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

當後勝笑着返回甘羅身邊的時候,看着他臉上的微笑,甘羅下意識的覺得,這人是將事情給辦妥了,沒有想到,根本不需要自己出面,這件事就能輕易的得到解決。可是,後勝隨即說出的話,卻是讓甘羅氣的跳了起來,後勝笑眯眯的說道:“齊國要派出四十萬軍隊來迎戰秦國。”

“你這是要趁機哄擡價格?!”,那一刻,甘羅徹底怒了,他感覺自己被戲耍,自己出使本來是要和平的解決齊國的問題,讓齊國不戰而降,結果呢,一場會談就變成了一次大戰,要知道,秦國纔剛剛結束與楚國的戰爭,就是秦國,也不可能無休止的發動戰爭啊,他也需要一個緩合的時日。

何況齊國這破地方能召集出四十萬的軍隊,比楚國還要多,雖說戰鬥力可能不高,可那也是四十萬人啊,秦國要召集多少軍隊呢?

就當甘羅火冒三丈的時候,後勝變得嚴肅了起來,他說道:“請您不要這樣羞辱我,我向來說一不二,童叟無欺,我怎麼會趁機擡高價格呢?齊王身爲國君,就是再信任我,又怎麼會輕易的臣服與秦國呢?”

“那您到底是什麼意思?”,甘羅冷靜了下來,又開口詢問道。

後勝嚴肅的說道:“齊王讓我來負責召集和作戰,我會將軍隊安排在靠近魏國邊境的防線上,讓他們堅守不出,請您回去告訴秦王,讓秦國的士卒繞過齊國的軍隊,從陳魯的方向來到王都之外,到那個時候,我能肯定齊王一定會獻城投降。”,甘羅還是有些懷疑,他看着面前的後勝,卻沒有流露出心裡的懷疑,他笑着答應了。

隨後,兩個人就談起了具體的事宜,甘羅沒有資格來決定戰事,他所能做的,只是返回咸陽,將齊國的事情告訴秦王,齊王雖然準備與秦國動手,可是並沒有想要爲難秦國使者的想法,只是下令將秦國使者打出齊國去,齊王還是比較厚道的。只是,那些接受了甘羅賄賂的將軍們,無視了齊王的命令,笑呵呵的護送甘羅離開齊國。

甘羅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甘羅甚至都有些安心了,他覺得,齊國就是有百萬的軍隊,在這樣的將軍的帶領下,根本不值一提,就這樣的小人,若是在戰場上,大概是最先逃離的。他們到底有沒有勇氣跟武成侯開戰?甘羅非常的懷疑這一點。

.....

趙括感覺自己忽然明白,爲什麼趙康那廝要前往會稽了...年幼的趙修表現出了超過他父親的破壞力,剛剛學會走路的他,整日都是在亂跑,跑着跑着就摔一跤,如果大父在,他就會選擇大哭,如果不在,他就忍着不哭,趙括有些時候都跟不上他,小小的身體,卻是藏着驚人的能量,不知疲倦。

趙括被這小傢伙折騰的不輕,鬍鬚都快被揪光了,這跟他父親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頑劣至極,可是趙括也不惱怒,小傢伙大概是唯一能讓趙括開懷大笑的人...看着他各種搞怪,趙括就忍不住的笑了起來,撫摸着自己的鬍鬚,小傢伙很喜歡學趙括,每當趙括彎着腰,走在院落裡思索問題的時候,小傢伙有模有樣的跟在他的身後。

孩子長大之後,跟長輩也就不那麼親切了,扶蘇就是如此,作爲長孫,扶蘇如今也成爲了翩翩少年,他讀了不少書,所想的問題越來越多,開始愈發的成熟,按着秦國律法,他的個頭已經可以前往戰場了,當然,嬴政是不會讓他去的。扶蘇跟他父親不同,嬴政學習速度驚人,除卻數學,其餘東西都學的很快。

並且學會之後就能舉一反三,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極高的智慧,扶蘇要差上一些,韓非和趙括的教導對他來說,顯得有些複雜,雖說他學習速度不快,可是,他很有耐心,並且肯用心,這一點嬴政就比不上了,嬴政因爲學得快,就不願意付出太多的時間來學習,扶蘇卻願意整日捧着書來學習,直到自己將這些都學會。

趙括和韓非都教了他一些知識,爲了讓扶蘇變得更加全面,趙括甚至還拜託自己的幾個老朋友帶一帶扶蘇,趙括的這些老朋友,就是呂不韋,展,槌,吾滏等學者,這當然比不上嬴政當初的老師團體,可是這些學者卻能讓扶蘇看到很多不同的東西,展會告訴他秦國各地的農業水平,百姓的耕作日常,而墨家的那些學者則是告訴他匠人們的想法和訴求。

他們都很樂意教扶蘇,不只是因爲趙括的面子,更是因爲自己的學派,扶蘇作爲嫡長子,太子的位置是穩定了的,他作爲太子,對自己的學派有好感,那將來...這好處不言而喻。

同年,嬴政跟妾又生育了一個孩子,喚作將閭。

公子將閭雖然不是茗的孩子,可是茗對這個孩子也並沒有厭惡,她倒是開心,自己又多了個孩子,趙括當然也是,這也是他的孫兒啊,將閭在趙括的懷裡傻乎乎的笑着,這是一個有些憨厚的孩子,趙括很喜歡,不知何時,趙括也變得兒孫滿堂。無意中,嬴政跟韓非還成爲了親戚。

韓非在來到秦國後不久,就跟當地的一位女孩成家,韓非並不奢望愛情,他也沒有家裡人來主持婚禮,在他出去求學的時候,他最後一個親人,母親就已經病逝了。當時也是藝主動幫着韓非找了一門婚事,而嬴政所迎娶的妾室,正好是韓非妻的妹妹,兩人也因此有了親戚關係。

趙括如今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成蟜早些成家,這本來是藝該操心的事情,可是藝已經不在,趙括就只能自己來督促,可是成蟜一點都不着急,每次趙括跟他說成家的事情,他總是迫不及待的轉移話題,這讓趙括有些擔心,這孩子該不會跟龍陽君一樣吧?怎麼就是不願意成家呢?

在這個時候,趙括已經能看到自己的理想快要實現了,他現在要忙碌的,就是該如何毀掉軍功制,軍功制是要被摧毀的,這個制度當然很適合秦國,他爲下層百姓提供了一個往上爬的途徑,雖然也是屬於一個封建的等級制度,可是這個等級制度不是建立在血脈之上,這在此時就算非常的先進了。

比起同時代某個以血脈來劃分等級,並且一生都沒有辦法來往上爬的文明來說,更是如此。

可是,這項制度卻不太適合在和平年代繼續存在,主要就是軍功制的基礎是戰爭和土地,統一之後,不會有那麼頻繁的戰爭,而同時也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可以進行賞賜。趙括既想要毀掉軍功制,卻又不能將其完全摧毀,他必須要做出一個取捨...這些年裡,呂不韋一直在想辦法過渡,卻遲遲沒有進行變革,主要也是擔心會影響軍隊戰鬥力。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如今即將統一,也就不必擔心那麼多,可是爲了應對各種挑戰,軍功制還是有着存在的必要。

趙括這些時日裡做的事情還是不少的,第一個就是學校制度,咸陽所成立的第一所小學,已經有了些成效,起碼,前來學習的第一批孩子們,如今也是能認出不少的文字,可是弊端也暴露了出來,只是一所小學,所帶來的經濟壓力就已經很大了,趙括覺得,自己得想辦法來解決這樣的壓力。

等到明年,第一批的孩子們完成了兩年的學業,然後就是設立第一所的中學,那個時候,估計願意繼續讀書的孩子就更少了,而最重要的大學,趙括也已經開始操辦了起來,趙括心裡有個想法,他要用高等學府來供養地方小學,如大學成立,在裡頭教書的大概就是趙括,韓非這個級別的大人物。

而來這裡求學的,大概率都是貴族弟子,讓他們繳納足夠的學費,用這些學費來供養地方小學,趙括又怕這樣的行爲會讓那些貧苦家庭的孩子沒有辦法進入大學。還是錢財的問題啊,若是戰爭結束,秦國能將錢財用在內部的政務上,這些問題大概也就不會那麼的嚴重了。

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從今年開始,咸陽第一所小學,已經開始招女孩來入學了,羣臣對此表示不解,趙括只能說,教化是爲了改變社會風氣,讓百姓們知道是非,而女性作爲母親,孩子最初的教育者,讓她們掌握一些知識,沒什麼不好,況且秦國又不是免費的讀書,都是要收取費用的,這不能算是浪費國力。

除卻學校的事情,另外一個就是農書,趙括與展一同編寫的農書在成書之後,被送到秦王身邊,秦王即刻下令抄錄,隨即送到各地,要求地方官吏們推廣農書的內容,本身也要認真的學習。地方官吏早就習慣了,趙括但凡寫出點什麼東西出來,他們就得去背,然後學習,最後實踐。

只是,以往的偏理論,可這本農書,就是實打實的東西了,農書裡從改變土質,到選種育種,到播種耕作,到農具的使用方式和維修,到牲畜的牧養,果林的防護,如何治理害蟲,如何醫治牲畜疾病....經濟作物與糧食的輪作,可以說應有盡有,趙括定義的農業不再僅限與農耕,將放牧,瓜果園林等一切都包含了進去。

這本書在有些人看來是丟了趙括的顏面,他們不願意承認這是趙括寫的,大概是因爲這本書裡沒有任何勸說君王的話,沒有任何的哲學,沒有任何的思想精髓,文字不精美,對答也是那樣的枯燥,乾巴巴的,毫無營養...在齊國的稷下學宮,這更是引發了一場大辯論。

稷下學宮如今算是沒落了,可是學者數量還是不少,尤其是秦國滅亡了各國後,這裡更是聚集了天下的反秦學者,這些人整日都在談論着,辯論着,即使他們表達出對秦國武成侯的不滿,可是這不妨礙他們對天下馬服君的尊敬。

儒家有某個不願意透露自己學派的學者說:“馬服君已經老了啊!他分不清樹幹與雜枝的區別啊,天下百姓受苦的原因是因爲制度問題,並不是因爲他們不會耕作,難道他比那些耕作了一生的農人還要懂得耕作嗎?他作爲天下的賢才,不去尋找解決根本的辦法,卻沉迷在這些小事之上,這本書,大概是他最失敗的一本書了。”

同樣有不願意透露學派名字的儒者憤怒的說道:“百姓最重要,隨後纔是社稷與君王,百姓是靠着食來存活的,各地耕作的水平不同,這本書上記載了所有先進的農業技術,可以救活多少百姓?制度存在的根本就是爲了百姓,馬服君這本書是爲了天下百姓而作的,在我看來,這本書與論語是可以媲美的。”

同樣有不願意透露學派的儒者冷笑着說道:“苟且偷懶怕事,沒有廉恥之心而熱衷於吃喝,總是說“君子本來就不用從事體力勞動”,這是子游一派的賤儒..這樣的賤儒又怎麼會懂得耕作的重要呢?”

這本書的用途本來就不在學術領域,最重要的,這本書可以用來開發秦國的各個地區,尤其是燕,楚這些地區,在農業技術非常落後的地區,通過這本書,能增加糧食產量,這纔是最重要的,同樣的,這本農書也成爲了大秦官吏們所必須要誦讀的書籍,擔任官吏,是不能不知道這些東西的。

很多地方已經按着書籍的內容,準備明年的耕作事務,包括用淤泥來改善土壤的肥沃程度,設立種子田來選種育種,提前預防害蟲,保持家禽所在環境的衛生避免其染病等等。趙括對這本書引起的爭議倒是沒有理會,只要能起到一些作用,能改變一些人的處境,這就足夠了。

就在這個時候,甘羅回到了秦國,並且將後勝瘋狂的計劃告知了秦王與李斯。

ps:歷史上,秦國就是繞開了齊國的主力,直接圍困國都,而齊國的主力軍隊一動不動,秦國都殺到王都了,四十萬軍隊甚至都沒有回援....然後齊王被迫投降。我個人覺得,不是有人透露了齊國軍隊的消息,就是有人私通秦國。

不知大家有什麼猜測呢?

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信陵君的想法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滅國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姬與藝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七十六章 戰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兩百六十一章 我一定要讓他後悔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
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信陵君的想法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兩百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第二次邂逅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滅國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二合一)第四百零一章 不讓人省心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才無德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四百一十七章 主力與偏師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姬與藝第一百八十章 馬服君是秦國的幫兇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登基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七十六章 戰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三百四十章 張平的歌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地豪俠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一百九十二章 仁義武安君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兩百六十一章 我一定要讓他後悔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一百二十章 帶來毀滅的王令第兩百八十五章 帶不走的學問第兩百零八章 她會是我的母親嘛?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兩百三十二章 在真理之中死去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二十一章 您是小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九十八章 趙軍大敗第一百零九章 兵發河內第三百八十八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十二章 公子平原君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