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十七章 趙公子,跟我造反吧!

太興皇帝膝下三子,長子趙長鳴封秦王,二子趙長信封晉王,三子趙長恭封肅王。

其中老大趙長鳴性格有些懦弱,不善爭鬥,雖然被封爲太子,但是老二趙長信並不服他,因此二十年多年前,太興皇帝的兩個兒子開始了慘烈的奪嫡。

所幸幼子趙長恭,毫不猶豫的站在了趙長鳴這邊,不僅幫着趙長鳴坐上了皇位,更在趙長鳴在位的十幾年間,幫着他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趙長恭十八歲從軍,一生親臨戰陣百餘次,短短十幾年,連敗北齊兩次,西楚六次。

北拒北齊,西抗西楚!

有人評價這位戎馬半生的肅親王,稱趙恭以一己之力,給啓國掙下了五十年太平。

後來趙長鳴老死,當今皇帝趙睿即位,趙睿不放心這位手握兵權的叔父,用盡了心思,總算把他趕出了京城的權力中心,並且解散了趙恭的肅王衛。

肅王衛解散之前,趙恭做的最後一件事情,就是帶着三千輕騎,用了一年時間,把啓國上下的邪祟清洗了一遍。

趙恭眼裡的邪祟,自然包括明教。

這些都是前塵往事,以前的那位“趙顯”可能多少還知道一些,但是現在的趙顯哪裡知道?

面對着有些陰森的衛道人,他只能強作鎮定,勉強開口笑道:“衛教主想要造反,自己去做便是,又何苦強人所難呢?”

衛道人收起了笑臉,兩手攏袖,肅聲道:“趙公子這話說的不對,我明教立教數百年,從來都不是爲了什麼造反,而是要給萬姓蒼生帶來光明!”

趙顯翻了翻白眼。

這個衛教主,不會連自家教派的口號也信吧?

衛道人接着說道:“趙公子你心中可能很是不以爲然,你身在皇家,自然不懂黎民百姓的苦楚,碰到豐年,咱們大半百姓還能勉強度日,一旦欠年,那就是滿地屍骨!”

“更別提那些災年了,天公一旦稍稍發怒,小民百姓就至少就要削去一成!”

“而你們這些所謂的天潢貴胄,從來不理百姓死活,路邊凍死餓死無數,你們這些高門大戶依舊大紅燈籠高高掛,鐘鳴鼎食,嬌妻美婢!”

嗬,這貨還是個仇富分子。

難得年紀這麼大的仇富分子了,老子幾年前就已經想通不仇富了!

趙顯搖了搖頭,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嘆了口氣說道:“衛教主是想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衛道人目中精光閃動,沉默了片刻,拍手讚歎道:“趙公子果然大才,只一句話就把百姓疾苦說的淋漓盡致!”

趙顯抿了口茶,冷不丁的問了一句:“衛教主很恨富貴人家?”

“這是自然,我明教要救斯民於水火,自然要憎惡這些蠢蟲!”

“冒昧再問一句,衛教主還自以爲是百姓麼?”

“老道無官無職,無爵無祿,自然是百姓!”

“衛教主這話說的不對,你口中的百姓,是要每日辛勤種地仍舊朝不保夕的可憐人,但是衛教主你,似乎並不種地。”

“而且依據在下看來,衛教主你似乎也不會捱餓。”

趙顯從椅子上起身,指了指這座攬月樓,繼續說道:“莫說其他,這座攬月樓,應該是你們明教的產業吧?只這一座青樓,可以活多少窮苦百姓?”

衛道人被趙顯說的一愣,他思量了片刻,始終找不到反駁的理由,正當這時,一個柔媚的女聲,從門外傳了過來。

“趙公子這話不對,我們聖教求的是給生民找一份活路,既然如此,那就必須暫時做一些百姓不能做的事,這攬月樓是用來給聖教籌錢起事所用,等將來海內昇平,我跟父親自然會退隱山林,耕讀爲樂。”

是琴姑娘推門進來了。

“虛僞。”

趙顯搖頭不已:“衛教主,衛姑娘,其實你們心裡也大都清楚,所謂爲生民立命,無非是一個由頭,你們明教所求,也無非一個利字而已,當真換了天下,你衛教主成了皇帝,哪裡還會管百姓的死活?”

“從古至今,莫不如是。”

這是封建社會的通病。

衛道人突然面色嚴肅了起來,他皺眉思索了片刻,出聲道:“趙公子,眼下老道有些想殺你了。”

“爲什麼?”趙顯心中惴惴。

衛道人孑然一嘆:“因爲你讓老道對爲之努力了一生的事業,產生了懷疑。”

“這種感覺很難受。”

“你戳中了老道的痛處。”

趙顯苦笑道:“衛教主有沒有想過,自己做了一輩子的事,對還是不對?”

“沒有,我自小入了明教,哪裡會想這麼多?”

拜火教崇尚光明,教義就是爲善除惡,在拜火教徒眼裡,貪官污吏就是最大的惡!

在趙顯那個世界裡,拜火教就經常造反,手段無非是蠱惑百姓,造謠生亂,然後拉起義軍開始造反。

歷史上明教很是悲催,他們造反了千餘年,總算在元末勉強成功,結果還被朱某人一鍋端了!

衛道人面無表情,輕聲道:“老道想了想,趙公子所說或許也也不是不對,將來事成,即便老道功成身退,但是教中的弟兄卻不會撒手而去,還利於民。”

“不過即便如此,老道也停不下來了,即便老道想停手,整個南明教的兄弟,也不會同意。”

趙顯聳了聳肩,苦笑道:“說了這麼多,趙顯還是搞不懂,二位捉我來到底是爲了什麼,如果是爲了所謂的私仇,就請動手吧。”

“如果是爲了讓我跟你們一起造反,那也不必多說,動手便是。”

“趙公子,實不相瞞,我南明教雖然被令尊打傷元氣,但是經過十年已經漸漸恢復,眼下只在啓國就有數十萬教衆!”

衛道人語氣真摯。

“據我們的情報,當今皇帝趙睿生了病,太子又年幼,等到趙睿病死,我等扯起大旗,擁護趙公子進京即位,大事便成了!”

“到時候我等輔佐趙公子,再還利於民,就能還天下一個朗朗晴天!”

“滾啊!”

趙顯被這一番話嚇得瑟瑟發抖:“你們這些暴民,想死不要拉着我好不好!”

衛道人皺眉道:“趙公子不想做皇帝?”

“不想。”

趙顯回答的毫不猶豫,做皇帝哪有做王爺來的瀟灑,歷史上的皇帝,一般活過四十歲就算長命了,一天天活在陰謀算計之中,還得提防這個提防那個。

稍有不慎,就會被身邊的權臣架空,成爲一個目盲耳聾的傀儡。

“爲什麼?”

衛道人大惑不解。

“因爲我覺得我做不好皇帝。”

趙顯指了指衛道人,然後冷笑了一聲:“而你們更做不好。”

“當今天下,雖然三分,小亂是有,但是大亂未生,一旦你們扯旗子造反,整個天下立馬大亂,民不聊生。”

“而且據我觀察,啓國的百姓生活的也沒你們說的這麼糟糕,我估計,你們如果現在豎起旗子造反,手下的幾十萬教衆立馬就會十去八九,你們是成不了事的。”

老百姓自古樸實,不是真到了山窮水盡,誰願意去造反?

第二十一章 罪不當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啓成康皇帝第一百六十六章 炮管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手棋第八十八章 紅色城牆第一百零五章 條款第六十五章 項岐的決斷第九十六章 主母第三十八章 詔獄第五十一章 哭泣的宰相第二百八十六章 給郢都的兩封信第二百九十章 老將軍與新將軍第三十九章 血衣王妃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官得做,大馬得騎!第十六章 太和館(第三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鋒第九十五章 信口開河第三百三十三章 兒女雙全第七十章 朝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三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六十八章 少陽君第五十五章 授課第三十三章 談判的父女第一百一十一章 夔州城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在飛第二十五章 我拒絕了她(爲舵主書生好哥哥加更)第九十二章 聖壽節第二百零一章 當年郢都少年時第二百五十六章 陛下因何造反?第一百六十八章 給臨安城的驚喜第二百三十二章 小心思第二百五十四章 詆譭第三百零二章 先登者顧平生!第一百四十章 西陲兵戈烈第八章 乃父之風第二百一十七章 互相暗殺第二百八十六章 給郢都的兩封信第一百一十五章 校長好第五十六章 妥協?第七十六章 郢都公主府第二百零九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一章 素未蒙面的師兄第一百二十五章 記得少死人第八十五章 牢籠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大將軍第九十五章 婚前協定第五十二章 肅王小學校長第三百章 兵進郢都!第一百零三章 攀親戚第十四章 照單全抓第五十七章 一世安寧第三十九章 血衣王妃第二百一十八章 桃花開時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兩個老道士第三十五章 小酒館第十二章 上朝第三百三十一章 變革急先鋒第四章 臨安石財神第九十六章 父女第二百八十章 伐楚第三百二十五章 心願第二百八十一章 生死大權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傷口撒鹽第七十五章 前塵往事第二百零五章 定然是那趙宗顯的詭計!第一百四十章 “演講”第四十章 陰狠的王昊第四十九章 亂勢第十一章 找了個活(爲失落之戰歌加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啓成康皇帝第一百九十一章 韓家的榮耀第四十二章 人民羣衆的舉報第一百九十四章 探監第一百二十章 談判 (第三更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陳王太子第三十七章 有人夜叩門第四十章 本王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姐弟第六十三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章 佈置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四十八章 取名第六十章 脂粉第五章 明搶第三十二章 司空候府第六章 縣衙第五十四章 去皇宮第二百一十四章 藉機辦事第二十四章 好女人第一百零九章 公主翻身第一百七十章 外放第一百五十九章 兩封軍報第三百二十七章 教育第一百一十章 遠近交攻第五章 書房第六十九章 曾經埋下的棋第一百零一章 兩個老頭
第二十一章 罪不當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啓成康皇帝第一百六十六章 炮管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手棋第八十八章 紅色城牆第一百零五章 條款第六十五章 項岐的決斷第九十六章 主母第三十八章 詔獄第五十一章 哭泣的宰相第二百八十六章 給郢都的兩封信第二百九十章 老將軍與新將軍第三十九章 血衣王妃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官得做,大馬得騎!第十六章 太和館(第三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鋒第九十五章 信口開河第三百三十三章 兒女雙全第七十章 朝會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三十六章 天子震怒第六十八章 少陽君第五十五章 授課第三十三章 談判的父女第一百一十一章 夔州城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在飛第二十五章 我拒絕了她(爲舵主書生好哥哥加更)第九十二章 聖壽節第二百零一章 當年郢都少年時第二百五十六章 陛下因何造反?第一百六十八章 給臨安城的驚喜第二百三十二章 小心思第二百五十四章 詆譭第三百零二章 先登者顧平生!第一百四十章 西陲兵戈烈第八章 乃父之風第二百一十七章 互相暗殺第二百八十六章 給郢都的兩封信第一百一十五章 校長好第五十六章 妥協?第七十六章 郢都公主府第二百零九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一章 素未蒙面的師兄第一百二十五章 記得少死人第八十五章 牢籠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大將軍第九十五章 婚前協定第五十二章 肅王小學校長第三百章 兵進郢都!第一百零三章 攀親戚第十四章 照單全抓第五十七章 一世安寧第三十九章 血衣王妃第二百一十八章 桃花開時第一百三十六章 上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兩個老道士第三十五章 小酒館第十二章 上朝第三百三十一章 變革急先鋒第四章 臨安石財神第九十六章 父女第二百八十章 伐楚第三百二十五章 心願第二百八十一章 生死大權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傷口撒鹽第七十五章 前塵往事第二百零五章 定然是那趙宗顯的詭計!第一百四十章 “演講”第四十章 陰狠的王昊第四十九章 亂勢第十一章 找了個活(爲失落之戰歌加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啓成康皇帝第一百九十一章 韓家的榮耀第四十二章 人民羣衆的舉報第一百九十四章 探監第一百二十章 談判 (第三更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陳王太子第三十七章 有人夜叩門第四十章 本王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姐弟第六十三章 不死不休!第三十章 佈置第七十二章 雙王密談第四十八章 取名第六十章 脂粉第五章 明搶第三十二章 司空候府第六章 縣衙第五十四章 去皇宮第二百一十四章 藉機辦事第二十四章 好女人第一百零九章 公主翻身第一百七十章 外放第一百五十九章 兩封軍報第三百二十七章 教育第一百一十章 遠近交攻第五章 書房第六十九章 曾經埋下的棋第一百零一章 兩個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