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

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

沒有先生夫子?這不就是有現成的嗎?這些滯留京城的舉子讀書人不就是現成的嗎,他們留在京城不就是要一個答覆嗎,現在朝廷的答覆是一定不會更改的科舉的結果的,而且恩科也是不會有的。

這就是朝廷的答覆了,但是對於滯留舉子們的尋求官職或者朝廷安置的請求的,朝廷完全就是答應啊。現在由禮部出具聘書,正式聘請這些舉子們前往朝廷禮部在各地的府縣學之中去。

一舉兩得,可行啊!

所以王華說道“沒有先生以及夫子,滯留的舉子還有讀書人不就是現成的嗎。禮部出具正式的聘書聘請他們爲學校的先生夫子,派遣他們回去自己家鄉任教,問題應該是會得已解決!”

王華的話讓朱厚照眼前一亮,他說道“對啊,這些人滯留京中是不行的,不說生亂就是對於他們各人的學業也是有多耽誤。就如王先生所說由禮部向他們出具官方聘書聘請他們爲各地學校先生,並且給予聘金。”

朱厚照又是緊接說道“這樣,內閣與吏部禮部共同行文,從下科帶科舉開始,考生但凡有在朝廷官辦學校中任教超過兩年的,朝廷科舉自府試以上至鄉試都是會着情予以優先錄取。對於他們這些此科不第者則是放寬到會試,僅此一次下不爲例。”

“殿下,此舉.....”劉健還有屠墉幾乎是同時向朱厚照說話,但是被朱厚照直接打斷“此事就此辦理,刑部將此條記下,加入大明學律之中去。”

白昂立即就是站起來對着朱厚照行禮領命說道“是,殿下!”

“另外,十日內孤必須看到大明學律以及學規初稿!”朱厚照在白昂準備坐下的時候,看着他很是不容置疑的說道。剛剛坐下來的白昂又是跳似的站起來,答了一個“是”纔是有些不安的坐下。

其實關於在大明律中增補學律一項的事,白昂本人是很是歡迎的。但是自恩旨下發一來刑部對於學律還有學規的制定進展一點不大,一是因爲制定律法本來就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這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所以一接到制定學律的任務之後,刑部與大理寺還有都察院就是一直在加班加點,但是三方之間的交流不暢讓制律工作一直是進展微微。所以當徐瓊指摘刑部制律進展的時候,白昂真的是無話可說。

第二點困難就是東宮對於學律的制定參與熱情太多了,詹事府幾乎是每天都是在刑部還有大理寺晃悠,不時他們就是會帶來東宮對於學律的諸多的建議。爲了能夠讓東宮滿意,有讓天子滿意,更是天下學子讀書人滿意,刑部大理寺已經是滿負荷工作的了一年多了。

但是,東宮還是在不斷提出各種建議。

你說,東宮的建議好你要不要考慮?

還好在白昂的親自主持下,學律的初稿已經是差不多完成了。整個學律會被分成六大子律,爲校子律,師子律、生子律、學制學書子律,以及義務子律,雜子律。其中正式律法規定就是五六百條之多,另外還有大明學規百條!

而說了學規還有聘請老師的事之後,朱厚照突然又是想起了一件事。所以他立馬就是對於徐瓊還有白昂說道“使者,傳道解惑授業乃是至關重要一點,但是大明各處私塾家學泛泛,所授所學皆是不在朝廷官府管轄內,此爲大隱患矣。既然朝廷已經是下了大決心,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那麼與授業一途上就是不能再是任之由之了。”

“朝廷應該是明旨明確其是否合乎大明王法,更是應該規範各私學老師的教學與行爲,不致使庸師禍人,誤人子弟!”說着朱厚照就有事從自己的書案上將一本冊子抽了出來,對白昂還有徐瓊兩人說道“爲明確管理以及更好保證大明學子的學習義務,以後只要是開館授業教授知識的,必須到各地縣衙學官處登記,經由府省到禮部備案,再行發給官府憑證。禮部今後設立老師資格證明,經過禮部以及各級學官考覈通過發給教學憑證。”

“此條,也入學律!”

兩人將小冊子接過去之後,還沒有看九思對周圍的衆人看了看。但是許久都是沒有人回答或者說什麼,兩人這也是知道他們這是不反對了。既然你們都是不反對,那我們也是沒有什麼好說的。至於徐瓊他心裡都是高興的不行了,太子這是在增禮部之權,他又是怎麼不高興呢。

這以後禮部不光是管着天下學校了,就是天下爲師者也是收到禮部監管。朱厚照其實到沒有往這方面想,他的目的還是本着專業化去的。但是也有他自己的其他的想法,這天下私學繁榮是好事,但是這個好事在朱厚照看來就是官場派系的一來來源。

所以朱厚照的一貫目的就是禁絕天下私學,朝廷必須對於教育達到絕對壟斷的地步,不然文官們是怎麼都是打不倒的。不過也不是一下子就是能夠完成的是,還是那句話大明太大,現在交通手段以及政策執行力最少也是要上個一年時間。

你說朱厚照強迫症吧,也是可以。因爲他好像是走進了一個怪圈,一個因爲本身性格而造成的對於任何事物要有一些監管的毛病。換句人話就是,我不在乎你會幹什麼但是你必須讓我知道你是幹什麼的。如果不讓,我睡不着你也活不了。

而且學校也不是一個隨隨便便的東西,而是治國的一大重點。治理國家就像吃火鍋,如果是四宮格的話。教育,經濟(田地),軍隊還有官民就是這四宮格的組成。

不要聽任何人的吹噓與誇大跪舔,歷來華夏就是最重視教育的國家,沒有之一。知道嗎,沒有之一。不要去相信冠冕堂皇的理由,什麼平均讀書多少本,看書多少人?教育不只是看書,五千年的歷史要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話,那麼五千年或許出的多是棒子了,還可能是南棒子。

“不過哪些舉子也是不能這樣就是前去地方學校進行教學,以他們現在的心態還不知道能夠教出什麼學生,是一心忠君愛國的學生,還是一心只想這個人功名不顧朝廷法紀的亂賊,都是不知道。所以孤建議還是仿國子監與福生書院設立一家專門學校好好培訓一下他們吧。”

“殿下此言甚是,這些學子現在還是不能就此聘請,不然時候會有着麻煩。”這個李東陽終於是說話了,而他說完之後劉健還有詹事府幾個人也是緊接這站出來附和。

“那以殿下學校名稱如何呢?歸屬那處?又以何人爲祭酒??”謝遷立馬就是說道,要說內閣之中誰對於權力最爲輕鬆最爲緊張的就是謝遷了。這個人一向就是喜歡以退爲進,但是謝公竟然能夠尤侃侃哪能不常慼慼呢?

“既然是爲規範師者諸行,那麼就是定爲師範之學,名字就叫皇明師範書院。歸屬禮部設學校司管轄,以內閣都察院監督。以左春坊左諭德李旻爲祭酒,副祭酒及其他一向官員由吏部與吏部會商決議吧。”

朱厚照很想說將這個師範書院也是歸屬東宮管轄吧,但是想想還是沒有。現在他的權力範圍已經是不僅僅是東宮範圍了,而且他也不會一輩子都是太子。

人不不能吃相太過,現在詹事府在朱厚照的運作之下已經是太多了,事事都有涉及。而詹事府終究是詹事府只是輔佐太子的,不是內閣不是六部更不是國家正式的行政機構,所以詹事府涉及的東西不能太多。

朱厚照現在也是要學會給別人一些好處,當然了什麼東西放在自己碗裡最好,但是朱厚照一個人也治理不了大明啊。

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105章市井纔有真言第10章有些事天註定第141章封海爲了海貿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134章故衣社是個啥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105章市井纔有真言第132張狡兔三窟皆廟第55章拜訪兩任首輔第27章未來京城中心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18章十大罪達天聽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9章從順天到大同第33章右衛韃影再現第166章平判戰前準備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73章太子七歲監國第2章遇刺與救災事第149章模範城市通州下第76章自家墳自家修第11章那年的那句話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1章瑞雪不兆豐年第44章前面打後面玩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138章故衣社不簡單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33章右衛韃影再現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19章青菜劉都不留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無題第57章私人武裝力量第21章錦衣起大同變中無題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46章大明水師威武下第86章亂糟糟的中都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146章模範城市通州上第24章生氣的小榮兒第120章佳節代天慰問下第47章照兒何須磨鍊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20章錦衣現大同變第110章李謝二人復相3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78章清寧宮大災禍第36章朝廷積極安排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第102章攪亂大明文壇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71章內廷已無威脅無題第92章戰火蔓延邊地第166章平判戰前準備第156章朝堂勢力突顯4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55章拜訪兩任首輔無題第153章朝廷勢力突顯1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123章神機營大換血第93章戰火蔓延邊地2無題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163章效率標準質量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109章李謝二人復相2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50章煙火渲染的城第20章錦衣現大同變第96章吵架也有目的2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4章平靜時才最險下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第65章覺悟吧二貨們第37章大同升起狼煙第137章咄咄逼人之人第168章適烏母子到來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15章不擇手段做強第66章屯邊衛所之設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62章遼東哈密之謀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157章朝堂勢力突顯5第109章李謝二人復相2
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105章市井纔有真言第10章有些事天註定第141章封海爲了海貿第133章走狗普遍怕死第134章故衣社是個啥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105章市井纔有真言第132張狡兔三窟皆廟第55章拜訪兩任首輔第27章未來京城中心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18章十大罪達天聽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9章從順天到大同第33章右衛韃影再現第166章平判戰前準備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73章太子七歲監國第2章遇刺與救災事第149章模範城市通州下第76章自家墳自家修第11章那年的那句話第17章你不認我不仁第1章瑞雪不兆豐年第44章前面打後面玩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138章故衣社不簡單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33章右衛韃影再現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19章青菜劉都不留第155章朝堂勢力突顯3無題第57章私人武裝力量第21章錦衣起大同變中無題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46章大明水師威武下第86章亂糟糟的中都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146章模範城市通州上第24章生氣的小榮兒第120章佳節代天慰問下第47章照兒何須磨鍊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20章錦衣現大同變第110章李謝二人復相3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78章清寧宮大災禍第36章朝廷積極安排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第102章攪亂大明文壇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71章內廷已無威脅無題第92章戰火蔓延邊地第166章平判戰前準備第156章朝堂勢力突顯4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55章拜訪兩任首輔無題第153章朝廷勢力突顯1第158章雨綿綿愁長長第123章神機營大換血第93章戰火蔓延邊地2無題第31章宗人府事之慮第163章效率標準質量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109章李謝二人復相2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117章亡羊補牢不晚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50章煙火渲染的城第20章錦衣現大同變第96章吵架也有目的2第148章模範城市通州中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14章平靜時才最險下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第65章覺悟吧二貨們第37章大同升起狼煙第137章咄咄逼人之人第168章適烏母子到來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15章不擇手段做強第66章屯邊衛所之設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62章遼東哈密之謀第42章右衛保衛之戰第157章朝堂勢力突顯5第109章李謝二人復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