拾他們。”

王楓不置可否,周靖見王楓如此淡漠,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便帶了捕快們,把躺在地上的馬堅衆人連拉帶拽拖走。

酒樓裡的人也有些膽戰心驚,王楓不想再去安撫他們,正要舉步離開,忽然路邊人羣中走出一位書生,他長躬施禮:“山西舉人羅晉平,冒昧求教大人。”

王楓端詳着他,羅晉平不過二十歲左右,面目端莊,斯文有禮,不覺有些好感,便停下腳步,笑問道:“羅舉人想問什麼?”

羅晉平道:“若是大人不怪晚生衝撞,晚生斗膽想請大人飲茶。”

隨便從街上出來個舉人就想請五省總督喝茶?這膽子實在比鬥還大。王楓笑了笑,只怕是個讀書讀的有些迷糊的書生吧,正要拒絕,卻聽羅晉平說道:“家師李璡。”

王楓轉口道:“嗯,好,那就在這醉鄉樓吧。”

張老闆立刻重新打掃三樓,奉上茶水點心,便吩咐夥計們誰也不許上樓打擾總督。趙永烈軍伍出身,看那羅晉平也不像身懷武功的樣子,就沒有跟入雅間,親自守在樓梯口。

兩人分了座,王楓端起茶杯:“原來是李璡先生的高足啊。”

“慚愧,家師和家父早年交好,十年前,曾在太原停留半年,教導過晚生讀書,從那以後,便有了師徒的名分。”羅晉平答道。

王楓點了點頭,這個李璡不但和‘飲中八仙’的李璡同名,在明朝末年也小有名氣。原因就是,這個人太耿直,說了絕對不能說的實話。

七八年前,崇禎還沒有開始收剿餉和遼餉的時候,國庫就是入不敷出。這其中的原因,大家都清楚,但是皇帝不能捅破,他的統治需要士大夫的支持。士大夫也不能捅破,一說朝廷沒錢就蹦出來說皇帝貪財皇帝加賦稅之類的屁話。

但是有一天,李璡就上書朝廷,洋洋灑灑一大堆文字,概括起來就是一句:大明朝的絕大部分財富都在極少數人的手中,老百姓已經窮的揭不開鍋了。打仗要錢治國要錢救災要錢,皇上不應該給老百姓加稅,缺錢就應該跟有錢人拿。

這份奏摺一石激起千層浪,官員士大夫立馬翻臉,各種大帽子黑鍋紛紛砸在李璡頭上,‘或疑此輩乃流寇心腹,倡橫議以搖人心,豈直藉端倖進已哉’。憑着這一句,李璡就成了黑五類反動派,士大夫們理直氣壯的把他送到大牢裡,幾乎就離死不遠了。

可崇禎知道李璡說的是實話,沒理由爲了人家說實話就殺人吧。於是崇禎和首輔想了很久,終於找到個藉口,跟大臣們說,大明朝不能因言獲罪,要是殺了李璡,以後誰還敢進言呢?臣子敢進言是好事,說

錯了,我們給他做思想工作,讓他和反動階級劃清界限,從此走向宇宙真理。要是動不動就殺人,說對說錯都沒人敢說了。

這樣算是把李璡的命給保了下來,不過仕途就徹底沒希望了。李璡也知道得罪的人太多,尤其是江南東林的根基,那是更不敢去,索性就窩在北方了。

既然正確的意見,崇禎無法採納,那大明朝就一直窮下去,剿餉收了兩年,收不下去了。遼餉更是少的可憐。

“大人,晚生看大人之前放出的告示,和家師當年的看法如出一轍。”羅晉平沉聲道:”進京科考的時間就快要到了,可晚生覺得良禽擇木而棲。如果晚生金榜題名,一樣難以施展胸中抱負,如果大人不嫌棄的話,晚生願追隨大人左右。”

王楓笑道:“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你是李璡先生的高足,想必才華過人,進京趕考,金榜題名自然是極有希望的。跟着我?最多就是個師爺而已。”

羅晉平起身施禮道:“大人過獎了,晚生學識平平。但晚生覺得大人想做的事,是挽救大明亂局的唯一方法。中興大明的重擔就在大人的身上,假以時日,大人平定國內逆賊,剿滅遼東韃子,甚至可能被封異姓王。大人的子孫後裔就像魏國公一樣,世襲罔替,與大明千秋萬代。”

封建,愚昧。王楓暗歎一聲,不過也沒辦法,這年頭,書生們已經爲大明朝效忠了二百多年,總不可能跳出來就說要爲王楓個人效忠。至於羅晉平說的那些,想的很美好而已,如果自己真的把大明朝士大夫手中的錢都給逼出來了,第一個倒黴的,就是崇禎。

“你想跟着本官,總得讓本官知道你有什麼本事吧?”王楓問道。

羅晉平展顏一笑:“大人,如今大明內憂外患,起因是爲了什麼?”

“你說說。”

“當年張居正首輔實行一條鞭法,從那以後我朝的耕地就很清楚了,沒有低於過七百萬頃。按理說,朝廷收的賦稅很低,大人,一畝地產糧百斤,朝廷只不過收了一二十斤。餘下的糧食足夠農民一家人吃喝生活,窮困點再做些工,不求豐衣足食,也是飽暖不愁。”

“可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朝廷的賦稅少,地主們的地租很高。晚生遊歷山西陝西,就沒有見過一家地租是低於五成的,有些甚至是七成八成那麼多。還是剛纔那句話,一百斤糧食,朝廷收了二十斤,地主拿去六十斤,農民就只剩下二十斤。他種十畝地,也不夠一家老小吃的。”

“還有藩王貴胄們的封地,區區一個河南就有八位藩王,河南的封地根本不夠,就從外邊省再劃一些給他們。這些地,是不交賦稅的。那朝廷的賦稅只能更少。一個農夫要承擔賦稅、地租,還要頂着天災人禍。說是民不聊生,絕不誇張。這樣,闖逆就很容易招攬軍馬,到處都有窮的活不下去的人,這些人就是闖逆源源不斷的後備軍啊!”

王楓不由得對這位書生另眼相看,不愧是李璡的高足,和他師傅一樣,把大明朝的弊端看的清清楚楚。也正是因爲如此,羅晉平很清楚,就算他金榜題名,也無力改變現實,李璡就用最悲慘的遭遇警告了他。

然而這一次,他發現王楓的做法暗合師傅的道路。王楓和李璡的區別很大,李璡一介書生,王楓卻是手握雄兵的大將。李璡面對朝野士大夫的瘋狂攻擊,只是一口黑鍋就差點要了他的命。而王楓卻不然,現在明朝形勢混亂不堪,內部千瘡百孔,外邊風聲鶴唳。王楓就算做的過分一些,朝廷也沒功夫跟他太糾纏。有了這樣的時機,如果把握不住,那也是明朝該完了。這樣的機會,王楓必須要抓住,那羅晉平也決定了,就是要牢牢抱住王楓的大腿,說什麼也絕不放手。

王楓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悠然道:“到了太原,我也在煩惱。看你說的頭頭是道,你對剿匪可有什麼見解?”

羅晉平沉默片刻,這纔開口道:“闖逆劫掠河南,又佔據陝西,他現在不缺錢也不缺糧。方纔晚生已經說過了,錢糧都在那些藩王地主的手中。闖逆搶的就是他們。從糧草這一塊兒,闖逆要強。”

“跟隨闖逆的老營兵馬是闖逆的核心,加上其他人馬人數衆多,軍力上算是半斤八兩。貿然開戰,勝負難分……”羅晉平閃電般的瞄了王楓一眼,看他神色如常,這才接着說道:”晚生以爲,現在開戰,闖逆贏的機會更大一些。畢竟他們佔據陝西,又殺了孫督師,士氣鼎盛。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至少要等他們這股士氣下去,才能出兵開戰。”

“不錯!”王楓讚道。

羅晉平微笑說道:“假若晚生是李自成,已經拿下了陝西,當然對山西虎視眈眈,天氣好轉,他們必然會大舉東進。務求拿下

山西,從而直面威脅京師,甚至可以進軍京師。”

王楓沉吟道:“你有什麼妙策?”

“妙策二字不敢當。闖逆雖然現在有儲備有糧草,但都是搶來的。他口口聲聲說不納糧,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就納糧。所以,要維持龐大軍隊的開支,只能繼續打仗繼續搶。他們和韃子一樣,以戰養戰。只要能搶得到,就能打下去。晚生覺得,大人不如放棄山西一些防區,堅壁清野,讓他們搶無可搶。據守城池,以逸待勞。之前孫督師以五千新軍守開封,打了四個月。最後取勝,正是因爲闖逆糧草消耗殆盡,他們本就是烏合之衆,軍糧少了,就圍不下去,想要走的時候,被孫督師打亂戰陣,大獲全勝。”

“一旦取得先機,大人就不要放虎歸山,以一虎將爲先,率領精銳人馬,務必擊殺或擒拿李自成。同時大軍西進,收復陝西全境。”

羅晉平沉默片刻,似乎是決定了什麼,說道:“大人對闖逆自然是必勝的,不過晚生建議……若是收復了陝西之後,大人不要返京,要製造出山西比較複雜的局面。自古以來,關中四塞之地,強漢盛唐都以此立足。大人只有佔據此地,纔有資格能施展胸中抱負。”

王楓沒有做聲,關中四塞之地當然是好的,按照羅晉平的想法,自己佔據這兩塊,就形成了事實上的軍閥,手裡有了兵就有說話的權力。就像左良玉,就數他的兵最多,孫傳庭都戰死了,朝廷也沒追究他的責任,說白了就是怕跟他這樣的統兵大將鬧起來。士大夫們是看不起武夫,但不代表他們能惹得起武夫。拿刀的肯定比拿筆的不講理!

“有些意思,沒想到你不但讀萬卷書,也瞭解不少世情。稍候本官安排你做幕僚,不過我這兒不強留人,若是有朝一日你想去考科舉或者離去,可以!”王楓笑道。

羅晉平一躬到底:“多謝大人賞識,晚生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出來吃了一頓飯,得了個幕僚,王楓心中還是很滿意的。

羅晉平此人有眼光有見底。雖然現在還是滿腦子封建思想,可日子久了,總能讓他明白宇宙真理是什麼。

趙永烈看到王楓和羅晉平兩人從雅間裡走出來,快步迎上去,問道:“總督大人,是現在回軍營麼?”

“不了,這位羅先生以後是我的幕僚,你派人去府裡收拾一個別院出來給羅先生居住。有什麼事,我和羅先生也方便探討。另外,派人去調個百十人來,隨我去大牢,我要親自審問那老王家的人。”

王楓已經交代下去,趙永烈的手腳就快的不行,前後連一個時辰都沒有,一大隊盔甲明亮的官兵就整整齊齊的跑到街口,王楓整整衣衫,帶領大隊人馬直奔大牢而去。

山西在忙碌着,陝西也沒閒着。

陝西的這個村子並不大,位於潼關的西南方。整個村子只有大概三十多戶人家,全都集中在一個由三座小山包圍起來的中間地帶,但是卻有一戶人家比較特別,這戶人家只有一老一少兩個人,住在最高的山包上面,破舊的屋子給人的感覺好像隨時要倒塌了一樣。

“這個老東西,怎麼還不回來,我可都要餓死了,再不回來我就穿上你最喜歡的長袍,慢慢的餓死慢慢的發臭,看你還怎麼和王寡婦相會。”

一個大約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小聲的低估了一句之後,將嘴裡面的草吐掉,慢慢的哼唱起了村子裡面的一首童謠,唱了兩遍之後,年輕人突然坐了起來,臉上泛起了喜悅的表情。

“這個老傢伙,終於回來了。”

年輕人口中所謂的老傢伙正朝他這便走過來。

果不其然,一個乾癟消瘦的人影,出現在了山腰中部,從遠處看去,這個人大概五六十歲,身上穿着一個破斗篷,雖然歲數大,身材像蝦米成精一眼,但是卻顯得精神抖擻。

老人走路的速度,可以用健步如飛來形容,按照正常來說,五六十歲的老者想要在平地上走的健步如飛都困難,而這個老者是在登山,能夠有如此的步伐,讓人難以相信。

過了一會,年輕人站了起來。伸了一個大懶腰,打了個哈欠之後,面對着已經上山的老者,大大咧咧的說道。

“老東西,你怎麼這晚纔回來啊,家裡都斷糧了,你是不是想要餓死我啊,你要誠心想餓死我的話,你當初救我回來幹什麼。”

“哼,小兔崽子,好歹我也是你師傅,你這麼和我說話。我當初要知道你這麼不是東西,我就不從狼嘴裡把你救出來,讓你給野狼當點心了。”

“嘿嘿,師傅啊,你哪能那麼狠心啊,要是當初你不救我,現在哪還有人幫你守門等小寡婦啊。”

“小兔崽子,你說什麼,趕緊堵上你的嘴。”

(本章完)

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六十章 王楓突發新想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一百零二章 欲擒故縱(實際爲九十二章)第九十九章 薩滿鳳凰山第八十章 紅娘子的警告第一百章 忽悠多爾袞第二十章 耳提面命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熟女莊妃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西安大戰(一)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五章 香扇墜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九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十九章 存疑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來訪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二十七章 池魚之殃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三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二十章 耳提面命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八十章 紅娘子的警告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九章 國丈來也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十九章 存疑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廣寧戰役(1)第一百三十八章 皇太極的到來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二十七章 池魚之殃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四十章 收網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四十五章 顧忌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
第三十八章 安內攘外(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六十章 王楓突發新想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鄭家父女第八十三章 訓練計劃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三十一章 震驚的條件第一百零二章 欲擒故縱(實際爲九十二章)第九十九章 薩滿鳳凰山第八十章 紅娘子的警告第一百章 忽悠多爾袞第二十章 耳提面命第五十章 與太子論朝政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三十六章 修成正果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五十四章 劉宗敏親自帶兵迎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熟女莊妃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西安大戰(一)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二十一章 初見天顏第七十七章 彈劾第二十六章 酒樓紛爭第一百一十四章 貴妃的誘惑第五章 香扇墜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國的計策第九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十九章 存疑第九十二章 聲名大噪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寧戰役(2)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楓第十四章 答案揭曉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道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定國來訪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零八章 計取濟南總兵第三十三章 賜婚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廣寧戰役(3)第二十七章 池魚之殃第八十七章 酒樓喜相逢第三十二章 工欲善其事第一百零五章 李巖之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聯姻第七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戰來臨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二十章 耳提面命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四章 各自籌謀第九十七章 盛京風波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遼東第九十六章 關外看客第三章 復社四少第一百五十章 炮打皇太極第八十章 紅娘子的警告第二章 奪舍還魂第九章 國丈來也第一百三十二章 貴妃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五章 駐守杏山第一百一十一章西安大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十九章 存疑第三十章 天子親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廣寧戰役(1)第一百三十八章 皇太極的到來第五十九章 救濟災民第三十七章 國事天下事第五十一章 白蓮教強收徒第四十九章 東林黨第二十七章 池魚之殃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零七章 “虎”落平陽第四十章 收網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八十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一百二十七章 軟禁第五十五章 大勝歸朝第八十九章 層出不窮第四十五章 顧忌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三十一章 閱兵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