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戰猶酣(7)

馬遠往的苦處司徒玉霜自然不明白,作爲這支軍團的一號首領,馬遠往可是對自己這個軍團的真實實力有着準確的瞭解。本來這支軍隊就因爲極少參與實戰戰鬥受到很大影響,雖然自己想盡了辦法來改善這一弱勢,但終究不能彌補這一致命缺陷,尤其是在他淡出禁衛軍團領導這段時間中,禁衛軍狀況更是每況愈下,五個師團中除了皇甫天成的第二師團外,其餘四個師團的戰鬥力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很大影響。師團級軍官整日忙於觀風察色,選擇投靠對象,對於師團部隊的管理也就無暇過問,現在自己重新接手雖然整飭了軍紀軍風,但第二師團的叛離也給整個禁衛軍的士氣帶來了相當大的打擊,而且第二師團還一下子站到了禁衛軍的對立面,甚至馬上就有可能和禁衛軍的西進戰鬥中成爲面對面拼個你死我活的敵手。

馬遠往很想推掉這一次西伐晉中一戰,但他知道恐怕司徒玉霜和司徒泰都不會同意自己的想法,現在北方戰局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北線聯軍、中線城衛軍都開始發動攻勢,司徒玉霜煞費苦心的滿足了自己在經費上一切需要,擺明也就是要禁衛軍加入這一戰局,擺在面前的就是要自己奪取晉中,和城衛軍完成合擊河朔的目標,徹底摧毀西疆在中原地區的統治,但是這一仗會是那麼簡單麼?

李無鋒的虎翼軍一在駐守在晉中,而晉中素來是帝都門戶,城防設施齊備,現在皇甫天成的第二師團也加入了駐守晉中的隊列,要想讓自己手中這四個師團去硬碰晉中,馬遠往沒有絲毫把握。雖然司徒玉霜也提出了將第八第九軍團劃入自己西征序列,但那兩個軍團自建軍以來似乎就沒有經歷過像樣的戰事,這樣的軍隊在馬遠往心中純粹就是泥塑像,一擊即碎,毫無價值。

無限煩惱困擾着馬遠往。甚至讓他某些時候有些後悔自己是不是該遁身歸隱不再摻和這趟渾水,既然寵妾愛兒都已經迴歸自由,自己又何苦再在這裡邊掙扎?但眼下怕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實在不行馬遠往也只有打定主意儘自己力量去晉中一搏,至於成功是否那就不是自己能夠控制得了的了。也算對十三公主殿下的一番苦心有一個交待吧。

699年的下半年只怕是無鋒有生以來最難熬的一段時間,內憂外患似乎一切都夾雜在風雨中向他席捲而來,雖然作出了首先確保半島戰局絕對勝利的想法應該說是無鋒更看重今後自己發展方向的一個抉擇,但馬其汗人太過醜陋的虎頭蛇尾還是讓無鋒將第二軍團投入半島戰局的這個決定受到了軍務署參謀司那些所謂的參謀精英們的質疑和批評。

軍務署參謀司自由活躍風氣應該說主要得益於無鋒帶來的習慣,鼓勵部下們大膽發表意見,言者無罪,參謀司完完全全的沿襲了西北軍方當初的這種風格,這些大多來自帝國軍事學院和西北軍事學院的參謀們。有些是在軍隊歷練後進入學院學習畢業之後被選入參謀司的軍官,有些則是直接考入軍事學院畢業後進入參謀司,這些人都有一個典型的特點,那就是自命不凡。狂做不羈,除了在兩位軍務署署長面前還算能夠稍微保持一下剋制的態度外,其餘無論是什麼人,他們都要想表露出自己的與衆不同,任何一個軍事上問題他們都可以爭論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這種風氣也讓參謀司司長王縉大感頭疼。

像第二軍團直接派往半島戰局這一決定就遭到了軍務署參謀司這些精英們的一致質疑,雖然這個決定是他們最崇拜的秦王殿下親自作出的。無可更改,但是他們仍然希望從學術角度上來分析辮論一番,考究一下這個決定是否符合目前西疆局勢的需要。

在他們看來半島地區的局勢雖然也十分緊張,便有第四、第六軍團應該具備支撐下去這一仗的實力,實在不行可以就地再徵集部分高嶽戰士拖住局勢。而第二軍團更應該投入到帝都,藉助虎翼軍還駐守帝都把持着帝都西大門之機直接攻佔帝都,將司徒王朝在帝都的勢力一網打盡,只要能夠佔領帝都。不但有可能爭取到現在威脅龍泉的城衛軍的投效或者中立,甚至還可以迫使普爾人和多頓人退出戰局,畢竟代表着整個唐河帝國唐河民族的帝都一旦落入秦王殿下手中,事實上在很大程度上就宣告了帝國的易主,這種衝擊力和影響力對於帝國內和外部國家來說都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第二軍團或者再增添一個遊騎兵團是完全可以做到解決司徒泰的那個師團以及禁衛軍團的。

當這份參謀司送來的學術探討送到無鋒面前時,無鋒立即被這份探討中新穎大膽的看法所吸引住了。

安琪兒在無鋒返回西疆後便不有再回帝都了,畢竟和司徒家族已經壁壘分明,很難說司徒家族中會不會有喪心病狂的傢伙會挺而走險,留在西疆也是情理之中,西疆中心已經逐漸從慶陽轉移到了漢中,雖然慶陽在名義上依然是大都護府的治所,但由於近期在西疆的事務更多的是放在了保證軍事行動的順利開展,所以西疆政務署、外務署、法務署也不得不隨同無鋒將辦公地點移到了漢中,這也讓漢中真正具備了西疆政治中心的功能。

正妻人選之爭雖然隨着西疆面臨的嚴峻軍事挑戰而被擱置了,但這並未真正起到解決問題的作用,尤其是在西疆內部並沒有感受到軍事行動帶來影響的那些政府官員和士紳民衆們,在關注西疆軍在各條戰線上的表現時,他們的注意力依然沒有從這個問題上挪開,幾乎每天的《西北星報》或多或少總有那麼一兩則關於秦王殿下后妃人選的消息和評論,這也成了西疆民衆茶餘飯後最爲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關於安琪兒血統問題上似乎也被有心人可以炒作起來,由於李無鋒現在的強勢,西疆境內的很多人事實上已經將他視作他的第一后妃人選能否擁有外族血統也成爲了一個爭論的焦點,歷數歷代唐族建立的王朝帝國,帝王們的后妃中外族女子多不勝數,但成爲後宮第一人的卻是沒有,而擁有外族血統的皇子成爲帝國皇帝的更是不可接受,在其他諸多方面都能夠對外族人平等相待的唐河人似乎在這一點上有着特別固執的情懷,一個金髮碧眼或者棕發藍眼的皇子成爲帝國王朝的新主人,對於千萬唐河民衆來說是一種無法接受的現實,所以歷朝歷代沒有哪個帝王試圖挑戰唐河民族的這種情緒。

當然當今大陸也從來沒有像以前那般諸族交流那般頻繁,唐河帝國中純粹的唐族人雖然依然佔據絕對主流,但這種思潮卻已經漸漸淡化,除了一些極端保守的唐族貴族士紳外,絕大多數唐族人對於這一點已經不是那麼計較,雖然他們內心深處也更希望是一個純粹的唐族女子成爲帝國王朝母儀天下的人選。

正是這種情緒被有心人煽動很快就在西疆範圍內引起了種種波動,反對安琪兒成爲秦王第一正妃甚至可能是將來帝國皇后的呼聲再一次高漲起來,這很快引起了無鋒的高度重視,這種貌似只是自己後宮人選之爭的風波仔細分析起來似乎並不那麼簡單,她們背後隱隱約約也有着各種勢力羣體的支持和推動。

安琪兒似乎一下子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她的血統問題成爲了問題的焦點,但幾乎所有來自帝國外藩屬地民衆這一次卻出乎意料的一致支持安琪兒,包括騰格里、北呂宋以及半島地區等各地士紳工商代表都紛紛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各自的意見,而司徒玉棠則不出所料的得到了包括西北郡在內的帝國內地各郡唐族士紳們的支持,而林月心也在三江、天南以及關西地區獲得了一定支持度,鼎足之勢再度形成,至於前期一度飄紅的石雅薇則成爲了一個奇怪的不穩定因素,很多人都關注着她的肚子,那隱藏着一句潛臺詞,如果她的肚子裡懷上的是一個龍子,那她可能就會成爲這個鼎足之勢的最大破壞者甚至成爲最終的勝利者,畢竟秦王殿下後宮人選已經足夠豐裕,而秦王殿下似乎也是風流不羈,這麼些年居然沒有一個子嗣,這種奇怪的跡象讓西疆民衆都有些擔心秦王殿下會不會有子嗣單薄的可能,那一個男性子嗣就實在太重要了,當然如果是個龍女,那也就不足以對已經形成的鼎足之勢構成威脅。

第83節 大計(6)第88節 先發制人第115節 喪鐘第13節 軍務處第83節 大計(6)第128節 大發展(2)第4節 軍情局第60節 江南好第1節 醞釀第105節 戰猶酣(9)第71節 獅子與狼第70節 紛亂第82節 巡視第65節 西域木蘭第7節 明勢第31節 暗手第16節 東進方案第40節 分割(1)第49節 籌謀(1)第79節 誰之責?(1)第55節 驚變(4)第15節 西遷第82節 突入第53節 澎湃第112節 斷腕第43節 驚雷第12節 薦才第8節 壓力第46節 試比高(2)第52節 洶涌第5節 江南故事第52節 菸草門事件第5節 流山臺子第30節 渾水第61節 多管齊下第13節 百足之蟲第34節 迷離第9節 混淆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6節 大暴亂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56節 祭天第60節 江南好第6節 征服第19節 內廷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77節 小動作第1節 危難之際第110節 退守第102節 野心第29節 陰謀第35節 金融(1)第84節 骯髒第72節 同類第53節 難關第55節 施政演講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4節 分析第53節 海洋戰略第137節 西風漸(6)第6節 大躍進第78節 各懷機心第107節 絕命殺(1)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58節 風聲第29節 風雲突變第79節 海匪第16節 起伏第84節 風滿樓(3)序言第24節 東進第65節 平衡(1)第55節 翻雲第123節 收買第87節 海軍陸戰隊第62節 遇襲(1)第7節 朝議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19節 莫測第16節 燦爛雲霞第19節 和鳴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48節 利益取捨第58節 發展大計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78節 大會戰(9)第11節 奇正(1)第68節 莫測第81節 不屈第41節 政策走向第74節 雄心如鐵第80節 龍種秘法(1)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111節 毫無懸念第81節 石家(1)第44節 跨越第74節 驚變第54節 還能熬多久(1)第43節 翠屏關第4節 創業(3)
第83節 大計(6)第88節 先發制人第115節 喪鐘第13節 軍務處第83節 大計(6)第128節 大發展(2)第4節 軍情局第60節 江南好第1節 醞釀第105節 戰猶酣(9)第71節 獅子與狼第70節 紛亂第82節 巡視第65節 西域木蘭第7節 明勢第31節 暗手第16節 東進方案第40節 分割(1)第49節 籌謀(1)第79節 誰之責?(1)第55節 驚變(4)第15節 西遷第82節 突入第53節 澎湃第112節 斷腕第43節 驚雷第12節 薦才第8節 壓力第46節 試比高(2)第52節 洶涌第5節 江南故事第52節 菸草門事件第5節 流山臺子第30節 渾水第61節 多管齊下第13節 百足之蟲第34節 迷離第9節 混淆第130節 各個擊破(2)第6節 大暴亂第121節 最後一搏(6)第56節 祭天第60節 江南好第6節 征服第19節 內廷第67節 聲東擊西(2)第77節 小動作第1節 危難之際第110節 退守第102節 野心第29節 陰謀第35節 金融(1)第84節 骯髒第72節 同類第53節 難關第55節 施政演講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4節 分析第53節 海洋戰略第137節 西風漸(6)第6節 大躍進第78節 各懷機心第107節 絕命殺(1)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58節 風聲第29節 風雲突變第79節 海匪第16節 起伏第84節 風滿樓(3)序言第24節 東進第65節 平衡(1)第55節 翻雲第123節 收買第87節 海軍陸戰隊第62節 遇襲(1)第7節 朝議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19節 莫測第16節 燦爛雲霞第19節 和鳴第94節 風高浪急(3)第48節 利益取捨第58節 發展大計第22節 勢力範圍(1)第78節 大會戰(9)第11節 奇正(1)第68節 莫測第81節 不屈第41節 政策走向第74節 雄心如鐵第80節 龍種秘法(1)第18節 索菲婭的反擊(1)第111節 毫無懸念第81節 石家(1)第44節 跨越第74節 驚變第54節 還能熬多久(1)第43節 翠屏關第4節 創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