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

趙括帶着李牧與司馬尚等人來到咸陽附近的時候,趙康正大聲的給他們講解秦國的情況,秦國的情況,跟李牧和司馬尚所想的有些不同,秦國與趙國存在着很大的區別,最明顯的區別在道路上,秦國的道路修建是非常完善的,每個縣城與縣城之間,乃至在鄉與鄉之間,都有着道路來連接,這樣的道路是足以讓馬車平穩通過的。

而且,秦國的城池建設也是很有特色,趙括一直都覺得秦人有強迫症,因爲他們那工整對稱的建築風格實在是顯眼了,秦國的鄉里都是方方正正的,形成了一個個井字,內部的房屋建設都是如此,留出一個街道,兩旁都是整齊的民居。就連耕地,也是如此,井田制早已被打破,可是井田卻還存在。

司馬尚非常的好奇,他瞪大了雙眼,看着道路兩邊,拉着趙康不斷的詢問,道路上偶爾能看到成羣的士卒...不,是百姓,只是這些百姓不苟言笑,整齊的朝着耕地前進,很難讓人分辨他們是農民還是士卒。秦國的成年男丁是要接受操練的,而秦國的操練次數在各國內又是最爲頻繁的。

當他們來到了咸陽的時候,司馬尚驚呼,原來咸陽真的沒有城牆啊。

遠遠的,趙括就看到了一行人正在等候着,人數並不多,大多都是些隨行的武士,那些武士們站在周圍,不許任何人靠近,趙括看到等候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嬴政,一個是呂不韋。趙括走下車來,李牧和司馬尚對視了一下,也是跟着下了馬車,趙康又扶着田約下車。

“父親...”,秦王俯身朝着趙括行禮拜見,身邊沒有什麼大臣的時候,秦王都是以父親來稱呼趙括,趙括點了點頭,算是回禮,嬴政這纔看向了站在他身後的李牧,司馬尚等人,如今,這三位將軍都是瞪大了雙眼,看着面前這高大的男子,司馬尚呆愣了許久,方纔問道:“政???”

嬴政笑着行禮,說道:“政拜見三位仲父。”

李牧打量着面前的趙政,當初他離開趙國的時候,個頭還不到自己的腰,就是個呆萌的小傢伙,而如今,他的變化卻如此之大,風度翩翩...李牧愣了片刻,急忙朝着嬴政行禮,如今的嬴政可不是當年的那個小傢伙,他是一國之君,無論是哪個國家,都不能無禮。

這個時代的風氣就是如此,哪怕是敵對國家的君王,大多時候也能得到王者應得的尊重。看到李牧率先行禮,司馬尚和田約也急忙行禮,嬴政笑着走上前,急忙讓他們起身,他說道:“諸公都是寡人的長輩,幼年時的事情,寡人還記得非常清楚...請不必多禮。”

他拉着李牧的手,認真的說道:“請上車。”

他便親自帶着李牧等三位將軍上了車,趙括自然也是這當中,好在秦王的馬車足夠大,可以容得下這麼多人,嬴政表現的非常親切,對這三位故人,他拿出了面對長輩的姿態,這場景不像是君王來接見投降的將軍,而是一個晚輩來迎接自己的長輩,趙括知道,自己不必多說什麼了,政可以處理好這些事情。

果然,嬴政三言兩語,就成功的讓這些人放下了心裡的戒備,馬車行駛在道路上,嬴政卻還是在與他們敘舊,他提及馬服鄉,說起自己的童年,逗得司馬尚哈哈大笑...直到李牧說起平公逝世的事情,嬴政沉默了下來,他說道:“當初跟隨父親離開馬服,平公想要讓我抱他,我拒絕了..唉...”

“那時您還年幼,不知道這些事情。”

“是啊,若是我當時大幾歲就好了。”

當馬車來到了王宮門外,嬴政拉着他們走進了王宮,而呂不韋卻是急忙跟上了趙括,呂不韋苦笑着說道:“武成侯啊,您險些就破壞了我的策略啊...我耗費了幾千金,數百匹駿馬,動用了近千人的秦國武士...好在李牧離開了趙國。”,趙括知道在這件事情上,的確是自己理虧。

他也向呂不韋道歉認錯,只是呂不韋不是來找他問罪的,呂不韋說道:“而李牧,司馬尚,田約這三個人,都是天下聞名的將軍,若是他們能爲秦國征戰,一王天下,觸手可及啊..請您一定要說服他們,讓他們留在秦國...”,這纔是呂不韋的目的,趙括並不能肯定這三個人是否會爲秦國效力。

雖說他們都經歷了背叛,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狠下心來幫着他人來滅亡自己的國家,就是韓非這樣的人,都久久不能釋懷,常常去潁川郡來祭拜先祖...更何況是李牧,司馬尚這些一生都在與秦國交戰的將軍,要讓他們直接投降原先的敵人,甚至幫助他們來對付自己的國家,趙括覺得這不太可能。

可他還是想要試試,呂不韋說的不錯,若是這三個人可以加入進來,那對秦國是有着巨大的好處,司馬尚善攻,田約善守,李牧能守能攻....而他們走進王宮的時候,王宮裡也並沒有其他人。嬴政坐在上位,衆人坐在了他的兩側,嬴政又聊了一會家常,方纔忽然說道:“寡人出生在趙國,成長在趙國...趙國也是寡人的家鄉。”

當話題涉及到趙國,衆人頓時沉默了下來。

嬴政繼續說道:“寡人一直都不明白,爲什麼父親總是要說一王天下,直到寡人成爲秦國的王,寡人明白了...各國之間不斷的戰爭,使得民不聊生,每年都有近十萬無辜的百姓死在戰爭之中...耕地荒蕪,官吏兇狠,稅賦苛刻,徭役不斷...想要結束這樣的災難,就只有統一!”

“要將全天下變成一個國家,沒有戰爭,百姓們都可以安心的在家耕作,這就足夠了。”

“寡人想要一王天下,這不是爲了寡人的私慾,更不是爲了秦國,是爲了全天下...李牧將軍,各國都會成爲一個國家,這對各國的百姓沒有任何的影響,他們不會失去任何東西,相反,他們能活得更好...父親曾說:您是趙國的長城,誓要守護趙國,那寡人想問您,您是否願意幫助寡人,來拯救受難的趙國百姓呢?”

嬴政死死盯着李牧的雙眼,言語非常的直接。

李牧,司馬尚等幾個人沒有說話,嬴政又說道:“寡人可以保證,在結束天下的戰爭之後,會讓各地的百姓都過上富裕的生活,減輕稅賦,免除徭役,修養生息...不會再有人被餓死,被凍死,被逼死!”,他說着,再次看向了李牧,李牧緩緩站起身來,他遲疑了許久,這才朝着秦王俯身一拜。

“請大王允許我不出徵趙國。”

嬴政大笑了起來,李牧的意思很簡單,他可以爲秦國效力,但是他不會去攻打趙國,這對嬴政來說都不算事,你不去打趙國,可以去打楚國,去打燕國...齊國..嬴政看向了司馬尚和田約,司馬尚起身,說道:“我願聽從您的命令。”,這位更直接,他對趙國都已經沒有什麼留戀了。

只有田約,他說道:“並非是不願意,只是我受了傷,沒有人攙扶,到今天都沒有辦法走路...實在是沒有辦法爲您效力,還望您恕罪...”,嬴政自然也沒有強求,田約雙腿被馬車所壓住,傷勢有些嚴重...就這樣,趙括都沒有開口呢,嬴政就成功的說服了兩位將軍,正式加入秦國。

呂不韋再一次感覺到,大王真的是長大了。

秦王賞賜給三位將軍院落以及糧食等物資,安排他們先在咸陽住下來,離開王宮之後,趙括就帶着他們趕往自己的家裡。除卻要修養的田約外的兩個人來到了趙括府邸,他們拜見了藝,藝看到家鄉的故人,也是非常的激動,當然,他們也看到了趙括的小女兒善,善倒是有些害羞,不敢出來。

趙括便帶着他們去見母親。

“母親...李牧,司馬尚他們來了...”

“誰?”

“李牧!司馬尚!就是我從前的好友啊...”

趙括解釋了許久,趙母這纔想起了他們,趙母不由得伸出手來,摸着李牧與司馬尚的臉龐,哭着說道:“我沒有能認出你們啊。”,隨着年紀的增加,趙母變得越來越愛哭,她這麼一哭,大家心裡也都不好受,李牧和司馬尚就與她寒暄了起來。衆人在一起吃了頓飯,直到晚上,兩人這才離開。

趙括坐在院落裡,看着遠處忙碌着的藝,低着頭,遲疑了許久,這才叫道:“藝...”

藝擡起頭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笑着走到了趙括的身邊,“怎麼了?”,趙括抿了抿嘴,這才起身,看着藝的雙眼,嚴肅的說道:“許公逝世了...我...李牧他們說的...”,趙括非常的害怕,聲音都在發抖,果然,藝呆住了,她呆呆的看着趙括,看了許久,兩行清淚忽然流下。

趙括將她緊緊抱在懷裡,這些年來,藝與她的家人分居兩地,完全沒有機會見面,只能通過書信來交流,老人家在得知自己有了孫子,孫女之後,非常的開心,可是,他卻一直都沒有能親眼看到他們...藝哭的非常的傷心,就連善都忍不住的哭了起來,趙括只好抱着她們兩個人,不斷的安慰着。

或許在當初,自己就應該堅決一點,將他綁到趙國來,也不至於如此啊。

這一天,趙括哄了很久很久,藝哭的幾乎失聲。

藝非常的痛苦,而趙括,比她還要痛苦,因爲他無能爲力。

如此過了幾天,王宮忽然有使者趕到,他帶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昨天夜裡,王后爲秦王生下一子,這份喜悅,倒是能沖洗一下家裡的悲傷氛圍。藝也不顧自己通紅的雙眼,便急着要去王宮裡看孫兒,趙括沒有辦法,他看起來有些隨意,並不像藝那樣的緊張,趙康駕車送父母來到了王宮。

當藝衝進了後宮的時候,嬴政正抱着一個小傢伙,傻笑着。

當初的小傢伙,也成爲了一個父親,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傢伙。

他看到父母前來,自然是笑着舉起手裡的孩子,咧嘴笑着,藝卻急忙從他手裡將孩子搶過來,訓斥道:“不能這樣抱孩子!”,嬴政無奈,隨即,趙括也衝了過來,伸出頭,看着這剛剛誕生在世界上的小生命,小傢伙渾身皺巴巴的,小嘴一張一合的,趙括忍不住的笑了起來,便從藝手裡接過了孩子。

“來,叫大父!快點,叫大父啊!”

趙括逗弄着孫子,而藝也是激動的再次落淚,兩人忍不住的親吻着孩子,嬴政在一旁站了許久,他們也不曾理會...過了片刻,藝方纔問道:“茗呢?”

“她很好,正在休息...我去見見她,你照顧好孩子...”

“知道了,母親。”

“我沒給你說。”,藝急急忙忙的去見兒媳,趙括則是抱着小傢伙,就在王宮內走了起來,小傢伙就在大父的懷裡安安靜靜的睡着,嬴政走在他的身後...“父親?您累了吧?讓我抱一會啊?父親?”,趙括根本不理他,好像他就不存在一樣,只是看着懷裡的小傢伙,時不時的做着鬼臉。

“取了名嗎?”

“取了...扶蘇。”

“扶...”,趙括一愣,彷彿想到了什麼,他抱着懷裡的孩子,認真的對嬴政說道:“扶蘇,由我來親自教導,若是將來你敢欺辱他...家裡那木棍我可還留着呢!”

“他是我兒子...我怎麼會欺辱他呢??”

而在此刻,藝坐在茗的身邊,用着蹩腳的楚語,正在詢問茗的情況,茗臉色蒼白,看着面前的母親,她微笑着說道:“您用雅言就好,我已經學會了雅言。”,藝笑着說道:“我只是想讓你聽着親切一些...幸苦你啦..你就好好在這裡養身子,孩子你不用擔心,有我和孩子大父呢,我們會照顧好他的。”

過了許久,藝和趙括離開了王宮。

嬴政一臉沮喪的走進了後殿,坐在了茗的身邊。

“父親和母親離開了嗎?”

“是啊,他們抱着扶蘇就走了,連告別的話都沒說...寡人被他們徹底遺忘了...”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兩百零四章 加強版的武安君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五十六章 給我備車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兩百七十二章 趙括的提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一百零一章 酷寒中誕生的嬴政(感謝糖糖的盟主)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我和我的家鄉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四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頑強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荀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兩百零四章 加強版的武安君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第五十六章 給我備車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城?攻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從今天開始當聖人,晚嗎?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起來了第兩百七十六章 孔子的後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將馬服君迎回趙國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一百七十一章 道貌岸然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一百零五章 許歷有女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兩百七十二章 趙括的提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十五章 豐收之哀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一百零一章 酷寒中誕生的嬴政(感謝糖糖的盟主)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城外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一百零二章 請您活捉白起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賢人範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兩百八十二章 傳統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三十四章 君子與小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賢相與名將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兩百二十八章 您是第六種蛀蟲!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五百零四章 徐福面聖我和我的家鄉第一百一十七章 范雎的最強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