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

這一年,似乎不只是對魏國不友好,對其他的國家,也並沒有報以仁慈之心。在趙,秦,韓等國家,爆發了蝗災,這次的蝗災非同小可,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迅速席捲了大半個秦國,蝗蟲肆虐,而在這個時代,對蝗蟲是真的沒有什麼抵禦的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蝗蟲過境,將莊稼吃的一點不剩。

“禾苗開始秀穗進入灌漿期,很快籽粒堅硬開始成熟了,地裡沒有秕禾也沒有雜草。農夫們除掉食心蟲食葉蟲,還有那些咬根咬節的蟲子,不教害蟲禍害我的嫩苗苗!祈求田祖農神發發慈悲吧,把害蟲們付之一把大火燒!”,這是詩經上的一句話,而只有真正見識過那樣的災難,只能感受到那種無助的祈求。

當密密麻麻的蝗蟲猶如恐怖片內的場景,迅速落在了莊稼之上,他們就那樣肆無忌憚的啃食着,農夫們驚恐的逃離耕地,甚至有蝗蟲直接落在了人的身上,這讓這些農夫更加的畏懼,甚至是哭着在地面上翻滾着,僅僅是在片刻之後,原先那些農作物就變得光禿禿的,蝗蟲再次飛起,猶如烏雲,迅速尋找其他的食物。

漫天都是蝗蟲,就好像是雨點那樣,說實話,趙括活了這麼多年,他從不曾看過如此瘮人的場景,他看着漫天遍野的蝗蟲,幾乎沒有任何空隙,耳邊都是蝗蟲煽動翅膀的嗡嗡聲,而自己所能看到的地方上,都是那可恨的蟲子。趙括從小就有些害怕這種小蟲子,可是此刻,他還是克服了自己心中的恐懼。

他站在耕地邊上,看着那些跪坐在耕地邊上的哭泣着的老農,百姓們的眼裡滿是無助,他們不斷的大聲祈禱着,祈求田祖農神可以用火焰來燒死這些害蟲。

因爲如今還沒有針對蝗蟲的農藥,百姓們只能通過巫的手段來祈禱,希望農神能收回這些蝗蟲,不要讓他們再啃食莊稼,甚至,因爲他們不知道這種蟲子從什麼地方來,在什麼地方繁衍,故而給這些害蟲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甚至在他們的基礎上出現了很多的神話生物,如會飛的蛇,螣,最初其實就是蝗蟲的意思。

故而,百姓們認爲這種蝗蟲是神靈所派出來的,是神靈因爲祭祀不夠而對百姓的訓斥,其實,這樣的說法一直流傳到了後來,甚至是千年之後的宋朝,還有人認爲蝗蟲是因爲神靈惱怒,將魚蝦變成蝗蟲之後來懲罰凡人的。一直到了明朝,纔有學者開始真正的鑽研蝗蟲的情況,總結他們的爆發時間,來源,危害,天敵之類的。

而那是很遠很遠之後的事情了。

在如今的時代,國家遇到這樣的災害,國君是必須要去親自祭祀的,要讓神靈寬恕自己從前的怠慢,另外,就是要各地的百姓們組織起來,一同進行奇奇怪怪的祭祀,驅逐蝗蟲的儀式。秦人和楚人大概是諸國裡最爲迷信的國家,而他們對鬼神也是非常的看重,嬴政本來想要叫上武成君一起去祭祀,可是趙括並沒有答應。

趙括心裡很清楚,蝗蟲根本就不是什麼神靈的使者,而通過祭祀的辦法,也是沒有辦法改善這些的!

趙括便趕往各地去觀察蝗蟲的情況,包括他們愛吃的植物,他們的作息時間,他們的發源地,以及歷史上的爆發時間。他是一邊觀察一邊記錄,而國內的衆人,此刻都是在進行祭祀,當御史府有官吏上奏呂不韋,說趙括不參與祭祀,對鬼神無禮之後。呂不韋這才注意到趙括一直都在野外。

當然,彈劾趙括的那位官吏,險些被秦王殺死,若不是呂不韋再三勸說,只怕他就保不住自己的腦袋了,可即使如此,秦王還是非常的憤怒,甚至,他決定自己也再也不去參與這些祭祀活動,秦王的做法,嚇壞了呂不韋,呂不韋便勸說秦王,祭祀最重要的作用,不是爲了驅逐蝗蟲,而是爲了讓百姓們相信,這麼做可以驅逐蝗蟲。

可是秦王無比的倔強,呂不韋根本說不動他,丞相急忙派遣武士去找趙括,只希望趙括能早些回來,說服這位倔強的年輕人。

當趙括再次回到了咸陽的時候,他看起來有些疲憊,隨行的馬車上,更是堆滿了紙張,趙括就如此回到了家裡,與家裡人相見之後,就趕忙拿出了自己所記錄的那些紙張,開始進行整理,整理到了一半,他就在案上睡着了,藝不忍心打擾他,就陪在他的身邊,等到了第二天,趙括這才醒來。

用過了藝所準備的飯菜之後,趙括這才繼續寫了起來,而善則是坐在他的懷裡,乖巧的看着父親書寫,善如今也能走動了,可是她跟自己的幾個兄長不同,她非常的粘人,整日粘着自己的父母,奶聲奶氣的撒着嬌,她是全家的寵兒,趙母給她織了很多的衣裳,而她也很乖,陪着父親,一聲不吭,只是瞪大了雙眼,吃着東西,看父親整理書寫。

“我聽聞,愚鈍的人將希望寄託於鬼神,希望能依靠鬼神來解決自己的事情,荀子曾說:天道不會因爲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變,對人的善惡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螟螣,他並不是什麼鬼神的使者,它只是一種可恨的害蟲,這種害蟲生活在低地,在土壤中內以卵越冬...卵塊黃褐色,長筒形,中間略彎,上部略細...”

“他們通常在水澤附近繁衍...隨後成長爲若蟲...在旱澇災害發生的時候,在出現了大片的荒地的時候,就是他們頻繁出來爲害一方的時期...他們畏懼飛鳥,家禽,這些都可以獵殺他們...他們落在人的身上,是不會帶來災難的,而殺死他們也不會是殺死神靈的使者。”

“抵禦蝗災的辦法,是興修水利,做到沒有旱澇災,要墾荒種植,改變蝗蟲的棲息地,要多飼養家禽,愛護飛鳥...可以在水澤養魚蝦,食蝗蟲之卵...”

當趙括正在內室裡忙碌的時候,呂不韋的武士終於是得知了武成君返回咸陽的消息,武士們急忙來到了趙括這裡,想要請他前往王宮,只是,趙括在走進內室之前,曾告訴趙傅,不許任何人來打擾自己,故而,這些武士們也是沒有進去,反而是嬴政,有一次來到了這裡,他還不知道父親回來的消息。

坐在院落裡,秦王看着遠處那些不安的武士們,這才問道:“父親到底是在忙什麼呢?”

藝說道:“是蝗蟲的事情吧,最近他很累,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休息了...”

嬴政無奈的嘆息着,方纔說道:“蝗蟲的問題,只怕是無法解決了,丞相說:要徵集糧食來救濟各地的百姓...因爲先前修建渠道的緣故,國內糧食不足,需要跟百姓們去召集,不過,但凡是繳納糧食的,都可以得到一級的爵位,自願繳納,如此一來,也應該不算是違背父親所說的仁政吧。”

他們正在聊着,就看到趙括抱着女兒,走出了內室,趙括看起來非常的疲憊,眼圈漆黑,臉色蒼白,他對嬴政說道:“把我放在內室裡的那些紙張給搬到馬車上去!”,嬴政即刻起身,走進了內室,這才吃力的抱着紙張走了出來,他看到站在一旁的武士們,不悅的說道:“還不幫忙?!”

武士們這才連忙跟着他搬運紙張,趙括跪坐在地面上,喝着水,而藝則是心疼的揉捏着他的肩膀。

嬴政氣喘吁吁的坐在趙括的面前,問道:“父親,這些都是什麼東西啊?”,趙括恍惚的說道:“抵禦蝗災的辦法...不行,我得去拜見丞相。”,他說着,便急匆匆的站起身來,嬴政自然是跟上了他,父子兩人坐在馬車上,嬴政看着疲憊的父親,“父親,您還是在家裡休息幾天吧,丞相已經找到辦法來救濟百姓了...”

“救濟百姓?這當然是好事,可問題是,救濟百姓只是災後的救濟,而不是抵禦災害的辦法...何況,秦國的災情雖然結束了,可是趙國,韓國的災情卻還在繼續...何況,誰能確保將來就不會再有這樣的災害呢?”,趙括說着,他又看向了嬴政,方纔問道:“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情瞞着我?”

嬴政低着頭,有些慌亂的說道:“當然沒有...我...”

“說吧,發生了什麼事?”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嬴政支支吾吾的,沒有言語。

“是你做錯了什麼?”

“不是..”

“那就是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你顧及我,不肯說?是趙國嗎?趙國出了什麼事情嗎?”

“不,父親...信陵君...信陵君他逝世了。”,嬴政低聲的說道,他本來是不想要在這個時候告訴父親這樣的噩耗,可是,他又不敢隱瞞,畢竟這不是小事。趙括一愣,呆滯了片刻,方纔問道:“你說什麼?”

“信陵君病逝了...父親,請您不要傷心,我...”

“嗯..我知道了。”,趙括說着,隨即便沉默了下來,嬴政擔心的看着他,又說道:“父親...您無礙?”,趙括點了點頭,卻還是沒有說話,等到馬車來到了丞相府的時候,早有武士出來迎接,趙括看起來有些恍惚,嬴政叫了一聲,他才反應過來,他讓武士們帶着那些紙張走進了府邸。

丞相自然是親自出來迎接,在隨行的衆人裡,嬴政甚至看到了狄,狄看到他們,也是非常的開心,然而,趙括只是呆板的跟他點頭示意,卻沒有說話。

坐在呂不韋的面前,趙括拿出了自己所記錄的這些東西,然後說起了自己的看法,從蝗蟲的習性,對蝗蟲的認識,到如何抵禦蝗蟲的手段,呂不韋瞪大了雙眼,可以說,這樣對蝗蟲詳細的介紹,還是第一次,從來沒有人這麼做過,呂不韋認真的看着那些資料,忍不住的點着頭,他笑着說道:“太好了,明日我就讓各地抄寫....”

“包括您所說的飼養家禽之類的,我也會去施行...武成君?武成君?”,呂不韋叫了兩聲,趙括這才反應過來,他點着頭,說道:“這樣當然是最好的。”,呂不韋皺着眉頭,他感覺趙括有些心不在焉,或者說,他神情有些恍惚,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他看了看一旁的嬴政,這才說道:“大王,請您扶着武成君回去吧,他大概是太累了,讓他休息一段時日吧。”

趙括這才起身,說道:“不必,我沒事,我希望您可以停止各地的祭祀,讓官吏們組織當地的百姓驅逐蝗蟲,蝗蟲絕對不是什麼神靈的使者...即使打殺,也是沒有關係的。一定要及時的推廣,對了,若是可以,請您將這些紙張抄寫之後,也送給韓國和趙國,他們的災害到現在還沒有能停止...”

“我知道了...”

在交代好了蝗蟲的事情之後,趙括這才準備回去,狄有些擔心的攔住了他,然後問道:“家主,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趙括看着他,沉思了片刻,方纔說道:“信陵君病逝了...”

“您今天方纔知道??”,狄反問了一句,方纔覺得這句話有些不合適,他只是嘆息着,說道:“我還很喜歡信陵君的,當初在趙國的時候,他就纏着我,讓我陪他喝酒...可惜啊,家主...無礙的,遲早是能見面的。”,趙括沒有說話,他離開了呂不韋的府邸,這才走上馬車,朝着自己的家趕去。

趙括大概是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家裡的,他驚醒的時候,他的家人坐在他的身邊,大家都在吃飯。

趙括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低着頭吃掉了飯。

家裡人大概都知道他心情不好,善和康黏在他的身邊,想要讓趙括開心一些,看着不斷做着鬼臉的善,趙括還是笑了笑,這才抱起了她,又讓康坐在自己的膝蓋上,這纔給他們講故事。

夜裡,藝哄好了孩子們,走進內室的時候,她看到趙括坐在牀榻邊,雙手捂着頭,正在低聲的抽泣着。

藝蹲在他的面前,擦拭着他臉上的淚水。

趙括低着頭,不說話,只是哭着。

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史記.趙子世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三百零四章 函谷關之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韓人也從不缺明君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韓人也從不缺明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七十六章 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
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史記.趙子世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三百零四章 函谷關之難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馬服山的愛情傳說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韓人也從不缺明君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二十八章 趙國多義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韓人也從不缺明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七十六章 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