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

當這長龍般的車隊趕到了邯鄲的時候,着實是驚到了不少人,這一路上,不斷有人攔路送糧,加上其餘各縣的車隊也順利的與趙括他們匯合,使得這車隊規模更加的龐大,從遠處行駛而來,捲起黃土滾滾,加上前方有騎士清道,來回的飛馳,隱約有種大軍開拔的感覺。耗費了不少的時日,總算是來到了邯鄲。

在前方開路的騎士們帶來了兩個人,一人是幸,另外一人也是趙括的門客,喚作明,他無氏,只是因來自趙國的木子邑,被稱爲木子明。兩人跟着騎士,先是看到了一臉不悅的戈,隨後方纔看到了少君趙括,趙括看到他們,非常的開心,急忙下了馬,兩人急忙拜見,趙括將他們扶起。

“二三子總算是來了!”

幸這才說道:“在得知您的吩咐之後,我們就出了馬服鄉,奈何不知道您從哪條道路前來,只能在邯鄲等候。”,趙括大笑,說道:“這是對的,若是錯開了,指不定要浪費多少時日...我的母親可還好嘛?家裡衆人,鄉人們可都毋恙?”

“主母毋恙,鄉人亦然...這是主母委託我們送來的...”,幸拿出了個包裹,遞給了趙括,趙括拿到包裹,就已經聞到了瓜果的香味,心裡已經猜出這什麼了,幸又拿出了一塊石子,就是一塊普通的鵝卵石,他說道:“這是平公請我們送到您身邊的,他說將這石放在身上,可以讓您一路平安,不受災厄。”

趙括有些驚愕的看着這石頭,上頭也沒有鑽孔,完全就是一塊普普通通的鵝卵石,想起那個祝福驅鬼的平老爺子,趙括不由得笑了笑,方纔將石放在了佩囊之中,掛在了自己的玉帶左側,頓時有種沉甸甸的感覺,這玉帶也算結實。

與他們寒暄了片刻,問了問馬服的情況,趙括對他們說道:“聽聞從邯鄲過武安,到露,再沿河到長平的這條路非常的危險,秦人有騎兵在襲擊露,黎這一帶,我很擔心我們的馬車會遭到秦人的襲擊,所以需要一個非常熟悉趙國西南地形的人,這纔派人去詢問....”,他緩緩看向了明,問道:“原來明就是我所需要的人啊。”

明急忙俯身說道:“臣明先前生活在木子邑,木子邑就在露城一帶,我少時跟隨家父,前往高都販馬,故而對這裡的地形,我是非常瞭解的。”

“那就太好了!”,趙括覺得,自己的門客們總是能給自己帶來驚喜,當然,也有的會帶來驚嚇。木子明繼續說道:“從邯鄲到達長平,並不是一定要走武安路,少君可以從邯鄲朝南到達滋縣,從滋縣繞道平順,也能趕到長平...只是,此路需要經過太行山路,山路難行,若是沒有熟悉那裡的人,是沒有辦法過去的。”

“難道您也不熟悉嘛?”

“那裡荒無人煙,沒有城市鄉邑,我只是知道有這條路,可是我不曾路過。”,木子明有些愧疚的說道,趙括長嘆了一聲,看來,自己還是隻能走武安這條路了,因爲這裡離長子太近,而長子如今又被秦人所控制,所以這裡非常的危險,趙國有幾次運糧的隊伍,都在這裡遭受了伏擊,損失慘重。

這番借糧,平原君又弄出這麼大的聲勢來,趙括覺得,秦人很有可能已經聚集好了軍隊,在等待自己自投羅網,連趙國的正規的運輸部隊都很難能夠抵禦,更別提是趙括了,秦人的主力都在長平,在這裡劫掠也只是個不到千人的騎兵,但是趙括覺得,如果白起知道了這個消息,指不定就會做出什麼樣的打算,他是絕對不敢小看這個男人的。

他也想過跟趙王借士卒來進行護送,可是面對白起,趙括生怕再多的士卒也護不住。如此一來,最好還是能夠繞過戰場,直接到長平的大後方,將糧食運到戰場,這是最爲穩妥的辦法,秦人怎麼也不可能繞過長平罷??何況露城這一帶經常遭受秦人的小規模襲擊,可到底還是不可能讓秦人將利刃插進兩側,守還是能守的。

就在趙括覺得爲難的時候,幸忽然開口說道:“少君,太行的地形,我很熟悉,這就是爲什麼我也跟着他過來的原因。”,趙括一愣,困惑的問道:“可您不是邯鄲人麼?怎麼會熟悉太行的地形?您對那裡有多熟悉呢?”

幸沉默了片刻,方纔說道:“我曾經因爲需要躲避一些人,便去太行住了幾年,我對那裡的情況,非常的熟悉,每一條道路,我都知道。”,趙括非常的開心,又指着馬車,詢問道:“你看這樣的馬車能夠通過山道嗎?”,幸認真的看了看那些馬車,又借來了駿馬,一直衝到了最後方,將所有的馬車都幾乎看了個遍,方纔回來了。

щшш• тtkan• ¢ Ο

“少君,這些馬車是可以通過的,當初也有不少魏國,趙國的商人駕駛着馬車從太行經過,那裡還有一條商人們開闢出的道路,就在羊腸附近。”

“對!我知道這件事!”,木子明忽然驚呼道,他說道:“我知道這條羊腸道!當初的確是有不少商賈從這裡經過,可是後來,這裡被一夥賊人佔據,商賈們花錢請周圍的縣尉們帶人幾次圍剿,也沒有能擊敗那些賊人,到後來,就沒有人再敢走這條路了!”

趙括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麼,我們走這條路,該不會也遭受到賊人的襲擊罷?”

“不會的,請少君您放心吧。”,幸忽然開口說道。

車隊再一次改變了方向,好在這一路上,趙括對於這些人非常的禮遇,而趙括本身在趙國也很有威望,這些馭者倒是沒有抱怨,只是唯獨那位騎士的爲首者,親自來找趙括,這也是他初次來找趙括,趙括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騎着駿馬,趕到趙括的身邊,他的聲音非常的低沉,他問道:“少君要走山路?”

“對,我有兩位門客,他們知道道路,實在是勞煩您了。”,趙括急忙說道,那騎士沉默了許久,方纔說道:“我曾跟隨馬服君上過戰場,秦人非常的狡詐,在離開邯鄲之後....”,他或許是不知道該怎麼說,猶豫了片刻,趙括會意,問道:“您是想讓我聽從您的吩咐,由您來指揮全部的門客?”

“是這樣的。”,騎士無奈的說道。

“好,我聽從您的吩咐,您就是讓我去指揮,我也不懂如何指揮,這一路上,要多勞煩您了。”,趙括笑着說道,騎士一愣,顯得很是驚訝,隨後,他也是勉強擠出了個笑容,朝着趙括點了點頭,離開了此處。趙括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都是在默默的觀差着這位騎士的一舉一動。

他會詳細的給門客們安排出巡視的時間,輪換的人員,他將三百位門客分成了十隊,按着五百米的距離,分別從車隊的最前方,巡視到車隊的最後方,並且每個隊伍的命令似乎都不一樣,例如最前方的門客就是被他當作斥候來用,他們負責不斷的探查前方的道路,遇到生人,必須要急促回來稟告,車隊就會停止前進。

而後方的門客的馬匹尾巴上卻掛着樹枝,他們似乎在破壞馬車經過的痕跡,遇到這些不知道的事情,趙括就會去詢問他,他最開始還有些拘束,到後來,趙括問什麼,他都會認真的回答,他說,有盜賊可以根據車隊留下的痕跡來辨別物資,護送人員的信息,所以他纔派人不斷的破壞這些痕跡,讓他們無法得到準確的信息。

趙括認真的點着頭,將他的話一一記在心裡。

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韓人也從不缺明君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五十六章 給我備車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誰啊?!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
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父,我錯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終結者?穩固者?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韓人也從不缺明君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三百四十九章 擋不住秦國,還擋不住你嗎?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劇辛之死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兩百一十五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一百零七章 將將和第四百六十二章 思想的傳播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二章 義薄雲天馬服君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七十章 魏不只有信陵君第一百七十七章 如此微不足道的我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四百六十三章 開心的李斯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慈而強大的戰士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兩百五十七章 與寡人恭候馬服君歸家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安君與信陵君的初次邂逅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安心的交給你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將軍的不幸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四百七十七章馬服君的新孫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三百八十三章 河中金魚第四百七十九章 現在知道了嘛?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四十九章 得道者多助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的荀子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八十六章 請降第三百四十五章 孩子,你在等誰?第四百零六章 並非易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十八章 憶廉頗壯時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三十五章 攔路送糧第三百六十七章 寒冬蕭瑟第五十六章 給我備車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誰啊?!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三百七十九章 三員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