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

雲中郡之中,多是牧民。

這裡與雁門郡,都是趙國最爲重要的畜牧區,正是這裡爲趙國源源不斷的輸送戰馬,才造就了趙國勇武的騎士,已經大規模的戰車,甚至,趙國還這裡放養了大量的牛羊,這也是趙國非常重要的資源,牛耕技術在此刻已經完全得到了推廣,一頭健壯的耕牛,能頂上幾十個青壯,而羊就不用提,趙王的宴會非常的需要這些羊。

只是,這裡長期就遭受到了來自外部的騷擾,東胡,林胡,匈奴,他們常常會南下掠奪,他們要搶的是趙國的牛羊駿馬,還有就是抓捕趙人作爲奴隸,爲了應對這些來去如風的敵人,趙國一直都不敢掉以輕心,趙國學習秦人的做法,也是在吸收胡人人口,並且想辦法將他們也變成趙人,大批的胡人都在雲中與雁門,漸漸融入趙國,成爲趙國的子民。

趙括的門客狄,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在這方面,秦人做的最爲徹底,他們設立夷道,鼓勵通婚,原來兇猛的西戎,變成了如今的老秦人...這也是爲什麼諸國說秦國是蠻夷的原因,當然,也不只是秦國會如此,燕國,趙國,楚國,都會吸收自己周邊的胡人,耗費很長的時間,將他們變成自己人,增加本國的人口。

胡人是長在馬背上的,他們每次南下劫掠雲中雁門的時候,都是來去如風,騎兵迅速穿過趙國士卒的防線,進行掠奪殺戮之後,又迅速返回,趙國的戰車追不上他們,步兵擋不住他們,只有騎士,能夠與他們交戰,可是趙國的騎士,騎術並不如這些胡人,這就使得趙國對這些胡人無可奈何。

直到趙人改變了自己的衣服,也開始學習胡人在馬背上拉弓射箭,這才改變了趙人對胡人束手無策的局面,可實際上,趙國通過這一系列的變革之後,依舊無法擊破這些胡人,胡人並沒有固定的居所,人人精於騎術,馬匹又多,趙國只能是被迫的進行防守,修建防禦工事,通過騎兵來挾制對方,不給對方劫掠的機會。

雲中,雁門的百姓,也不是白給的,實際上,他們大多也是林胡,東胡,甚至是匈奴人,只不過,他們正好生活在趙國境內而已,每次塞外的胡人進行掠奪的時候,會遭遇到趙國境內這些“蠻夷”的奮死抵抗,牛羊就是他們的一切,他們也是長在馬背上的,怎麼會讓敵人輕易的將物資搶走呢?故而,雙方遭遇的結局一定是不死不休的,雲中郡與雁門郡的人口因此越來越少。

每次趙國境內的牧民大量的被殺死,當地的郡守就會遭受到趙王的懲罰,可能是因爲這直接影響到了趙王的宴會是否豐盛,故而,趙國內的衆人都將邊塞的官職當作一種災禍,只有最不幸的人,纔會被派到這裡,當初李牧被魏無忌送到這裡的時候,衆人也是紛紛猜測李牧是不是得罪了魏無忌。

“將軍!將軍!!”

“胡人又來了!!斥候傳來報告,在東北方聚集了大量的胡人騎兵..有十二處烽火臺在求援...查不清敵人的數量!”

李牧正站在校場上操練着士卒,就看到自己的副將衝了進來,慌忙的說道。士卒們頓時譁然,李牧卻格外的平靜,他只是看着面前的這些年輕人,李牧在雲中郡召集了大批的青壯來進行操練,這些都是健壯的邊塞男兒,他讓每個縣城都加大操練力度,增加進行操練的人手,應對敵人的襲擊。

此刻,聽到副將的言語,李牧不假思索的說道:“請您按着我的命令去做。”

副將握緊了拳頭,認真的說道:“將軍...請您迅速我出戰...”

“按我的命令去做!”,李牧轉過身來,死死的盯着他,副將被他盯着,有些說不出話來,咬着牙,朝着他俯身行禮,這才走了出去,那些正在操練士卒的幾個將領卻是長嘆了一聲,他們實在不明白,當初那位勇敢的李牧將軍,到底是怎麼了。李牧將軍剛剛到來的時候,因爲他的年紀,沒有人尊敬他,都認爲他不過是來個混軍功的貴族子弟。

可是,很快,李牧就表現出了自己悍勇的一面,他召集雲中的騎兵,出擊前來劫掠的胡人,通過不到六千人的騎士,愣是擊潰了三萬多胡人,這一戰之後,雲中就再也沒有人敢小看這位年輕的將軍了,在那之後,李牧逢戰必先,不曾後退過一次,擊退了胡人無數次的入侵,就是胡人,也得知了這位將軍的威名。

可是,從上一年開始,李牧忽然就變了。

當他再一次擊退了胡人的襲擊之後,他就站在那些戰死的同袍面前,認真的思索着,回到營寨之後,他下達了新的命令:“胡人如果入侵,要趕快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有敢出去迎戰的人,要被處死。”,衆人頓時就懵了,這是什麼意思?隨後,李牧增加了很多的防禦工事,設立了更多的烽火臺,派遣了很多的斥候。

他每天都要宰殺牛羊來犒賞士卒,深得士卒們的愛戴。

可是,就如他所說的那樣,每次有胡人入侵的時候,烽火臺給出警示,李牧即刻就讓牧民們返回城池,又令各地死守,不許出戰,胡人屢次侵犯,卻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斬獲甚少,胡人也不知道趙國的將軍爲什麼忽然就變得如此膽怯,不過,他們卻也漸漸變得狂妄起來。

李牧在做好這些應對措施之後,他又讓各地召集青壯進行操練,並對這些前來操練的士卒給與豐收的賞賜。在如今各國,士卒與百姓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所有成年的男丁,都是要接受軍事訓練,做好戰爭準備的,這一點,秦國做的最爲詳細,因爲他有完善的戶籍制度來輔佐服役制度。

可是在趙國,各地的操練卻有不同,有些地方只是裝裝樣子,並不像秦國那樣全力操練民衆,李牧在雲中,就是採取了秦人的做法,成年的男丁,都要集中起來操練。如今,士卒們不必再跟着李牧去赴死,當然,胡人也搶不到什麼東西了,可是,這還是對李牧的名聲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駐守在雲中的趙國將領們說:李牧被胡人嚇破了膽,再也不敢出戰了。

而胡人更是如此,都說趙國的主將是個膽小怯戰的小人。

他的名聲傳到了趙國,貴族們都嘲笑他的行爲,甚至已經有人在趙王面前彈劾這個丟了趙國顏面的懦弱將軍,趙王自然是勃然大怒,想要懲罰他,還是廉頗將軍勸住了他,廉頗將軍對趙王說:李牧當初在武安城,面對數倍於自己的秦人,都沒有畏懼,怎麼會害怕胡人呢?這一定是他想要消滅胡人的計策。

趙王知道是馬服君舉薦李牧來擔任雲中郡尉,便沒有再懲罰他,只是心裡卻不大看得起這位年輕的將軍。

李牧筆直的站在校場內,在士卒們的之中走動,幫助士卒掌握正確的射箭方式,他爲人很嚴肅,也不再像當初那樣的和藹可親,可是,士卒對他卻是更加的擁戴了,李牧常常用牛羊來犒賞他們,對於參加操練的青壯也有賞賜,士卒們接受了他的犒賞,卻沒有能爲他作戰,這讓士卒們都覺得有些不安。

遠處的幾個將領聚在一起,也不知在說些什麼,只是時不時看着李牧,眼裡滿是不屑。

就在李牧指導一位士卒該如何射中目標的時候,士卒放下了手中的弓箭,認真的看着李牧,說道:“將軍,請您允許我們出戰吧....我們無故的接受您的賞賜,卻並沒有爲您擊敗敵人...”,李牧有些驚訝,看了他一眼,方纔繼續說道:“那就好好練習射箭,等您可以精準的射中五十步以外的草人之後,我就帶二三子出戰。”

“唯!!”

..........

此刻的趙括,也是來到了田單的院落。這些時日裡,他一直都在拜訪自己的好友,另外,還去祭祀了藺相如,樂毅,他準備要離開邯鄲,回到馬服去了,在回去之前,他覺得自己應該來拜訪一下田單。當他趕到了田單家門口的時候,正好看到田單的家臣,正在朝着門外丟東西。

趙括下了馬車,站在一旁,看到地面上灑落着一些精美的布帛,齊國的錢幣,甚至還有寶劍之類的東西,他還沒有開口詢問,就看到田單的家臣張開了手臂,一步一步推着兩個中年人,將他們推出了房門,這才猛地關上了大門。這兩個文士看起來都有些無奈,用齊語迅速的交談了幾句,也不理會那些灑落在地面上的禮物,轉身離開了。

看到一旁的趙括,那兩人俯身行禮,趙括也行禮拜見,那兩人這才走開了。

趙括目送他們離去,這才走到了門口,敲了敲門。門內隨即傳出一陣尖銳的聲音,用的是齊語,似乎是在罵人,語氣非常的高亢,家臣惡狠狠的打開了門,看到門後的趙括,整個人就愣住了,趙括笑着詢問道:“田公在家嘛?我是來拜訪他的。”,家臣顯然是認出了這位年輕人,連忙行禮拜見,這才邀請他進了家門。

走進了院落內,趙括就在這裡等候着,過了片刻,家臣方纔走出內室,又帶着他走了進去。

田單正跪坐在內室裡,捧着竹簡,看到走進來的趙括,一動不動,彷彿就沒有看到他,趙括行禮拜見,也不等田單說什麼,就坐在了他的面前,“許久不見,田公您還是如此的健朗。”,趙括笑着,又將自己帶來的禮物放在了一旁,他並沒有戴布帛之類的,只是帶來了一些自己抄寫的竹簡,裡面記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他說道:“這些禮物,請您不要再丟出去了。”

田單緩緩擡起頭來,打量着面前的趙括,這才問道:“您來這裡做什麼?”

“我是來看望您的。”

“呵,我與您沒有什麼交情啊。”

“您當初在王宮裡幫我解圍,我是不會忘卻的。”

“那是因爲藺相如的苦勸,我很厭惡您的。”,田單冷冷的說道。

坐在趙括身後的韓非忽然站起身來,手放在了劍柄上,趙括急忙轉過頭來,示意他坐下,韓非坐了下來,趙括這才笑着說道:“無論您是否厭惡我,您都曾幫過我,我應當來看望您。”,田單皺着眉頭,沒有再多說什麼,趙括又問起了他的身體狀況,聊了一些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些事情,田單始終一言不發。

聊了片刻,趙括這才站起身來,向田單告辭,準備離開。

“您是來憐憫我的嘛?”,田單忽然詢問道。

趙括茫然的看着他,說不出話來。

“我看,您最好還是管好自己的事情吧..您以爲,您這樣的賢人,就沒有人會來謀害您嘛?您可以去王宮,問問上君,有沒有人彈劾您。”

“我並不在意有沒有人彈劾我...”

“我知道,您是趙國的大賢,上君又如此愛您,他怎麼會懲罰您呢?”

“不過,請您記住。想要謀害您的人,絕對不會通過你所能想出的辦法來害您,您如今的威望越是高,您的處境就越是危險,您太容易相信別人,又堅信所有人都懷着善意來對待他人,這就是您最大的缺點。”,田單說着,他眯着雙眼,低聲說道:“邯鄲是一個更加危險的戰場,在這裡,您有着比白起還要可怕的敵人...”

趙括說了一聲受教,便離開了這裡。

剛剛走出了門口,就看到魏無忌坐着馬車急匆匆的朝着這裡衝了過來,看到面前的趙括,魏無忌跳下了馬車,快步走到了他的身邊,認真的說道:“長安君。”

“什麼?”

“刺殺董成子的刺客,還有刺殺樓緩的刺客,在先前都曾與長安君見過面。”

“可是...他爲什麼要這樣做?”

“長安君前些時日在鬧市縱馬...撞傷了幾個人,是路過的樓緩派人將他抓起來,送到了董成子那裡...董成子判他有罪,令他進行賠償,他非常的生氣...”

“那幾個接受了賠償的百姓,都失蹤了,其中有兩個人的屍體,在城外找到了...”

趙括握緊了拳頭,眼裡燃燒着怒火。

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六十六章 魏有信陵君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屬於戰爭的天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聖第兩百二十四章 我不是騎劫!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史記.趙子世家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三百零六章 讓我給你一個擁抱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
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三百零五章 馬服君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六十六章 魏有信陵君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四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屬於戰爭的天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四十六章 我是楚人的兒子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七月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後的美好風景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六十一章 大軍開拔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聖第兩百二十四章 我不是騎劫!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曹參之能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史記.趙子世家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三百零六章 讓我給你一個擁抱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兩百二十九章 虞卿啊,虞卿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五十九章 數量不能決定勝負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