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紫瞳一族

正午時分,烈日熾熱,鳥鳴絕跡,蟲鳴成浪。

丁冬和武子蘅坐在一株梧桐樹的枝幹上,愜意的享受着陰涼。一隻全身金毛的小猴蹲在兩人中間,一會擺頭看兩人,一會齜牙咧嘴、張牙舞爪以渴望博得關注。但是他身邊這一男一女卻理也不理他,只是遠眺。

他們看的方向,極遠處,一羣大汗正光着上身,搬石扛木,大喊號子,揮汗如雨。

武子蘅隨其父三年前進入天怒山秘境後,同衆多女眷一起負責義軍的後勤。在這期間,他與丁冬幾乎常常接觸,兩人的關係較春城時期要親近了不少,但在她眼中,丁冬只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壓根沒有往更親密的方向去想。丁冬的無數次討好她看在眼中,怎會不知丁冬的心意,只是,好朋友,也就是好朋友而已。

金毛小猴是丁冬進山打獵的時候撿到的,當時小猴還是幼崽,行動極爲笨拙,不知什麼原因竟被同類遺忘在了一堆亂石之間。丁冬看其可憐,便帶回了秘境。他本以爲小猴因爲太幼小,必死無疑,卻沒想到其在武子蘅的悉心照料下茁壯的長大了。

小猴名叫秋秋,是洛水清起的。

洛水清堅持說秋秋是丁冬失散多年的弟弟,並大肆宣揚,因此義軍中幾乎無人不知丁冬有一個猴子弟弟。

秋秋和武子蘅特別親近,但對洛水清總存在敵意,因爲洛水清總戲弄它。爲此,洛水清沒少拿秋秋的“哥哥”丁冬出氣。

現在,洛水清接到張繼生和譚有謀的指派,出外辦事。多日不見洛水清,丁冬竟有些想念,雖然他坐在自己曾一見傾心的武子蘅身邊,腦中卻盡是那個驕橫曼妙的身影。

“丁冬,你說,這春城什麼時候能重建好呢?”武子蘅忽然問道。

丁冬回過神,眯着眼遠眺重建春城的義軍們,想了一陣,道:“不知道,越快越好吧。這邊的事情沒多久就會傳到帝都,武相不會對此不管不問的,或許要不了多久,帝國軍就會揮軍南下吧?”

“唉,三年過去了,不知道若幽和易和他們怎麼樣了?現在在哪裡?”武子蘅忽然嘆氣道。

丁冬默不作聲,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武子蘅晃着小腳,望着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秋秋衝丁冬扮了個鬼臉,三兩下攀到了武子蘅的肩膀上,同她一起望天,望了一陣,發現沒有什麼有趣的東西,又跳開,在樹上上串下跳,自娛自樂得不亦樂乎。

丁冬也擡頭望天,不知覺竟想起前日晚上張繼生對他說的話。

“小子,我和譚老怪商量過了,決定把實情告訴你,算作給你上一課。其實,這一次的春城地震,早在兩月前,譚老怪在天怒山上看到一個龍捲風由東面刮到春城地界消失,便推算出了這次地震的發生時間和地點。我們佈下的這個局,就是要將咱們自己的力量和春城周邊的兵匪力量集中起來,然後在所有人面前演這樣一場戲。你知道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嗎?因爲,最強大的力量,不是仇恨,不是利益,甚至不是守護,而是信仰。”

信仰嗎?丁冬暗想:這個世界,會變好吧?會成爲父親期望的那樣吧?會成爲二師父期望的那樣吧?會成爲天下人民期望的那樣吧?

“嘿!你果然和猴子脫不了干係,猴子能上樹,你也能上樹。”忽然熟悉的聲音從樹

下傳到丁冬耳中。

丁冬一愣,低頭去看,正見到風塵僕僕的洛水清挺着一張俏臉正瞪着自己。他開心的從樹上跳下,一臉驚喜的問:“什麼時候回來的?”

“剛到。”洛水清沒好氣的答了一句,然後擡頭對武子蘅道:“蘅兒妹妹,你怎麼爬那麼高?多危險。不用說,肯定是被丁冬拐帶的。”說完,她擡腿給了丁冬一腳。

武子蘅臉一紅,小聲回答:“不是,是我自己要上來的。”

“小心了。”洛水清說着,足尖原地一點,高高躍起,正落在武子蘅旁邊,壓得梧桐枝幹微微顫了顫,嚇得剛跑回來的秋秋“吱吱”大叫着跳到別的枝幹上,警惕的盯着洛水清。

洛水清眼皮微擡,瞥了一眼秋秋,揮了揮小拳頭,驚得秋秋狼狽竄到了樹頂上。

“這上面危險,我帶你下去吧。”洛水清說完,也不待武子蘅迴應,彎身攔腰抱起武子蘅,輕盈盈的落回地面上。

武子蘅臉通紅,低頭道謝。秋秋從樹上衝了下來,躲到武子蘅背後,露出小腦袋瞪着洛水清呲牙,似在示威。

洛水清擡腿又給丁冬一腳,嗔道:“到處亂跑,害我好找。快跟我回去吧,張老找你。”

於是兩人連忙向武子蘅告別,急奔向張繼生的臨時住所。

武子蘅望着丁冬和洛水清的背影,微微一笑,喃喃道:“其實,丁冬和水清姐姐挺般配的。”秋秋在她肩上抓耳撓腮,似乎根本沒聽明白武子蘅在說什麼。

春城正在重建,義軍上下,吃住一律從簡。因此,張繼生的住處十分狹小。不過此時,這狹小的空間內卻擠了四個人,丁冬和洛水清敲開門,發現屋裡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只好在門外守着。

沒過多久,屋裡面的人相繼走了出來。除了張繼生,譚有謀,武元齊,還有一副陌生面孔。

那是一名老者,鬚髮皆白,但臉上的皺紋並不多,而且身子骨一看就十分硬朗。雪白長髮紮在頭頂,倍兒精神。當丁冬看到那老者的面孔時,不禁愣住了。因爲,老者同洛水清一樣,也有一雙紫瞳,只不過那紫色較洛水清深了不少。

“丁冬,叫師祖。這是你大師父洛平秋和你二師父洛誠的師父——洛天辰。”張繼生在一旁笑着對丁冬說。

丁冬恍然大悟,連忙跪下行禮。

洛天辰捋着雪白長鬚,微笑着望着丁冬,滿意的點了點頭,待丁冬行禮完畢,微笑着說:“孩子,起來吧。”

丁冬起身,同洛水清一起束手站到一旁。

武元齊似乎心情不錯,笑着說:“去看看春城重建的進度吧。”

張繼生等人紛紛點頭,一齊帶着洛天辰先春城方向走去,邊走邊談,有說有笑。

丁冬和洛水清並沒有跟過去,望了一陣洛天辰的背影,丁冬扭頭向洛水清問道:“張老叫你出去就是找師祖去了?我怎麼沒聽你說過這麼一個人?”

“我也是聽張老說我才知道的。”接着,洛水清開始向丁冬講述她最近才知道的事情。

洛水清其實與丁冬不同,屬於異族——紫瞳族。她們族內,所有人都姓洛,並且都天生紫瞳。洛水清的父親是紫瞳族,其母卻不是,因此她的瞳仁的紫色稍淡。紫瞳族人曾在春城以西建立起洛國,也就是現在的九齒城地

界。

洛國不同於帝國,它不施行帝制,而是施行一種名爲“義和制”的制度。洛國人均地,均產,均富,官民平等。洛國所有的法律及制度全部出自一個名爲“議會”的組織,這個組織的成員由洛國所有人民投票選出,代表洛國人民行使權益。

本來洛國上下一片祥和,百姓安居樂業,全國和諧昌盛。忽然有一天,近十萬帝國軍無聲息的闖進洛國地界,企圖靠武力霸佔洛國土地。紫瞳一族多是文氣士,行軍戰鬥能力不強,敵不過帝國的金戈鐵騎。因此,經過連番大戰後,洛國最終淪陷,成爲了後來的九齒城。

紫瞳一族在戰爭中傷亡慘重,只剩下極少數人存活了下來。這些人散在帝國各處,算是勉強保證了紫瞳族的血脈。

洛天辰曾是洛國議會的議長,也是當初紫瞳族殘存下來的成員之一,與十幾個同族的人隱居在西天怒山一個外人很難找到的地方。

洛誠和洛平秋是洛天辰的後一輩,是親生兄弟,他們的父母在當年的戰亂中遇難。他倆知道帝國現狀後,懷揣“還天下義和”的夢想,隱忍國仇家恨,離開天怒山,徒步走了大半年,最終到達春城,定居數年。直到有一日,兩兄弟恍然想起出山的目的,於是毅然決然拋棄家業,奔向帝都。在一系列巧合之下,洛誠兄弟博得了當時的文相丁金玉的賞識,被收爲門客。

後來的事情,丁冬都知道,洛水清也就沒再贅述。

“張老前幾天,忽然找到我,給了我一張地圖,讓我按照地圖上標註的位置找到族人隱居的地方,並讓我務必請師祖出山。師祖起初並不同意出山,因爲他對帝國的人都不信任,當我給他講了這些年發生的這麼多事情,向他介紹了咱們這邊的所有狀況之後,他才同意出山的。”洛水清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嗓子已經有些沙啞。

丁冬聽完洛水清的講述,心情有些激動,他心下暗暗暢想:天下義和的那一天,一定可以到來。

義軍毀春城起義的事情在全天下傳播開來,整個事件越傳越玄,形成多個版本,流傳最廣的版本是:帝國惹了天怒,天降神兵神將,降臨春城,使得春城塌毀。天兵天將名定義軍,即將揮師北向,摧毀帝國,拯救蒼生。義軍的火焰圖案的旗幟,更是成爲了百姓偷偷日夜朝拜的“神物”。

這些流言不止使得百姓振奮,帝國惶恐,更啓發了許多有心人。

同在天慶五十年七月,奇異事件頻繁發生。諸如:極北的鄂城天降巨石,在地面砸出巨坑,坑內出一石碑,碑上刻有“天下順應”四個大字,其下刻有一個人名,及一個生辰八字;極南海城風浪成災,風浪中涌出海神派出討伐帝國的神兵;極東貝城上萬魚腹內,均發現布條,上書“和軍出,天下興”。

當月十五日,貝城城主府,渾身血污的易和一手持幽藍色血氣長劍,一手提着佔領貝城地界的兵匪頭領的首級,傲然立於城主府大殿之上。他的身邊,一具無頭屍體正有鮮血噴出,流了一地。在他面前,半跪着黑壓壓一片身着土黃色皮甲的官兵。

王若幽從一旁走出,將一條活魚開膛,從中取出一個布條卷,當衆展開。

易和高舉手中頭顱,大聲喊道:“和軍出,天下興!”

下面所有官兵隨之一同齊呼,聲音傳遍貝城。

(本章完)

第五十三章 義救萬軍第四章 鋃鐺入獄第三十四章 雪山怪洞第十四章 校霸邀鬥第七十一章 明敵暗友第十五章 反敗爲勝第十五章 反敗爲勝第五十章 隱於地牢第十三章 意向文武第二十一章 瘋癲書生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重返故居第六十一章 武帥辭世第三十三章 神駒火舞第五十章 隱於地牢第六十章 終抵和營第五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十一章 刀疤尋仇第六十八章 子蘅水清第十一章 刀疤尋仇第十六章 呼之欲出第四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十五章 反敗爲勝第三十二章 天怒極西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上架公告及充值講解:第六十九章 秘密基地第三十八章 丁冬歸來第四十二章 又見故人第二十二章 帝都來客第九章 丁氏遺孤第一章 初入春城第六十七章 新帝天道第六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二十五章 深夜偷城第六十九章 秘密基地第三章 分外眼紅第四十二章 又見故人第三十六章 排冰佈陣第十五章 反敗爲勝第五章 轉危爲安第四十一章 九齒易主第二章 貧苦人家第七章 被扣軍牢第九章 丁氏遺孤第五十二章 海城易主第五十二章 海城易主第六十章 終抵和營第七十章 血火戰場第五十二章 海城易主第十六章 呼之欲出第六十八章 子蘅水清第二十章 化險爲夷第五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八章 夜會武帥第四十五章 夜宿常青第三十章 春城重生第五章 轉危爲安第六十三章 帝國滅亡第十七章 夜點江山上架公告及充值講解:第十七章 夜點江山第六十四章 重返故居第七十二章 天道隕亡第五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四十七章 刀馬文皇第七十一章 明敵暗友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七章 刀馬文皇第二章 貧苦人家第十二章 命懸一線第二十四章 亂世來臨第六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六十八章 子蘅水清第九章 丁氏遺孤第二十二章 帝都來客第三十一章 立軍令狀第七十二章 天道隕亡第四十章 回與不回第二十一章 瘋癲書生第六十八章 子蘅水清第三十二章 天怒極西第六章 一見傾心第四章 鋃鐺入獄第六十九章 秘密基地第四章 鋃鐺入獄第七章 被扣軍牢第六十章 終抵和營第五十六章 鄂城叛帥第三十章 春城重生上架公告及充值講解:第三十八章 丁冬歸來第六十章 終抵和營第五章 轉危爲安第六十二章 險破沙城第四十二章 又見故人第六十四章 重返故居第四十三章 烈士陵園第十八章 怒誓涅槃第三十九章 借毒攻毒
第五十三章 義救萬軍第四章 鋃鐺入獄第三十四章 雪山怪洞第十四章 校霸邀鬥第七十一章 明敵暗友第十五章 反敗爲勝第十五章 反敗爲勝第五十章 隱於地牢第十三章 意向文武第二十一章 瘋癲書生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重返故居第六十一章 武帥辭世第三十三章 神駒火舞第五十章 隱於地牢第六十章 終抵和營第五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十一章 刀疤尋仇第六十八章 子蘅水清第十一章 刀疤尋仇第十六章 呼之欲出第四十六章 化整爲零第十五章 反敗爲勝第三十二章 天怒極西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上架公告及充值講解:第六十九章 秘密基地第三十八章 丁冬歸來第四十二章 又見故人第二十二章 帝都來客第九章 丁氏遺孤第一章 初入春城第六十七章 新帝天道第六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二十五章 深夜偷城第六十九章 秘密基地第三章 分外眼紅第四十二章 又見故人第三十六章 排冰佈陣第十五章 反敗爲勝第五章 轉危爲安第四十一章 九齒易主第二章 貧苦人家第七章 被扣軍牢第九章 丁氏遺孤第五十二章 海城易主第五十二章 海城易主第六十章 終抵和營第七十章 血火戰場第五十二章 海城易主第十六章 呼之欲出第六十八章 子蘅水清第二十章 化險爲夷第五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八章 夜會武帥第四十五章 夜宿常青第三十章 春城重生第五章 轉危爲安第六十三章 帝國滅亡第十七章 夜點江山上架公告及充值講解:第十七章 夜點江山第六十四章 重返故居第七十二章 天道隕亡第五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四十七章 刀馬文皇第七十一章 明敵暗友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第四十七章 刀馬文皇第二章 貧苦人家第十二章 命懸一線第二十四章 亂世來臨第六十六章 真假難辨第六十八章 子蘅水清第九章 丁氏遺孤第二十二章 帝都來客第三十一章 立軍令狀第七十二章 天道隕亡第四十章 回與不回第二十一章 瘋癲書生第六十八章 子蘅水清第三十二章 天怒極西第六章 一見傾心第四章 鋃鐺入獄第六十九章 秘密基地第四章 鋃鐺入獄第七章 被扣軍牢第六十章 終抵和營第五十六章 鄂城叛帥第三十章 春城重生上架公告及充值講解:第三十八章 丁冬歸來第六十章 終抵和營第五章 轉危爲安第六十二章 險破沙城第四十二章 又見故人第六十四章 重返故居第四十三章 烈士陵園第十八章 怒誓涅槃第三十九章 借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