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通海就國

不覺已經到了萬曆十年,

自從萬曆八年皇帝下旨易藩爲侯,封國南洋起,大明既開始了全面的通海,與舊時只寧波港通海不同,現如今大明已經有廣州、廈門、福州、寧波、南京、天津等多港可以通商海外,通商以來,大明朝的海上貿易日漸繁榮。

一船貨出一船銀歸!

儘管南京位於大明腹地,但是憑藉着天時、地利、人和,兩年經營下來,規模與氣象都遠非昔日可比,已然成爲大明最爲繁忙貿易輸出的港口之一。一年到頭,南京的港口幾乎就沒有冷清的時候,終日繁忙非常,泊於港內的大小帆船往往來來,帆桅林立大有一副遮江蔽日的意思。

別說是那些初到此地的西洋海商,就是南直隸本地人也常常會爲眼前場面而驚訝,對於許多人而言,他們終其一生,都不可能有看到如此壯觀的場面,江面上數以百計千噸左右的飛剪快船泊於江南,一艘艘舢板靈活的大船之間穿行着,向船上的乘客售賣着各種貨物,而更多的人卻是從舢板登大船,那些舢板的數量之多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就如同過江之鯽似的。

“過江名士多於鯽!”

其實用這句話來形容此時的南京倒是再恰當不過,只不過,此時名士們要過的並不是江,而是海,而是在遠渡重洋“下南洋”。

幾乎每隔兩三個月,在南京就會上演這樣的一幕——數百艘大船遮江蔽日的泊於江面上,這是預備揚帆出海的“就國”船隊,它是何等的壯觀與氣派:數不清究竟有多少短裝打扮的漢子正賣力的將貨物裝進船艙。在碼頭上急步來去的士子們裝扮各異,有的華衣錦服,有的身着布衣,有人有功名,有人卻不過只是自稱“童生”,他們操着各種各樣的方言,在那裡兜售着自己,在茶樓、酒館裡大聲的喧嚷着,無論來自什麼地方的士子們,都不難找到自己所熟悉的鄉音,然後他們彼此自謙,彼此張揚着個性,試圖引起封國諸侯的注意,事實上,當他們張揚個揚的時候,總會有一些衣着華貴的官員走過去,主動向他們發出邀請,對於人才諸侯國從來都是求賢若渴的。

當這些將要背井離鄉下南洋一展才華的士子們,在諸侯國官員的邀請下住進聚賢閣,等待着前往諸侯國的時候,還有許多衣襟襤褸的百姓,他們聚集在碼頭附近的濟貧院裡,每天靠着院裡施捨的兩頓飯維持生計,這些人都是家境貧寒的無地百姓,他們拖兒帶女一路乞討着從全國各地趕到南京,唯一支撐着他們不遠千里趕到這裡,就是那些流傳甚廣的致富傳奇上——到了南洋諸侯國,就能得到百畝上好水田,那可是一年三熟的水田。

因爲,他們大多無力支付出海的費用,所以抵達南京後,就會住進各諸侯國設立的濟貧院——爲了招攬流民,像最早就國的益國,甚至把濟貧院開到了武昌,待他們抵達諸侯國後,然後他們可以得到一塊百畝大小的土地,在接下來的三年中,他需要用收成的一半充抵路費,如果幸運的話,存下來的銀子除了買上一頭水牛外,還能買上一個土人奴婢——這正是海外傳說的一部分。

三年!

只需要三年,每個人都能成爲小地主,都能躺在家裡讓家奴侍候着過活。

在過去的兩年中,這樣的海外傳奇總是不斷的在報紙上、小說中流傳着,在大明各地的酒樓中,總有說書先生在那裡說道着那些傳奇故事。正是那些傳奇故事,讓人們義無反顧的前往南洋。

在這些人的臉上,壓根就看不到即將遠離親人故土的痛苦,每一張臉上都懷揣着希望以及期待,還有義無反顧的決心。

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羣裡,有一名穿着便裝的官員格外引人注目,偶爾的總會有無數雙眼睛投着他,緊盯着他的一舉一動,對於許多人來說,他的決定往往決定決定着他們所有人的命運。

“除了蜀國的船之外,還有那幾國的船!”

擡頭凝視着那些桅杆頂部懸掛的寫着“蜀”字的旗幟上,施奕文淡淡的問了一聲。

“回老師,除了蜀王的船隊外,還有益國的十二艘船、德國的十三艘船……。”

跟在老師的身邊,徐光啓的目光投向江面上的船隊,這麼大的船隊中,並不僅僅只有一個蜀國,還其它在過去的一年半之間已經就國的七個諸侯國的船隻。

“還有宣慰司的三十六艘船。”

時不時的徐光啓會把目光投向船隊中,他特意提到了宣慰司,是因爲南洋宣慰司一樣需要人口,一樣需要從大明招攬移民。

“嗯……”

默默的點了點頭,施奕文並沒有說什麼,在過去的一年半間,他一直在南京的宣慰使衙門裡,主持着諸侯就國,當然期間也去了兩次南洋,去南洋也是爲了處理封國事宜。

短短不到兩年間,就有益、德、秦、晉、魯、桂、唐七國先後就國南洋。而他們的就國於大明而言是有益的,不僅讓大明省去了鉅額的宗祿,而且還騰出了大片的土地。

“我們去拜訪一下蜀國國君吧。”

作爲南洋宣慰使的施奕文,儘管身爲一品官,但是於法於禮都必須主動拜見諸侯國君,而且在將來的南洋,諸侯與宣慰使司之間也是同氣連枝,要是因爲怠慢了對方,而導致雙方心生芥蒂,反倒是不智。

所以,每當有國君就國抵達南京時,施奕文都會在諸侯國君前往孝陵祭拜高祖皇帝前,先着便裝主動拜訪。

單就是這個禮數來說,一直以來各國對他都是無可挑剔,當然,各國國君大臣對施奕文也是客氣至極,畢竟,他們也知道這位南洋宣慰使不僅肩負着拱衛諸夏的責任,同樣也肩負着監視諸侯的使命。

所以,幾乎是在施奕文剛一抵達碼頭,得到消息的蜀王朱宣圻就早早下了座船,擺好儀仗主動迎接着他的到來。

就在這時,突然一匹快馬急匆匆朝着這邊趕了過來,最後徑直停在施奕文的面前,那人一下馬,就對施奕文說道。

“京、京城八百里加急……”

第46章 油坊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0章 離別第67章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9章 豐收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章 鎮撫使的禮物(求推薦,求收藏)第90章 意外(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9章 君臣(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0章 人情冷暖(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1章 商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8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08章 前路漫漫(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1章 以鐵代鋼(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9章 君臣(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0章 肺結核(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1章 李如鬆的禮物(第二更)第213章 引得黃泉水(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3章 皇帝拉生意 (第二更,求支持)第351章 先生救我第186章 小生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6章 小生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3章 閣老的野望第210章 大旱(第二更,求支持,求推薦)第113章 首輔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3章 抵達新天地第42章 縫紉機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新紮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6章 迅雷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7章 東家是人才(第一更,求支持)第194章 京西路礦(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0章 君子之交(第一更,求支持)第281章 成國公(第二更,求支持)第360章 一勞永逸第137章 皇家合夥人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章 萬曆年間的禮(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69章 石印(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6章 主人與家奴(第一更,求支持)第45章 商戰(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4章 合夥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1章 封建之意第290章 衛河畔 (第一更,求支持)第270章 手段 (第一更,求支持)第243章 皇帝拉生意 (第二更,求支持)第9章 這是金大腿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章 花花銀子大家賺(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38章 土豆 (第一更,求支持)第300章 大明稅務司(第一更,求支持)第39章 機械與工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7章 致遠救朕第140章 生意經(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8章 “關稅”(第一更,求支持)第141章 被砸蒙的皇帝(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232章 人情世故 (新書上架,爆更,求首訂)第298章 憂心忡忡的皇帝(第一更,求支持)第373章 對答第371章 易封南洋第2章 莆田系神醫(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32章 進城 (第一更,求支持)第264章 其實可以不交的(第一更,求支持)第386章 訣別第269章 收稅是個生意(第二更,求支持)第195章 民風初變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0章 比肉貴的大白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2章 人情世故 (新書上架,爆更,求首訂)第134章 眼紅的皇帝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9章第192章 英明的首輔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9章 琉璃(第二更,求支持)第210章 大旱(第二更,求支持,求推薦)第201章 菜譜(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9章 若不殺你(第二更,求支持)第200章 水泥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9章 臂膀(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9章 不辨忠奸第63章 惹官司(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5章 姐妹第46章 油坊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3章 萬曆六年的歲末 (第二更,求支持)第255章 送禮(第一更,求支持)第229章 商埠(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鐵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2章 縫紉機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7章 良機第235章 拯救大明皇帝的冰激凌(大爆發!第四更,求首訂!)第222章 赤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7章 瑣事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5章 豐收(第二更,求收藏,求支持)第225章 與張居正的第一次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2章 英明的首輔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7章 禍事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1章 憤怒的宋仁杰(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6章 吳才之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8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312章 殺招(祝大家平安健康!)第54章 合夥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9章 教訓(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7章 東家是人才(第一更,求支持)第312章 殺招(祝大家平安健康!)第257章 東家是人才(第一更,求支持)第12章 宅子(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55章 暢銷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
第46章 油坊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80章 離別第67章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9章 豐收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2章 鎮撫使的禮物(求推薦,求收藏)第90章 意外(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9章 君臣(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0章 人情冷暖(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1章 商機(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8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08章 前路漫漫(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61章 以鐵代鋼(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9章 君臣(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0章 肺結核(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1章 李如鬆的禮物(第二更)第213章 引得黃泉水(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3章 皇帝拉生意 (第二更,求支持)第351章 先生救我第186章 小生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86章 小生意(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3章 閣老的野望第210章 大旱(第二更,求支持,求推薦)第113章 首輔的決定(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3章 抵達新天地第42章 縫紉機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3章 新紮莊主(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56章 迅雷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7章 東家是人才(第一更,求支持)第194章 京西路礦(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80章 君子之交(第一更,求支持)第281章 成國公(第二更,求支持)第360章 一勞永逸第137章 皇家合夥人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章 萬曆年間的禮(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169章 石印(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6章 主人與家奴(第一更,求支持)第45章 商戰(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4章 合夥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1章 封建之意第290章 衛河畔 (第一更,求支持)第270章 手段 (第一更,求支持)第243章 皇帝拉生意 (第二更,求支持)第9章 這是金大腿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0章 花花銀子大家賺(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薦)第238章 土豆 (第一更,求支持)第300章 大明稅務司(第一更,求支持)第39章 機械與工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7章 致遠救朕第140章 生意經(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68章 “關稅”(第一更,求支持)第141章 被砸蒙的皇帝(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232章 人情世故 (新書上架,爆更,求首訂)第298章 憂心忡忡的皇帝(第一更,求支持)第373章 對答第371章 易封南洋第2章 莆田系神醫(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32章 進城 (第一更,求支持)第264章 其實可以不交的(第一更,求支持)第386章 訣別第269章 收稅是個生意(第二更,求支持)第195章 民風初變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30章 比肉貴的大白菜(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32章 人情世故 (新書上架,爆更,求首訂)第134章 眼紅的皇帝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9章第192章 英明的首輔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9章 琉璃(第二更,求支持)第210章 大旱(第二更,求支持,求推薦)第201章 菜譜(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99章 若不殺你(第二更,求支持)第200章 水泥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9章 臂膀(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39章 不辨忠奸第63章 惹官司(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5章 姐妹第46章 油坊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3章 萬曆六年的歲末 (第二更,求支持)第255章 送禮(第一更,求支持)第229章 商埠(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48章 鐵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2章 縫紉機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7章 良機第235章 拯救大明皇帝的冰激凌(大爆發!第四更,求首訂!)第222章 赤誠(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7章 瑣事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45章 豐收(第二更,求收藏,求支持)第225章 與張居正的第一次見面(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2章 英明的首輔 (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97章 禍事 (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1章 憤怒的宋仁杰(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56章 吳才之才(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48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312章 殺招(祝大家平安健康!)第54章 合夥人(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09章 教訓(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257章 東家是人才(第一更,求支持)第312章 殺招(祝大家平安健康!)第257章 東家是人才(第一更,求支持)第12章 宅子(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55章 暢銷 (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