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

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

開會就是爲了解決問題的,不是大家聚在一堂說了許多最後不了了之的。內閣的施政報告在結束之後就是得到了朱厚照的同意,但是對於六部尤其是戶部的報告朱厚照並沒有什麼同意,與兵部一樣朱厚照命其回去再行從新擬定報告再行上報。

五軍府顧溥的報告被直接同意,甚至是連討論都是沒有討論一下。因爲在朱厚照看來內閣六部管民政,對於軍事還是不要插手的好。

而且最爲重要的是,此次御前會議朱厚照還藉着弘治皇帝的聖旨正式確定了幾個人的新官職,軍機大臣。算是延續,因爲在西北之戰的時候,軍紀大臣便是被設立。只是軍機處這樣的機構還沒有出現而已,但是相對於朱厚照來說這樣的機構設置與目前來說還不是時候。所以按照弘治皇帝的旨意,顧溥,譚祐以及張懋並馬文升被各自加了一個輔軍機大臣的職銜。

這樣就是不顯的突兀,都是有跡可循的。

時間來到二月,巡視九邊的章懋也是回到京城。次日便是來到了文華殿面見朱厚照,他向朱厚照提交了整整一箱子的公文以及各項計劃,朱厚照看到之後先是隨意拿了幾份看了一下。然後問道“九邊諸鎮防務誰爲差?”

“遼東!”章懋很是嚴肅的說道“先不說遼東軍中,就是遼東民政實在混亂,以至於遼東軍中逃兵,弱病甚至是空額都是奇多,朵顏三衛雖然世受我大明恩惠,但是他對於大明並半點尊敬,一心只是想着在大明得去好處了。一旦是大明給的少了,他們就是會縱兵劫掠遼東。遼東民政不行使軍不強,軍不強致使名不聊生,時常受到劫掠!”

“便是東北向各女真諸衛對於大明也是貌合神離,有了好處時便是上書言些中聽之言,沒有時更是直接翻臉縱兵劫掠!”

“那你以爲如今朝廷對於遼東如何是好?”朱厚照問。

“振興民治,使得遼東真正成爲大明土地。遼東土地並不是太過於貧瘠,只要是朝廷用心治理,遼東軍餉不是問題,即便是捉不到自給自足也是能夠使得朝廷節省大筆國庫。”章懋年邁的臉上滿是激動,眼神中也是閃爍着光亮。

“那朝廷與遼東單立一布政司使之脫離山東布政司章卿以爲如何?”朱厚照說道。

“朝廷最是應該如此,遼東本來就是獨立於山東且兩者相隔大海,使之歸於山東纔是致使遼東民治混亂的根本。兩者同歸一布政司使之朝廷對於遼東民治並不看重,遼東並不只是軍事重鎮也應該是朝廷布政重地。朝廷單獨設立一布政司纔是正道。”

“而且遼東軍民不分讓遼東軍中以及軍中官員貪墨,瀆職,橫行霸道恐生生割據!”

章懋的話讓朱厚照陷入到沉思之中,因爲章懋的話幾乎句句衝擊了他的心。尤其是最後一句恐生割據實在像一把刀子刺進了朱厚照的心,遼東可不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嗎。無論是朵顏三衛還有女真名義都是大明之地,但是他們卻都是事實上的割據,而遼東鎮形勢複雜勢力更是交錯,要是他們形成割據那麼孤島般的遼東不就是真的脫離掌握了嗎?

“章卿纔是回來且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也正好將此事形成奏疏下次朝會時候便是提出來吧。”朱厚照說着就是讓章懋回去了。

而他自己則是帶着章懋的這箱公文記錄去了坤寧宮,今天晚上他們父子兩就是要將這箱東西全部消化!

章懋一回來便是被任命爲了都察院右都御史,而這個任命剛剛纔是下達,京城的官場就是一片震動一片歡笑;震動的是朝中的一些‘濁流’,接下來他們日子可是不太好過了;歡笑的是近來在京城官場不太順心的‘清流’們;因爲弘治皇帝生病所以太子監國,但是太子似乎也是一個只看結果的人,只要是結果是好的他並不在執行人是誰。

這就是導致了朝廷之上那些動手能力並不是很強的清流,一時便是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一樣。就比如朝會吧,一直以來這是清流揮斥方遒的主要陣地。但是現在超會之上被提出的問題盡是一些科道清流們自己的玩笑,什麼那個官員有失官體這個官員有失禮節這樣的事,再大一點就是某某衙門又是出了什麼事,真正與國政沾邊的或者說能夠影響到幾乎不會再朝會上出現。就比如說最近朝堂之上最火熱的兩件事,一時弘治十二年科舉之案,還有‘海禁,封海’之國策,這都是沒有在朝會上被提出來,即便是有人提出來了也是被御前會議的那幫人給若有若無的轉移了。

無論是常朝還是朔望朝都是一樣,大家按着禮制從前到後過了一遍然後就是結束。科道院監(都察院道御史、六科、翰林院、國子監)啥事都是沒有!清流們都是成了啞巴,倒是被清流們認爲區別與自己的‘濁流’們個個出入宮禁指點江山!實在可恨!

而現在不同了,章懋一回來清流們就是更有了自己的底氣,因爲章懋是現在大明朝野清流的唯一偶像,章懋也是值得的這個領袖的稱呼,因爲他實在是太清了。

清到在京城租房子的錢都是沒有,爲了不讓自己新任命的右都御史太過於難堪,朱厚照命福生局在濱甲坊給他找了一個地方住着。

而他或許也是現在大明朝唯一一位不是東宮系,且住在城外的二品大員了。

章懋的任命剛剛發下,朝廷又是有幾項新的任命被下達。三邊總制王越被任命爲軍機大臣令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銜,列席西暖閣會議,調回了京城。其實朱厚照是不願意王越回來的,但是王越身體並不適合待在西北了,負責王越身體健康情況的東宮典藥局以及不止一次向朱厚照說起了王越的病情了,甚至薛己已經是下了最後的通知。

說王越再是待在西北半年之內必是藥石無用,唯有亡命一途。一直在密切關注着王越王恕這些老臣身體的情況的朱厚照也是不願意他們就是亡在西北,那樣付出很多的朱厚照就是得不嘗試了。

也是西北之地風餐露宿的,王越這樣年紀也真的不適合待在西北之地了。儘管現在的三邊還有河東的是離不開王越的,但是朱厚照卻是並不願意冒險。相比現在的三邊,大明更是需要的王越。

所以王越被調回京城!

王越回京了,那麼三邊總制的位置就是需要有人擔負起來啊。所以幾乎在王越調令下達的同一時間,秦紘則是被加左副都御史銜,出三邊總制,領河東巡撫總領三邊與河東軍務。朝廷或者東宮這次的任命發佈的很是乾脆,一點的拖泥帶水都是沒有。

這樣的變動是不可逆轉的,因爲朱厚照手握着監國大權,可以說是獨攬乾坤。而且根據朱厚照對於邊地的一貫態度,所有人都是知道從今年開始整個就變都是迎來鉅變,朝廷的對於九邊的管控會更加的嚴格,起碼朝廷不會像對待京營那樣溫柔了。

新年換將,且是毫無預兆的換將。這就是開始,或許連王越自己都是不知道爲什麼會有這樣的安排,但是聖旨不可違。在河陽新城的他只有開始打點行裝,等待着從京城而來的秦紘的對接職務。

對於這些邊疆大吏的調動是朱厚照的範圍之內,朱厚照對於九邊有着自己的安排,在王越調令下達的同時甘肅,寧夏還有延綏三巡撫也是被朝廷勒令與三月前必須返回京城述職。

第146章大明水師威武下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38章戰爭從來殘忍第161章西苑是大軍營下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49章節大同忠民到來第95章吵架也有目的第40章圍殲小股韃子第48章節前京師局勢第5章還有“贖屍銀子?”第36章朝廷積極安排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第14章平靜時才最險下第85章南邊有人謀反第26章安排與童趣園第50章煙火渲染的城第37章大同升起狼煙第67章餵飽老狐狸們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無題第4章一定親自去看第53章君子大比開始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129章弘治帝的決心第95章吵架也有目的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108章李謝二人復相1第91章開戰便是死鬥第65章覺悟吧二貨們第86章亂糟糟的中都第100章不安分的遼東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第40章圍殲小股韃子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76章自家墳自家修第33章右衛韃影再現第70章帝暈厥紫宮變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139章賣菜郎狀元公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65章覺悟吧二貨們第44章前面打後面玩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9章從順天到大同第156章朝堂勢力突顯4第65章覺悟吧二貨們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130章科舉試題泄露4第146章大明水師威武下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72章強硬平定叛亂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46章聖旨感動全城第128章科舉試題泄露3第83章朵顏衛屯邊衛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48章節前京師局勢第21章錦衣起大同變中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130章科舉試題泄露4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91章開戰便是死鬥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94章大勝亦是大敗第124章科舉前的京城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60章言無鋒可殺人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第96章吵架也有目的2第50章煙火渲染的城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40章悲歡並不相通第13章平靜時才最險上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16章王家不死不休第116章絲綢引發恐慌第124章科舉前的京城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第106章宮莊守我秘密第108章李謝二人復相1第33章右衛韃影再現第37章大同升起狼煙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32章文人文官文事第5章還有“贖屍銀子?”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
第146章大明水師威武下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38章戰爭從來殘忍第161章西苑是大軍營下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49章節大同忠民到來第95章吵架也有目的第40章圍殲小股韃子第48章節前京師局勢第5章還有“贖屍銀子?”第36章朝廷積極安排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第14章平靜時才最險下第85章南邊有人謀反第26章安排與童趣園第50章煙火渲染的城第37章大同升起狼煙第67章餵飽老狐狸們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無題第4章一定親自去看第53章君子大比開始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129章弘治帝的決心第95章吵架也有目的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108章李謝二人復相1第91章開戰便是死鬥第65章覺悟吧二貨們第86章亂糟糟的中都第100章不安分的遼東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第40章圍殲小股韃子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76章自家墳自家修第33章右衛韃影再現第70章帝暈厥紫宮變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139章賣菜郎狀元公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65章覺悟吧二貨們第44章前面打後面玩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9章從順天到大同第156章朝堂勢力突顯4第65章覺悟吧二貨們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130章科舉試題泄露4第146章大明水師威武下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72章強硬平定叛亂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46章聖旨感動全城第128章科舉試題泄露3第83章朵顏衛屯邊衛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48章節前京師局勢第21章錦衣起大同變中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130章科舉試題泄露4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91章開戰便是死鬥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94章大勝亦是大敗第124章科舉前的京城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60章言無鋒可殺人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第96章吵架也有目的2第50章煙火渲染的城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40章悲歡並不相通第13章平靜時才最險上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16章王家不死不休第116章絲綢引發恐慌第124章科舉前的京城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第106章宮莊守我秘密第108章李謝二人復相1第33章右衛韃影再現第37章大同升起狼煙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32章文人文官文事第5章還有“贖屍銀子?”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