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 江南之亂

在莫倫眼中,壟斷是一種不公正的競爭,而商業活動則鼓勵公平競爭,那壟斷自然與商業運行規則相悖。法務部門既然是用來規範領地內一切人和事務的,那自然要遵循公正原則。雖然金融壟斷能夠爲隸屬於政府的銀行部門帶來相當豐厚的利潤,但這也會壓制其他金融機構的發展,更爲嚴重的是這將爲莫倫力圖建立一個規範有序的經濟秩序想法相違背。所以莫倫斷然指示代行西疆都護府審理院職責的西北審理院裁定經濟發展署作出不予發給西疆第一工商銀行營業執照的決定違反了商業合理競爭原則,裁定西疆第一工商銀行可以在符合各方面條件的情況下開門營業,這無疑是給了一心想要使西北銀行成爲整個無鋒領地中最大金融機構的詹姆斯一記響亮的耳光。

詹姆斯立即要求蕭唐代表政務署向無鋒提出申述,要求無鋒制止莫倫這種胳膊肘往外拐的行爲,但蕭唐選擇了沉默,這也使得詹姆斯與蕭唐第一次因爲政務產生了爭執。詹姆斯甚至親自面見無鋒要求無鋒以西疆都護府或者西北軍政節度使名義撤銷法務署裁定,但無鋒在與莫倫經過了一番長談後最終還是選擇了不予干涉。

對於無鋒的決定詹姆斯雖然憤憤不平,但卻無話可說,但詹姆斯卻對作爲政務署長的蕭唐表現如此軟弱感到不滿,最後還是蕭唐、詹姆斯、楊正彬三人經過一天的商討和爭論才勉強就這個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金融部門屬於特殊部門,在今後的管理中應該加強對私營金融機構的監管,防止出現由於經營不善損害儲戶利益的情況。當然這只是緬地發展中的一個小插曲,並未影響到緬地經濟的高速發展。

而進入七月,周邊各方勢力紛紛擴軍備戰,更引得江南資金大量外流,而司徒元也已經無法控制住整個江南局勢,在廖其長的推波助瀾下,江南絕大多數大商家都加大力度轉移資產,從江南諸府經安慶、岳陽,再入關西以及天南西北的船隊和車隊絡繹不絕,尤其是水路運輸更是繁忙不堪,不但是資產轉移,大批的諸如製茶、絲織、造紙以及其他一些行業的技術工人也跟隨着主人加入了遷移行列,這種現象也一直持續到八月下旬,據說這也是促使司徒泰提前出兵的主要原因之一,沒有人願意接收一個空蕩蕩的江南,再這樣持續下去,也許江南真的會只剩下一個空殼子了。

由於江南大量資金和設備的涌入,關西地區的絲織行業也迅速繁盛起來,原本像漢中、巴山、瀘江尤其是錦城諸府就有栽桑養蠶的傳統,只是由於資金和技術原因,遠不及江南那般發達,現在大量的資金技術和設施轉移而來,立即在整個關西以及天南北部兩府引起了上馬絲織工場和工坊的熱潮,絲綢的高額利潤使得不僅僅是江南商人們願意投資,而有了大量技術工人的到來,也讓關西本土商人們眼紅不已,紛紛加入了這一行列。

雖然西北的官員們竭盡所能的希望在關西和天南以及緬地消化從江南轉移來的資金,但來自江南的資金是在太過充裕,以至於出現了大量剩餘資金不得不囤積在金融機構中,原來還擔心資金不足的金融機構和商人們現在則更希望有可靠的投資項目,而得到消息的北呂宋招商團、西域招商團甚至騰格里招商團立即聞風而動,都紛紛來到關西和天南尋求融資渠道,這讓雙方一拍即合,而法務署再次以法令形式明確裁定政務署內部規定所謂的騰格里地區和西域諸國屬於金融特管區不具有法律效力,金融機構在具備了法定的本金和保證金準備額度之後可以進入任何一個地區掛牌營業,這也爲江南資金進入西北後院提供了便利。

在這一次資金大轉移的行動當中,廖其長充當了一個極爲重要的擔保人和介紹人作用,鑑於他在整個江南地區中的威望,由於他堅定的站到了李無鋒這一邊,使得江南資金最終都選擇了李無鋒控制區作爲資金轉移的目的地,而這也正是整個西疆地區目前最需要的,尤其是這些資金都來自民間,投放方向也不像政府資金那樣受到限制,大多數都投入到了生產和再生產渠道中。在繼續資金投入以加快發展速度的緬地、騰格里、西域等地,這些資金都發揮了相當巨大的作用,這在今後幾年幾地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發揮的作用甚至在輝煌帝國經濟史上也被濃墨重彩的大書特書,“發生於公曆698年夏季的這一次經濟西遷爲整個唐族領地東西部的經濟發展平衡作出了巨大貢獻。”(摘自《輝煌帝國經濟發展史》第122頁),而最爲唐河帝國江南郡郡守的廖其長所作出的貢獻也被載入史冊。

大陸公曆698年8月23日,司徒泰親率第二軍團三個師團在餘杭府北部重鎮紹興擊潰了第七軍團構築的防線,第七軍團兩個師團在這一戰役中被殲滅,而此時米蘭王國的援軍還在泉州和松江之間緩慢行進。8月24日,原本同屬於帝國水軍的的第三水軍艦隊和第一第二水軍艦隊聯軍在餘杭府港口外海進行第一次水戰,戰役以司徒泰控制的第一第二水軍艦隊聯軍獲勝而告終,宣告了司徒元在江南勢力的崩潰開始。

8月25日,司徒泰在兩個師團的護送下昂首挺胸的踏入了號稱“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餘杭府府城,此時的江南郡首府已經成爲一座不設防城市,由於水陸兩軍的潰敗,司徒元已經完全喪失了控制餘杭這個帝國最富庶最重要的大府的能力,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大哥的軍隊兵不血刃的接管這個曾經是自己老巢的繁華都市。

與此同時,第七軍團的殘部和第十軍團大部也都退縮到了松江一線以加強防守,但士氣低落的江南軍從意志上已經完全垮了,從東海到江南,連續不斷的慘敗已經讓他們完全喪失了鬥志,他們再也無法正視面對氣勢洶洶的第二軍團,唯有龜縮在松江一線,等待着米蘭援軍的到來。

屹立在餘杭府東城頭,迎面而來的河風已然隱隱有陣陣海腥味,錢塘江從這裡注入大東洋,喇叭形的河口正是舉世聞名的“錢塘觀潮”勝景的所在,每年秋季,這裡都是遊人如織,熙熙攘攘,簇擁在河口周圍等待那錢塘大潮的出現,這裡也就成爲整個餘杭府最熱鬧的地方。沿着錢塘江口向東,如果天氣晴朗,視線好的時候可以隱隱約約看得見遠處的一連串島鏈,那裡就是帝國皇家避暑勝地――舟山羣島,而普陀山正是處於島鏈中央。

清涼的河風掠起飄飄的衣袂,司徒泰傲然負手遠望,碧波萬頃,一望無垠,令人心胸頓生豁然暢快之意。號稱帝國第一府的餘杭府已經完全落在了自己手中,可憐的江南軍此時大概還戰戰兢兢的縮在松江,等待着自己的下一波攻擊,老七此時只怕已經把自己恨入骨髓,可是皇權之爭從來就是這麼殘酷,怪也就只能怪你生在了帝王家。

“冷老,咱們下一步該怎麼走?”嘴角掩飾不住一抹得意的笑容,司徒泰實在壓抑不住自己的喜意,雖然他也知道江南之爭遠未結束,但一個良好的開端往往是相當重要的,也長長預示着一個圓滿的結尾,江南軍無法阻擋自己前進的腳步,米蘭人一樣不行。

“殿下,維揚府收復是遲早的事情,但現在那個太平餘孽已經表露出了對湖州的興趣,公然叫囂湖州是他的勢力範圍,這倒需要引起重視。湖州是江南最重要的產糧區,有太湖一湖之水滋潤,湖區方圓百里並未受到旱災多大影響,而糧食成熟在即,若是讓這個傢伙奪了湖州,我們損失可不小;另外松江已經有米蘭軍隊進入,這一戰也不可避免,只有在松江徹底把米蘭人打痛,纔會遏制住米蘭人對江南的野心,好在六殿下也從金華那邊插了一刀,米蘭人不得不分心照顧西面,這也在客觀上幫了咱們一把,只要把松江的米蘭人擊跨,我想江南遲早會納入我們的管理。”輕輕撫mo着城牆的老者有些愛惜的咂咂嘴,“真是一個好地方,連山水都浸潤着帝國的精華,難怪江南出俊傑,只可惜孱弱的民風讓江南不太適合戰爭的洗禮。”

“冷老,成大猷那個傢伙是個聰明人,我相信他能夠看清楚形勢,只要我們拿下江南其他幾府,我認爲他能夠投效我們,他現在的行動不過是想爲他以後的投效多爭取一塊砝碼罷了,我就不信他能以一府之地與我相抗衡!”司徒泰撇撇嘴傲然道。

第74節 全面動員第20節 劍指(1)第22節 攜手第27節 殺招第36節 江南疑雲第73節 火苗第18節 等待第99節 遊擊(2)第75節 箭在弦上(1)第75節 動盪第66節 變向第73節 宣泄第66節 平衡(2)第25節 風雨第74節 驚變第9節 會獵(3)第79節 預謀第34節 潛移默化第7節 臣服第22節 攜手第102節 採訪第13節 百足之蟲第75節 強行插入(1)第68節 肥肉(2)第4節 大同化第42節 波及第65節 答卷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28節 奇女子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115節 易幟第99節 遊擊(2)第9節 東南之旅(1)第16節 燦爛雲霞第85節 乞求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81節 石家(1)第87章 柔情蜜意第14節 分歧第86節 密約第31節 連環殺(4)第39節 豪氣沖天第84節 西風(2)第20節 皇儲第91節 送別第109節 驟雨第55節 破網第111節 水雲間(3)第101節 對擊第30節 奇襲第40節 金陵掘金(3)第4節 探究第90節 攤牌第49節 下野第86節 勢不可擋第86節 勁吹第5節 視察第56節 開拓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34節 偏鋒第63節 待價而沽第69節 揮師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84節 西風(2)第44節 人心第77節 民間力量(2)第3節 隱流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29節 對策第45節 天塹第12節 意外收穫第58節 收買民意第7節 出賣第29節 連橫第43節 絕世妖嬈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16節 奔襲第54節 內幕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46節 新經濟動力(1)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20節 劍指(1)第73節 大會戰(4)第33節 帝國反擊第28節 狼子野心第56節 祭天第9節 慧心第101節 對擊第17節 目的地第12節 九江第18節 倭諜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50節 挺進五湖(1)第18節 療傷第74節 避暑第128節 代價第99節 截殺第85節 乞求第22節 挾勢
第74節 全面動員第20節 劍指(1)第22節 攜手第27節 殺招第36節 江南疑雲第73節 火苗第18節 等待第99節 遊擊(2)第75節 箭在弦上(1)第75節 動盪第66節 變向第73節 宣泄第66節 平衡(2)第25節 風雨第74節 驚變第9節 會獵(3)第79節 預謀第34節 潛移默化第7節 臣服第22節 攜手第102節 採訪第13節 百足之蟲第75節 強行插入(1)第68節 肥肉(2)第4節 大同化第42節 波及第65節 答卷第75節 磨刀霍霍(1)第28節 奇女子第75節 滾湯沃雪(2)第115節 易幟第99節 遊擊(2)第9節 東南之旅(1)第16節 燦爛雲霞第85節 乞求第15節 驚風密雨(1)第81節 石家(1)第87章 柔情蜜意第14節 分歧第86節 密約第31節 連環殺(4)第39節 豪氣沖天第84節 西風(2)第20節 皇儲第91節 送別第109節 驟雨第55節 破網第111節 水雲間(3)第101節 對擊第30節 奇襲第40節 金陵掘金(3)第4節 探究第90節 攤牌第49節 下野第86節 勢不可擋第86節 勁吹第5節 視察第56節 開拓第88節 總督之誘惑第34節 偏鋒第63節 待價而沽第69節 揮師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06節 高嶽男兒第84節 西風(2)第44節 人心第77節 民間力量(2)第3節 隱流第48節 新經濟動力(3)第29節 對策第45節 天塹第12節 意外收穫第58節 收買民意第7節 出賣第29節 連橫第43節 絕世妖嬈第88節 安第斯之戰(1)第16節 奔襲第54節 內幕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46節 新經濟動力(1)第15節 臥虎藏龍(3)第20節 劍指(1)第73節 大會戰(4)第33節 帝國反擊第28節 狼子野心第56節 祭天第9節 慧心第101節 對擊第17節 目的地第12節 九江第18節 倭諜第63節 鄂霍次克(3)第50節 挺進五湖(1)第18節 療傷第74節 避暑第128節 代價第99節 截殺第85節 乞求第22節 挾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