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

有了內閣兩位大佬的背書,關於萬壽節恩旨的爭議雖然依舊是存在,但是在朝會上大家卻是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平衡,那就是恩旨可以被推行。但是不能全部鋪開,隨意朱厚照就是趁着這個機會提出了恩旨先行在南北直隸開始試行一年,以觀後效!

與此,恩旨得以施行。

而關於恩旨的推行一事弘治皇帝欽點了徐溥親自主持,禮部,太醫院,福生局主管,司經局,翰林院,都察院,吏工戶三部還有等等大小十幾個幾部門參與。

由此,“弘治恩旨”正式開始進入到了合法施行的階段。

朱厚照又是忙活起來了,這期間‘君子大比’的名單也是被公佈在福生書書院,不過名單已公佈就是打了很多人的臉。因爲所有十組即便是有着最好分數的獲得者,但是十組比試中一個第一名都是沒有,甚至有的組連前十名都是沒有!

有人奇怪了,怎麼會沒有名次呢?

爲什麼呢?因爲這次比試有着全新的量分標準,第一名是滿分,其後依次類推。沒有第一名也就是說沒有人得到滿分,同時也是說明這次的第一名沒有被任何人取得。

其實就不可能有人會拿到這個第一,一個考生能夠拿到的最高名次或者就是第三名了。第一還有第二名這兩個名次在朱厚照設定比賽的時候就是不可能有人會拿到,君子大比有兩個第一。十項全部參加得全部滿分者爲第一,單項得滿分爲第一,可是幾個人能夠拿到呢?所謂的“文之第一”就是這樣被朱厚照樹起來的,就是一個人設一樣。

沒有第一當然就是會有爭議,所以當名次成績都是公佈的時候。許多人剛剛看到了自己成績就是大呼不公,言說大比評判不準。而負責‘君子大比’的毛紀直接就是貼出了此次大比的評卷人,第一位赫然寫着‘御覽’其後是內閣閣老以及六部尚書以及院寺首官,還有已經掛名書院任教的前幾科狀元的名字,誰還敢說評判不公。

所以,當日福生書院的圖書閣人滿爲患。都是前來查看自己卷子的考生,在看過自己考卷之後考生有點是羞愧難當,有的是懊悔不已,有點則是恍然大悟。

但是不管怎麼樣,他的們卷子以後都是會在福生書院圖書閣存檔。

時間隨着光陰跑,歲月跟着日夜更替。

七月流火,炎熱的夏季已經是慢慢離開。季節又是在不經意間入了秋,天氣也是逐漸涼爽起來。東宮小花園裡也是一片凋零,葡萄架上今年果實累累也是早早凋零,四處的花多也是不剩多少。地上的落葉朱厚照也是沒有讓人掃去,每日空閒裡朱厚照很喜歡踏着落葉在花園裡走走。

其實朱厚照的忙倒不是真的忙,只是他自身的控制慾望

根本就是不讓他有一點的放鬆。歸根結底就是朱厚照還是沒有多少安全感,他怕,他交代下去的人物沒有很好的被完全。所以他一直都是保持着對於這些事是的監督,這些天朱厚照每日上朝也每日處理奏疏與收到的箋書。

“告訴毛紀與樑儲,禮部要是不能夠答應孤的這個要求,那麼孤也一定不會答應他們的要求。”朱厚照說着,後面的杏兒就是拿着一本冊子和一隻東宮工坊新近纔是造出來的墨筆記着朱厚照的旨意。“這教科書必須要朝廷重新修訂,朝廷審覈,以後所有大明學校不論是管家之學還是私家之學都是必須要使用此教科書,參加由朝廷各級官府統一的考試。這一點孤絕不讓步!私人所立之學校只要是沒有通過朝廷考覈一律關停,不經朝廷恩准私自開學講學與謀反同罪!”

朱厚照真的會像和弘治皇帝說的那樣,一心爲了文治?那不過一時鬼話而已,朱厚照所謂的文治就是‘文字文本文學治理’通俗來說就是朝廷必須要建立對於文人文學以及文化的絕對統治!

而學校就是實現這種絕對統治的載體!朱厚照一貫不支持個人辦學,私人辦學一家之言個人順心而爲,是個不穩定的因素。文化繁榮是必須的,但是文化也需要統一的繁榮!一邊滿口仁義道德,一邊滿腦子男娼女盜,可不好!

“在給令旨與福生局與福生書院,他們的交上來的錄取學生名單孤同意了。梅兒你與他們對接一下,然後發放物資給他們。另外,讓他們多多招收老師,只要是達到錄用標準的。”

千壽節時候,福生書院開始第一次招生,動靜不是很大。但是錄取的學生質量確實很好,反正一看福生書院交上來的名單朱厚照是滿意的,有唐寅,有康海,還有文徵明。另外,最讓朱厚照與興奮的是,有一個人的名字竟然也是出現了在了名單上。這個人叫王守仁今年二十五歲!

總體來說,在萬壽節之後所有都是在往好的方向去發展的。大同邊境還是打打鬧鬧一直不停,李介去了大同到現在還是沒有回來,因爲中途弘治皇帝還讓他去了趟宣府。殺了不少人,也抓了不少人,因爲遊閻王隨行!

大同的邊牆開始修建了,是工部尚書徐貫還有巡撫王恕親自抓的,福生局建築司也是一起。戶部給撥三十萬,勳貴還有各方捐的差不多也是三十萬。一共六十萬兩子已經全部交到大同巡撫衙門,這是第一期工程用銀子。期間大同總兵王越的奏疏被駁回,因爲他說的改兵制在兵部的時候就是被否決了。朱厚照知道了王越奏疏內容之後很是高興,因爲終於有一個和他想法相近的人了,但是也爲沒有辦法因爲弘治皇帝也是不同意。理由是,這改兵制比修長城還要費錢。有時候就是這樣,大明根本就是不缺任何好的政策制定者,而是鮮有人來支持這些制定者來將政策實行下去。

朱厚照雖然想做這個支持者,但是現在他自身都是需要用東西來換取被人支持,所以愛莫能助。不過爲了不讓頗爲“小心眼”的王越的好不容易被激發出來的積極性再次被打壓,朱厚照選擇一封只說“卿自保重,未來可用”。

“益王還有興王都是病了,讓薛先生前去幫忙他們兩位看看,看看他們什麼時候死。”朱厚照說的很是生氣,爲什麼呢。因爲這兩個人一個是白眼狼一個黃鼠狼,一個是有賊膽沒有做賊的能力,一個有能力確實沒有膽子。

朱厚照在弘治皇帝面前提到了宗人府的事,言說宗人府是皇傢俬府總是讓外姓之人管着終究是不好。所以就是推薦益王充任大宗正,可是就是在弘治皇帝需要召見他的時候,他卻是病了而且病的很是嚴重,因爲他竟然在‘運動’之後不穿衣服就是到處跑,涼風入體染上風寒了。最後差一點就是被興王得了一個大便宜,不過朱厚照爲了自己在興王某次進宮看望邵太妃的時候,下了點藥讓興王陪着益王一起病了。

沒辦法啊,不能一番安排都是給別人做了嫁衣啊。兩人因爲病了所有也是被特許留京休養,所以此刻朱厚照纔是想着讓薛已去看看這兩個人,看看他們都是死了沒有。

“是!”朱厚照的身後,雲兒,杏兒,梅兒一起答道。

就匍在窗臺之上,感受着秋風的吹拂,也歡迎京城的秋天的到來。

因爲九州商會經營實在是不錯,朱厚照的東宮府庫近來合適充盈。所以朱厚照在與張皇后商量之後,決定給宮內大小宮女以及太監們發一些福利。秋天嘛京城百姓都是講究貼秋膘,皇宮裡雖然沒有這些的說法但是這並不妨礙朱厚照以這個名頭給宮人們發福利。

所以朱厚照決定讓尚膳監的宮人食堂給宮人們做些好的,什麼餃子麪條魚肉蛋什麼的,什麼好就是用什麼。按照朱厚照的話來說,吃能夠吃出去多少錢呢。不過當尚膳監把花費清單送到朱厚照面前的時候,朱厚照深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因爲吃,真的會吃出天價來。僅僅三天尚膳監的用銀達到了八千兩!

爲此,朱厚照心中想着這皇宮的人是不是太多了。同時朱厚照也是把馬永成給狠狠罵了一頓,“你他孃的,你以爲你在吃大戶啊!三天吃了老子一萬兩,你以爲老子的錢都他娘是大水衝來的啊!你個狗奴才,罰你三月福利。”

但馬永成捂着臉從書房出來的時候,膽大的宮人也會上前說笑。“馬公公,你又被殿下揍下了啊。”馬永成是逗趣的性子,雖然已經是尚膳監的監丞但是馬永成卻是沒有什麼架子。不想劉瑾一天到晚巴不得所有人都是知道他是直殿監的少監,馬永成屬於‘親民派’的,所以在東宮實力雖然不咋地但是人緣很好,尤其是和東宮內院宮女們很是談得來。

在東宮能夠第一時間接觸到太子不是太監,而是宮女。現在東宮管事的第一雲兒,第二是杏兒,第三才是劉瑾並且還有個梅兒和他平級。

“沒有,我只是聆聽殿下的教誨而已。你們不要胡說,不然今日沒有你們的飯吃。”馬永成自己也是想不通這殿下怎麼又是抽自己嘴巴還把自己的福利都是給免了,自己明明是按照殿下的吩咐來的啊。給宮人福利,還什麼好就做的什麼,哪裡不對嗎?

他站在院子門口還沒有想通,後面就是傳來朱厚照的聲音“馬永成,你傻站哪裡幹什麼?不用回去做事嗎。”嚇的馬永成雙手捂着臉就是飛奔出了東宮!

身上有錢,前朝諸事順利,太子心情也好。

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82章遼東建設開始第13章平靜時才最險上第12章救災情況明朗第102章攪亂大明文壇第146章模範城市通州上第151章張鶴齡的變化第49章節大同忠民到來第167章招安絕不可能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45章聖旨點燃的城第146章模範城市通州上第14章平靜時才最險下第161章西苑是大軍營下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52章公子自南而來第10章有些事天註定第11章那年的那句話第4章一定親自去看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61章新年有新氣象第19章青菜劉都不留第46章聖旨感動全城第44章前面打後面玩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15章不擇手段做強第82章遼東建設開始第104章南都夏氏入京 下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71章內廷已無威脅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53章君子大比開始第165章兵所指有兩處第60章言無鋒可殺人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第106章宮莊守我秘密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36章朝廷積極安排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第165章兵所指有兩處第122章父子夜話大明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1章瑞雪不兆豐年第48章節前京師局勢第168章適烏母子到來第130章科舉試題泄露4第11章那年的那句話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無題第87章屋漏又有暴雨第66章屯邊衛所之設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第141章封海爲了海貿第59章做了筆大生意無題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32章文人文官文事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無題第116章絲綢引發恐慌第156章朝堂勢力突顯4無題第120章佳節代天慰問下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122章父子夜話大明無題第38章戰爭從來殘忍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72章強硬平定叛亂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無題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82章遼東建設開始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第78章清寧宮大災禍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93章戰火蔓延邊地2第103章南都夏氏入京 上第67章餵飽老狐狸們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16章王家不死不休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78章清寧宮大災禍第67章餵飽老狐狸們第47章照兒何須磨鍊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
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82章遼東建設開始第13章平靜時才最險上第12章救災情況明朗第102章攪亂大明文壇第146章模範城市通州上第151章張鶴齡的變化第49章節大同忠民到來第167章招安絕不可能第80章都是你的錯誤第45章聖旨點燃的城第146章模範城市通州上第14章平靜時才最險下第161章西苑是大軍營下第143章謝遷莫名背鍋第52章公子自南而來第10章有些事天註定第11章那年的那句話第4章一定親自去看第136章‘學亂’也是動亂第131章絲毫蛛絲馬跡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61章新年有新氣象第19章青菜劉都不留第46章聖旨感動全城第44章前面打後面玩第25章朝堂下的齷齪第15章不擇手段做強第82章遼東建設開始第104章南都夏氏入京 下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71章內廷已無威脅第74章邊事成了心病第53章君子大比開始第165章兵所指有兩處第60章言無鋒可殺人第7章誰的面都不給第64章可嘆美人遲暮第35章有本事你上啊第106章宮莊守我秘密第151章章懋巡九邊歸第36章朝廷積極安排第135章漏題的人死了第165章兵所指有兩處第122章父子夜話大明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1章瑞雪不兆豐年第48章節前京師局勢第168章適烏母子到來第130章科舉試題泄露4第11章那年的那句話第145章大明水師威武上無題第87章屋漏又有暴雨第66章屯邊衛所之設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第141章封海爲了海貿第59章做了筆大生意無題第68章皮島升起龍旗第32章文人文官文事第150章弘治十三年到無題第116章絲綢引發恐慌第156章朝堂勢力突顯4無題第120章佳節代天慰問下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122章父子夜話大明無題第38章戰爭從來殘忍第154章朝堂勢力突顯2第72章強硬平定叛亂第112章事分三家各議第58章番邦要有覺悟無題第121章弘治十二年到第82章遼東建設開始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第78章清寧宮大災禍第115章南邊也不安寧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93章戰火蔓延邊地2第103章南都夏氏入京 上第67章餵飽老狐狸們第39章風起雲涌大同第54章恩旨引發爭鬥第16章王家不死不休第142章羽翼豐下狠手第78章清寧宮大災禍第67章餵飽老狐狸們第47章照兒何須磨鍊第114章兵戈難止新墳第56章光陰跨過窗臺第30章於無聲處改變下第119章佳節代天慰問上第81章邊地再現狼煙