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原武之戰(2)

遼闊的平原,雙方几十萬大軍對峙着,兵甲森森,刀槍如林,旗幟如海。

朱由崧是第一次見李自成的真面目,從森森的兵甲當,朱由崧一眼便鎖定了李自成,在這種場合下,帝王的裝束與一般的衆兵將當然不同,黃羅傘是其標誌,雙方雖然離得有些遠,但朱由崧的眼神還是能看的清楚的。

生的人高馬大,膀闊三停,一張黃微微的國字臉,濃眉虎目,鼻直口方,頜下微微有些黑鬍鬚,滿身甲冑,坐下一匹黃驃馬,身披黃色英雄敞,腰下懸劍。

這是叱吒風雲的闖王李自成?好威風!

再看李自成手下的兵將,真是兵如兵山,將似將海,高大的威武,瘦小的精神,個個氣勢如虎。

朱由崧心讚歎,農民軍能訓練成這樣,也算是王師了,難怪崇禎皇帝的軍隊幹不過他們。

在明末清初,要提起李自成這個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是在朱由崧穿越之前,時隔好幾百年了,這個名字也仍然令人浮想聯翩,廣爲流傳,成爲傳。

今天終於和李自成對陣了,這是大明軍隊的剋星,自己必須得多加小心……

朱由崧在打量李自成的同時,李自成也在打量着對面的朱由崧。

李自成這次興師伐明,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爲劉宗敏報仇,二主要是爲了會一會這個朱由崧,大順軍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大軍所過之處,明軍紛紛避讓三舍,搶關奪寨,不但拿下了陝州,還拿下了洛陽,他打算一鼓作氣拿下開封府,然後揮師北,直搗京師,沒想到在這裡遇了朱由崧。

雙方相距也是幾百步遠,剛滿四十歲的李自成,武藝不是一般的高,耳聰目敏,加今天天氣也特別好,能見度高,因此李自成也能看清楚朱由崧的真面目。

六年前他破洛陽,與衆將豪飲福祿宴的時候,小福王朱由崧事先逃出洛陽城倖免於難,因此今天李自成也是第一次看見朱由崧。

現在的朱由崧滿身的戎裝,銀盔銀甲,面白如玉,二目如星,坐下一匹大紅馬,身披杏黃色英雄敞,其威風不亞於趙雲在世,馬超重生。

老福王是個大胖子,那一身的肥肉重達三百多斤。小福王據說也是個胖子,可是眼前的朱由崧怎麼這麼英俊瀟灑,風流倜儻?

自己不會認錯人了吧,應該沒錯,黃羅傘下面的不是他大明天子朱由崧又能有誰?

李自成征戰多年,跟明軍打,跟流賊打,跟韃子打,十幾年來身經百戰,卻從未見過像朱由崧這樣的帝王之相。

在朱由崧的身邊,還有幾個女將點綴之,這些女將今天誰也沒有女扮男裝,皆是巾幗打扮,長的一個一個漂亮,此時明軍的萬千將士皆是綠葉,這幾員女將如綠葉的鮮花,亮麗奪目,光彩照人。

看着看着,李自成不屑一顧的罵道:“果然是酒色之徒,從哪劃啦來這麼多女人,一個個都這麼妖豔?”

突然李自成看到了幾張熟悉的面孔,在朱由崧的身後左右,李自成看到了慧英,慧梅和張耐的影子。

“他們真的背叛了朕,竟然投靠了朱由崧……”李自成不僅咬牙切齒了。

雖然這十幾年來背叛李自成的人多了,有愛人,有部屬,他都忍過來了,但今天他看到這三個人,卻令李自成忍無可忍。

慧英慧梅和張耐,都是在戰亂,他們收養的孤兒,是李自成和高夫人看着他們長大的,撫養成人,教他們武藝,在李自成和高夫人的眼,慧英慧梅和張耐早成了他們自己的孩子。

然而現在三人全部投靠了朱由崧,與李自成爲仇作對,這讓李自成情何以堪?

此前朱由崧讓左懋第送去的兩封信,李自成沒有目睹,始終不敢相信這三個人能背叛他,現在親眼得見,不由得他不相信了。

“這三個孽種,朕必殺之!”

李自成一咬牙,對李過道:“你率本部人馬,衝擊明軍的左側。”又對劉芳亮道:“你率本部人馬衝擊明軍的右側。你們倆給我聽着,務必不得放過慧英,慧梅和張耐三個孽種,不必多說,格殺勿論,提來他們的腦袋,朕重重有賞,出擊!”

“遵旨,遵旨!”二將答應一聲,率領本部兩萬多人馬,嚮明軍殺來。

一時間吶喊聲,震天動地,激起的滾滾煙塵,遮天蔽日。

明軍一看,對方來勢兇猛,趕緊放箭。

一時間飛蝗如雨,衝過來的大順軍箭者無數,但是這些兵將全都不畏死,冒着箭雨,仍然往前衝鋒。

特別是李過和劉芳亮這兩員主將,李過號稱一隻虎,這是李自成的侄子,胯下馬掌大砍刀,勇冠三軍。劉方亮手的亮銀槍,也是所向披靡。

這兩員將異常驍勇,一馬當先,戰馬所過之處,射向他們的弓箭紛紛墜落,眨眼之間兩匹馬便衝進了明軍的大營。

李過的大刀如砍瓜切菜,劉方亮的亮銀槍,如銀蛇擺尾,刀槍所到之處,屍體橫飛,血流成河,在二將的帶動下,很快,明軍的弓箭由於距離太近失去了作用,李過和劉芳亮率領的幾萬軍隊,殺進了朱由崧陣營的左右兩側,雙方混戰在一起。

此時朱由崧立在高坡,緊盯着對面的李自成,一言不發。

明營的左右兩側,在李過和劉芳亮這兩支雄師勁旅的衝擊下,已經亂了陣腳。

這些明軍都是舊明軍,朱由崧的御營禁軍和五萬新兵都夾在間。

舊明軍,指的是崇禎帝和原來那個朱由崧的人馬,他們當然不是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的對手。這已經是經過多次實戰檢驗,得出的不爭事實。

現在這一潰亂,這些明軍如驚弓之鳥,本來他們與李自成對陣,感到頭疼,現在一看根本頂不住,乾脆跑吧。

因此,朱由崧的左右兩大陣營,在大順軍的衝擊下,紛紛潰敗下去。

五萬新兵第一次戰場,一看李自成人馬真夠兇悍的,此時也都人心惶惶。

御營禁軍的頭領馬萬年和張環等將沉不住氣了,紛紛要求出擊。

朱由崧淡然道:“慌什麼,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先讓李自成的人馬嚐點兒甜頭。聽朕的命令……”

第936章 3000破8萬(二更)第608章 夔州兵變第587章 雙面李自成第214章 少年輕狂(二更)第530章 潼關大戰(3)(一更)第216章 射不出去的箭第566章 加封一字並肩王第876章 血戰女兒河(上)(一更)第500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591章 追殺張獻忠(上)第86章 混戰第383章 飛劍救美(一更)第766章 血戰赤嵌城(5)(五更)第935章 危急形勢下的放手一搏(一更)第31章 錢謙益的煩惱第26章 清洗錦衣衛第126章 唯纔是舉,首推其德第832章 掌摑喇嘛僧(五更)第343章 孫之獬的下場第908章 野人女真(一更)第257章 多爾袞用兵第14章 廷審(求一切支持)第28章 集體請辭(中)第631章 金蟬脫殼(上)(三更)第880章 錦州會戰(1)(一更)第443章 吳三桂之死(三更)第328章 阿濟格敗退(上)第203章 兩路用兵收復失地第613章 移駕夔州城第702章 鼓浪嶼海戰(3)第194章 鄭隆芳歸順第153章 爭執第330章 不妨學學明軍的打法第53章 召對鄭大木第660章 破鳳凰山之策第63章 朕要騎烈馬第205章 王鐸擲筆第607章 車弓陣第134章 朕可不是崇禎!第547章 朕不會比列祖列宗差第230章 對戰巾幗佳人第599章 高桂英請罪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779章 膽大包天(三更)第450章 鄭芝龍造反第432章 生擒劉宗敏第529章 潼關大戰(中)第676章 李自成突圍(中)第92章 偷襲第254章 悍將祖克勇歸順(下)第672章 攻山第923章 激戰阿穆爾河(下)(二更)第508章 李自成突圍(1)第233章 武狀元竟然皇上(三更)第86章 混戰第210章 對付東林最有效的辦法第677章 李自成突圍(下)第486章 破陣救人(1)第807章 營救湯若望(7)(三更)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840章 琵琶儷人(一更)第728章 談判(中)第809章 大明三路出兵(一更)第817章 修養生息(三更)第110章 詐降(第二更,求訂閱)第539章 西京談判(上)第228章 皇上進考場第268章 鄱陽湖大戰(1)第646章 明軍撤退第431章 血戰高碑店第945章 入主盧浮宮(一更)第751章 駕臨臺灣島第487章 破陣救人(2)(二更)第482章 李自成大潰敗第764章 血戰赤嵌城(3)(三更)第584章 大西軍受阻第8章 適應宮廷生活第559章 李自成智取漢中(上)第457章 范文程再獻計第753章 大明使者第208章 一劍破三箭第219章 開科取士第353章 朕不能失信於民第138章 將計就計第716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1)第724章 鄭芝龍的臺灣之行(上)第512章 李自成突圍(5)第23章 錦衣暴動(下)第234章 是收拾左良玉的時候了第914章 發現老巢(一更)第874章 順治帝親征(一更)第608章 夔州兵變第558章 奉旨造反第860章 石河阻擊戰(上)(四更)第560章 李自成智取漢中(下)第279章 強渡長江(上)(二更)第674章 張獻忠逼宮第47章 劍斬馬鑾(求收藏求推薦)第4章 急詔鄭鴻逵第159章 抱打不平
第936章 3000破8萬(二更)第608章 夔州兵變第587章 雙面李自成第214章 少年輕狂(二更)第530章 潼關大戰(3)(一更)第216章 射不出去的箭第566章 加封一字並肩王第876章 血戰女兒河(上)(一更)第500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591章 追殺張獻忠(上)第86章 混戰第383章 飛劍救美(一更)第766章 血戰赤嵌城(5)(五更)第935章 危急形勢下的放手一搏(一更)第31章 錢謙益的煩惱第26章 清洗錦衣衛第126章 唯纔是舉,首推其德第832章 掌摑喇嘛僧(五更)第343章 孫之獬的下場第908章 野人女真(一更)第257章 多爾袞用兵第14章 廷審(求一切支持)第28章 集體請辭(中)第631章 金蟬脫殼(上)(三更)第880章 錦州會戰(1)(一更)第443章 吳三桂之死(三更)第328章 阿濟格敗退(上)第203章 兩路用兵收復失地第613章 移駕夔州城第702章 鼓浪嶼海戰(3)第194章 鄭隆芳歸順第153章 爭執第330章 不妨學學明軍的打法第53章 召對鄭大木第660章 破鳳凰山之策第63章 朕要騎烈馬第205章 王鐸擲筆第607章 車弓陣第134章 朕可不是崇禎!第547章 朕不會比列祖列宗差第230章 對戰巾幗佳人第599章 高桂英請罪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779章 膽大包天(三更)第450章 鄭芝龍造反第432章 生擒劉宗敏第529章 潼關大戰(中)第676章 李自成突圍(中)第92章 偷襲第254章 悍將祖克勇歸順(下)第672章 攻山第923章 激戰阿穆爾河(下)(二更)第508章 李自成突圍(1)第233章 武狀元竟然皇上(三更)第86章 混戰第210章 對付東林最有效的辦法第677章 李自成突圍(下)第486章 破陣救人(1)第807章 營救湯若望(7)(三更)第444章 陳圓圓已死,刑畹芳重生(一更)第840章 琵琶儷人(一更)第728章 談判(中)第809章 大明三路出兵(一更)第817章 修養生息(三更)第110章 詐降(第二更,求訂閱)第539章 西京談判(上)第228章 皇上進考場第268章 鄱陽湖大戰(1)第646章 明軍撤退第431章 血戰高碑店第945章 入主盧浮宮(一更)第751章 駕臨臺灣島第487章 破陣救人(2)(二更)第482章 李自成大潰敗第764章 血戰赤嵌城(3)(三更)第584章 大西軍受阻第8章 適應宮廷生活第559章 李自成智取漢中(上)第457章 范文程再獻計第753章 大明使者第208章 一劍破三箭第219章 開科取士第353章 朕不能失信於民第138章 將計就計第716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1)第724章 鄭芝龍的臺灣之行(上)第512章 李自成突圍(5)第23章 錦衣暴動(下)第234章 是收拾左良玉的時候了第914章 發現老巢(一更)第874章 順治帝親征(一更)第608章 夔州兵變第558章 奉旨造反第860章 石河阻擊戰(上)(四更)第560章 李自成智取漢中(下)第279章 強渡長江(上)(二更)第674章 張獻忠逼宮第47章 劍斬馬鑾(求收藏求推薦)第4章 急詔鄭鴻逵第159章 抱打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