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

趙康騎着駿馬,看着遠處浩浩蕩蕩的前來的趙國的士卒。

在雲中還有三萬多人的趙國精銳,趙康這裡的士卒卻不到兩萬,可是,趙康的眼裡卻沒有半點的畏懼,他傲然的看着遠處,似乎是在找敵人主將的位置,終於,他看到了敵人的將旗,趙人列陣,騎士們開始了進攻的準備,趙康看着身邊的老將軍,他指着對面的將旗,方纔笑着說道:“您看,我要親自將他的首級給砍下來!”

“您...這...”

現在的王齕,也不敢將話說的太滿,畢竟,秦國軍隊面對趙人,並非沒有勝算,秦軍在這裡休整了幾天,趙康甚至還組織了幾次的踏鞠比賽,而對面的趙國士卒,卻是來回的奔波,大概是一次都沒有能休息..雲中縣的趙國將軍,簡直就是個蠢物,他害怕自己被秦人生擒,都不讓士卒們休整,只是無腦的要求他們前來救援。

趙國能征善戰的將軍,此刻都在邯鄲外對抗王翦,留下來的這些人,也就這點能力了。

戰爭一觸即發,趙康令王齕指揮戰車部隊,從兩側展開進攻,而他自己則是帶着精銳的騎兵,直接朝着對方的中軍位置開始了進攻,戰車轟隆向前,與趙國的騎兵們開始了廝殺,而趙康所率的騎士們,則是猶如錐子一般,直接刺進了趙人的胸口,趙康什麼也不顧,只是一味的衝鋒,他手持強弓,不斷的射殺周圍的敵人。

在箭矢用完之後,他便舉起了長矛,沒有什麼能攔得住他的衝鋒,對面的主將,看到敵人的主力朝着自己的方向衝鋒而來,也是被嚇了一跳,急忙安排兩側的士卒繞後,將這些人包圍住,他的策略是沒有問題的,可惜,王齕也並不是吃素的,這位老將軍一生戎馬,他或許不知道如何去殲滅自己的敵人,可是他知道自己該如何配合主將。

在副將這個位置上,誰能比得過他??這位可是曾經戰神的專用副將。

他調動戰車分割戰場,不許兩側的敵人靠近正面的戰場,他同時指揮着兩側的戰車,穿插衝鋒,一路碾壓衝撞,一時間,戰場變得格外混亂,處處都是駿馬的哀鳴,戰車與騎士們撞在一起,發出劇烈的響聲,秦國的戰車,兩邊都有鋒利的刀刃,對側面的騎士,有着巨大的殺傷力。

顯然,趙國並沒有足夠的戰車能抵禦他們。

當趙國將領發現敵人跟自己越來越近的時候,他驚懼的下令中軍撤退,王齕大喜,即刻讓戰車改變方向,直接將敵人的陣線撕成了兩半,中軍與兩側的聯繫也就此中斷,趙康怒吼着,手中的長矛拋出,剛剛起身拿出強弓的趙國將軍,直接被捅穿了胸口,飛了出去,那一刻,趙國軍隊尖叫着逃命。

騎士們四處逃竄,秦國開始全面追擊。

......

咸陽之內,秦王與羣臣都在等着來自各地的消息,如今的秦國,在雙線作戰,加上趙康,那就是三線作戰,對國力的消耗還是非常大的。在這個時候,鄭國渠的作用,就真正發揮出來了..這讓秦王更加明白,內政的重要性,只有強大的內政,才能應付各種的戰爭。

來自魏國的戰報最先送到了咸陽,秦王是最先知道情況的,魏王增投降,隨後自刎,秦國與齊國的軍隊已經完全攻佔了魏國的的所有城池,魏國正式滅亡,趙政本該是感到開心的,昔日強大的魏國,就如此滅亡在他的手裡,他完成了父祖都不曾完成的事情,就是憑藉着這一點,他都能名流青史,成爲一代賢王。

可是,當他看到魏王增自殺的消息時,他卻怎麼也不能開心起來。

在他還不曾親政的時候,增是他很好的朋友,他們和啓在咸陽內遊玩,常常廝混在一起,直到他回去繼承王位,趙政從來沒有想過要殺死他,即使是在攻打魏國的時候,他也沒有想過要殺死他。在得知他的死訊之後,趙政命令王宮內的侍衛們全部出去,隨後,他安靜的坐在上位,看着戰報發呆。

他很痛苦,他大概沒有想到,當初那個懦弱的公子,如今會如此剛烈...與他的回憶如畫卷一般,在他面前翻滾着,而趙政發現,自己完全哭不出來...忍受着一種莫名的煎熬,秦王孤獨的坐了許久,直到王后出現,方纔打斷了這種悲傷的氛圍,侍衛們不敢阻攔王后,任由她進入。

茗看着坐在上位的秦王,緩緩坐在他的身邊,這才問道:“大王,出了什麼事情?”

秦王搖了搖頭,這才說道:“沒什麼...魏國滅亡了。”

“那您應該開心啊?爲什麼會如此傷心呢?”

“魏國的王,是寡人的好友,他殉國了。”

王后明白了,她伸出手來,握着秦王的手,說道:“等您實現了自己的志向,您可以親自前往祭祀他...我可以陪您一起去...”,秦王沒有再說什麼,他嘆息着,方纔說道:“父親對他的弟子們視若己出...如今增死在了父親的面前,寡人也不知道父親心裡有多痛苦...”

秦王忽然驚醒,這才站起身來,看着王后,他說道:“魏國還有幾百萬百姓需要安置,因爲今年的戰事,魏國的耕作受到了影響,若是不去安排,只怕要餓死不少的人...寡人要去忙了..稍後再來找你。”,王后看着振作起來的國君,笑着點了點頭。秦王這才急忙召見羣臣,跟他們宣佈了魏國滅亡的事情。

羣臣自然是相當興奮的,一王天下的曙光似乎已經出現了。

秦王卻沒有急着去賞賜衆人或者慶祝,他看向了呂不韋,認真的說道:“要迅速派遣官吏來接管魏國的土地,推廣秦律,和原先一樣,也免掉魏國各地一年的稅賦徭役吧...另外,要往魏地運送糧食,安撫百姓,組織耕作...若是來不及,那就提前做好明年的春種的準備。”

呂不韋即刻答應,羣臣再次忙碌了起來,先是對魏國的劃分,秦國在魏國的基礎上設立東郡,其餘地區劃入三川郡,隨後就是對各地官吏的安排,以及與齊國的劃分,有大臣提議,不要將土地分給齊國,而呂不韋卻覺得,保持與齊國的友好關係,比起魏國的那些土地來說更加重要,故而他提議將濟陽之外的魏國領土分給齊國。

秦王心裡其實不太想要將這些地區給與齊國,不過,呂不韋說的也很有道理,魏國滅亡之後,就只剩下趙,楚,燕,齊四個國家,如今楚國與齊國都與秦國交好,燕國格外的虛弱,秦國所要對付的也就剩下趙國。與齊國保持友好的關係,更有利於接下來對趙國的征伐,秦王最終還是答應了呂不韋。

秦國和齊國如此瓜分了魏國,齊國的軍隊返回了自己的領土,而趙括卻繼續鎮守在魏國,這是爲了防止各地有可能出現的叛亂。

咸陽正在爲安撫魏地而忙碌着,卻又收到了來自雲中的戰報。

秦王坐在王宮內,平靜的看着面前的斥候,趙康如此迅速的傳回戰報,大概是已經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了吧,有老將軍王齕在,秦王倒是不擔心這位弟弟的安危,他吩咐過王齕,若是趙康犯錯,可以直接囚禁他,然後帶着軍隊返回...斥候看着大王,開口說道:“雲中之戰,將軍康斬獲四萬...已經攻佔雲中所有城池...”

“嗯???”

“你說什麼?”

秦王瞪大了雙眼,這才站起身來,走到斥候的身邊,一把從他手裡奪過竹簡,隨後看了起來。竹簡上詳細的記錄了秦國的斬獲情況,以及所攻佔的諸多城池...嬴政茫然的看着這戰報,上頭有着趙康和王齕的印章,這代表他們同時爲這戰報負責,若是與實際情況不符,兩個人都是要被斬首的。

“哈哈哈~~”,嬴政忽然大笑了起來。

“好啊,好啊..來人啊,召集羣臣!!”

而此刻,趙康卻是有些無聊的站在趙長城之上,打量着遠處的原野,他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攻城是我最厭惡的事情,我聽聞,塞外的那些胡人,他們沒有高大的城池,草原之上,千里平原,最是適合騎兵,我正想去塞外打仗啊。”,王齕站在他的身邊,聽着他的抱怨,卻是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先前有李牧,以後有趙康,這胡人也是倒黴。

“先前趙國的李牧重創了塞外的胡人,只怕您出去也找不到他們了...”,王齕說着,不知想起了什麼,他又說道:“而且,秦國的敵人是諸國,您想要出征塞外,也得先平定諸國啊。”,趙康笑了起來,他靠在城牆上,愜意的說道:“諸國已經亡了...諸國早就亡了..我倒是希望他們不要敗得太快,我很想跟那位李牧交手!”

“我不曾見過他,可是我父親總是說他,還說他是什麼天生的將才...”

趙康看起來有些嫉妒李牧,他生氣的說道:“我得讓父親看看,到底誰纔是將才!”

王齕看着年輕人身上的那種傲氣,完全不覺得厭惡,或許年輕人本來該這樣,自信而又驕傲,不會懼怕任何東西...王齕樂呵呵的說道:“李牧可以憑藉着十萬趙國士卒,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擋住王翦的進攻...在我看來,您還是不如他的。”

“哦?真的?”

“當然,他在您這個年紀的時候,大概是不如您的,可是您如今想要與他交戰,只怕不是他的對手...李牧的打法兇猛,迅速,若是他有足夠的糧草,統帥着秦國的士卒,我覺得他可以擊敗天下任何一位將軍...”

“那我的父親呢?”

“這...好吧,您父親除外的任何一位將軍。”

王齕思索了片刻,這才說道:“接下來,秦國的目標就是趙國了...攻打趙國,武成侯大概是不會出徵的,應當是王翦來負責戰事,到時候,您可以來擔任他的副將,或者他的先鋒...跟隨他,您能學到很多東西。”,趙康不以爲然的搖着頭,他說道:“我纔不會去擔任副將,更別說是先鋒...我只擔任主將!”

“若是您擔任了副將呢?”

“那我就給您駕車,爲您駕車三十天!”

“好...”,王齕輕笑了起來。

“咳,若是我沒有擔任副將,您可以將您的孫女嫁給我嗎?”,趙康忽然問道。

王齕眯着雙眼,點了點頭,說道:“一言爲定。”

......

趙國的諸多將軍正在抵抗王翦的進攻,而云中淪陷的消息又在此時傳開,這讓趙王非常的驚懼,他急忙召集羣臣,來商談議和的事情,郭開趁機上言,詢問秦國的條件,然後再作決定。實際上,王翦也沒有辦法取得更大的突破,李牧在獲得援軍之後,派遣幾個偏師,突破王翦的包圍,已經開始了反攻。

王翦與李牧的交戰陷入僵局,雙方寸步不讓,而王翦這邊所消耗的糧草又不少,戰略目的也已經達成,他之所以還要堅持,就是爲了最大的削弱趙國。在趙國再次派人議和的時候,呂不韋也不急,他提出了秦國的議和條件,趙國要將雁門割讓給秦國,這簡直就是獅子大開口。

趙國是絕對不會答應這個條件的。

雙方隨後開始了長期的商談,這是呂不韋在幫着王翦來削弱趙國,能多拖延一天,趙國就會虛弱一分,這就是國力上的碾壓了。

在商談了不少日子後,雙方結束了戰爭,趙國將靠近雲中的幾座城池割給了秦國...這個結果,趙王並不能承受,他非常的憤怒,可是他也沒有怪罪李牧,他知道,李牧已經做到了極限,對方並不弱,士卒又多,這不能怪罪李牧,可趙王雖然知道這些道理,可心裡還是不能接受。

怒火攻心之下,趙王病倒了。

郭開非常的着急,親自召集諸多的名醫來醫治趙王。

趙國上下,憂心忡忡。

ps:兄弟們,獻祭一本朋友的新書,《晚明之我若爲皇》,這是位歷史分類的老作者的新書,經過了幾本書的磨礪,這應該會是一本不錯的作品。

稍後還有一章,我先休息一會,然後再更新。

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兩百零九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五百零三章 什麼叫霸王啊?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滅國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
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兩百零九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兩百六十七章 李斯與三公九卿制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五百零三章 什麼叫霸王啊?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一百五十三章 滅國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五十六章 永別了,春申君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七章 曾母投杼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