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敵酋失算

?(5) 敵酋失算

太原,日軍第1軍司令部。

香月清司司令官,拿着一本書一邊在院裡踱着步子,一邊唸唸有詞:“孫子曰‘見機而作,不得遵常……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貴在不復也。”日軍的第l軍司令部駐在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的舊址。香月清司讀書的地方是個花園,雖是二月早春,這裡的風光

也很宜人。假山聳峙,小橋流水,野鷗嬉戲,錦鱗游泳,松柏蒼翠,冬青長青,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競相開放,一股淡淡的清香在空氣中飄散着,雖不濃烈,但也醉人。香月清司採一朵野花細細地看,輕輕地聞,見景生情競吟出一首五言詩來。

飛鴻展幽姿,

錦鱗知水音。

莫道野花賤,

二月早芳春。

香月清司吟罷,自覺有趣,搖頭晃腦地朗誦着。不遠處參謀長穿過花徑向這裡走來。他迎上去問:“有什麼事?”

參謀長說:“有件事情我很憂慮,請閣下賜教:我軍四個師團全部南下,衛立煌會不會趁此機會,襲我太原?”

香月清司矜持地說:“參謀長還記得1937年8月初衛立煌部進犯北平郊區的事嗎?”

“我就是想起了這件事才憂心忡忡的。”

“你不要杞人憂天。”他展開手中的《孫子兵法》對參謀長說:“你往這裡看,孫子云:用兵之法,貴在不復。復者重複也,衛立煌是*名將,難道連這一點就不懂嗎?”香月清司見參謀長仍然一幅愁眉苦臉的樣子又說:“你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樣永遠也不會成爲一個高明的軍事家。”

世間竟有如此巧合之事,此時此刻,在衛立煌的指揮部裡,衛立煌和他的參謀長也在看着同一本書——《孫子兵法》。

這裡是一間農家小土屋,厚厚的土牆支撐着房頂。屋瓦上的枯草在寒風中戰慄,屋中的行軍沙發上坐着兩個人。衛立煌讀的是:“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郭寄嶠笑着說:“鈞座,此次北攻太原,就佔一個奇字。”

衛立煌問:“寄嶠能說出奇在何處嗎?”

郭寄嶠拿過《孫子兵法》向後翻了幾頁讀着:“用兵之法。貴在不復。”並解釋說:“復字不就是重複的意思嗎?”

衛立煌哈哈大笑:“不復怎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上次我攻了他的北平城,這次又攻他的太原城,我就以復奇勝。”

郭寄嶠投來佩服的目光說:“鈞座總是鈞座,久經戰陣,智力不凡啊!”

太原,日軍第1軍司令部。

幾封電報放在香月清司的案頭,內容如下:

2月27日第2師團急電:我大日本皇軍佔領韓信嶺,*守軍去向不明。

2月28日第20師團急電:佔領臨汾空城,*守軍失蹤。

2月29日第108師團臨汾支隊急電:皇軍連克萬榮、聞喜、夏縣數城,皆不見*守軍。

看了幾封電文,香月清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安。這時他才覺得情況不妙,慌忙伏案疾書,起草了這樣一份電文:

各師團長官:

韓信嶺、臨汾多處不見守軍蹤影,衛立煌狡詐無度,太原空虛,惟恐有失,即調第14師團、第109師團回防太原。第2師團、第20師團各部,主動出擊,尋找*主力決戰。

香月清司

這封電報剛剛發出。又有幾封電報送到香月清司的面前。

離石,佐佐支隊急電:敵之第34軍、第35軍、第19軍及騎二師大隊北上。該軍以傅作義爲總指揮。……

浮山,本川省山支隊急電:敵之第9軍、第15軍、第33軍由劉茂恩率領,沿山路北上,意圖不明……

黎城,和平建國軍急電:朱德率*之18集團軍、第14軍、第47軍、第17軍等部向晉東南進犯,黎城、武鄉失陷,急盼來援。

香月清司看完電文,氣得七竅生煙,他一改平日斯文的習慣,拍桌罵着:“八格牙魯,衛立煌軍人的不是,偷襲的幹活……”

日軍的第14師團、第109師團皆爲日軍的快速師團,他們有汽車運輸,機械化程度很高。況且他們走的是大道,中國軍隊走的是山路,因而1938年3月3日這兩個師團便回到了太原固守。衛立煌見敵人做好了防備,強攻佔不到便宜,便向各部下達如下命令:

各部長官:

太原之敵已有防備,強攻不宜。命令晉綏軍各部退守呂梁山,中央軍及餘部退守中條山,加強防務,準備再戰。

衛立煌

抗日戰爭開始以來,國民黨軍隊作戰一般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像上海戰役那樣,擺在陣地上被動挨打最後失敗。一種是像劉峙在河北那樣一退千里,白白損失十幾個師。衛立煌在韓信嶺戰役中,學習八路軍的方法,率部隊跳到外線作戰,不使自己的部隊損傷,並取得一些戰果,這在華北戰場上並不多見。

1938年3月6日香港《大公報》載文,題目爲《石家嶺大捷》,

“我晉綏軍之騎三師,3月1日在古縣石家嶺一帶的山谷中,與敵之第109師團山木聯隊展開激戰,傍晚,全殲該大隊800餘人,燒燬汽車12輛,繳獲甚衆。”

據《太谷縣志•戰事》記載:

“民國廿七年春月,倭寇復陷太谷,殺人無數。閻長官指揮英明果斷,佯攻太原,調動敵人北撤。我61軍陳長捷部,在太谷北之回馬嶺處全殲日軍第14師團之龜田聯隊1500餘人,俘日人300餘衆,造成大捷,全國轟動……”

《太谷縣志》的編者把衛立煌寫成閻錫山,不完全是筆下之誤,人言:歷史是金錢和權勢的私生子,是這樣嗎?吾不敢斷言。

8 晉見周恩來3 虎將怒闖美齡宮9 劉少奇同志上黨課5 毛澤東與衛立煌9 石頭溝殲敵3 敵我之間6 葬禮風波3 小道消息2 舉棋不定蔣介石5 毛澤東與衛立煌6 火上澆油3 如此軍事會議6 周恩來獻計6 爲帥之道9 劉少奇同志上黨課12 給八路軍拜年2 日軍的陰謀2 計賺別廷芳2 衛立煌的災難4 除奸大計6 火上澆油3 劉茂恩與陳賡9 順利南歸5 劉茂恩遇險4 金蟬脫殼9 虎將離洛1 日軍陳兵蘆溝橋12 萬事俱備4 轉戰雙響頭10 衛立煌與八路軍將領第9章 蔣介石訓斥衛立煌15 敵酋失算3 初創日軍6 葬禮風波4 兵臨忻口12 唐軍長遇難1 日軍陳兵蘆溝橋5 張網待魚7 劉少奇會見趙榮聲3 虎將怒闖美齡宮2 朱老總造訪2 拜會傅作義3 毛澤東設宴15 東風不與衛公便9 初戰忻口7 郝軍長的的遺書6 周恩來獻計8 料事如神9 順利南歸第8章 衛立煌讀馬列12 朱龍嘴的玄機12 萬事俱備2 日軍的陰謀3 老狐狸妙算5 毛澤東與衛立煌7 喜結良緣8 賀炳炎佈陣9 石頭溝殲敵10 一個迷團4 除奸大計2 朱龍嘴的玄機11 傅作義增援忻口2 虎將中計第4章 周恩來忻口獻策12 殺雞給猴看4 夢想成真12 唐軍長遇難第2章 金蟬脫殼19 順利南歸6 爲帥之道8 內奸之患第7章 假道延安1道路之爭第12章 1朱懷冰告狀2 湯恩伯的勝與敗9 石頭溝殲敵4 周恩來親赴前線13 郝軍長陣亡第6章 韓信嶺之戰1仰4 出遊上清宮6 兵來將擋7 摩擦太行山6 蔣介石的擔心7 賀龍選將2 奔向延安5 劉茂恩遇險6 借水行舟4 日酋喪膽4 出遊上清宮第14章 1何應欽裝病12 萬事俱備第13章 1處分衛立煌10 一個迷團12 萬事俱備7 除奸務盡5 圍三缺一2 朱老總造訪7 保衛太原7 鄭州戰役8 新來的日軍中將
8 晉見周恩來3 虎將怒闖美齡宮9 劉少奇同志上黨課5 毛澤東與衛立煌9 石頭溝殲敵3 敵我之間6 葬禮風波3 小道消息2 舉棋不定蔣介石5 毛澤東與衛立煌6 火上澆油3 如此軍事會議6 周恩來獻計6 爲帥之道9 劉少奇同志上黨課12 給八路軍拜年2 日軍的陰謀2 計賺別廷芳2 衛立煌的災難4 除奸大計6 火上澆油3 劉茂恩與陳賡9 順利南歸5 劉茂恩遇險4 金蟬脫殼9 虎將離洛1 日軍陳兵蘆溝橋12 萬事俱備4 轉戰雙響頭10 衛立煌與八路軍將領第9章 蔣介石訓斥衛立煌15 敵酋失算3 初創日軍6 葬禮風波4 兵臨忻口12 唐軍長遇難1 日軍陳兵蘆溝橋5 張網待魚7 劉少奇會見趙榮聲3 虎將怒闖美齡宮2 朱老總造訪2 拜會傅作義3 毛澤東設宴15 東風不與衛公便9 初戰忻口7 郝軍長的的遺書6 周恩來獻計8 料事如神9 順利南歸第8章 衛立煌讀馬列12 朱龍嘴的玄機12 萬事俱備2 日軍的陰謀3 老狐狸妙算5 毛澤東與衛立煌7 喜結良緣8 賀炳炎佈陣9 石頭溝殲敵10 一個迷團4 除奸大計2 朱龍嘴的玄機11 傅作義增援忻口2 虎將中計第4章 周恩來忻口獻策12 殺雞給猴看4 夢想成真12 唐軍長遇難第2章 金蟬脫殼19 順利南歸6 爲帥之道8 內奸之患第7章 假道延安1道路之爭第12章 1朱懷冰告狀2 湯恩伯的勝與敗9 石頭溝殲敵4 周恩來親赴前線13 郝軍長陣亡第6章 韓信嶺之戰1仰4 出遊上清宮6 兵來將擋7 摩擦太行山6 蔣介石的擔心7 賀龍選將2 奔向延安5 劉茂恩遇險6 借水行舟4 日酋喪膽4 出遊上清宮第14章 1何應欽裝病12 萬事俱備第13章 1處分衛立煌10 一個迷團12 萬事俱備7 除奸務盡5 圍三缺一2 朱老總造訪7 保衛太原7 鄭州戰役8 新來的日軍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