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發生的。
例如趙桓要打高昌國,草原上的蠻子們就坐不住了,隴右的吐蕃也沉不住氣了。
中原王朝強盛的時期,都會控制河西和隴右,因爲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
自然也就成了多方勢力搶奪之地。
吐蕃的確很強,不過是曾經。
盛唐時期,唯一能和盛唐叫板的存在。
唐滅亡的時候,那個統一而強大的吐蕃也滅亡了。
直接從封建社會退回到部落社會。
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佛教在吐蕃佔據了絕對統治地位。
吐蕃也曾經發生過好幾次滅佛運動,但最後都被反撲。
這對中原王朝來說絕對是好事。
但讓趙桓怎麼都想不通的是,分裂的吐蕃諸部,怎麼會有統一的趨勢呢?
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啊!
接到皇帝的命令後,邵成章立刻跑去樞密院。
此時樞密使張孝純正在親自翻閱西北軍用耗費。
他嘆了口氣,心裡道:看來又要找周朝去要錢了。
西北的軍隊在燒錢,預算已經超標。
這樞密使的位置坐得燙屁股,以前李綱是怎麼坐過來的?
想起又要跟周朝那個老狐狸抄家,張孝純就頭大。
他在燕雲管軍務的時候,也沒有現在這麼心累。
那時候,將燕雲的後勤管好,就沒事了。
哪像現在,每一個季度要做預算,每一個月都要做預算。
全國各大戰區都在找他要錢,上到岳飛、种師中、吳玠等人,下到全國地方廂軍。
不是在做預算就是在做預算的路上!
不是在和周朝吵架,就是在和科學院吵架。
你他孃的,新的火槍不是說好一個月之後就能出來了麼!
和科學院吵完架,還要和种師中這個原來的上級在信中對罵。
種相公,真的沒錢了!沒錢了!好好好,我再去陛下那裡要要!
寫完信,又收到岳飛的信。
剛回完岳飛的信,中央軍的總都統韓世忠就來串門說羽林衛要統一換斬馬刀,現在的已經很久了。
難怪陛下沒有讓年事已高的种師中回來做這個樞密使。
雖說是宰相級別,御前大臣,敢情大宋的樞密使,就是個坑爹的職位。
已經做好去和周朝撕逼的張孝純突然看見邵成章跑來,就知道皇帝要找自己了。
“張相公,陛下有請。”
“可知是何事?”
“西北之事。”
張孝純上了馬,急忙趕往延福宮。
天色漸漸暗下來,當張孝純進去的時候,看見皇帝和翰林學士石洵、元帥宗澤正在喝茶,趙淳正在一邊讀《經濟論》。
“陛下。”
“來了。”趙桓一揮手,顯得似乎有些高興,“坐,喝茶。”
“不知陛下喚微臣有何要事?”
“也沒別的事,手裡的事務都理順了嗎?”
“一切都很順利。”
張孝純違心地說着,他擔任樞密使纔不過半年時間,手裡大一堆的破事。
以前童貫做樞密使的時候,也不見童貫有這麼忙啊!
怎麼輪到自己了,這樞密使就這麼難當了?
這半年,張孝純做的事,比前半輩子做的都還多。
他這才深刻體會到,身在中樞,作爲皇帝的近臣,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會。
“剛接手不久,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有需要幫助的就說出來,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
“多謝陛下,微臣會盡心盡力。”
不得不說,皇帝還是好皇帝,除了有時候脾氣壞了點,平時對待手下沒得話說。
皇宮裡的好東西,一言不合就賞給大臣。
“張相公,叫你來,是跟你說個事。”
“臣洗耳恭聽。”
“發一道調兵令,將吳玠調回青唐。”
張孝純微微一怔。
趙桓解釋道:“朕打算對吐蕃用兵。”
“陛下,不可,草原蠻族尚有二十五萬在河西,玉門關外的高昌又虎視眈眈,若這個時候對青唐吐蕃用兵,西北則三面環敵。”
“草原蠻子在河西已經潰不成軍,劉琦、張深已經出兵捉拿俺巴孩,朕給了他倆時間,兩個月之後,必須將俺巴孩的腦袋送到東京來。”
“玉門關外的高昌,不足爲慮,有岳飛在,再來兩個高昌,朕的大軍也可以將他們打廢了!”
“至於隴右,前方已經收到最新情報,順義郡王正在暗中招兵,朕不先下手爲強,還等着他反了再打,豈不是要殃及更多無辜百姓?”
“什麼!順義郡王要反!”張孝純大驚。
朝廷對隴拶不薄,又是賜爵位又是封賞,這事都可以追溯到太上皇年間了。
那廝竟然要反!
張孝純道:“陛下,請恕臣之罪,如今我大宋兵鋒正盛,青唐舊部早已衰弱,隴拶並無反叛實力,前方情報是否有誤?”
對張孝純的執意,趙桓並未生氣,而是耐心道:“青唐吐蕃的確衰弱了,但並不代表吐蕃諸部都衰弱了,現在有人要重新統一吐蕃,我們不得不防。”
“重新統一吐蕃?”張孝純心中陡然一驚,他可是熟讀歷史之人,知道吐蕃要是統一了,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臣這就去草擬調兵函。”
“嗯,還有一事,需要你去完成。”
“不知是何事?”
趙桓起身,走到地圖前面,指着隴右的地方。
“爲了加強對隴右的轄制,朕打算修建一條從長安到青唐城的公路,先從蘭州開始修建,再修建從長安到蘭州的路段。”
“這條路的修建速度要加快,朕需要你從各路廂軍中調派人手支援政事堂完成這件事。”
“遵旨!”
看着張孝純兩個大大的黑眼圈,趙桓語氣柔和道:“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爲陛下分憂,乃是臣職責本分。”
趙桓又對宗澤道:“元帥以爲隴右是否還需增兵?”
“有吳玠在,臣以爲不需要,兵在精而不在多。”
“好!”趙桓轉身對石洵道,“石相公,速去擬聖旨,宣順義郡王入京!”
“是!”
三位大臣起身行禮:“臣告退。”
石子明立刻回翰林院,命知制誥擬皇帝聖旨,昭順義郡王隴拶入京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