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

在毛遂的手放在劍柄的時候,龐煖就已經知道他要做什麼了,在與平原君同行的諸多門客裡,毛遂是他最爲欣賞的一個,他本來是想讓毛遂留在平原君的身邊,能夠爲平原君出謀劃策,可是毛遂不肯,他說:門客是要爲家主解憂的,如今平原君所擔憂的事情是趙國的安危,身爲門客,他拼死也要爲平原君解決他所擔憂的事情。

龐煖便將他帶在了身邊,自己畢竟年邁,身邊還是需要一個身強力壯的門客隨行。

正當毛遂要發作的時候,荀子到來的消息,迫使他放棄了自己的想法,楚王非常的開心,荀子這樣的賢人,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都會受到極大的尊崇,就是蠻夷之國的秦,楚也不例外,荀子曾趕到秦國,秦王非常尊敬他,帶着他去參觀秦國,荀子對秦國制度的評價也很高。

至於龐煖,此刻卻是一臉的茫然,荀子不是在趙國麼?怎麼會出現在楚國?

楚王急忙走向了門口,武士們領着荀子,以及另外一人,走進了王宮之內。荀子依舊是那副淡然的模樣,看不出喜怒,而站在他身後的人,只是低着頭,讓人看不到他的臉。楚王極爲恭敬的扶起了行禮的荀子,扶着他走到了最靠近自己的位置上,急忙又吩咐武士們準備宴席。

龐煖微笑着,看着對面的荀子,兩人是故友,互相拜見之後,方纔坐了下來。

楚王說道:“寡人一直都很想要與您相見,派去的使者被齊人阻擋在外,不能當面向您訴說寡人的心願,寡人因此感到遺憾,沒有想到,寡人終於等來了與您相見的機會,寡人聽聞,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到來,這是愉快的事情。請允許寡人設宴來款待您。”

龐煖靜靜的看着面前瘋狂向荀子獻媚的楚王,自己在這裡說了半天,連一盞水都沒有喝到,荀子一來,反而就要設宴款待...不過,他隱約覺得,荀子來到楚國,肯定也是與戰事有關的,他應該是來幫助自己的罷?

荀子笑着說道:“我這次是因爲受到邀請,方纔趕到了楚國。”,他說着,看向了自己身後的那人,楚王一愣,自己貌似也沒有派人去邀請啊,站在荀子身後的那位,終於是擡起了頭來。楚王並不認得這個人,他看起來神情憔悴,雙眼通紅,在回到了自己最爲熟悉的家鄉之後,這位曾經的鐵血將軍,也是忍不住的在馬車上哭出聲來。

熟悉的建築,服飾,悅耳的話語。

臨武君覺得,哪怕是死在這裡,或許也值得。

“罪臣先,前來請罪。”,臨武君半跪在了楚王的面前,楚王皺着眉頭,忽然反應過來,叫道:“臨武君項先?”,在楚王的父親楚頃襄王的時期,臨武君曾受到重用,可是,他慘敗給了白起,使得楚國丟掉了巫郡和黔中郡,他畏罪潛逃,成爲了楚國的恥辱,楚王反應過來,臉上滿是憤怒,“您犯下大罪,怎麼還敢回來?”

臨武君低着頭,說道:“臣是來向您請罪的,請您處置。”

說着說着,他忽然咧嘴笑了起來。

這讓楚王更加的憤怒,質問道:“您因爲什麼事如此的高興呢?”

“臣已經很久沒有說楚語,我是因爲自己的鄉音沒有任何改變而開心。”

楚王沒有再質問他,看了看一旁的荀子,方纔認真的說道:“楚國有自己的法度,沒有因爲他人的勸說而免掉懲罰的道理。”,顯然,他已經知道荀子的來意了,荀子搖了搖頭,說道:“法度一來是要懲罰人的過錯,二來是爲了警示他人莫要效從。臨武君的過錯,是他沒有能抵擋秦人的進攻。”

“楚國殺死戰敗的將軍,我想是想要讓將領們能夠死戰不退,寧可戰死沙場,也不要受罰被殺,可是,這樣的制度真的合理麼?我聽聞,天下沒有生來就知道所有道理的人,人通過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發揚自己的優點,僅僅因爲一次戰敗而殺死帶兵的將軍,不給予他們反思的機會,這就是楚國如今沒有將軍的原因啊。”

“若是您能寬恕臨武君的過錯,楚國的將領們不會再躲在家裡不敢出戰,只有不懼怕失敗的人,才能成功,您覺得,這樣的作法是對的麼?”,荀子問道,楚王思索了片刻,方纔笑着說道:“寡人明白了,寡人是個愚笨的君王,若是沒有您這樣的賢才提醒,只怕要犯下很多的過錯,不知道您能否留在寡人的身邊呢?”

荀子一愣,秦王當初都不敢直接開口招募自己,這楚王倒是有些意思啊。

看到荀子不答,楚王又看向了臨武君,他皺着眉頭,說道;“寡人寬恕您的罪行,您以後就不再是楚國的封君,請您去軍中做個都尉罷。”,臨武君急忙拜謝楚王,又謝過了荀子,這才離開了王宮,他這樣的小都尉,是沒有資格待在王宮裡的,走出王宮的時候,臨武君,不,項先,只覺得渾身無比的舒暢,就好像一座壓在身上的大山被移開,眼裡燃燒着鬥志。

“白起...”,他擡起頭,望着湛藍的天空,念出了仇敵的名字。

王宮之內,楚王繼續在跟荀子交談,將龐煖完全晾在了一旁。龐煖並沒有急着說什麼,而毛遂卻是忍無可忍,他直接從龐煖的身邊走了出去,走到了楚王的身邊,一把抓住楚王的手,楚王一臉懵逼的看着他,不知道他要做什麼,毛遂這才憤怒的說道:“合縱之事,對楚國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

“今楚國有五千裡的土地,有百萬持兵的士卒,這是霸主的姿態啊,以楚國的強盛,天下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阻擋。白起,不過是一個庸碌的小人而已,帶着幾萬秦國的軍隊,帶領士卒來與楚國交戰,一戰攻下了鄢郢,再戰燒燬了夷陵,三戰而侮辱了您的先人。這是連趙國都會感到羞恥的百世都不能遺忘的仇恨啊,而您卻不知道向秦國復仇!”

“合縱的好處是在楚國,而不是在趙國啊。”

“如今魏國與韓國都答應了要派遣救兵,若是楚國與趙國會盟成功,聯合魏,韓,滅秦在上黨,乘機西進,那您也可以報仇雪恨,收復失地,重振楚國之威,如此好事,您卻不能定奪,這是因爲什麼呢?!”

毛遂今年只有二十五歲,他抓住楚王的手臂,面無懼色,一隻手放在了劍柄上,怒視着楚王,楚王要比毛遂要高出一個頭來,卻還是爲他的勇氣而折服,腦海裡再次浮現出在秦國所受到的侮辱,楚王臉上既是羞愧,又是憤怒,他看向了遠處的荀子,他自己還是拿不定主意。

荀子撫摸着鬍鬚,他平靜的說道:“昔日,子夏問孔子:應該如何對待殺害父母的仇人?孔子說:睡在草墊上,枕着盾牌,不能做官,和仇人不共戴天,無論是在集市或者在官府,但凡遇到他就要跟他決鬥,兵器常常帶在身上,不必回家去取,時刻做好殺死他的準備。”

“懷王受到秦國的哄騙,死在秦國,楚人就像父母死去那樣的悲傷,爲懷王哭泣,您是懷王的孫子,您應該要如何對待您的仇人呢?”

楚王咬着牙,猛地扯開了毛遂的手,拔出了腰間的短劍,叫道:

“寡人與秦!弗與共天下!”

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兩百二十四章 我不是騎劫!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七十六章 戰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三百三十六章 揮劍決浮雲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
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四百五十四章 我大秦農業無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怯戰將軍李牧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零八章 不甘心的秦王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一百五十章 但使雲中飛將在第兩百二十四章 我不是騎劫!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九十四章 王宮內最後一位賢良(感謝蒙毅123的盟主)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九十六章 白起,白起,白起第七十六章 戰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一百九十八章 寡人之於國也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八十九章 歸途第一百六十五章 鬼才韓然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雙方對弈第兩百八十章 紙!紙!紙!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人有什麼呢?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兩百一十九章 您真的重視賢才嘛?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三百三十六章 揮劍決浮雲第四百四十二章 問農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