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

這一次,趙括的確是被楚國所激怒了。

他之所以生氣,不是因爲這些楚人想要謀害他,而是因爲楚人發動陰謀的這個關鍵時間點。中原各國並沒有強烈的民族和國家意識,乃至到漢朝,也有勾結匈奴,投降匈奴想要成事的人...當然,在幾千年之後也有,只是如今這個時代可能更多一些。正如每個時代都有智者與愚夫,在這個民族意識和文化認同尚且沒有出現的時代,卻也有尊王攘夷的口號。

在春秋時期,爲了抵禦塞外的敵人,各國幾次放下彼此的仇恨,聯合起來討伐塞外胡人,春秋的霸主不只是要接受霸主的榮耀,還要承擔一種義務,那就是帶領盟友來抵禦蠻夷,若不是當初的霸主們,只怕像燕國這樣的國家早已存活不到今天...大概是因爲未來的意識,讓趙括對這些事情較爲敏感。

楚王肯定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過錯,楚國本來就是遊離在周外的蠻夷,當初跟周王室也沒有少打仗,甚至一度就是被諸侯們聯合起來要討伐的蠻夷。而秦國討伐匈奴,跟他們沒有任何關係,這是他們的機會,包括勾結匈奴鼓動胡人叩邊的燕國,大概也是這樣想的,可是這對趙括而言,卻有些無法接受。

兩個時代當然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既然楚王覺得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那趙括也只能選擇去做自己該做的。

當趙括不再顧忌太多的時候,他的實力就被髮揮到了極致,楚國的將軍項燕,也算是一位不錯的將軍,可是在趙括看來,這位還是顯得有些稚嫩,他甚至還沒有達到景陽的高度,這大概是因爲本身的經驗欠缺所造成的,景陽將軍看似戰績不佳,可他的對手不是白起就是蒙驁趙括..能跟這些人拉扯交戰,這本身就是對他實力的肯定。

而項燕雖然勇武,畢竟沒有經歷過名將們的輪番毒打,在這個世界上,除卻那些天生就有着變態的戰場嗅覺的天才,天生的指揮官,其餘人都是要靠經驗混起來的,一次次的戰爭,一次次的毒打和被毒打,方纔能造就最優秀的將軍...劉邦的同鄉朋友們,朱元璋的同鄉朋友們,都出現了很多厲害的將軍。

難道是因爲這些人身上的帝王之氣讓他們身邊的人也變得非凡起來了嗎!?

這肯定不是的,只是這些人跟隨君主作戰,一點點的積累,讓他們在後期成爲了擎天柱一樣的存在...而項燕,就缺少了一些經驗,他所參與的最大的戰役,也只是跟沒有能成長到巔峰時的王翦作戰,而趙括肯定,若是現在的項燕對上王翦,必敗無疑,因爲王翦跟李牧血戰的時候,項燕卻在楚國內玩過家家。

這也是項燕之所以被趙括毒打的原因了...何況,如今的趙括,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歲月,別說是項燕,就是景陽還活着,大概也不是他的對手。

當趙括一路驅趕着項燕來到壽春的時候,辛梧等將軍們已經完全不敢有任何質疑了,武成侯說什麼都是對的,按着他的命令行事就可以了。趙括在城池下,遙望着遠處高大的壽春,壽春是楚國非常重要的城池,李園在位時多次加固城池,並且在附近設立了三處城寨,可以庇護壽春的安全。

可是隨着李園身死,這些城寨也都被拆毀了。

當今的楚王非常的厭惡李園,廢除了李園在位時的所有制度,乃至殺掉了李園所提拔上來的官吏等等,這樣不分青紅皁白一刀切的行爲,實在是有些不妥。不過,這對秦國而言是好事情,若是一個像嬴政那樣的君王在楚國,反而要壞事了,如今的楚王有膽魄,也敢做事,問題就是太暴躁,魯莽,衝動。

楚王在逃離壽春後,即刻請求各地的貴族前來幫忙,趙括先前所擊敗的,是楚國的王卒,我們原先說過,楚國軍隊的組成很複雜,在楚考烈王時代,王卒是楚國主力,而現在,貴族的軍隊纔是楚國主力,若是貴族們聯合起來,能湊出近二十萬的軍隊,戰鬥力也不弱。

楚國貴族在得知秦國入侵之後,就急忙開始召集自己的軍隊,前往保護楚王,這一次,他們還算是真心實意的,畢竟如果楚國滅亡了,他們也沒有好果子吃。項燕逃回壽春,鬆了一口氣,楚王前後派出兩次軍隊,數量高達十一萬,而如今跟着他返回壽春的,卻不到五萬人...

這還是項燕應對及時,不然,只怕連這點人都要丟了。

好在如今自己進了壽春,趙括的軍隊連三萬人都沒有,楚國貴族軍隊又即將到來,想來趙括也要撤退了吧。

趙括眯着雙眼,打量着周圍的地形,他將辛梧叫到了身邊,他認真的說道:“讓將士們砍伐樹木,製作攻城器械。”,辛梧即刻領命,卻又愣了一下,小心翼翼的問道:“將軍,我們要攻城嗎??”,辛梧有些害怕,攻城戰大概是所有戰事裡最艱難的,付出最大的。

通常需要數倍於敵人的軍隊,擁有充足的糧食和器械,才能開始攻城戰,如今敵人的援軍正在往這裡趕,而壽春又高大堅固,自己的軍隊又如此之少,如何能打攻堅戰呢?

“將壽春攻下來,中原就可以平定了。”

趙括如此說着,辛梧也就去執行了,趙括說什麼都對,他說能打下來,那就肯定可以打下來。

本以爲可以鬆一口氣的項燕,卻注意到秦國正在大張旗鼓的砍伐樹木,就在他們的面前修建攻城器械,甚至在他們面前擺宴,款待將士...趙括的這個兇悍做法,讓項燕無法接受,他憑什麼想要攻下壽春呢?正當我是不存在的??而楚國這些好不容易逃進家裡,以爲悲慘歲月即將結束的楚國士卒,看着這一幕卻有些崩潰。

戰爭還是要繼續,秦國根本沒有放棄。

趙括就這樣大張旗鼓的打造了數天,在這期間,他讓辛梧用戰車和駿馬在壽春之外造成了一種大批秦國援軍正在趕來的情況,同時,又讓人在各地多點火生飯...項燕知道這根本不可能,秦國沒有援軍,秦國哪裡來的援軍?可是趙括那淡然的表現,又讓他非常的害怕,若是沒有援軍,趙括憑什麼敢攻城?又怎麼敢無視楚國的援軍呢?

項燕這樣的還好,底層士卒卻早已被嚇破了膽,哪怕將領們再三告訴他們這是秦人的詭計,楚國的援軍很快就要趕到,可是楚國將軍們自己說這句話都沒有信心,連自己都不相信,又如何能說服士卒呢?這種恐慌感不斷的增加,城內的秦人奸細又出來散佈各種謠言,說秦國從巴蜀,關中,三川,潁川等地征伐了二十萬士卒...

又說趙括仁義,只要是願意投降的,就可以繼續在家裡務農,不會被抓起來處死。

項燕整日都站在城頭,他看着那些城下那些悠閒的秦國士卒們打造着攻城器械,他在等待着楚國的援軍,而楚國的援軍卻沒有任何的蹤影,反而是城池下的那些雲梯,衝車卻已經成型,遠處不斷傳來戰鼓聲,一批又一批秦人輪番砍伐樹木...他們唱着秦國的歌曲,一種無形的陰影,籠罩了整個壽春城。

當一切準備就緒後,趙括下令攻城,他把所有的將領們都叫了過來,吩咐道:“能夠攻克壽春,就是在初戰,只要初戰能登上城池,壽春必定淪陷...故而,初戰也就是決戰,從三個方向全力攻城,絕對不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將軍們答應了,趙括說這些人能攻破壽春,那就肯定可以,他們如此想着。

秦國的士卒們攻城器械的保護下,緩緩從各個方向朝着壽春前進,楚國的士卒們站在城頭,握着弓弩的手都在顫抖,秦國的戰鼓聲傳來,徹底淹沒了整個壽春城,就在武成侯的旗幟的飄揚下,秦國士卒們整齊的前進着,他們的腳步聲是那樣的震撼,就彷彿踩在楚人的心口。

戰爭開始了,秦人在遮擋盾的掩護下,迅速靠近城牆,有弓弩手開始了與楚人的較量,同時,士卒們抱着雲梯衝向了牆壁,趙括冷靜的站在戎車上,看着面前的攻城戰,項燕也在城牆上,不斷的指揮軍隊開始反擊...戰爭剛剛開始,秦人就遭遇到了頑強的抵抗,傷亡不小,可還是有勇士憑着自己的勇氣登上了城牆。

而在秦國登上城牆的時候,戰局就出現了扭轉,可憐的楚人,在這些時日的折磨下,毫無鬥志,在看到登上城牆的敵人後,他們驚恐的丟下武器,準備逃離戰場,項燕瞪大了雙眼,幾乎咬碎了牙,他憤怒的處死了幾個逃兵,可是這於事無補,被一路追趕的楚國士卒,猶如驚弓之鳥,當秦人獰笑着出現在自己面前時,就被嚇破了膽子。

趙括又刻意放棄了對北面城牆的進攻,留給楚人一條活路,他們當然是不願意再繼續拼殺,士氣和軍心,被趙括玩出了花,他利用敵人長期緊繃的神經,脆弱的心理,組織了這次的攻堅戰,攻打的不只是城池,還有人心。項燕看到自己的軍隊一觸即潰,這讓他痛苦萬分,他嘶吼着,殺死麪前一個又一個的敵人。

直到辛梧也登上城牆,兩個蠻橫的男人開始了對決,在親兵的掩護下,兩人手持長矛,都想要殺掉自己的敵人...辛梧並不是酒囊飯袋,他雖然比較自私,功利心較強,可他的確是靠着軍功坐上太守位置的,從基層殺出來的人,從來就不是無能的人...他廝殺了一輩子,他知道如何殺死自己的敵人,他知道怎麼躲避敵人的攻擊。

而同樣的,楚國大將項燕,以勇武聞名,天生神力,每次出擊都能將敵人直接刺穿,毫不停留,當兩個人對戰的時候,就彷彿是技術與力量的比拼,辛梧靈活的躲開項燕的突刺,手中長矛直接刺向項燕的心口,項燕迅速的抓住長矛,直接一把將辛梧朝着自己拽了過來。

辛梧放棄了手中的長矛,彎着身子從地面上撿起另外一根,就朝着項燕丟了出去。

辛梧沒有學過劍法,沒有學過刺法,他只學過怎麼殺人,兩人戰在一起,可謂是無比的兇險,項燕成功的刺穿了辛梧的大腿,而辛梧的長矛也是劃過項燕的脖頸,險些將他格殺,只是,項燕身邊的士卒已經不多了,項燕捂着正在滲血的脖頸,看着那些牛羊一樣被秦人追殺的士卒們,咬着牙,憤怒的轉過身,匆匆逃離。

他可以戰死在這裡,可是這些士卒不能全部都死在這裡。

辛梧坐在城牆上,看着倉皇逃離的項燕,忍不住的大笑了起來。

項燕帶着軍隊從北面逃離了壽春,軍隊毫無戰鬥力,他個人勇武彷彿也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士卒們慌亂的逃亡,項燕大叫着,組織士卒們朝着南方逃離,同時,他還要組織軍隊反擊,他知道趙括的戰車部隊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趙括真的將壽春打了下來。

秦軍傷亡慘重,可這是不可避免的情況,楚人在佔據着兵力和城池優勢的情況下,卻遭受到了最沉痛的打擊,項燕帶着潰兵慌忙逃離,而其餘士卒們選擇投降,士卒們打開了城門,趙括坐在戎車上,平靜的駛進了楚國的王都...過去的王都,他只是覺得有些可惜,如果楚王沒有逃離,或許這一次他就能抓住楚王了。

項燕在秦國士卒的追擊下,連續逃亡了數日,暈厥了好幾次,潰兵的軍隊逃到了居巢外,他們剛剛停下來準備休息,迎面出現的軍隊就將他們嚇得忍不住的跳了起來,他們驚懼的看着遠處,看到熟悉的楚國軍隊,這些潰敗的士卒忍不住的哭了起來,坐在戰車上,臉色蒼白的項燕,也是忍不住的落淚。

這是楚國貴族的軍隊,他們是來支援壽春的,當他們發現面前的潰兵時,他們非常的驚訝。

而知道趙括攻下壽春的事情後,他們的臉也變得煞白。

一路上叫囂着要生擒趙括的那些將軍們,瞬間啞口無言,低着頭,閉上了嘴。

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七十六章 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三百零四章 函谷關之難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六十四章 會巫術的使者與瘋了的趙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
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三百零七章 信陵君之哀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七十六章 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五十七章 我很害怕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三百零四章 函谷關之難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六十四章 會巫術的使者與瘋了的趙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