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

在發展內政的同時,外部戰爭自然也不能停下來。

只是,秦國在這幾年裡所吃掉的土地太多,整合當地的情況,安排官吏之類的事情還沒有完成,若是急着去攻打趙國,滅亡趙國,這似乎會引起更大的問題。羣臣還在商談着對趙國的策略,想要一王天下,最先要做的就是滅亡三晉,如今三晉只剩下一個趙國,這極大的刺激了秦國羣臣的進攻慾望。

只要趙國被拿下,一王天下就真的觸手可及了。

而更加振奮人心的消息是,趙國的國相投向了秦國,本身又失去了李牧,司馬尚這些傑出的將領,不堪一擊,就是魏繚,在給秦王說起攻打趙國的事情的時候,都是認爲只要武成侯帶着五萬士卒,就能將整個趙國拿下...若是在從前,有人說五萬士卒就可以拿下趙國,那他一定是瘋了。

可是如今與過去不同,趙國已經來到了他最虛弱的時候,只能說,龐公還是比較幸運的,若是他還活着,看到如今的趙國...只怕是生不如死。趙國失去了外部的支持,也失去了國內的棟樑,趙王年幼,不理政務,整日只想着如何玩耍,王后無知,私下裡養着男寵,日夜取樂。

處理國事的郭開,也只是想着如何覆滅趙國。

在歷史上,在這個時期處理政務的,應該是趙王偃的兄長春平君,可惜,因爲趙括的影響,導致春平君病死在了秦國,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返回趙國,故而趙國國內的政務落在了郭開這個小人的手裡。春平君先前在秦國擔任質子,趙括在趕來秦國之後,秦國沒有像原先那樣慘敗給魏無忌,蒙驁依舊是趙國所面臨的巨大威脅,這導致春平君冒險去行刺蒙驁,從而被抓。

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就引起了如此巨大的轉變。

因爲郭開的功勞,使得燕國得到了一段和平的歲月,本來李牧是想要滅亡燕國,增加趙國國力來對抗秦國的,只是郭開成功逼走了李牧之後,燕國逃過了劫難。燕國已經很久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只是,燕人並不是那麼的開心,燕王喜,爲了給自己修建王宮和陵墓,徵發了遼東的十五萬百姓。

大概是因爲沒有外來的威脅,燕王覺得自己可以高枕無憂,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不顧羣臣的勸阻,要求燕國百姓們給自己掏修建王宮和王陵的錢,這被稱爲敬王稅,雖然沒有戰爭,可是繁重的徭役和稅賦,使得燕國百姓苦不堪言,短短兩年時間裡,燕國居然爆發了六次民變,燕王強行鎮壓了這些叛賊,而那些勸阻他的大臣,也被他直接殺死。

這已經不能算是昏君了,這是暴君。

燕太子丹數次想要拜見燕王,讓他停止這樣害民的行爲,可是燕王不願意與他相見,吩咐王宮門前的武士,不許讓太子丹入宮。丹已經有些絕望了,本來就虛弱不堪的燕國,在燕王的禍害下,變得更加虛弱,百姓們非常的厭惡這位燕王,在遼東等地區,胡人們在道路相遇,彼此詢問:秦國的軍隊爲什麼還沒有到來呢?

修建王宮王陵不僅耽誤了農忙,還累死了不少的百姓,而沉重的稅賦,導致大批百姓逃亡齊國,燕王則是安排軍隊在邊境駐紮,看到逃亡的百姓,就要將他們殺死。

再一次被擋在王宮之外,太子丹低着頭,神色恍惚的坐上了馬車,道路上空蕩蕩的,基本上看不到什麼行人,就是有孩子看到自己的馬車,也會急忙逃離,這讓太子丹的心裡更加的痛苦。他返回了自己的府邸,府邸內也是空蕩蕩的,這些日子裡,丹結交了不少的武士,賢人。

可惜,因爲丹多次想要勸阻燕王,燕王一怒之下,就驅趕了他的門客。丹再次變成孤身一人,丹已經很久都沒有笑過了,魏增逝世了,昔日的幾個好友,正式變成了敵人,或許,他們一直都是敵人。燕丹拔出劍來,就在院落內揮舞了起來,他的速度越來越快,劍光閃爍,他彷彿要將自己的全部痛苦都釋放出去,劍法兇狠,強而有力。

燕丹甚至都沒有注意到來人,當他氣喘吁吁的收起劍,渾身都已被汗水浸溼,他擡起頭來,看到站在面前的魁梧男人,丹先是一驚,認出這人的身份後,方纔俯身行禮。來人也是恭恭敬敬的回禮,丹這才邀請他坐下來,擠出一抹笑容,說道:“不知道您到來,沒有出去迎接您,這是我的過錯,請您寬恕。”

來人喚作鞠武,他是燕國的司寇,與丹的關係很不錯,他是丹的啓蒙老師。鞠武坐在丹的面前,笑着說道:“我看到您的劍法,就已經明白了您的想法,您出劍迅速,每一次都是用盡全力,是什麼事讓您如此的憤怒呢?”,丹皺着眉頭,看了他片刻,方纔說道:“我剛剛從王宮回來。”

鞠武點點頭,長嘆了一聲,說道:“這都是因爲張唐的功勞啊。”

張唐是秦國的將軍,當初燕王想要讓秦國派遣一個人來到燕國,甘羅成功的說服了張唐,讓他願意前往,只是後來秦國支持趙國,影響了與燕國的關係,使得張唐只能繼續留在秦國,在結束了戰爭之後,燕王再一次發出請求,他被趙國打怕了,急着要與秦國改善關係,呂不韋思索許久,纔派出張唐來燕國。

如今的張唐,是燕國的國相。

他來到燕國之後,也不理政務,他只是不斷的奉承燕王,誇讚燕王的豐功偉業,燕王對他喜愛有加,認爲張唐在燕國,秦國就永遠不會對燕國動手,而張唐後來勸說燕王,修建王宮和王陵來增加自己的威望,又詆譭那些仗義執言的大臣,說他們是心懷不軌,又離間燕王與丹的關係。

可以說,他已經成爲了燕國的郭開,本就沒有什麼才能的燕王,在他的建議下,做出很多令人厭惡的暴行,燕國羣臣,都對這位國相恨之入骨,包括太子丹,也是如此。而此刻,他聽到自己的啓蒙老師說出了自己對張唐的不滿,遲疑了片刻,對他說道:“我倒是有個辦法。”

鞠武並沒有驚訝,他認真的說道:“我知道,您派出自己的門客假裝投奔張唐,想要趁機殺死他。”

丹大驚失色,看了看周圍,這才問道:“您是怎麼知道的?”

“唉,您雖然有志向,有膽魄,可還是太年輕啊。張唐這個人雖然沒有什麼才能,可是他爲人謹慎,惜命,當初他寧願得罪呂不韋都不願意前來燕國,是甘羅勸說之後,他方纔同意。像他這樣的人,怎麼會那麼容易被殺死呢?連我都能查出那些人的來歷,難道他查不出嗎?”,鞠武反問道。

丹臉色蒼白,看起來有些害怕。

“您不要擔心,只要他們還沒有動手,張唐即使知道他們的來歷,也沒有關係。我今天來拜訪您,就是因爲這件事,請您制止您的門客,讓他們不要去行刺張唐,無論您的舉動是否成功,都會引起大亂,您或許會被殺死,被驅逐,而秦國也一定會出兵攻打燕國!”

“不,張唐是帶着要滅亡燕國的想法來到燕國的,無論如何,我都要殺死他,他不死,燕國遲早都要滅亡在他的手裡!”,燕太子丹堅定的說道。

“不行,秦王本來就很兇暴,若是因爲這件事積怒到燕國,就足以叫人擔驚害怕了,何況您這是要公然與秦國翻臉呢?這叫作‘把肉放置在餓虎經過的小路上’,禍患一定不可挽救!即使有管仲、晏嬰,趙括也不能爲您出謀劃策了。希望您快點制止自己門客的想法,以消除秦國攻打我們的藉口。”

丹不悅的問道:“難道就這樣放任張唐胡作非爲嗎?”

“張唐並不是燕國的心腹大患,目前燕國也無法阻擋秦國,請您向西與趙國結盟,向南連絡齊、楚,向北與匈奴單于和好,然後就可以想辦法對付秦國了...只有足以抵抗秦國的時候,您纔可以殺死張唐。”

“唉,老師的計劃,需要的時間太長了,我的心裡憂悶煩亂,恐怕連片刻也等不及了。況且並非單單因爲這個緣故,張唐在燕國,父親聽信與他,他還活着,燕國想要與其他國家結交的計劃,就一定會被他破壞,我們也無法勸說父親來執行我們的計劃,所以希望老師不要勸阻我。”

鞠武搖着頭說:“選擇危險的行動想求得安全,製造禍患而祈請幸福,計謀淺薄而怨恨深重,爲了除掉一個仇人,而不顧國家的大禍患,這就是所說的積蓄仇怨而助禍患了。拿大雁的羽毛放在爐炭上一下子就燒光了,何況是雕鷙一樣兇猛的秦國,對燕國發泄仇恨殘暴的怒氣,難道用得着說嗎?”

燕丹憤怒的說道:“我不是不知道這樣的道理,只是張唐在燕國,燕國百姓就要遭受苦難,燕國就無法施行自己的策略,父親甚至都不肯見我,這樣拖下去,等到秦國滅亡趙國,接下來就是要攻打燕國,讓燕國滅亡了!請您不要再反對了!”

鞠武也有些無奈,只好說道:“有位田光先生,他這個人智謀深邃而勇敢沉着,您若是想殺掉張唐,可以和他商量。”

丹聽聞,即刻起身,朝着鞠武大拜,說道:“希望可以通過老師來結交田光先生。”

“唯。”

鞠武離開丹的府邸,便去拜訪自己的這位朋友,田光是燕國內的一位俠客,他年少時曾犯了錯,四處遊蕩,後來回到燕國的時候,他已經結交了很多有道德的朋友,他幫助了很多人,名聲很大,燕國的大臣也想要跟他結交。可是田光並不願意去做官,只是招待各地的朋友,與他們喝酒聊天。

聽聞鞠武到來的消息,田光非常的開心,跑着出來迎接他,兩人回到了府邸內,鞠武也不客氣,直接說道:“太子希望能跟您來一同謀劃國事。”,田光有些遲疑,看着他,問道:“是什麼樣的國事呢?”,鞠武有些驚訝,平日裡,自己的這位好友行俠仗義,從來不會多問,只要是有人求助,他都會幫忙。

鞠武長拜,說道:“請您與太子相見,然後就能知道了。”

田光思索了片刻,這才說道:“朋友的要求,我不敢推辭,就按您說的來吧。”

於是田光就跟着好友來拜訪太子丹,太子丹上前迎接,倒退着走路爲他引路,跪下來拂拭座位給田光讓坐,等他坐下來之後,左右都沒有人,太子丹離開自己的座位,朝着田光大拜,這才說道:“秦國的張唐,蠱惑君王,倒行逆施,弄得燕國民不聊生,我想要殺死他,請你幫助。”

田光看起來有些遲疑,他苦笑着,說道:“鞠武來找我,說太子有國事與我謀劃,我就詢問他是什麼事情,這不是因爲我害怕,是因爲我不能幫助您來對付秦國啊。”,太子丹有些驚訝,他問道:“您爲什麼要這樣說呢?都說您是俠士,難道俠士也會害怕秦國的暴虐嗎?”

“不是這樣的。”

田光回憶着說道:“我年輕的時候,任意妄爲,曾做錯了事,因此而被追捕,我逃離燕國,前往趙國,那時,我不懂的趙語,險些餓死,我遇到了一個年輕的君子,君子賜給我糧食,讓我活命...我那時就發誓,一定要報答他的恩情,那位君子就是如今秦國的武成侯。”

“我到現在都沒有能報答他的恩情,又怎麼能幫助您來對付秦國呢?”

太子丹聽聞,臉色有些蒼白,他搖着頭,無奈的說道:“好吧,既然這是您的想法,那我就不強行要求您來幫助我了,請您離開吧。”

“燕國之內,豪傑是很多的,您可以去找別人來幫助您。”

田光說完,這才與他告罪,準備離開,剛剛走到了門口,太子丹又說道:“我所講的,先生所聽到的,都是國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笑了笑,答應了他。

回到府邸後,田光便遣散了自己的門客好友,隨即拜訪鞠武。

“我聽說,年長老成的人行事,不能讓別人懷疑他。如今太子告誡我說:‘所說的,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這是太子懷疑我。一個人活着卻讓別人懷疑他,他就不算是有節操、講義氣的人!請您告訴太子,就說我已經死了,我不會泄露秘密的!”

隨即,田光刎頸自殺了。

ps:這位田光就是將荊軻舉薦給太子丹的人。

還有一章。

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第一百零一章 酷寒中誕生的嬴政(感謝糖糖的盟主)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四百七十六章 留侯之所以是留侯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七月發新書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二十四章 我不是騎劫!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
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兩百四十三章 長安君之死(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王頭槌!王頭槌!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三百二十七章 信陵君已死,出兵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第一百零一章 酷寒中誕生的嬴政(感謝糖糖的盟主)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四百七十六章 留侯之所以是留侯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六十三章 劍指北方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兩百二十三章 趙括的婚禮第四百二十四章 當今顯學我和我的家鄉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一百五十五章 別傷害寡人的馬服君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七月發新書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魏醋王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四百六十七章 陳勝吳廣又何妨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二十四章 我不是騎劫!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兩百三十六章 寡人在,請您不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