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

秦王邀請齊王前來秦國,目的絕對不是爲了要殺死他,或者囚禁他。

秦王本來只是想要加深與齊國的關係,可是他沒有想到,齊王居然如此好說話,既然如此,那秦王也就不再客氣,即刻就想到通過齊國來解決魏國的戰略,這些年來,秦國之所以留下魏國,主要就是因爲隔壁的趙國,趙國絕對不會看着魏國淪陷,只要秦國進攻魏國,趙國就一定會前往救援。

可若是秦國與齊國聯手,這情況就截然不同了,秦國可以派出大量的軍隊來攔截趙國的士卒,齊國直接背刺魏國,而楚國的李園,是絕對沒有膽量來干涉戰爭的,如此一來,三晉定然是可以被拿下來的。看得出,齊王是有些動搖的,齊王這些年裡過的很滋潤,唯一影響到他生活的,就是先前楚國的進攻。

楚國奪走了齊國的幾座城池,還搶走了很多的糧草補給,就連那些被俘虜的士卒,也被楚國帶回當作奴隸,齊王雖然沒有膽量向楚國復仇,但是心裡對楚國肯定是有怒氣的。嬴政先是挑起了齊王的心裡的這股怒氣,嬴政肅穆的說道:“寡人聽聞,楚人攻打齊國,殺死了數萬的齊國士卒,劫掠百姓,無惡不作...”

隨即,他又說道:“寡人聽聞,楚國的李園殺死了春申君,執掌楚國內外的政務,此人生性殘暴,武成侯很不喜歡,他這樣的人在楚國,就一定會派出楚國的士卒來攻打周圍的國家...”,呂不韋坐在不遠處,秦王一開口,他就明白了秦王的想法,也是在一旁不斷的煽風點火,講述着聯軍對齊國的仇視。

齊王越聽越是不安,嬴政這才笑着說道:“若是秦國與齊國能夠接壤...武成侯也就能隨時趕往齊國講學,他常常說自己非常的仰慕齊國的稷下學宮...”,聽到這些話,齊王這才點了點頭,遲疑的說道:“這件事,還是要寡人返回齊國之後,與國內的大臣們商談一番。”

嬴政自然是答應了,在送齊王去休息之後,嬴政這才找來了呂不韋。

“丞相啊...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啊,田建說回去商談,肯定是要找後勝,這件事,就交給您來操辦了。”,呂不韋笑了起來,齊國的事情從來都不難辦,只要有錢。而秦國並不缺錢,也不缺寶物...呂不韋急忙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趕往齊國去拜見後勝。齊王在咸陽待了幾天,最後告別了趙括,告別了秦王,這才離開了秦國。

齊國的大臣們本以爲,齊王這次前往秦國,是再也回不來的,他們沒有想到,秦國居然真的只是單純的想邀請齊王赴宴。爲了避免有心人利用齊王來破壞秦齊的關係,秦國是派出了不少的士卒來護送齊王的,一路送到了齊國,當然,他們兩國是接壤的,只是他們的交界線並不長。

齊王還沒有返回齊國的時候,秦國的使者就已經見到了後勝。

秦國很擅長利用金錢的攻勢來瓦解自己的敵人,諸國都在秦國的錢幣之下被滲透成了篩子。而最先採取這樣的外交手段,並且將此成爲慣例的,就是昭襄王的愛臣范雎。當初天下的謀士都聚集在趙國,討論合縱的盟約,他們想要聯合起來攻打秦國,就連齊國都派遣了使者前來參加。

若是他們真正成功了,那就真正意義上的六國聯軍,秦國即使有白起,只怕也難以抵抗由趙奢,廉頗,樂毅,田單,景陽,龐公,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等人組建起的聯軍。各國如此舉動,讓當時的秦王頭皮發麻,他驚懼的找來范雎談論該怎麼辦,范雎卻一點都不慌張。

范雎說:大王不必擔心,臣可以讓他們的合縱之盟土崩瓦解,因爲秦國對天下的策士,平日裡沒有怨仇,他們所以要聚集起來謀劃攻打秦國,無非是想要藉此機會得到利益而已。請大王看看您的狗,有的在睡覺,有的在站着,有的在走路,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爭鬥。可是您只要在它們之間丟下一塊骨頭,所有的狗都會跑過來!”

“他們會齜牙咧嘴的露出兇殘的模樣,互相爭奪,亂咬亂叫,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爲所有的狗都起了爭奪的貪念啊。”

范雎就派遣唐雎來用車帶着美女,並且給與他五千金,讓他在趙國的武安大擺宴席,並且對外宣稱,“想要來拿黃金的可以來武安!”,結果很多策士都紛紛跑來赴宴,范雎又給唐雎五千金,讓他不必理會黃金給了誰,只要把黃金全部都送完就好。而這些黃金只分了三千金,參加合縱的衆人都因爲黃金分配不均而內訌,合縱解散。

從那之後,范雎就開始了自己的黃金外交,通過收買賄賂的方式,在各國內都樹立了一些親秦的大臣,並且利用黃金來惡意的挑撥,引起諸國的內訌。

故而秦人這一套是非常的熟悉,如今來拜見後勝,秦國的使者再次帶來了相當多的金,後勝激動的說不出話來,秦國這次送來的財物,比起從前都要貴重的多。他撫摸着那些馬車上裝的滿滿的金,雙眼都在閃爍着光芒,隨即,他就拉着秦國的使者,將他帶到了自己的院落,讓自己的妻出來爲客人倒酒。

後勝幾乎是將使者當作了自己的兄弟那樣來對待。

使者開口說道:“我這次前來,是有事情想要請您幫忙。”

“哈哈哈,請您吩咐!”,後勝笑着說道,完全不在意兩人身份上的差距,使者這才說起了秦王與齊王見面後所談論的那些事情,又說起了秦國想要拉着齊國去攻打魏國的想法,後勝認真的聽着,使者剛剛說完,後勝便不假思索的說道:“好,我明白了,我一定會爲文信侯完成這件事!”

使者倒是很輕鬆,他就是將禮物帶過去,說了秦國的想法,便輕鬆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當齊王返回齊國的時候,後勝親自來迎接,看得出,齊王還是非常開心的,他驕傲的看着那些反對他前往秦國的大臣,彷彿是在質問他們,你們當初信不過秦國,你看,我不是安然無恙的回來了嗎?秦國能有什麼壞心思呢?後勝擦拭着眼淚,向齊王傾訴在他離開之後自己是多麼的想他。

這讓齊王非常的感動,他牽着後勝的手,君臣兩人走向了王宮,齊王又說起了自己在咸陽的所見所聞,而他談及次數最多的還是趙括,他親眼見到了趙括,還跟他談了許久,他還告訴寡人很多的道理...後勝很好奇的問起了趙括的事情,並且對齊王能見到他表示出了羨慕。

不得不說,在齊國內,後勝大概是最瞭解齊王的人,他知道自己怎麼能讓齊王變得開心,怎麼讓齊王同意自己的說法,而且,他還能做到不背鍋,他不會直接告訴齊王該如何做,而是反覆的拉扯,讓齊王按着自己所想的去做出決定來...君臣兩人坐在王宮裡,談論了片刻,後勝這才長嘆了一聲。

齊王看到後勝有些不太開心,疑惑的問道:“寡人安然的返回齊國,您爲什麼不開心呢?”

後勝這才說道:“您能返回齊國,我是非常開心的,只是,在您離開齊國的時候,我聽聞,魏國悄悄的聚集士卒,似乎是想要刺殺您,來引起齊國與秦國的戰爭...如今齊國富裕,又與強大的秦國交好,南面的楚國,北面的趙國,都嫉恨齊國,想要圖謀齊國,只可惜我不懂得統兵,不能爲您擊敗這些小人啊。”

齊王聽聞,心裡大驚,他卻不知道,魏國居然還想要謀害他,齊王隨即又想起了秦王的那些話,他急忙說道:“寡人前往秦國,秦王告訴寡人,秦國可以與齊國聯合起來滅亡魏國,兩國平分魏國,秦齊接壤,兩國就可以互相救濟,一同來對抗南北的敵人...您覺得這件事怎麼樣呢?”

後勝略微思索了片刻,這才笑着說道:“這是好事啊,若是能滅亡魏國,楚國與趙國就無法聯合起來,也就無法圖謀齊國...”,後勝又說道:“況且,開疆擴土,這也是君王后所希望見到的事情,她一直都希望您能成爲齊國中興的君主,增加齊國的土地,難道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嗎?”

齊王大喜,隨即便令後勝來負責這件事。

秦國怎麼也沒有想到,事情的發展居然是如此的順利...秦國與齊國很快就再次擬定了盟約,包括如何進攻魏國,以及如何瓜分魏國。既然要滅亡魏國,那戰爭就不能冒然進行,秦國與齊國必須要想出足夠詳細的戰略來。秦王召集羣臣來商談這件事,作爲首席軍事顧問的魏繚,最先指出了秦齊聯軍內的一個大問題。

“大王,讓秦國來拖住趙國,讓齊國來協助一同覆滅魏國,這當然是不錯的戰略,可問題是,齊國的士卒許久都不曾打仗,軍紀渙散,他們的將領都是通過賄賂來上位的,魏國的國力雖然虛弱,也沒有強力的將軍,可是他們這些年來不斷的征戰,士卒都是百戰之兵,只怕齊國在戰時會敗給魏國啊。”

戰爭並不是看誰的人數多,誰的物資充足,在座的秦國將軍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別看齊國富裕,能徵召的士卒遠超魏國,可這些疏於操練的士卒,戰鬥力大概跟嫪毐的叛軍差不多,甚至都不如這些叛軍...他們能否打贏魏國的百戰士卒,這還真的是一個問題,若是到時候,秦國正在跟李牧大戰,魏國卻開始反推,那就出大事了。

王翦說道:“那就派出一個將軍前往齊國,讓他來統帥齊國的士卒,只需要幾個月,就一定能改變齊國士卒的情況...”

“不,我們不能改變任何事情,齊國也是秦國的敵人,秦國想要一王天下,齊國就必定會是秦國的敵人,去操練我們的敵人,這是不可以的...我倒是覺得,齊國的士卒能拖延敵人,能進攻一些空城,給與壓力...這就足夠了,以秦國的實力,來對抗趙國和魏國,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不過,我們還是要派出一位精通齊國語言,知道齊地風俗的將軍...來統帥齊國的軍隊。”

那一刻,衆人都看向了蒙武,蒙武一愣,好吧,這件事還真的找不出比他更適合的,蒙驁就是齊人,蒙武雖然在秦國長大,可是家裡父母交談都是齊語,他自然也是會說的,而且,對齊國的諸多風俗什麼的,蒙武也有所耳聞,在秦國的諸多將軍裡,他們絕對是最合適來處理齊國問題的。

無論是聯齊,還是滅齊。

而接下來,就是秦國的進攻戰略,以及主將的人選等等問題,嬴政心裡,還是希望趙括能帶着秦國的將士來出征,但是他並不確定,父親是否會願意出兵。而在副將的人選上,王翦是當仁不讓的,而想要商談好進攻的戰略,那就必須要讓主將參與進來。嬴政親自來到了趙括的小院落裡。

嬴政本以爲,父親會遲疑,甚至是拒絕。

可是並沒有,在得知嬴政的聯齊亡魏的策略之後,趙括淡定的點了點頭,答應了出征魏國的要求。趙括早就立下決心,要儘早的結束這亂世,早在他跟廉頗正面廝殺的時候,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動搖他的信念了。而如今說服了齊國,自然也就迎來了滅亡魏國的最好機會。

統一三晉,這是統一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而魏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趙括跟着嬴政來到了王宮,與諸多將軍們談論起該如何進攻,趙括認真的說道:“我們出征魏國,趙國肯定是會派出李牧來阻止我們的,李牧我是知道的,他的打法兇狠,擅長牽扯,故而,可以讓王翦將軍帶着主力軍隊來防守...”

“王翦將軍做事穩重..滴水不漏,李牧根本無法擊敗他。”

“而蒙武可以帶着齊國的士卒從後方進攻,逼迫魏國雙線作戰,我將帶領偏師,直接攻下大粱。”

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趙括家的親戚趙高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屬於戰爭的天才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七月發新書了第五百零三章 什麼叫霸王啊?第兩百五十八章 武成君,您來了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零九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四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
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趙括家的親戚趙高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屬於戰爭的天才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二十章 趙相齊人田單第三十一章 廉頗老矣,能飯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七十二章 騎劫的家鄉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三百七十章 魏國的覆滅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七月發新書了第五百零三章 什麼叫霸王啊?第兩百五十八章 武成君,您來了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零九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四百四十一章 能者多勞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四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