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

趙括已經明白,這些傢伙根本就不是找自己理論的,先前,趙括用自己的標點符號來重新註釋先賢的著作,他按着自己的想法來解釋那些言論,例如墨子曾提出的力,速度,光沿直線傳播等等,他都按着自己的想法給與新的概念,加上後世的引力,重力來更加清楚的詮釋墨家的思想。

實際上,這還真不是趙括胡編亂造,趙括所詮釋的這些,都是在墨經上可以找出依據來的,墨子雖然沒有發現吸引力,可是他辨別出重力和重量,他雖然沒有說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可是他進行了小孔成像的試驗,他雖然沒有說出時間與空間的準確概念,可是他提出了類似相對論的時空觀。

趙括所做的,只是將墨子想要表達的意思用簡單的言語來概括出來。越是讀墨經,趙括就越是驚訝,看着上頭那些千奇百怪的試驗,看着墨子所提出的那些樸素又先進的諸多觀念,看着墨子的那些哲學思想,趙括可以說是心服口服...兼愛可以是人人平等的基礎,尚同是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的依據,天志是對統一規章制度的肯定。

明鬼是爲了讓貴族們忌憚,非天命是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當趙括用後人數千年的經驗來總結這些內容,頓時,墨經就變得面目全非,就連墨家子弟都有些看不懂了...趙括在最後的總結時,對墨子的評價非常的高,認爲他是諸夏第一奇才。當趙括註釋的墨經傳播出去之後,迅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秦墨自然是即刻吸納了這個新版本的墨經,他們開始學習墨經,並且從其中收穫了很多,包括墨子的那些機械論,趙括在詮釋了一遍之後,也變得簡單了很多,墨子唯一的缺點,大概是他將自己的後人都想的太聰明瞭,或者說是高估了。那麼多精彩的論點,他卻是一筆帶過,甚至都沒有太多的解釋。

墨家的後人看着這些東西,往往都是一頭霧水,只能用自己的想法來理解。

而楚墨和齊墨就不像秦墨這麼的乖巧,他們非常的生氣,認爲趙括的做法是詆譭墨子,歪曲墨家的思想。楚墨沒有辦法來秦國找趙括的麻煩,就希望齊墨能來跟趙括辯論一番。只是,楚墨並不知道,齊墨在看到這些內容之後,那是欣喜若狂,因爲他們這些年裡都沒有成就,在常年的辯論早已不是儒家的對手。

齊國的儒者常常指着他們罵,他們幾乎不能取勝,若是說服了對方,那些臭不要臉的就會去找荀子,然後就是荀子指着他們大罵,他們只能低着頭忍受...儒家的發展實在太快,各種學術,各自先進的理論噴薄而出,在荀子的影響下,子夏之儒已經完全的繼承了大一統理論,甚至在各地遊說地方的百姓貴族,宣傳大一統的重要性。

秦國當然很開心,重用了好幾個子夏之儒,在咸陽學宮內,就有儒生擔任官職。

而這大一統派的儒生頭子喚作陳囂,他是荀子的弟子,也是李斯的師兄。

比起不斷改變自己的儒家,齊墨自然就不夠看了,當趙括註釋版的墨經傳到齊國的時候,齊墨用批判的目光來審視了一下這個作品,隨即,他們發現,趙括說的好有道理啊!因爲尚同的緣故,墨家甚至代替儒家的子夏學說,成爲第一個提倡大一統的學說,齊墨有些坐不住了,他們急急忙忙的趕往了咸陽。

不過,他們不是來鬧事的,他們是來找趙括學習新墨經的。

這看起來有些可悲,正統的墨家傳人,卻要找一個外人來學習自己的學說。趙括倒是沒有要藏私的想法,接下來的時日裡,他拿出了自己所註釋的墨經,認真的給這些人講學,趙括這些年裡,從沒有停止讀書和學習,只要是有閒暇的時日,他都是在努力的讀書,衆人都非常敬佩他的刻苦。

趙括如今已經能說七國的言語,除卻楚國文字之外的其餘文字他也已經掌握...而百家的經典,都快要被他讀完了,衆人也都知道馬服君愛讀書,故而在送禮的時候都喜歡送書,秦王更是將王室私藏的書籍都借給趙括閱覽...在覆滅韓國之後,韓國的藏書也大多落在了趙括的手裡。

趙括幾乎成爲了一個會走路的圖書館,在教導齊墨的時候,無論齊墨詢問什麼,趙括都能回答出來,甚至有些時候趙括引用的經典,齊國的墨者都聽不懂,這樣的感受,秦墨並不陌生,當初在面對荀子的時候,他們就曾感受過自己的無知...而面前的武成侯的身上,也莫名的有種荀子那樣的壓迫感。

人在遇到自己所尊敬的人的時候,大概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坐立不安,分外的拘束。

趙括起初是給齊墨講學,到後來,乾脆連秦墨也一同來聽課,秦墨與齊墨,已經很久沒有相處的如此愉快了,尤其是雙方的核心層,更是如此,而如今,他們都是圍聚在趙括的身邊,聽着趙括講述墨子的那些學說。趙括講述的有些激動,作爲後人來說,看着先人提出如此超前的學說,心裡不免會激動。

可是當趙括看到面前這些墨者的時候,心裡卻又有些失望。多好的知識啊,爲什麼就是沒有繼承者呢?在後人看來,諸多學派的消亡來自於儒家的強盛,實際上,是君王選擇了儒家,而儒家也發展出了大一統思想,能夠輔佐君王,而其餘對君王不利的學說,因爲沒有得到重用,只能無奈的消亡。

這並不是君王對他們的壓迫,只是因爲他們對君王沒有了作用而已。

這樣不能說是君王的過錯,大一統與中央集權,這都是歷史的趨勢,是無法扭轉的一個過程,大一統就是要比分裂先進,中央集權就是要比地方割據先進...落後則是要被消滅的,先進的直到出現更先進的代替它爲止...墨者們大概能發現趙括眼裡的那種失望,這種感覺就好像是長輩露出了失望的眼神那樣,讓人羞愧難當。

而目前來說,一個認可大一統,並且能研發出有用的技術來幫助國家的墨家,當然是對君王有用的,是沒有那麼容易就被淘汰的,從秦王的態度上就能看到這一點,秦王不斷的加大對墨家的資助。在墨家研發出水車之後,秦王非常的開心,他即刻下令在各地建立水車,這在農業灌溉上,提到了很大的作用。

墨者們都得到了爵位上的提升,作爲他們的獎勵。

齊墨的表現,讓趙括意識到,自己或許該多花費精力來註釋這些學說,這對這些人是有幫助的。如今講學了兩個多月,楚墨卻也來到了秦國,這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楚墨是堅定的非攻主義者,故而他們對於總是不斷挑起戰爭的秦國,是絕對沒有好感的。

另外,這些楚墨大多都是些遊俠,遊俠在秦國是絕對不被允許的職業,是要被抓起來剃掉鬍鬚的。他們能主動的來到秦國,可以說是破天荒的事情,當然,他們以學者的身份前來,秦國倒也沒有驅逐他們,只是派遣武士來監督他們而已。楚墨氣勢洶洶的來到了咸陽,他們沒有去找趙括,反而是找到了齊墨的田宣。

“吾滏..您怎麼親自來了?”,田宣看着面前的楚墨的爲首者,有些驚訝的詢問道。

“我爲什麼不來呢?您說要來找武成侯來辯論,一去就沒有了任何的消息..我還以爲您被秦人殺死了呢!”,吾滏的脾氣並不是很好,他有些暴躁易怒,他質問道:“我到來之後,卻聽聞您在這裡跟隨武成侯學習的事情,您到底是來辯論的還是來求學的?!”

田宣嚴肅的說道:“我當然是來辯論的。”

“那您這是什麼意思?”

“咳咳...”,田宣清了清嗓子,他說道:“從前的墨家,是天下的顯學,儒家也要退讓,不敢與我們爭執,可是,這些年來,各家的學派都在發展,只有我們,一成不變,我們甚至都開始無法理解先人的想法...這樣下去,墨家遲早都是要消亡的,齊墨最先消失,楚墨成爲一羣無事生非的遊俠,秦墨成爲一羣匠人。”

田宣眼裡有些黯然,他說道:“您當真想要看到這樣的未來嗎?”

吾滏冷靜了些,他的表情也變得肅穆了起來,雖然墨家分成了三家,可是面對墨家的未來,三家都是同樣感到無力,他們的弟子越來越少,貴族君王不再接見他們,百姓們也不願意聽他的學說...吾滏開口問道:“那您有什麼辦法呢?”

“您不知道,當初武成侯所編訂的墨經來到齊國的時候,我是多麼的憤怒,外人來註釋我們的經典,這讓我覺得羞恥,讓我覺得惱怒...第一次翻看,我實在無法讀下去,險些將書焚燬,第二次翻開的時候,我開始思索着書裡的內容,先人或許真的是有這樣的想法?第三次翻開的時候,我卻開始學習書裡的內容。”

“這本新的墨經,他完整的詮釋先賢所有的思想,讓我彷彿看到墨子就坐在他的面前,爲我講述着這些內容...我全部都看懂了,我都看明白了..我明白,想要讓墨家強盛,就必須要做出改變,這就是我來到秦國的目的,我想要從武成侯這裡得到更多的知,不讓墨家的思想被淘汰..”

“您明白嗎?”

田宣問道。

吾滏看着他,嘴脣顫了顫,這才說道:“我翻看了一次,然後就把書給燒了...可是隨後,楚國的貴族開始找我,他們拿着那墨經,想要聽我爲他們講述墨家的思想,有不少的年輕人找到我,想要跟着墨家學習..我們去給其餘人講學的時候,都能靠着書裡的內容講頭頭是道,他們都能聽得懂了...”

吾滏有些羞愧的說道:“我之所以派人讓您前往這裡,也是想要試探一下您的口風,沒有想到,我們所想的都是一樣的。”

田宣本以爲對方會將自己臭罵一頓,沒有想到,原來楚墨也是這麼想的,他不由得笑了起來,又問道:“那您爲什麼不早點來學習呢?”

吾滏無奈的說道:“武成侯對墨經雖然很有造詣...可是他畢竟是個外人,我們這些墨者來找他學習墨經,這實在是不合適啊,我撇不下臉面啊...”

田宣眯着雙眼,他笑着說道:“我有辦法來解決這件事。”

隨後,田宣就將秦墨的槌叫了過來,槌當然是認識吾滏的,槌看到他之後,便皺起了眉頭,秦墨希望能統一,齊墨希望沒有戰爭,故而雙方算是死敵,吾滏也是板着臉,不去看他。田宣笑着拉他坐了下來,這才說道:“三家的追求雖然都不一樣,可是我們都是墨家的子弟,不該這樣彼此對立。”

槌冷冷的說道:“我還在忙着做水力冶煉器,將我叫來,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呢?”

“呵,看來你們變成了純粹的匠人..秦國用你們打造的機械來殺人,還記得非攻和兼愛嗎?”

“做個匠人,也好過提着劍來四處遊蕩啊,你們知道尚同和天志嗎?”

兩人見面,氣氛頓時就冷了下來,田宣搖着頭,說道:“不要爭吵...我這次將您叫來,是爲了一件大事,不是爲了辯論學術...若是你們想要辯論,完全可以帶着弟子們前往學宮外去辯論...”,田宣制止了兩人的爭吵,這才說起了自己的想法,早已知道他想法的吾滏一言不發,而槌就是目瞪口呆了。

“這真的可以嗎?”

“武成侯他甚至都不是墨家弟子...”

“爲什麼不可以呢?我們看重的是他對墨家的貢獻以及成就啊...”

當墨家三派的爲首者出現在趙括面前的時候,趙括方纔知道,原來楚墨已經來到了秦國,趙括看着面前這精壯魁梧的漢子,與他拜見寒暄,三人這才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武成侯...我們想要讓您來擔任墨家的鉅子,不知道您是否願意呢?”

“什麼???”

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過去與未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強之王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留侯之所以是留侯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四十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屬於戰爭的天才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兩百七十二章 趙括的提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八十章 您是想換車還是換我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
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過去與未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強之王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留侯之所以是留侯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百三十四章 亡秦啊!!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九章 遣使何方第四十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屬於戰爭的天才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兩百七十二章 趙括的提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聖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八十章 您是想換車還是換我第四百二十六章 變法將自己變沒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五十五章 亡國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