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忠貞營

經過數月的努力打拼,軍閥擁兵自重的問題已經解決,內部朝堂也整肅一新,結黨營私,朋爲奸,東林亂政等現象也基本消失,在這片神的土地,自宜昌以東、江淮以南的大片地盤,仍然是大明的朱姓江山,儘管北有韃子坐帝,西有張獻忠和李自成稱王,但在國這塊版圖,南明仍然占主導地位。

現在忠於大明忠於皇的大的明軍隊達四五十萬,步騎勁旅、水陸驍將車拉船載,這再也不是當初朱由崧剛穿越過來的風雨飄搖、危機四伏的南明朝廷了。

按說朱由崧該好好靜下心來,好好享受享受帝王的日子了,於情於理都天經地義,這是他自己打拼出來的,不是任何人的施捨,也不依賴於先人衣鉢傳承,獨立王朝完全他這個帝王說了算,不依賴任何勢力,跟他自己打下來的江山也差不多。

可是在宜昌僅停留了十天,朱由崧又開始御駕親征了。

不是朱由崧事必躬親,要成心顯擺自己的能耐和武功,也不是他養成了武者嗜血好戰的習慣,更不是他不會享受,當享受皇帝誰不想啊,誰不會呀,躲在深宮大內吃喝玩樂,三千佳麗伴其左右,歌舞聲平瓊漿御液任飲,山珍海味任品,連放個屁都讓人侍候着,接受武朝拜,決定芸芸衆生生殺予奪,這是何等滋潤和威風!

但是這樣的結果便是歷史朝代的更迭規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該短命的必然短命,像南唐的李後主,歷史真實的朱由崧,莫不是如此。作爲一個懂歷史的穿越者,朱由崧決不能重蹈歷史帝王的覆轍。

而且他若呆在京師,把討賊驅虜的大業交給武臣僚他始終不放心,因爲明末的軍隊與清初的軍隊pk,是勝是負早已蓋棺定論,這是真實歷史大浪淘沙給出的答案,一個是腐朽王朝末代的舊軍隊,一個是更替朝代的新生力量,這樣兩支軍隊開戰,朱由崧豈能放心?因此他必須得御駕親征。

朱由崧的隊伍剛離開宜昌不遠,一支特殊的隊伍加入了他們。朱由崧高興壞了,因爲來的是四川石柱的馬家兄妹。

三個月前,朱由崧給他們兄妹一道旨意,先回家報喜,兩個月後到京聽用,並派出太監安林帶一千兵將沿途護送,安林作爲欽差大臣代表皇到忠貞侯府以示皇恩浩蕩。

但是四川離南京遠隔萬水千山,還得繞開大西王張獻忠的勢力範圍,這路程更遠了,加天氣又冷,他們到四川石柱沒敢怎麼耽擱,便三個月過去了。

返京途,他們聽說陛下御駕親征攻打在武昌造反的左良玉,兄妹二人跟太監一商量才改道往宜昌而來,等他們來到這裡的戰事已經勝利結束了。

兩員小將均是當朝的武進士,特別是剛剛十七歲的馬金花已經是當朝的武狀元了,這是開明以來的第一個女狀元,朱由崧御筆欽點,在大明朝三百年的歷史,甚至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也絕無僅有。

更重要的是馬金花長得太漂亮了,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幾個月的戎馬生涯,軍務如此繁忙,戰事如此吃緊,朱由崧還夢裡見過她幾次。

這也有馬金花跟他的嬌兒是結拜姐妹的緣故,朱由崧與這個狀元妹同住一家客棧,同在一張飯桌把酒臨風,武科場武,欽點狀元妹,這些常常成爲朱由崧美好的回憶。

還有更重要的,馬金花和其胞兄馬萬年是歷史唯一載入史冊的巾幗英雄秦良玉之孫。去年年底,馬家兄妹榜之後,朱由崧傳旨,讓御馬監的提督監安林代表自己陪同這兄妹二人一道到忠貞侯府報喜慰問老太君,現在他們滿載而歸,還帶來了三千白桿兵和老太君親筆書信。

當太監安林帶着馬金花、馬萬年跪倒在朱由崧面前奏報經過,並呈忠貞侯秦良玉的親筆信時,朱由崧既感動又高興,懷着一顆崇敬的心看完老太君的信更加心潮難平,忠貞侯在信表示,把這三千白桿兵和自己一雙孫孫都交給陛下了,悉聽陛下驅使,爲大明建功立業,則她死也會含笑九泉。

朱由崧太感動了,暗下決心,等打完這一仗,一定傳旨在京赦造忠貞侯府,讓秦老太君搬到京城享幾天清福,方對得起這顆老驥伏櫪的赤膽忠心。

現在朱由崧的目光落到了跪着馬金花身,幾個月不見馬金花真如一朵金花,開得愈發鮮豔了,那張臉如脂似玉,五官組合堪稱完美,一身得體的戎裝,令她嬌氣凸顯英姿灑脫,一顰一笑皆風景,較賀宣嬌有過無不及。

一個太監和這對兄妹都在那裡跪着,朱由崧的眼光直了,只是盯着馬金花看,看得大姑娘的臉粉紅似白的,出身將門的那芳顆心裡也騰騰跳了起來。

賀宣嬌受不了,因爲她發現朱由崧的眼光有些不純,但又不敢吱聲打擾,只有撅着小嘴暗生氣。一直到朱由崧過足了眼癮,覺得自己有些失態,才收斂了目光,讓這三們平身。

安林和這兄妹二人謝恩。在馬家兄妹的指引下,朱由崧又看了這三千白桿兵的風采,全是四川的壯年小夥,個頭雖然不高,但個個精神抖擻,手裡的武器跟馬金花的白杆槍一般無二,這是歷史令流賊和清韃子聞風喪膽的白桿兵?

據歷史記載,白桿兵是秦良玉自己招募並訓練的一支特種兵,渾河血戰,守衛京畿,屢創流賊,天下聞名,在明末歷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清韃子視這支軍隊畏於關寧鐵騎,並由衷感嘆,這些手執超長銳矛的小個子太厲害了!

秦良玉的威名是靠這支白杆打出來的,朱由崧不由得肅然起敬,這時三千精壯聽了馬金花的號令,全部執杆高呼,如山呼海嘯般,“吾等參見陛下,誓死效忠陛下,唯陛下馬首是瞻……”

這支傳王牌之師自此也聽任朕的驅使了?有了御營,再由白桿兵,何愁天下不定?朱由崧興奮不已,讓衆將士平身,當場給白桿兵命名爲忠貞營,馬金花和馬萬年分別爲指揮使和副指揮使,世襲罔替。

能讓帝王命名番號和御封官職,這對軍隊和馬氏兄妹無疑是無的榮耀,馬氏兄妹和三千忠貞營將士再次叩謝皇恩。

ps:又是週末了,但這一週太忙了,今天小草可能爲大家加更不了,明天如果有時間一定爲大家多更,感謝支持,祝大家週末愉快。

第442章 一片石之戰(6)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859章 李自成大戰多滾(下)(三更)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635章 智取萬縣(下)(二更)第894章 清軍給明軍送禮(一更)第247章 澎澤大戰(中)第410章 與多爾袞野戰第593章 追殺張獻忠(下)第434章 非坐北京不爲明帝(三更)第72章 劍斬馬得功第399章 火燒大冶嶺(一更)第517章 牛金星捱罵第744章 魯王和唐王第65章 傲慢的黃得功第206章 比箭(上)第384章 血戰三河鎮(二更)第558章 奉旨造反第60章 二臣的用途第697章 攻取漳州第773章 凱旋歸京(下)(四更)第185章 還得繼續裝病(第二更)第911章 霸道的小柳是(二更)第476章 原武之戰(2)第482章 李自成大潰敗第370章 多爾袞出兵第318章 馬寶沖帳(下)第255章 江中大戰(上)第505章 智取虎牢關(5)第242章 拔矢啖肉第207章 比箭(下)第810章 韃子撤兵了(二更)第749章 文藝復興堡(上)第328章 阿濟格敗退(上)第588章 重圍之中第438章 一片石之戰(2)第8章 適應宮廷生活第406章 潛城(上)第572章 李全,你太沒腦子了!第154章 決心當一個好皇上第325章 多鐸阿濟格齊出兵第320章 蒙古鐵騎第781章 賢宦不賢(五更)第676章 李自成突圍(中)第95章 突圍第748章 進攻臺灣(下)第65章 傲慢的黃得功第78章 三路用兵第58章 四鎮的摺子第175章 欺負第870章 寧遠之戰(下)(一更)第470章 三擒三縱第316章 王爺有不同第872章 洪承疇的忠心(下)(一更)第627章 劫道第75章 我說話就是聖旨第799章 洪承疇獻計(三更)第291章 武昌和宜昌光復第44章 追殺(1)第64章 駕臨滁州城第932章 二十國聯軍(一更)第632章 金蟬脫殼(中)(四更)第874章 順治帝親征(一更)第152章 斬首計劃第58章 四鎮的摺子第711章 智取金門(上)第925章 郎坦堡(二更)第901章 圍城打援(4)(一更)第470章 三擒三縱第303章 給吳三桂挖坑(上)第625章 大敗李定國(上)第534章 潼關大戰(7)第749章 文藝復興堡(上)第851章 多爾袞出兵(三更)第687章 苗寨(下)第488章 破陣救人(3)第703章 鼓浪嶼海戰(4)第200章 南城門上了天(一更)第10章 皇上會武術第235章 決不能養癰遺患第276章 不許投降,全部誅殺(二更)第63章 朕要騎烈馬第734章 任性的小柳是(四更)第551章 牛金星之死第641章 孫可望出兵第731章 喋血泉州灣(上)第633章 金蟬脫殼(下)(五更)第929章 天下是朕的,誰不服來戰!(二更)第565章 自成夔州降獻忠第441章 一片石之戰(5)第357章 血濺行宮(3)第438章 一片石之戰(2)第328章 阿濟格敗退(上)第195章 刺客竟然是猴子第663章 兵變第126章 唯纔是舉,首推其德第262章 僞帝的人馬亦不過如此(三更)第563章 李自成第282章 強渡長江(4)第888章 捉住了順治帝和寧完我(三更)
第442章 一片石之戰(6)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859章 李自成大戰多滾(下)(三更)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635章 智取萬縣(下)(二更)第894章 清軍給明軍送禮(一更)第247章 澎澤大戰(中)第410章 與多爾袞野戰第593章 追殺張獻忠(下)第434章 非坐北京不爲明帝(三更)第72章 劍斬馬得功第399章 火燒大冶嶺(一更)第517章 牛金星捱罵第744章 魯王和唐王第65章 傲慢的黃得功第206章 比箭(上)第384章 血戰三河鎮(二更)第558章 奉旨造反第60章 二臣的用途第697章 攻取漳州第773章 凱旋歸京(下)(四更)第185章 還得繼續裝病(第二更)第911章 霸道的小柳是(二更)第476章 原武之戰(2)第482章 李自成大潰敗第370章 多爾袞出兵第318章 馬寶沖帳(下)第255章 江中大戰(上)第505章 智取虎牢關(5)第242章 拔矢啖肉第207章 比箭(下)第810章 韃子撤兵了(二更)第749章 文藝復興堡(上)第328章 阿濟格敗退(上)第588章 重圍之中第438章 一片石之戰(2)第8章 適應宮廷生活第406章 潛城(上)第572章 李全,你太沒腦子了!第154章 決心當一個好皇上第325章 多鐸阿濟格齊出兵第320章 蒙古鐵騎第781章 賢宦不賢(五更)第676章 李自成突圍(中)第95章 突圍第748章 進攻臺灣(下)第65章 傲慢的黃得功第78章 三路用兵第58章 四鎮的摺子第175章 欺負第870章 寧遠之戰(下)(一更)第470章 三擒三縱第316章 王爺有不同第872章 洪承疇的忠心(下)(一更)第627章 劫道第75章 我說話就是聖旨第799章 洪承疇獻計(三更)第291章 武昌和宜昌光復第44章 追殺(1)第64章 駕臨滁州城第932章 二十國聯軍(一更)第632章 金蟬脫殼(中)(四更)第874章 順治帝親征(一更)第152章 斬首計劃第58章 四鎮的摺子第711章 智取金門(上)第925章 郎坦堡(二更)第901章 圍城打援(4)(一更)第470章 三擒三縱第303章 給吳三桂挖坑(上)第625章 大敗李定國(上)第534章 潼關大戰(7)第749章 文藝復興堡(上)第851章 多爾袞出兵(三更)第687章 苗寨(下)第488章 破陣救人(3)第703章 鼓浪嶼海戰(4)第200章 南城門上了天(一更)第10章 皇上會武術第235章 決不能養癰遺患第276章 不許投降,全部誅殺(二更)第63章 朕要騎烈馬第734章 任性的小柳是(四更)第551章 牛金星之死第641章 孫可望出兵第731章 喋血泉州灣(上)第633章 金蟬脫殼(下)(五更)第929章 天下是朕的,誰不服來戰!(二更)第565章 自成夔州降獻忠第441章 一片石之戰(5)第357章 血濺行宮(3)第438章 一片石之戰(2)第328章 阿濟格敗退(上)第195章 刺客竟然是猴子第663章 兵變第126章 唯纔是舉,首推其德第262章 僞帝的人馬亦不過如此(三更)第563章 李自成第282章 強渡長江(4)第888章 捉住了順治帝和寧完我(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