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

趙地已經有超過五萬的百姓死在了屠刀之下,這極大的刺激了統帥趙括。

當他將自己所瞭解的情況派人告知廉頗之後,廉頗很快也就送來了回信,廉頗先是勸慰趙括,不能動怒,白起這很明顯就是想要激怒你,讓你做出錯誤的判斷,另外,秦人若是退出了趙地,很有可能就是奔赴河內,迎戰魏國,他們是想要先擊破魏國,再擊破趙國。

不得不承認,若是魏人真的是兵發河內,那白起就很危險了,這次他帶出的秦人,大多都是來自於河內,別的不說,若是河內淪陷,光是對秦軍士氣的打擊,就是巨大的,更別提魏國能夠直接切斷丹水,將白起圍困在趙地,可這個消息從白起這裡傳開,就讓趙括有些不敢輕易做出判斷了。

若是白起是有意讓自己如此去想,其實還是想要引誘趙軍出擊呢?

一時間,趙括竟是無法下達軍令。

他既爲那些枉死的百姓而憤怒,卻又爲自己身後的那些百姓而擔憂,在原本的歷史上,趙括失敗之後,趙國並沒有滅亡,可是在如今,秦人離邯鄲並不遙遠,若是自己失敗,邯鄲定然淪陷,趙國滅亡。趙括並不擔心趙國會滅亡,他擔心,自己背後的幾百萬趙人,也會像邯鄲郡的百姓這樣,被無情的殺死。

大軍的糧草正在迅速的消耗,在冬季,糧食的消耗速度更快,而在春天播種之前,如果戰爭還沒有結束,趙國將會出現巨大的災荒,趙括就好像同時被無數道隱形的利刃團團包圍,無論朝着哪裡走,都可能會捱上一刀,在營帳內思索了一整日,趙括終於做出了決定。

令廉頗將軍率三萬士卒,離開平陽,朝着安陽的方向前進,安陽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池,位置險要,他將邯鄲,中牟,黃城連接起來,是邯鄲郡內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同時也是河內商賈的必經之路,而這座城池,在先前被秦人攻陷,派去探查的斥候,回來的時候已經有些瘋癲。

他看到了一座死城,原本商賈的最愛的停歇之地,如今被血肉所掩蓋,那位可憐的斥候,沒有一個晚上是能夠安心閤眼的,已經有些精神失常,過了三天,他便死了,他用短劍捅穿了自己的腹部。

安陽距伯陽,平陽都並不算太遠,而這兩座城池是在趙國的控制下的,趙括能夠及時的救援廉頗,同時,廉頗將軍作爲目前趙國最能打的將軍,由他來探查秦人的虛實,縱然是遭遇到了白起,他也不大可能會落的全軍覆滅的下場。在同一時刻,趙括派遣兩位裨將接替廉頗將軍,負責補充平陽的兵力。

同時,令伯陽的守軍出城,時刻派出斥候與廉頗將軍聯繫,不能讓廉頗將軍成爲孤軍。

而在武安方向,趙括令田約領五千士卒趕往涉城,李牧在後接應,田約這位將軍,爲人謹慎,在平日裡,他過於謹慎的性格可能不是好事,但是在這種試探中,這位將軍就是不二人選。

在部署了兩翼的進攻之後,趙括決定轉移自己的指揮部,從漳長城這一段,正式趕往武城,武城是一座很小的城池,駐紮不了多少的士卒,可是這裡離廉頗將軍更近一些,同時,他往邯鄲城派遣了斥候,希望邯鄲能夠向自己提供魏人的消息,並且派人警告魏人,白起很可能要伏擊他們。

在正月的末尾,趙國兩處出兵,士卒們士氣高漲,看不出有半點的畏懼,或許是馬服君的到來,或許是武安的大勝,讓他們格外的亢奮,甚至是有些期待能早些遇到秦人,親手將他們殺死。廉頗爲人高傲,可是並沒有看不起白起的想法,在離開了平陽之後,他四處派出斥候來,不斷的探查前方的情況,行軍極慢。

至於武安的田約,就更是誇張,行軍幾天,還沒有離開長城的附近。

不過,他們這樣的謹慎,反而是讓趙括安心了不少。

在如今,這座不起眼的武城,成爲了整個趙軍最重要的中樞鈕釦,每日都有無數的斥候在城門進出,有的是去傳遞命令,有的是帶來了最新的情況,趙括在融入全軍指揮官的身份之後,他就變得格外忙碌,每日需要知道的情況,就佔據了他一整天的時間,在這期間還要發送軍令,還要負責全軍大小事務,趙括甚至都找不到可以吃飯的時間。

如此過了幾天,趙括也無法忍耐,便將留在自己身邊識字的門客們都叫了進來,下令,禁止他們外出,也不許與士卒們接觸,每日需要做的,就是在府邸內幫着趙括梳理那些情報,幫着趙括擬定軍令,這也算是趙括組成的一個“參謀處”,昔日他派遣門客們去陪伴樂毅,樂毅跟這些人傳授了不少的東西。

他們雖不能幫着趙括提供有用的建議,可是能分擔趙括不少的工作壓力。

在下達軍令的同時,趙括又發現了趙國內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趙國的將領嚴重的不足,趙括說的並不是底層的將領,而是裨將,都尉這樣能夠獨自帶兵的高級軍官。趙括將兵力分別部署在各地之後,這個問題就暴露出來了,目前趙括覺得可以委以大任的,竟只有廉頗,李牧,田約這三人....

趙括若只是個統率幾萬人的大將,那倒也無所謂,進攻的時候,他只需要打出旗幟,讓這些將領按着自己的想法進攻就好,可是如今,他是坐鎮統帥幾十萬大軍的將軍,大規模集團作戰,趙括沒有辦法一一進行指揮,好在繼承這具身體的同時,他讀了二十年的兵法,也同時被趙括所繼承,不然,這幾十萬集團軍早就因爲趙括的胡亂指揮而崩潰了。

二月初,廉頗進軍安陽,依舊是沒有遭受到秦人的襲擊。

與此同時,田約也是逼近了涉,周圍並沒有發現秦人的蹤影。

白起要麼是撤回了上黨,要麼就是前往攻擊魏國的士卒,趙括不再遲疑,趙國全軍出動,廉頗帶兵三萬前往中牟的方向,而趙括親自率後軍十萬充當廉頗的依靠,翻過各長城,朝着前方一步一步的紮寨前進,李牧則出兵武安,率精兵兩萬人,趕往涉,再與田約合兵,殺向路城的方向。

趙括選擇地毯式的出擊,看得出,他對包圍殲滅的畏懼。

河內郡,黃池縣

信陵君走在了城池之內,全副武裝的魏國士卒正在踹開一個個院落的大門,看着瑟瑟發抖的秦人,探查敵人的蹤影,魏無忌的四處都是死不瞑目的屍體,屍體被整齊的排列在道路的兩旁,而殘破的民居上燃燒着熊熊火焰,這火焰,倒是讓整個縣城都變得熾熱了不少,百姓的尖聲求饒,地面上淌流的血,都沒有能讓魏無忌停下腳步。

他帶着親兵,走進了縣令的府邸。

他好奇的看着周圍的佈置,正在看着,忽有一位將領走了進來,向魏無忌俯身行禮,方纔說道:“抵抗者都已經被殺死。”,這句話,代表秦人的黃池縣正式落在了魏人的手裡。在大軍進入河內郡的時候,魏無忌就跟晉鄙提議,兩人分兵,從兩個方向攻破河內郡,因爲河內郡的士卒大多已經調到了上黨戰場,這裡是出奇的空虛。

而分兵是最快佔領各地的辦法。

可是,令魏無忌沒有想到的是,來自河內的抵抗是相當的大,河內原先是魏國的土地,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有一天在收復自己的領土的時候,還需要殺死這片土地上的百姓,魏無忌並沒有手軟,爲了減少士卒的傷亡,他不擇手段,用盡各種辦法,一一攻破了這些城池,血洗了城內的秦人。

與上黨郡的韓人,邯鄲郡的趙人一樣,河內郡的秦人,也迎來了這麼一天。

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趙人第兩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八十七章 趙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八十章 您是想換車還是換我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兩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強之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兩百二十四章 我不是騎劫!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四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兩百三十八章 舌戰羣家我和我的家鄉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兩百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
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合格的馭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微不足道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胡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一百七十章 禮尚往來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兩百七十五章 齊國有賢臣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百八十七章 趙人第兩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八十七章 趙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八十章 您是想換車還是換我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兩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兩百四十一章 李斯與韓非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三百五十八章 內亂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強之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四百五十七章 他躺進他心愛的土地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八十四章 魏王的愛情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九十三章 有您這樣的賢人在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一百七十八章 學醫能救戰國人?第三百九十章 所謂戰神第一百七十六章 寡人也想一王天下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是獨自一人第兩百八十七章 給我留一個吧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無忌之難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兩百二十四章 我不是騎劫!第一百五十四章 可能我是個仁義的人吧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兩百二十章 忌憚之心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四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兩百三十八章 舌戰羣家我和我的家鄉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一百一十一章 騎劫的帶兵初體驗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二十三章 樂毅老矣,不能飯第四百四十六章 趙括嫁女第兩百一十八章 一語道破第三百二十章 明君還是昏君?第一百九十章 老秦人從不缺明君第兩百五十一章 螳螂捕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