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

白起大軍,也開始休整。

坐在篝火旁,火焰映着白起那平靜的臉,火焰搖曳,白起只是盯着那火苗,臉上看不出喜怒,也看不出任何的擔憂。副將坐在一旁,也不敢多說什麼,他有心要恭賀這次的勝利,可是武安君的目標是全殲魏人,如今這結果顯然是達不到武安君的預期的,可若是說是失敗,他們斬殺了敵人的大將,可以說擊潰了魏國的大軍,這又是一次巨大的勝利。

如今,魏國的其餘兵力加起來都可能不到五萬,且失去主將,軍心動盪,再無鬥志。

而秦人這裡,召集周圍各個縣城裡的士卒,依舊能湊起來近八萬人的勇士。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副將也並不覺得魏人能有什麼機會,哪怕就是雙方兵力是對等的,魏人也不是秦人的對手啊。

副將的臉上滿是自信,沒有人能擊敗武安君。白起出徵長平的時候,不算上那些服刑的,秦有二十萬可以直接參與到戰鬥的勇士,擊敗廉頗的時候,秦軍失去了一萬多精銳,廉頗也並不是白給的,縱然是撤退,也是咬下了白起的一塊肉,而在後來的戰鬥裡,白起席捲趙地,隨後又即刻分兵。

有六萬士卒駐紮在路城,作爲偏師,等待着武安君之令。

有六萬士卒駐紮在丹水外防線,與路城作爲犄角。

有七萬士卒駐紮在上黨的長子,維持着上黨的秩序。

而秦王從河內徵召了十萬士卒,歸白起麾下,佔據中牟。

武安君原本的想法,本是引誘趙括出戰,再將他圍殲,全滅趙國大軍,可是這趙括一味的採取了守勢,死守不出,就連詐敗的機會,他都沒有給,弄得白起是焦頭爛額的。

爲什麼想要敗給你是如此困難的事情啊??

趙括他不出戰啊!他根本不出戰啊!!

白起先是故意進攻武安,生怕趙括髮現,他派遣了數量極少的士卒,強攻武安,因爲他知道,這個數量的士卒根本不可能攻下武安城,他要用一次真正的失敗來引誘趙括,而他當時的確是沒有在半路上設伏,他完全就是將那支進攻武安的軍團作爲棄卒來用的,只要敵人追擊,就可以輕鬆全滅這支秦兵。

到時候,戰意高漲的趙人,得意洋洋的馬服君,一定會全線出擊,白起甚至都想好了,只要開戰,自己就一路潰敗,將百戰百勝的趙括引到長平來,再通過太行山徑來切斷他的後路,將他圍困至死。

誰能想到,被趙人如此吹噓的馬服君是這麼個膽小的懦夫,自己都將幾萬人丟在了武安,他都不敢出去吃!

可恥啊!可恨啊!枉爲大將啊!

白起行軍幾十年,從未見過如此苟的將軍!!你長城防線上幾十萬精銳士卒,愣是看着潰敗的幾萬人逃亡而不敢追擊是什麼意思??看不起這點戰功??

而白起也的確沒有想到,趙括在民間的威望如此之大,在邯鄲郡的各地,他遭遇到了趙人的頑強抵抗,這些老弱婦孺高喊着馬服君,就朝着數倍的秦人發動了進攻,哪怕是被秦人強勢鎮壓下來的城池,也總是有趙人偷襲秦國士卒,燒馬車,拆戰車,污染井水等等行爲。

白起的後方大亂,只能採取一貫的作法,抵抗者死。可就是面對這樣的政策,趙人還是在抵抗,甚至有老者裝作給白起獻酒的時候,帶着匕首想要殺死白起,白起看到這情況,心裡也明白,只要這些人不死,自己在趙地上的所有部署,甚至是行動,都可能會遭遇挫折,還可能會被偷偷泄露給趙括。

故而,他將所有抵抗秦人的城邑都殺空了,在殺死他們之後,他還利用趙括心懷百姓,故意做成是因爲馬服君不敢出戰,而導致百姓被殺的慘狀,想要如此來激怒趙括。只是,這個趙括他太穩了,面對這樣的刺激,他依舊沒有出戰,您不是愛民如子麼?假的,都是假的。

而在白起費盡心思,想要引誘趙括出戰的時候,魏國卻是出兵河內。

魏國的大軍殺向河內,白起所帶的主力精銳又多是河內兵,白起的士卒們得知河內遭遇襲擊,心裡只是想着家人,根本沒有心思待在趙地,使得軍心大亂,人人自危,若不是軍法嚴厲,只怕就有士卒要回去保護家鄉了,白起面對這樣的情況,心裡又有了對策,他先是吩咐王齕,蒙武守在路城。

自己率領主力大軍,不動聲色的朝着河內出發,士卒們得知要救援河內,解救自己的至親,白起令他們急行軍,他們都沒有抱怨,恨不得不做休息,快點去救自己的親人。白起算準了謹慎的趙括是不會輕易發兵的,畢竟這廝謹慎的有些過頭了,這樣的人行事猶豫不決,絕對成不了什麼大事。

可是在他率軍離開之後,趙括還是小心翼翼的派出士卒來,對趙地進行層層的推進,想要光復趙地,白起即刻令王齕伏擊趙國前往路城的部隊,又令他們半路上再伏擊前來救援的趙軍。他是想吞掉馬服君的這兩支軍團,讓馬服君將目光放在路城,好讓自己安心去解決魏人。

事情跟他所想的有些不同,趙國那個喚作田約,李牧的兩個將,竟是抵擋住了王齕,沒有被殲滅,不過,最後的預想還是成功了,趙括也將目標放在了路城,整體兵力傾向與路城方向,隨後廉頗又攻佔了中牟,這是白起所沒有想到的,不過,此時趙國已經來不及救援了,白起已經在河岸等待着魏人渡河了。

再往後就是河水戰役,白起斬殺魏國大將晉鄙,要不是魏無忌救援的及時,只怕魏人就要被白起全滅了。

不過,白起依舊不擔心,魏無忌很不錯,他的戰略眼光甚至要超過老將晉鄙,可是,他的士卒太少,又有他的兄長挾持他,他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白起只要休整好,讓士卒們恢復了精力,一戰就能全滅這支魏國部隊。到時候,自己再前往趙地,將敢探出頭來的趙括直接斬首,這場戰爭就能結束,魏趙戰敗,楚國根本是不敢繼續出兵的。

只是休整了兩天,白起就命令出兵,他沒有再給與士卒們繼續休整的時間,趁魏人還沒有徹底恢復,趕快消滅他們,白起將軍團一分爲三,從三個方向朝着河岸殺了過去,白起的戎車行駛在中軍,白起的周圍,全部都是步卒,沒有一輛戰車,白起將所有的戰車都編成了一支軍團,由老將蒙驁率領。

這是準備全滅敵人,不給他們逃離的機會。

可是,當三路大軍聚在河岸的時候,魏人失去了蹤影,只有空蕩蕩的營寨,還有那些豎立起來的墳堆。

魏無忌帶着人逃回魏國了?

白起皺着眉頭,派遣士卒進入營寨,又派出斥候來四處探查。

按着白起的命令,秦人大軍就在周圍休息,時不時的看着周圍,而進入魏人棄留營寨的秦將,此刻看起來卻格外的開心,他看着營寨內那些木柴,糧草,駿馬的飼料,大笑着說道:“可以看出,魏人是多麼惶恐的逃離了這裡,他們連這些軍需品都來不及帶走啊。”

忽然,他聞到了什麼味道,他停下身來,好奇的聞了聞,突然,他瞪大了雙眼,意識到了什麼,大叫道:“不好!!撤!!”,就在那一刻,有幾個魏人一把推開了糧草輜重,就好像是從地底鑽了出來,手裡的火炬直接丟向了糧草,“嗖~~”,那些糧草在遇到火炬之後,猛地就變成了火堆!!

火焰熊熊燃燒,迅速的朝着周圍擴散,一道又一道火焰升起,火苗在四處跳躍着,秦人大軍陷入混亂之中,在各自將士的率領下,急忙殺死了那些潛藏起來的魏人,這些魏人看起來並不像是士卒,他們絲毫不懼,赤手與秦人搏鬥,臨死之前,還在放肆的嘲笑着秦人,被無情的火焰所吞噬。

看着忽然就燃燒起來的營寨,周圍的秦人們都是驚恐的跳起身來,白起皺着眉頭,急忙下令救人,好在河水不遠,秦人也在不斷的逃離這火寨,渾身燃燒着火焰的秦人慘嚎着衝出營寨來,被同僚用水撲滅了身上的火焰,隨後就倒在了地面上,生死不明,更多人,還是倒在了營帳內,身上燃燒着烈焰。

秦人終究還是沒有撲滅這場大火,整個營寨都在燃燒着,進入營寨的秦人大軍,傷亡倒不是很慘重,只是,那些被燒傷的士卒躺在地面上,痛苦的嘶吼着,祈求同僚結束他生命的時候,秦人的眼裡第一次出現了驚懼與不安,這些呻吟和恐怖的身體,對士氣的打擊是非常嚴重的。

白起站在遠處,看着哀嚎的傷兵,臉色愈發的不善。

斥候跑到了他的身邊,急忙稟告道:“魏國大軍正在強攻殷縣,我們找到了殷縣前來求援的士卒...”

“什麼時候?”

“兩天前。”

“發兵殷縣!!”

白起派人照看傷兵,氣勢洶洶的帶着將士們朝着殷縣奔去,而他們行軍趕到殷縣的時候,只看到了一座被毀滅的死城,魏人殺掉了這裡的所有秦人,留下了少數的魏人,這是在泄憤,那些沒有被處死的魏人,驚恐的看着白起,白起揮了揮手,士卒們朝着他們,舉起了屠刀。

沒有秦人坐鎮,他不敢將這座城池留給魏人。

“魏人在圍攻懷縣!”

斥候再次前來,白起深吸了一口氣,方纔說道:“分兵,我趕往懷,一路趕往邢丘,一路趕往山陽!令丹水的駐軍出兵據守各個要道,尤其是野王,絕對不能被魏人攻佔!”,秦人並沒有多做逗留,兵分三路,朝着各方殺去,可是當白起急匆匆的趕到懷縣的時候,卻並沒有看到魏人的蹤影。

魏人只是在此虛晃一槍,便離開了這裡。

而斥候再次趕來,秦人趕往山陽的大軍遭受魏國的伏擊,傷亡慘重。

白起沉默了片刻,忽然,他笑了笑,大概,這是他在這番戰事裡,所露出的第一個笑容,只是,配合着那冷酷的目光,這笑容也顯得有些可怕,他看着周圍的幾個將領,說道:“堵住魏軍趕往野望的所有道路,令駐紮丹水各部堵住他們前往趙地的道路,令蒙驁據守通往孟門的道路,全殲這支魏軍。”

“唯!!”

秦人大軍飛快的奔向了各個戰場,山陽是一處非常適合伏擊的地方,道路險惡,易守難攻,白起並不打算繼續跟在魏無忌的身後,相反,他要堵住魏無忌的各個道路,將他圍死在山陽,山陽不適合強攻,同樣的,他也不適合出擊!正在山陽休整的魏無忌,算是真正的遭遇到了威脅。

白起沒有前來追擊,這隻說明了一種情況,他切斷了自己的去路,可是魏無忌心裡並不懼怕,白起的士卒雖多,可是分散開來,自己就能擁有優勢,孟門方向是不能輕易去進攻的,白起不可能讓自己輕易的與趙人合兵,故而在孟門這個方向,肯定是一位難以對付的秦將正率領着重軍把守。

故而,魏無忌將自己的主攻方向放在了葵。

周王延五十六年,秦王稷四十八年,趙王丹七年,魏王圉十八年,魏無忌的軍隊朝着孟門方向發動了進攻,據守此處的乃是秦國名將蒙驁,蒙驁迎戰魏軍,魏軍大敗而退,蒙驁未曾追擊,繼續堅守,而葵方面的守軍在向孟門方向救援的過程中,魏無忌趁機強攻葵縣,若不是援軍回返,險些被他成功突圍。

就在白起對魏無忌的包圍圈越來越小,真正將他逼進山陽的時候,斥候帶來了急報。

廉頗攻破共縣,茅縣,背刺駐紮在孟門一帶的蒙驁大軍,與魏無忌一同夾擊蒙驁,蒙驁慘敗,撤至葵縣。

當白起的戎車趕到了山陽的時候,這座空蕩蕩的城池彷彿是在嘲笑着他的無能,白起派往各地的軍隊急忙聚集在葵,山陽,殷三地,形成了一道防線,白起做夢都沒有想過,自己會失去進攻的有利地位,轉成守勢,站在戎車上,將士們並沒有在白起的身上看出半點的惱怒與憤恨。

他一如既往的冷靜,當戎車趕到城門的時候,老將蒙驁正站在門口,老將軍遍體鱗傷,他解下了甲冑,在狂風的襲擊下,巍然不動,朝着白起的方向俯身行禮,一頭灰白的頭髮,隨着狂風舞動。白起的戎車,停在了他的面前,蒙驁是齊人,從小精通兵法,展現出了不同尋常的膽魄。

他一直在等待着爲齊國效力,擊破諸國,報仇雪恨的機會,可是,當他看到全心復興齊國的某位大臣遭遇到各種排擠,甚至一度無法面見齊王,被各種爲難之後,這位齊國的貴族,對故國無比的失望,他似乎從這位大臣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就救世主都是這樣的待遇,自己又爲什麼要爲這樣的王效力呢?

於是,憤怒齊人的離開了故國,在秦國,他受到了秦王的賞識,並且很快就得到了出征的機會,從那以後,他就成爲了秦國最爲重要的一位將軍,爲秦國開疆擴土,功勞卓著,秦王也很寵愛他。若不是他的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逐漸不好,這征伐趙國的將位,他或許還能與白起爭一爭。

白起跳下了戰車,走到了蒙驁的面前。

看着面前羞愧悔恨的老將軍,白起只是平靜的說道:“戰事還沒有結束,您怎麼解下了自己的甲冑?”

“因爲我的無能,導致這次的慘敗,請您懲罰我的過錯,以警示全軍的將士。”,蒙驁的聲音有些嘶啞,即使是在這樣的寒風裡,他穿着單薄的衣裳,也沒有哆嗦一下,說話也沒有顫音。白起搖了搖頭,說道:“廉頗,是善於用兵的老將,更有魏無忌這樣的有智謀的人來幫助他,您在遭遇夾擊的情況下,還能帶着士卒成功突圍,這並不能算是過錯。”

蒙驁看起來還是不能釋懷,他只是低着頭,一言不發。

白起有些生氣的說道:“戰敗之後不想着去如何報仇,低下頭來跟牛羊一樣等待着主將的鞭撻,這是秦國的將軍可以做出來的事情麼?”

蒙驁這老頭方纔擡起頭來,認真的說道:“賞賜有功勞的人,懲罰有過錯的人,這就是爲什麼秦國能夠稱霸諸國的原因,如今您因爲我的年紀,我以往的功勞而想要免去對我的懲罰,這是不對的,是會受到鄙夷的行爲。怎麼能因爲我一個人的緣故破壞秦國的法度呢?”

“若是您不懲罰我,我甘願死去,我雖年邁,卻不需要憐憫。”

白起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方纔說道:“削爵兩級,罰十盾!”,說完,他便一把將老將軍拽了起來,認真的說道:“秦國與趙,魏交戰,只有不斷的進攻,才能逼迫敵人按着我們的想法去行動,請您擔任先鋒,衝鋒在前。”,蒙驁領命,白起這才從他的身邊離去,走進了山陽。

而此刻,在茅城,魏無忌與廉頗笑着坐在帳內。

兩人都是豪爽的勇士,情投意合,在看到魏無忌第一面的時候,廉頗就非常的開心,拉着他的手,就往趙軍裡拖,這行爲可是嚇壞了魏人,還以爲廉頗是想要挾持他們的主將,魏無忌很擅長飲酒,廉頗將軍同樣如此,兩人坐在營帳內,飲酒暖身,聊着戰事,越說越是開心。

“我聽聞,您駐紮在中牟,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呢?”,魏無忌有些好奇的詢問道。

“這是主將的軍令,他認定白起的主力想要襲擊魏軍,本是讓我前往河內,與您一同夾擊白起的,可是我趕到河水的時候,知道戰事已經結束,您進攻野王方向,於是不露聲色的攻下共,茅等地...”,廉頗說着,魏無忌雙眼一亮,方纔說道:“原來是馬服君的軍令!!”

“我很早之前就聽說過馬服君的賢名,一直都沒有辦法與他相見。”

“他如今在何處呢?”,魏無忌好奇的詢問道,廉頗笑了笑,方纔說道:“他在中牟,等擊敗了白起,我帶着您去拜見馬服君。”,魏無忌一愣,不知想到了什麼,苦笑着點了點頭,他忽然問道:“廉頗將軍,馬服君還有什麼命令?”,廉頗飲了一口酒水,方纔笑着說道:“他說,讓我們牽扯住白起,不要跟秦人正面交鋒,讓他無法安心北上就可以了。”

魏無忌思索了片刻,方纔說道:“他這是想要趁機消滅留在趙地的所有秦卒?”

廉頗沒有回答,魏無忌若有所思,笑着說道:“我願意聽從馬服君的吩咐。”

白起在得知廉頗進軍的消息之後,就即刻下達了命令,他令王齕帶着本部殘餘的四萬將士,與駐紮長子的六萬大軍,共計十萬,進軍武安,自己卻是領着本部與丹水防線上的士卒,共計十二萬人,進攻廉頗與魏無忌所部,雙面夾擊聯軍。

在白起主攻的這邊,廉頗的士卒只有三萬人,而魏無忌經過這些時日的戰鬥,兵力也不過四萬,在數量上根本就不是白起的對手,而在王齕方面,則是有李牧駐守涉,有守軍五萬,田約駐武安有守軍三萬。

趙括的主力部隊分佈在太行周圍,駐守要道,連接南北戰場,足足有十萬人,其餘將士,分別防守在趙長城各段,保護邯鄲。

面對白起的強攻,廉頗與魏無忌分兵,各自逃竄,再次與白起開始了你追我趕,白起與蒙驁分兵進攻,又攻下了茅,共等城池,可就是無法殲滅敵人,雙方糾纏在一起,讓白起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而兩人還時不時的合兵進行夾擊,就連白起,都險些在他們的手中吃虧!

而在北面戰場,王齕卻是意外的順利,因爲先前與李牧的一次較量,王齕原本是非常的謹慎的,他可不想敗在李牧這樣的年輕人手裡,成爲天下人口中的笑話,可是當他帶着士卒趕到了涉的時候,李牧竟是放棄了守城,帶着士卒要與自己正面交戰,其戰法也是從一開始的靈活,變得無比遲鈍。

王齕大喜,看來這年輕人是因爲一次的勝利就傲過頭了啊,於是乎,王齕在涉大破李牧,僅僅用了一天,就攻佔了涉城,隨後,他又屢次遭遇敗退的李牧,可每次都是輕易就擊潰了李牧那簡陋的伏擊。秦國與聯軍的幾十萬大軍,在趙地交戰,從最北方的涉,到最南方的共,兩支軍團廝殺在一起,幾乎所有的地區,都在流血。

秦人佔據了足夠的優勢,無論是白起,還是王齕,都是在不斷的推進,趙魏聯軍丟下了無數的屍體,紛紛敗退。在邯鄲,雙方混戰的消息不斷的傳開,百姓們愈發的絕望,趙王再也不敢安心設宴,整日都是在等待着來自戰場的消息,有大臣提議,派遣另外一位將軍來接替馬服君。

而此刻,馬服君卻是擦了擦臉上的血跡,站在了路城的城牆上。

路城的城牆,飄揚着馬服軍的旗幟,望着那漫山遍野的屍體,趙括背靠着城牆,喘着氣,士卒們敬畏的看着他,從他身邊經過。趙傅依舊在幫着趙括處理傷口,趙括看着他,笑了笑,說道:“您的手法真的是越來越熟練了。”,趙傅並沒有笑,他反而有些生氣,他皺着眉頭,說道:“您是數十萬大軍的統帥,攻城是最危險的事情,您怎麼能親自登城呢?”

“要我站在遠處,看着自己的將士們流血麼?”

“這我做不到。”

“您是聯軍的統帥啊,若是您出了什麼意外,那聯軍又該如何啊?”,趙傅質問道。

“您放心,無論是廉頗將軍,或者是信陵君,甚至是武安裡的李牧,他們都能做的比我更出色。”,趙括說着,忽然一笑,露出了一口潔白的牙齒,他說道:“何況,我也沒有出事啊,您忘了麼?出征之前,平公賜福過我。”,趙傅想要再說什麼,遲疑了片刻,還是沒有再說,認真的幫着趙括處理好了傷口。

“馬服君!”,司馬尚走到了趙括的面前,在他的身後,則是跪着幾十個人,他們都是赤裸着上身,跪在趙括的面前,瑟瑟發抖,司馬尚皺着眉頭,憤怒的說道:“白起進攻的時候,就是他們,阻攔百姓,不許抵抗...他們都是背叛了上君的小人..請您處置他們。”

在趙傅的扶持下,趙括吃力的站起身來,複雜的看着面前這些人。

趙括看着他們,詢問道:“他們之中有城守,城尉麼?”

“沒有,城守令人出戰,戰死在外。”

趙括點了點頭,這才說道:“若是城守,將軍,食王之俸祿,沒有能盡到自己的職責,是可以問罪的。我作爲將軍,沒有能將敵人拒在國外,反而是讓敵人殺進了趙地,圍攻城邑,這是我的失職,不是他們的,他們畏懼殘暴的秦人,不願意被殺死,這並不是過錯。”

司馬尚一愣,方纔說道:“可是,將軍,若是如此放過了他們,會有更多的人效仿他們,向秦人低頭。”

“不,我不會再給白起圍困城邑,逼迫百姓的機會。”

“再也不會有人向秦人低頭,因爲,我會讓秦人再也不敢踏進這裡。”

趙括的臉色漸漸變得肅穆起來,他說道:“放了他們”,司馬尚無奈的下令,將士們解開了那些人身上的繩索,他們茫然的看着趙括,在這一刻,站在他們面前的趙括渾身彷彿都在閃耀着一種別樣的光芒,他們哭了起來,朝着趙括的方向不斷的叩拜,趙括沒有理會他們,再次走上了城牆。

諸門客圍繞在他的身邊,與他眺望着遠處。

“長子那邊可是傳來了消息?”

“尚且沒有,不過,請您不要擔心,長子和路城根本就沒有留下多少守卒,一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李魚認真的說道,趙括點了點頭,這才說道:“李魚,王樊,幸,請留在路城,安撫百姓,消滅周圍的潰兵...”,聽到趙括的命令,那幾個門客急忙應允。

“少君,那我呢?”,狄瞪大了雙眼,盯着趙括。

“請您跟在我身邊吧,我率主力繞道攻取長子,路城的消息,還不能傳出去,您就擔任我的車右,不要離開我的身邊。”

狄嘀咕着,走到了戈的身邊,認真的說道:“戈,我覺得少君不信任我。”

“呵,您在中軍只待了四天,全軍將士就笑着來恭賀少君喜得貴子,少君沒砍了您,這已經是很大的寬恕了,少君還願意將您留在身邊,您就知足罷!”

趙括率領大軍,離開了路城,直奔涉城方向。

駐紮在武安城不遠的野外,王齕笑眯眯的看着遠處的武安,只要攻下了武安,他就能直接進軍邯鄲,滅亡趙國。這可是強大的趙國啊,諸國之內,唯獨敢與秦國叫板的趙國,如今就要滅亡在自己的手裡,這滅國之功,不知能得到什麼樣的賞賜呢?攻城戰還沒有開始,王齕就已經沉浸在了勝利的喜悅之中。

只因爲這些趙卒表現的太過糟糕,連續五次的遭遇戰,李牧沒有勝過一次。

如今的武安之內,定然都是一些士氣低落的潰兵,這還有什麼值得擔心的呢?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王齕選擇強攻武安城,他不敢繞過武安直接進攻邯鄲,因爲武安城裡還有田約,他看不上李牧,可是這位田約並不是好對付的,果然,有了田約的幫助,李牧的能力似乎有所恢復,接下來的攻城戰裡,並沒有做好攻城準備的秦人,連連受挫,強攻了三天,也沒有能將這座城池攻下來。

王齕急忙清醒了過來,停止了攻城,全力打造攻城器械。

秦人大軍再次從各個方向包圍了武安,王齕的主力就駐紮在不遠處,他已經做好了攻城的準備,他組織了六列攻城隊伍,依次展開進攻,無論如何,武安都是不可能再守下去了。

看着士卒們勇敢的登上城牆,王齕的臉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咚,咚,咚,咚~~”

遠處緩緩傳來了趙國的戰鼓聲,王齕大驚,急忙登上了戎車,戎車飛速的趕往後軍方向,站在戎車上,他打量着遠處的情況,隨着戰鼓聲的逼近,在他的周圍,出現了無數的趙國士卒,在最前方,一架戎車正在朝着自己的方向趕來,一杆巨大的馬服旗幟,掛在了戎車之上。

“馬服君!!”

“馬服君!!!”

武安城內爆發出了趙人的吼聲,剛剛登上城牆的秦卒再一次被推下了城牆。

一身戎裝的李牧,蹲在城門處,聽到城牆上的吼聲,他緩緩放下了手中的燒餅,站起身來,看向了身後,在他的身後,則是早已準備妥當的將士們,將士們一一站起身來,臉上滿是對秦人的憤恨。

王齕臉色蒼白,這是趙括的主力部隊?

可是,趙括的主力不是在中牟麼?

他早已想到趙人的援軍會來,故而在通往中牟的方向,留下了伏兵。

可是,這來的援軍,似乎有點多。

而且,他們是從涉城的方向趕來的...

王齕連忙打出了令旗,士卒們停止了進攻,後軍轉向面對趙括的方向,留下前軍提防城內的趙卒,迅速擺好了陣型,準備迎接與趙括的交鋒。

狂風肆虐,戰鼓聲響徹雲霄,趙括冷冷的看着遠處的敵人。

wωw ¸тtκan ¸¢ ○

舉起了手中的長矛。

“殺!!!”

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殺人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四百零九章 匈奴之殤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一十章 趙家三兄弟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史記.趙子世家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兩百五十八章 武成君,您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
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一百九十六章 這纔是殺人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四百零九章 匈奴之殤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一十章 趙家三兄弟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史記.趙子世家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九十五章 使者的末日(感謝抵不過蒼涼的盟主)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馬服君所代表的東西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兩百五十八章 武成君,您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