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科技理念

從計算機芯片科技發展來看,70 年代出現的微處理器(比如英特爾的 8080)仍處於 8 位時代,主要依靠彙編語言編寫程序,相對而言比較簡單,投入也比較少。

英特爾公司董事長戈登·摩爾相信;下一代計算機芯片開發將會是英特爾的生命線,因此,他聘用了米國最頂尖計算機科學博士,召集一批精英深入研究下一代計算機集成電路芯片。

在英特爾公司內部,最重視的計算機架構項目命名爲; 8800 。

這是整個面向80 年代最有野心的發展計劃,它有基於 32 位的尋址能力、面向對象的架構、位長可變的指令以及最新的編程語言 Ada 編寫的操作傳統。

英特爾公司這個野心勃勃的計劃規劃52 周時間,用來開發新的“8800”設計和構建芯片。

因爲項目開發不順利,迫使英特爾在聖克拉拉(硅谷)開始了一項緊急替換工作,爭取在 1979 年推出了一款臨時的 16 位微處理器代替。

鑑於日程緊迫,救火團隊實際上是把 8080 的 8 位寄存器和指令集擴展成了 16 位,最後只用 10 人次的 3 個常規工作周完成了這款 ISA 的設計,現在看起來簡直不敢想象,開發完成後命名爲“8086”芯片。

這裡需要提一句,主持開發的加里·西尼斯博士,就是這個十人小組的負責人,他用傑出的工作獲得了業界高度評價,一舉站上了神壇。

IBM 使用 8086 這個版本芯片,在 1981 年 8 月 12 日推出了新款桌面電腦,原本計劃到1986 年售出 25 萬臺電腦,起到應急隊員的作用。

而實際上,截止到1989年,IBM公司在全球售出了 1 億臺該款電腦,市場取得了極大成功,替補隊員變成了主力,爲英特爾芯片鋪墊了一個非常光明的未來。

受到成功的激勵,英特爾公司對 16 位 8086 芯片進行了擴展,這一項重要的研究工作依然是加里·西尼斯博士親自主持的,將芯片寄存器從 16 位擴展到了 32 位,滿足市場日益增強的需要。

在一片鮮花和掌聲中,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

因爲技術理念的分歧,英特爾公司的高層和研發團隊負責人加里·西尼斯博士產生了矛盾,並且愈發的不可調和。

這些情況在很多成功項目中都出現過,需要足夠高明的調解能力和手腕兒,事情原本不會變得不可收拾。

可惜的是,由於理念的格格不入再加上情商缺費,加里·西尼斯博士與英特爾公司直接上司麥德林鬧翻了,變得水火不容。

這種職場的較量,不是醉心於研究的加里·西尼斯博士擅長的。

結果證明了這一點,地球離了誰都會轉,他灰溜溜的被掃地出門。

1989年,加里·西尼斯博士加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此期間出版了《計算機體系架構:量化研究方法》一書。

該書的主題是:

使用測量方法和基準進行量化評估,而不是像從前那樣依靠架構師的直覺與經驗。

這是一本硅谷高科技研究人員必備的聖經,在第二年就榮獲了圖靈獎,奠定了加里·西尼斯博士行業內的崇高地位。

問題是,在這個具有高度壟斷性的行業中,英特爾公司不開口,加里·西尼斯博士找不到合適公司聘請他從事計算機芯片領域尖端研究。

即便在米國,這一行業除了英特爾,德州儀器幾家底蘊深厚的公司獨佔鰲頭,1993年,AMD依然處於386CPU的技術階段,4865CPU尚未推向市場,與前面的兩家領先企業相差兩代水平,更多的中小型企業無力染指芯片領域尖端研究,大多采取跟隨策略。

高科技領域的壟斷寡頭格局,讓加里·西尼斯博士渾身本領無處施展,被排擠在這個狹窄圈子的外面,只能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

這種格局,一直到紅帽公司介入之前,依然微妙地維持着。

計算機芯片的研究具有高度的專業性,耗費巨大,不是中小公司能夠玩得起的遊戲。

因爲摩爾定律的關係,半導體晶片的設計和製作越來越複雜、花費越來越高,單獨一家公司往往無法負高額研發與製作費用。

1960年代集成電路的發明,讓許多的半導體元件可以一次放在一塊晶片上。

隨著半導體的縮小,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性能每18個月能提升一倍。

從1960年代不到10個,1980年代增加到10萬個,1990年代增加到1000萬個。

與此同時,研發費用也從數百萬美元級,一路猛漲到數億美元級,需要的高端研究人才也直線上升,這更考驗領先企業的科研組織能力。

這個現象,由英特爾的名譽董事長摩爾所提出,稱爲“摩爾定律”。

今後十數年,集成電路上的元件繼續以每18個月提升一倍的速率猛漲,發展到令人不可思議的數億至數十億個,難度直線攀升。

目前,在英特爾公司專業從事尖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架構研究人員,數量已經突破400名,再加上外圍人員,研究所人員動輒以千計。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只要肯投入巨資追趕還是大有希望的,要是再過10年20年,後來者再加入這個領域,難度絕對是地獄級讓人心生絕望。

董事長辦公室內

談論到專業問題,加里·西尼斯博士博士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地介紹開了……

片刻之後

王耀城無奈的笑了,剔除博士先生晦澀難懂的專業用語,他的中心思想很簡單;

因爲後發優勢,超大規模計算機集成電路芯片設計採用嶄新的架構,性能更強勁,能耗更低,開發前景很光明,應用前景廣闊,可以達到甚至在部分性能上超過當前世界先進水平。

這後面還有個但是……

正是因爲走出一條回然不同的技術發展道路,需要的研究人員更多,需要的投入更大,需要更強有力的支持,按照目前各研究小組的順利進展,只要上述支持兌現,預期一年半之後,就可以拿出最新研究成果;

一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性能強勁的微處理器。

想要得到這些一言以蔽之,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後續計劃資金投入高達兩億美金,有可能還要追加。

仔細考慮了下距離成功只有區區兩億美金,這個代價是完全能夠承擔得起的。

機遇,總留給有準備的人。

企業發展到現在,不可能總是憑藉着重生的逆天眼光,要想真正地踏上三星道路,除了大力投入研發,掌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支持埋頭做研究沒有其他的選擇。

王耀城下定決心重資投入;

“博士,您的項目是企業核心戰略級的,公司方面會全力支持你的研究,需要的實驗設備人員和資金重點傾斜,這關乎整個公司今後幾十年的發展,意義重大。”

“ok,非常好。”

“您對自己的項目組成員還滿意嗎?”

“噢,他們非常棒,孫忠秀和錢福都是嚴謹的科學家,這些華裔研究人員是我見過最專業的,尤其是他們廢寢忘食的研究精神令我印象深刻,說實話,他們學的很快,好了,我現在要回實驗室了。”

“謝謝您的誇獎,嗯,慢走……”

加里·西尼斯博士沒工夫扯閒篇,話說完便風風火火的離開了,只留下王耀城和齊亞非相視苦笑。

王耀城;“亞飛兄,芯片項目目前進展順利,我考慮設立單獨的公司運營發展,這算是紅帽公司孵化出的第三家高科技公司,對此,你有什麼想法?”

“不錯,我認爲時機也到了,芯片架構設計大體的框架已經形成,進一步的研發順利推進,目前,芯片項目佔用了266名高級研究員,花費的研究資金達到了整個公司的五分之三強,是時候獨立出來了。”

齊亞飛想了一下,問;“用什麼樣的名稱好呢?”

王耀城輕笑了下;“速龍計算機芯片公司,產品就叫‘速龍’微處理器系列,你看怎麼樣?”

“速龍?”齊亞飛反覆咀嚼着這兩個字,越回味越有味道,讚賞的點點頭;“速龍微處理器系列很不錯,這個名稱寓意也好,那麼就叫速龍公司。”

速龍微處理器系列實際上是AMD公司幾年後發佈的產品,投入市場後,受到大量中小客戶的歡迎,迅速搶佔英特爾公司壟斷的市場,爲AMD公司開闢了生存空間。

現如今,這個品牌名王耀城拿出來先用了,AMD公司只能想個其他朗朗上口又靚的名字。

對於這種惠而不費的事兒,王耀城做起來一向沒有心理負擔。

“既然決定了,這件事兒由你負責牽頭,讓公司的法務跟進,一系列的公司註冊等法律問題交由他們解決,會計審覈儘快走程序,後續的資金投入作爲紅帽公司股本金,相應的公司管理要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來要求,儘快走上正軌。”

齊亞飛又接手了一個繁重任務,這樣他的事業心再度勃勃激發出來,一口飲盡杯中的紅酒,乾脆的說道;“行,我立刻着手去做。”

紅帽公司運氣爆棚,才能夠拉攏到加里·西尼斯博士這一位學術大牛加盟,機會十分難得。

對於這樣的研究狂人,只要不是科技理念的分歧,其實技術研究並不需要過多插手,要做的只是提供最好的研究條件。

在米國,英特爾這樣的大公司機構臃腫,辦公室文化盛行,爭奪利益充滿了更多的爾虞我詐。

科技底蘊深厚的英特爾公司,學術大牛人層出不窮,項目主管上司麥德林博士就是一位資深專家,在計算機領域學術地位不亞於加里·西尼斯博士。

在如何發展新一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問題上,是選擇高性能還是選擇低功耗,如何平衡兩者的關係,影響着架構設計的主導方向,可以說是科技發展理念的碰撞。

同樣作爲學術大牛,在事關學術路線的大是大非問題上,麥德林博士和加里·西尼斯博士互不相讓,矛盾火星碰地球,必然要有一個走人。

雙方的矛盾就在於科技理念差異,沒有誰對誰錯的區分,條條大道通羅馬,這是個二選一的選擇題,根本沒有中間路線可以迴避。

接受紅帽公司的聘請,加里·西尼斯博士可是帶着深深的怨念和滿腔的抱負而來,就是爲了證明自己的學術路線正確,爲自己樹碑立傳,也爲回擊老東家英特爾公司無情的拋棄。

王耀城樂於看到這一點,同時,爲加里·西尼斯博士創造最好研究條件。

他們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研究出達到甚至超過國際先進水平的微處理器芯片,擁有完全自主掌握的專利,帶給世界更多選擇。

王耀城需要一顆強勁的微處理器芯片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加里·西尼斯博士同樣需要它來證明自己,這關乎學術路線的堅持,是領域內學術地位的競爭,不容小覷。

對於年輕的紅帽公司來說,即便是金陵大學孫忠秀教授和錢福教授,在計算機芯片領域泰斗級人物加里·西尼斯博士面前,依然是個深入學習的過程,自然不可能在學術上分庭抗禮。

減少了內耗,華裔研究員一向以嚴謹踏實,勤奮過人而著稱,所有人一心撲在研究項目上,自然進展飛快,不斷取得關鍵性的創新專利成果。

紅帽公司的位置實在太好了,距離因特爾公司總部不到3000米距離,與斯坦福大學近在咫尺,附近還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著名研究性大學,處於高科技公司林立的硅谷之中。

不管是頂尖的人才,科技實驗設備,充沛的資金,最新的科技資訊,高端研究成果樣樣不缺,極爲適合研究性高科技公司發展。

站在公司大門口招招手,十個人當中回頭的最少有三個是博士,五個研究生,剩下的一個就是創業公司的老闆,最後一個人可能是勤工儉學送披薩的大學生。

第45章 工地第256章 打在軟肋上第192章 重歸於好第216章 家第336章 老巢第415章 準備工作很重要第101章 聘請高才第422章 難題第276章 閤家歡第277章 火箭第309章 面臨懸崖的海力士第551章 王族廣場第308章 送溫暖第108章 德州儀器第260章 危機中的機遇第315章 電子科技發展第58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116章 危機公關第604章 當前重大任務第263章 順風車第150章 策劃綁架第271章 訓斥第335章 回擊挑釁第159章 繞迷糊了第53章 太平洋電器商城第411章 赴美第408章 獨木不成林第169章 翼護第26章 板載,王桑第568章 鐵礦石第168章 複雜的股權之爭第202章 搞乜鬼第16章 傷情第426章 別逼我發飆哈第118章 老奸巨猾的社長第155章 槍擊第501章 直言不諱第239章 善良之槍第279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622章 併購遭遇挫敗第569章 瘋狂的鐵礦石第145章 折磨人的路演第320章 育苗慈善基金第43章 家庭瑣事第336章 老巢第475章 捲包第465章 沙塵暴第529章 心酸的小唐尼第345章 三星宿命第516章 格立集團的野望第510章 憂慮叢生第296章 反週期擴張第400章 史前大鱷第562章 互有所得第471章 防患於未然第18章 女人是禍水第382章 西敏士銀行第57章 火爆場面第26章 板載,王桑第545章 大皮夾子第190章 拍胸脯第198章 太古集團第387章西方不亮東方亮第267章 刷聲望第43章 家庭瑣事第542章 谷歌上市第239章 善良之槍第276章 閤家歡第134章 電子郵件第55章 開業回饋第309章 面臨懸崖的海力士第559章 至關重要的信越化工第429章 腥風血雨的電子半導體產業第369章 利益攸關者第298章 大西洋高科技園建設第271章 訓斥第54章 家樂福超市第78章 股份之爭第38章 社會大馬哥第352章 置換第85章 華爾街精英第553章 國泰航空的企望第475章 捲包第295章 金融危機先兆第617章,2007年,財團企業在行動1第181章 精英加盟第117章 橋本會第101章 聘請高才第322章 計議第431章 完美落幕第520章 回顧2003年第239章 善良之槍第253章 九五年第二財季報(三)第593章 僱傭兵第223章 雅虎公司A輪第154章 雅虎第385章 小超人,呵呵!第306章 踢到鐵板上第378章第24章 進錯了廟門拜錯了佛
第45章 工地第256章 打在軟肋上第192章 重歸於好第216章 家第336章 老巢第415章 準備工作很重要第101章 聘請高才第422章 難題第276章 閤家歡第277章 火箭第309章 面臨懸崖的海力士第551章 王族廣場第308章 送溫暖第108章 德州儀器第260章 危機中的機遇第315章 電子科技發展第586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116章 危機公關第604章 當前重大任務第263章 順風車第150章 策劃綁架第271章 訓斥第335章 回擊挑釁第159章 繞迷糊了第53章 太平洋電器商城第411章 赴美第408章 獨木不成林第169章 翼護第26章 板載,王桑第568章 鐵礦石第168章 複雜的股權之爭第202章 搞乜鬼第16章 傷情第426章 別逼我發飆哈第118章 老奸巨猾的社長第155章 槍擊第501章 直言不諱第239章 善良之槍第279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622章 併購遭遇挫敗第569章 瘋狂的鐵礦石第145章 折磨人的路演第320章 育苗慈善基金第43章 家庭瑣事第336章 老巢第475章 捲包第465章 沙塵暴第529章 心酸的小唐尼第345章 三星宿命第516章 格立集團的野望第510章 憂慮叢生第296章 反週期擴張第400章 史前大鱷第562章 互有所得第471章 防患於未然第18章 女人是禍水第382章 西敏士銀行第57章 火爆場面第26章 板載,王桑第545章 大皮夾子第190章 拍胸脯第198章 太古集團第387章西方不亮東方亮第267章 刷聲望第43章 家庭瑣事第542章 谷歌上市第239章 善良之槍第276章 閤家歡第134章 電子郵件第55章 開業回饋第309章 面臨懸崖的海力士第559章 至關重要的信越化工第429章 腥風血雨的電子半導體產業第369章 利益攸關者第298章 大西洋高科技園建設第271章 訓斥第54章 家樂福超市第78章 股份之爭第38章 社會大馬哥第352章 置換第85章 華爾街精英第553章 國泰航空的企望第475章 捲包第295章 金融危機先兆第617章,2007年,財團企業在行動1第181章 精英加盟第117章 橋本會第101章 聘請高才第322章 計議第431章 完美落幕第520章 回顧2003年第239章 善良之槍第253章 九五年第二財季報(三)第593章 僱傭兵第223章 雅虎公司A輪第154章 雅虎第385章 小超人,呵呵!第306章 踢到鐵板上第378章第24章 進錯了廟門拜錯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