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

兩個人從無爲而治開始爭吵,隨後又從哲學領域吵了起來,兩人都是堅定的認爲人本,可是兩者的人本又有些不同,趙括相信人的力量,主張人的價值,認爲一切制度和政策的制定都要以人爲主來進行考慮,而刑法的處置對象也是以人爲主,要以尊重你作爲人的權力的基礎上進行審判之類的。

老人同樣是如此主張的,他吸收了荀子的自然沒有自己的想法,人要靠着自己來解決事情的主張,在此基礎上又延伸出人的主觀能動性,而兩人的主要差異,則是來自於人和人類社會的不同看法。趙括認爲人是社會的主體,一切社會活動都是人的活動,他訓斥老者的“減少人與人之間交流聯繫使社會穩定”的說辭。

人類社會不是抽象的單個人的機械相加,而是由處於現實活動中、現實關係中的社會的人形成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有機系統。人和社會的有機統一,是從總體上正確把握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觀點。離開這一基本觀點既無法理解人,也無法理解人類社會。

當然,這種的爭吵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兩人都是受益匪淺,趙括從老者那樸素的黃老思想裡,學到了不少的東西,老者的思想或許很原始很簡陋,可是這並非就是說他的思想裡沒有可取之處的,而趙括的思想雖然成熟,卻大多都是直接從後世借鑑而來的,缺少了中間的一些重要辯證過程。

他們從哲學領域一路談到了天文,日曆,在這些方面,趙括就有着碾壓性的優勢了,他能認真的給老者解釋各種不同的天文現象,以及大自然的活動之類。趙括說起了球體,引力,重力,乃至是月球,太陽等這個概念,老者那樸素的天文觀念不堪一擊,在這領域敗得一塌糊塗。

可是這還真的不能怪老者的見識短淺,在如今這個時代,能擡起頭來思索着宇宙的人,本身就是非凡的人,只是礙於科技水平的落後,老者更多的都是自己的猜想。趙括就當時給老人普及了一趟簡單的物理課,天文課。老人顯得有些激動,卻又格外的謙遜,低着頭來聽着趙括的那些解釋。

趙括的解釋似乎比他自己憑空猜想的要更加的合理。

一如當初的鄒子,老人認真的對趙括說:“我不知道您說的是不是對的,可是比起我所說的,還是您的解釋更加合理。”,這已經是承認了趙括在天文領域的知識比自己要高。完全搞不清楚這情況的戈,只是傻笑着,君侯似乎贏了?當然,兩人從天文轉到其他領域的時候,就再次吵了起來。

“上下有別?三綱五常原來是你們這些人!呵!荒唐!可笑!!”,趙括險些跳了起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黃老學說還有如此一面,黃老學說是在道家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跟真正的道家學說卻有很大的區別,而黃老學說裡一個重要的思想,那就是我們所謂的上下有別,王侯將相有種之類的屁話。

沒錯,儒家信奉禮儀,可是有很多人喜歡把髒水往儒家頭上扣,甚至將他們的思想稱爲讓人變成奴隸。曾有人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來攻擊儒家,說他們是君王的奴隸。從根源上探討,孔子是說了君王有尊嚴,大臣要服從他,可是孔子從來沒有說大臣必須得愚忠!

孔子並不贊同臣對君的絕對效忠與服從,而是強調君臣各有義務,得相互尊重,君臣關係纔可以維持下去,“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若不尊重臣,則臣大可不必效忠於君,大家只知道所謂的君君臣臣,卻不知道,君不君,則臣不臣。孔子又認爲,君主雖然尊貴,卻必須接受道的約束。如果君主的行事違背了道,臣也可以解除君臣關係,違背自己的君王。

而隨後的孟子荀子這些人更加極端,尤其是孟子,直接就說出了君王不把你當人看,你就拿他當仇人來看這樣的話,荀子也是說出君臣各自有不同的職責,無論是誰,都是非常重要的,都要盡到自己的職責這樣的話。故而,如今的儒家可不會慣着君王,你要是不把他當人看,他就敢拔劍對準你。

這大概也是始皇帝受不了儒家的一個原因,皇帝希望天下都無條件的服從自己,哪裡能忍受這麼一幫子隨時準備將自己當作仇人的學者呢??而最推崇君王威嚴,認爲大臣必須無條件服從君王的,卻是後來大家都很喜歡的法家....沒錯,就是商鞅這一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鼓吹者開始推廣的,他們認爲大臣要無條件服從君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最符合的應該是法家纔對。

而除卻法家之外,同樣在意這一點的就是黃老學說。老人就固執的認爲君王是沒有過錯的,君王的命令是天下都要服從的,而他提出這樣的思想,主要原因還是爲了維護國家的穩定,從出發點來說,他是不希望地方出現動亂,不希望大臣叛亂,故而想要提高君王的威嚴來遏制天下的叛亂,維護中央集權,可他本身的制度又不利於中央集權....

或許這算是變相的進行系統維護,打了個補丁?

歷史上的黃老學說在漢初被採用,一直持續到景帝時期,在景帝時,黃老學說的黃生與儒學博士轅固生開始了一次大辯論,兩人的論點是湯武除桀紂是受天命而王,還是以臣弒君?這個話題有些危險,很多對儒家有嚴重偏見的人肯定會覺得,儒家的觀點是湯武以臣弒君....實際上,正好相反。

黃老認爲湯武作爲大臣,不勸諫桀紂,卻殺死了他們,這是弒君!儒家卻認爲,沒聽說弒君啊,聽說殺了個暴君而已!你既然覺得他們的做法是弒君,那當初的高祖是不是也不該起義?該去勸諫秦二世??

就這樣,兩派打的天翻地覆,景帝看到儒家把高祖都給扯出來了,急忙勸停了這次的辯論,而景帝的母親竇太后非常的迷信黃老學說,得知儒家弟子敢對黃老不敬,直接將這儒生叫來詢問,安排了幾個武士站在身邊,然後問他黃老學說怎麼樣?固執的老儒擡起頭來說:我不知道,我沒看過,我家裡奴僕倒是愛看來着!

竇太后大怒,將他丟到了豬圈裡與野豬搏鬥,景帝偷偷讓人給了轅固生一把利劍,這位性情暴躁的儒家老大爺就拿着劍將面前的野豬當作黃老學者給殺死了。

很可惜,到後來,儒家因爲長期被壓制,沒有辦法來得到皇帝的任用,故而吸收了黃老和法家的君臣觀念,放棄了自己原先的君臣平等思想,使得儒家在後來將法家和黃老的黑鍋都給背上了。從那之後,儒家受到了重用,從那之後,儒家也不再固執而倔強了,儒家的大儒沒有辦法再去殺野豬了,不過還是能殺人。

到更後來,出現了更加醜陋的怪物來爲這些東西掩飾,然後可以殺野豬的,可以殺人的儒生都不見了,只剩下一些拿着扇子,在酒樓裡抱着歌姬唱歌的所謂“風流才子”,出現了一些毫無節操的皇家狗腿子,不,是強權狗腿子,誰的拳頭大,他們就給誰跪下,然後,整個儒家都揹負上了罵名,就連孔子,孟子,荀子都沒有能倖免。

對華夏貢獻巨大的孔子,成爲了網絡學者口中鼓吹君臣等級的“小人”,鼓勵大臣殺死暴君的孟子,成爲了他們口中堅信人心皆善的“腐儒”,而一生剛烈,充滿了大智慧的荀子,最大的功績卻成爲了他教出兩個法家弟子!過度的吹捧法家,貶低同時代的儒家,以此來炫耀自己的與衆不同。

原始社會最大的奴隸主成爲了華夏版“林肯”,荒淫無度的大暴君成爲了“功在千秋”,“大唐盛世的先行者”,仁義的君王成爲了“虛僞小人”,正直的大臣成爲了“蜀漢的幕後權臣”。而最可憐的就是那幾個爲了天下奔波的聖賢,卻被他們的後人們稱爲了他們生前最痛恨的人。

而如今聽到老人口中的君臣有別,大臣無條件服從之類的話,趙括頓時就炸毛了,他指着老者的臉,毫不客氣的臭罵,老人也變得激動了起來,他拄着柺杖,大聲的說道:“好啊!就按着你說的來吧!今天兒子殺死父親!明天大臣殺死君王!天下沒有一天的安寧,沒有人尊重君王,大臣們心裡只是想着如何篡位!”

“篡位和無條件服從,那根本就是兩件不同的事情!沒有不犯錯的人,皇帝也不例外,若是皇帝殘暴不仁,大臣和百姓憑什麼要忍受他?您總是以戰爭來恐嚇我,我心裡卻明白,一個殘暴的皇帝所帶來的危害遠比戰爭要更大!如果一個皇帝不能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斷的迫害百姓,窮兇極惡!那樣的皇帝,該殺!”,趙括怒目圓睜,他幾乎是吼了出來。

老者茫然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頭暈目眩。

趙括這樣的武將,在他憤怒的時候,顯得有些可怕,怒目圓睜,臉上滿是殺氣,戈都被嚇得顫抖了起來。

“要以律法來治理國家,讓所有人都不能違背律法,哪怕是皇帝也一樣!大臣不是皇帝的奴隸,廟堂要爲了天下百姓而存在,您要保護天下百姓,就不能教他們去忍耐,面對不公正的待遇,面對活不下去的生活,面對強大的惡人,難道還要低下頭來求饒嗎?!您要教會他們去反抗!”

“我見過了太多太殘酷的戰爭,我不願意再看到這樣的局面。”,老人很快就平靜了下來,隨即說道。

“被壓迫的百姓反對暴政的戰爭,那是正義的戰爭。”,趙括認真的說道,他說道:“保衛國家的戰爭,大一統的戰爭,百姓們自發反對暴政的戰爭,這三種戰爭,是我不反對的,是我願意擔任將軍親自作戰的戰爭!”

看着面前激動的趙括,老者沉默了許久,隨即,他搖着頭,說道:“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無論是什麼樣的戰爭,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比起戰死,或許低着頭活着,會更好,對天下也更好...”

“您說的不是低着頭活着,這是跪着活着...我們都沒有爲天下人選擇的權力,他們會有自己的抉擇,等到他們真正受到了壓迫的時候,他們會做出正確的判斷。”,趙括冷靜的說道。戈如今聽懂了,君侯似乎不反對百姓的叛亂??他甚至還贊同!這還是那個厭惡戰爭,爲秦國立下了無數功勳的武成侯嗎?

趙括眯着雙眼,自信滿滿的坐在老者的面前,他完全不擔心,華夏的百姓,向來就知道這個道理,當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們會憤怒的大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們會讓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感到畏懼,會讓他們嚐到虐待百姓的苦頭。這就是趙括之所以不願意找陳勝吳廣劉邦,提前去殺死他們的原因。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趙括會安排舊貴族遷徙,因爲他不願意看到舊貴族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引發戰爭,可是他絕對不會去動陳勝吳廣,如果有一天,秦國真的再次施行苛刻的律法,壓迫百姓,讓天下民不聊生,讓陳勝吳廣順利的起義,劉邦得到天下百姓的擁戴,那趙括覺得秦國就活該滅亡!

他如今所忙碌的,就是改變秦國的制度,避免出現壓迫百姓的情況。若是有一天,趙括也沒有辦法治理好秦國,秦國百姓活不下去了,爆發了大起義,那趙括絕對不會去鎮壓他們....他幫助秦國完成大一統,不是因爲自己的功名,不是因爲與嬴政的關係,不是因爲他想要做大秦的狗,是爲了天下蒼生。

也就是在那一刻,老人看着趙括臉上的那種自信,揣摩着他的想法,忽然覺得,他的確是那樣的高大,比自己還要高出幾個頭來。

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八十三章 死去的青年與冷血的怪物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七月發新書了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四百四十章 穿越者指南:從園長到校長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四十章 初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四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四十章 初戰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三百七十六章 叛賊的同夥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氣最大的楚國縣令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
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八十三章 死去的青年與冷血的怪物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兩百一十章 驚天密謀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三十三章 真君子也七月發新書了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只是個卑鄙的小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四百四十章 穿越者指南:從園長到校長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驅逐姬丹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勇士之後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不過秦國,還打不過你?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四十章 初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八十七章 秦人誠不我欺第四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四百六十四章 像個人一樣活着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個老將軍的死亡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四十章 初戰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三百七十六章 叛賊的同夥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氣最大的楚國縣令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二十六章 孰不能死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只有將能聽懂的相語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